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書讀書共分享

    書真的是“非借不能讀也”

    上中學時,學的文言文不多,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是記憶最深的一篇,特別是那句“書非借不能讀也。”這些年來一直激勵我讀書,而且是借書讀。

    我是1994年上大學的,那時的照相機還比較少,我們同級百十人中,只有兩個人有自己的相機,還是那種旁軸的。一到週末,大家都求著兩位同學幫著照相,也會給上一點照片錢。剛開始,那兩位同學還比較熱心,後來就有點不耐煩了,給錢也不給大家照了。我出於好奇,有時間就到學校圖書館去讀與攝影有關的書,雖說沒有相機實驗,但讀的多了,就有了感覺,經常在閒聊時還“紙上談兵”一番,儼然一個“攝影通”。後來就借同學的相機給大家拍照,大家都誇我拍的不錯。為了讓自己拍的更好,我就再根據自己的實踐到圖書館借書、讀書,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連圖書館的老師都知道我愛攝影方面的書,一購進這方面的新書就會給我留著。四年大學,我不光給同學們拍照,還在校刊和一些報刊雜誌上發了幾張作品。

    1998年大學畢業時,我買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理光CR5,還是單反的。分配到單位一看,宣傳股才是一臺海鷗相機,比我個人的還差一些,加上我發表的作品,很快就被選調到機關工作,分管宣傳文化。由於住房比較緊張,我被安排在圖書室住宿,每天都能在工作之餘讀書,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2002年,我考取了研究生,可轉年就趕上了“非典”,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是真的封閉,我們半年沒離開過學校半步。同學們有的在打遊戲,有的在談戀愛,我還是以泡圖書館為主。非典結束時,我發表了5篇文章,寫完了自己的研究生論文。幾乎完成了研究生期間要求的各項硬指標。等大家忙著發文章,寫論文時,我開始找單位實習。

    很幸運的是,我留在了北京,單位離國家圖書館很近。這些年,我的生活條件也好了許多,也有了自己的書房,還買了不少自己工作需要和愛好的書,但不少都擺在那裡很少取閱,又應了《黃生借書說》中的話“素蟫灰絲時蒙卷軸”。我讀書的主要方式還是到國家圖書館去借,每次借回後都會認真在借書本上寫明借閱時間,心中也常有“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的想法,每年都會借閱幾十本。我個人成長經歷告訴好,書真的是“非借不能讀也”,我也會經常在週末和假日帶著孩子一起到國圖去讀書。

    也許您會說,我是幸運的,總是有圖書館伴隨身邊。其實,近年來,隨著全民閱讀的逐步推進,“公共閱讀空間”已走到了每個人的身邊,只要您想讀書、讀紙質書,一定可以辦到的。再者,讀紙質書也是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好途徑,至少在我家,把孩子一個留在家裡是不用擔心他玩遊戲、看電視的,只是擔心他一看書就忘了做作業。

  • 2 # 楓橋不夜泊

    會啊,而且以紙質書為主。紙質書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看書,也有用手機看過,但感覺很奇怪。也許是因為人類幾千年來,自有紙張以來,都是以紙為主來承載知識的吧,這也是一種傳承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強的女孩子一般有什麼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