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
陽明是從認識的根源出發,即從人類認知的基礎來看待心物關係。
反過來講,如果全體人類從未見過花這種物,花這種物也就不會進入人類心(意識)的範圍,也就不會有對花這種物的認識、繼而產生知識,不會有花這種物所衍生的各種文化,當然,更不會有人來問相關花這種物的問題。
人類對外部世界某物(物件)的認識,是從感官開始的,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辨別滋味、身體感知冷熱軟硬等,感官獲取的資訊彙集,在個體生命統覺的處理下,以“意(識)”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一切認識的根本,也是知識、文化產生的根源。
意指向的物件即意向物件,並不是獨立於主觀(心)之外的客觀物,而是客觀物被人類感官投射到心(意識)中的映像。
如果人類認識的只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的話,但並不是說這個映像就可以完全被主觀(心)決定。由上述“意”的結構可以看出,這個映像是心(主觀)和客觀物在意向活動中共同構成的,既有主觀的成分又有客觀的成分,因此,“認識”是一個主客共構的過程,並不否認客觀物的存在,客觀為主觀提供散殊的素材、內容,主觀為客觀提供意義、價值等認知。這就好像兩人晚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月亮是客觀的,因此兩人都能看到,並可以對其進行討論和交流,但月亮在兩個人心(意識)中的呈現卻是主觀的,會有不同,假設其中一位是詩人,那麼月亮會呈現出詩意,如果另一位是音樂家,那麼呈現出的則可能是優美的旋律。
心學不是什麼“唯心主義”,不是要去強調意識第一性:意識決定存在。
既然認識的物件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那麼這個映像(物)自然不在心(意識)之外,映像(物)的性質、意義、價值等(理)自然也不在心外,故而說“理不在心外”、“物不在心外”,用更強硬直接的表達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
陽明是從認識的根源出發,即從人類認知的基礎來看待心物關係。
反過來講,如果全體人類從未見過花這種物,花這種物也就不會進入人類心(意識)的範圍,也就不會有對花這種物的認識、繼而產生知識,不會有花這種物所衍生的各種文化,當然,更不會有人來問相關花這種物的問題。
人類對外部世界某物(物件)的認識,是從感官開始的,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辨別滋味、身體感知冷熱軟硬等,感官獲取的資訊彙集,在個體生命統覺的處理下,以“意(識)”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一切認識的根本,也是知識、文化產生的根源。
意指向的物件即意向物件,並不是獨立於主觀(心)之外的客觀物,而是客觀物被人類感官投射到心(意識)中的映像。
如果人類認識的只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的話,但並不是說這個映像就可以完全被主觀(心)決定。由上述“意”的結構可以看出,這個映像是心(主觀)和客觀物在意向活動中共同構成的,既有主觀的成分又有客觀的成分,因此,“認識”是一個主客共構的過程,並不否認客觀物的存在,客觀為主觀提供散殊的素材、內容,主觀為客觀提供意義、價值等認知。這就好像兩人晚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月亮是客觀的,因此兩人都能看到,並可以對其進行討論和交流,但月亮在兩個人心(意識)中的呈現卻是主觀的,會有不同,假設其中一位是詩人,那麼月亮會呈現出詩意,如果另一位是音樂家,那麼呈現出的則可能是優美的旋律。
心學不是什麼“唯心主義”,不是要去強調意識第一性:意識決定存在。
既然認識的物件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那麼這個映像(物)自然不在心(意識)之外,映像(物)的性質、意義、價值等(理)自然也不在心外,故而說“理不在心外”、“物不在心外”,用更強硬直接的表達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