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堂歷史
-
2 # 白話歷史課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蜀吳兩個國家分別分析,蜀國為什麼多次北伐了,其實早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就曾制定蜀漢的發展戰略,佔據荊,益兩州。出秦川,取長安,恢復漢室。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荊州不失的情況下,在關羽丟掉荊州後,蜀漢的形勢變的非常嚴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進來難,出去也難,而且“益州疲敝”蜀國其實相當於被困西南了,如果在三國經濟差距沒有拉開的時候“復興漢室”的話,那麼恐怕這個願望不但以後實現不了,蜀國的存活也相當困難。諸葛亮正是深知這一點,所以才要不斷的北伐,以求打破困局,復興漢室。
那麼吳國為什麼又鮮有作為了,其實不是吳國不想北伐,是條件不允許,第一,從戰線上來說,吳國沒有蜀國“蜀道難”這種地理優勢,長江防線幾千裡,而吳國兵力才二十萬,到處都差人,並且魏國嚴陣以待,防守都不容易,何談北伐。第二,從軍事上說,吳國天生短板,水軍很強步兵在三個國家裡是最菜的,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主力,吳國想北伐,但是士兵打不過啊!且吳國能拿的上手的名將就那幾個,陸遜和諸葛亮都是統帥,但地位卻截然不同,諸葛亮大權獨攬,陸遜做什麼都得孫權拍板。
-
3 # 17942601573
吳國內政混亂。孫權守成之君,胸無大志。赤壁時,要不是周瑜和魯肅,早降了。談何進取。人們崇敬諸葛亮,有理想的人。
-
4 # 王春來342
劉備本來只是織鞋販履小輩,默默無名,後來遇到關羽和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劉備為大哥,自此劉備有了關、張追隨。
劉備經過一段時間打拼,無奈勢單力薄一事無成。直到和獻帝見面後論起族親,劉備長獻帝一輩,獻帝稱劉備為皇叔,從此劉備才小有名氣。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具體運作程式,諸葛亮建議劉備先佔取荊州九郡,依此為跳板進取益州,也就是現在的四川。至此,劉備在諸葛亮的扶持下,事業逐漸有了起色。
赤壁之戰,曹操的勢力受到極大的削弱,劉備藉此佔領了荊州九郡,依此為根據地又取得益州,至此劉備終於有了立命之所。
曹操在朝廷已是權傾朝野,漢獻帝已沒有了實權,只不過是個名義上的皇帝,曹操礙於社會輿論沒有直接把漢獻帝廢除。到了這時曹操已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備起家的口號就是剷除逆賊匡扶漢室。劉備在益州立穩後,就以以上名義開啟了北伐之路。
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按開疆擴土,孫權不如父、兄,孫權的優點是禮賢下士,知人善任,守土堪當大任。進取精神不足。因此在三國演義中自始至終東吳也沒有像樣的北伐描寫,只是在和東吳相鄰地區小打小鬧。
-
5 # 小胖叨叨叨
三國演義三國鼎立,魏蜀吳只有蜀國是漢室遺珠,劉皇叔自從漢中稱王之後,沒少折騰。我們熟讀三國演義的都應該清楚,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蜀漢對於北伐有一種迷之執著。內部有矛盾怎麼辦?北伐啊!豆腐腦甜鹹之爭怎麼辦?北伐啊!一切矛盾都可以用北伐解決。
正因為蜀國數十次的北伐勞民傷財,有人就提出質疑了,是不是諸葛亮為了抓緊手中僅有的權利,故意勞師動眾,顯示自己的能力,甚至揮淚斬馬謖都被說成排除異己,其實有這種聲音也不是沒有原因,就是北伐的次數太多了,蜀國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一直在北伐從未放棄。
我覺得蜀國一直在北伐,和諸葛亮、姜維的關係是不大的,我相信他們不是為了自己手中的權利搞得國內勞民傷財。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知道我所說的不一定被大家信服,一點淺見。
蜀漢在魏、蜀、吳三國中國土最小,人口最少,其經濟實力也最弱。但是蜀國擁有天府之國成都平原,這個保證了蜀國的北伐物質基礎,解決錢糧問題。除此之後蜀國還擁有四川的棧道控制權,我們都是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個保證北伐過程中自身的安全,憑藉地利魏國很難攻入蜀國核心。
但是吳國和蜀國的情況截然不同,魏吳兩國僅僅一江之隔,隔江對峙。吳國雖然擁有廣袤的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土地,但是吳國的人口和魏國沒法比,兩個國家彼此之間都是平原地區,沒有任何天險,如果打起來魏國很快就可以攻入吳國,吳國強大的是水軍陸軍沒辦法和魏國抗衡。
三國初期,魏蜀吳都是將星雲集,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三國的人才儲備都出了問題。蜀國雖然五虎將陸續隕落,但是蜀國還有諸葛亮、魏延、張苞、關平、廖化等猛將,對外戰爭除了打的後勤,還有拼的是指揮的將領和策劃的謀臣。蜀國這兩項都不是太差。
反觀吳國,自從吳國失去了周瑜、魯肅、陸遜等統兵將帥,開啟了青黃不接的局面,國內幾乎沒有了可用的將軍和謀臣,這個從孫權多次御駕親征就能看出吳國是有多缺人才,這也影響了吳國的對完活動,只能被動防守。
蜀國北伐還有一重要原因,就是蜀漢是東漢僅存的火苗,劉備希望可以達到祖輩的輝煌,可以得到漢室的承認。這個也是蜀國的立國方針,蜀國的文臣武將大多數都是因為這個理由聚集一起,如果沒有這個目標,可能蜀國就變成一盤散沙。
吳國因為太子的多次立廢,國內政治不穩定,全部都在爭權奪利誰還關注對外的戰爭,朝堂的事情肯定會影響軍隊的團結,武將不以開疆擴土為己任了,開始插手朝堂。這些內部原因也是吳國對於北伐不熱衷。
多次的北伐也耗幹了蜀國的戰爭潛力,國內民生凋敝,勞民傷財,虛弱的蜀國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魏國的進攻,導致滅國,吳國也很快步蜀國的後塵。
-
6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對,在三國時期,不算魏國進攻吳國,吳國主動和魏軍作戰的次數其實也不少。
在曹丕去世時,孫權想利用這個機會撈一把,於是派兵攻擊江夏,但是被文聘擊退。
228年,吳國周魴以詐降誘曹休南下,在石亭吳軍大破魏軍,取得石亭大捷。
233年,吳國攻擊合肥失敗。
234年,吳國再次攻打合肥,結果又以失敗告終。
241年,吳國再次兵分四路進攻魏國,雙方發生激戰,最後吳國慘敗,只能撤兵。
253年,諸葛恪率軍攻打新城,屢攻不克,吳軍又因為水土不服病者眾多,最後只能撤軍而回。
255年,孫峻率軍攻打壽春,以失敗告終。
257年,諸葛誕在壽春起兵叛亂,吳國派遣全懌、全端等人率3萬人北上支援,結果諸葛誕兵敗,全懌等也投降魏國,吳國損失慘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三國鼎立形成以後,雖然北伐次數不如蜀國,但是吳國還是多次主動和魏國作戰的,如果算上魏國進攻吳國的戰鬥,那麼雙方之間的戰爭次數要更多,並不是完全的沒有動作。之所以給人感覺吳國一直鮮有動作,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作為主線,特別是後期,提到吳國的戰事不多,因此不大出名。
另一方面,吳國在對魏的戰爭裡因為種種原因,除了石亭大捷斬獲頗多之外,其他的戰鬥大多是以失敗告終,或者草草了之,乏善可陳,所以在軍事史上也極少被提及。在這種情況下,難免給人以吳國一直無所作為的感覺。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吳並非沒有北伐,相反,東吳自孫權掌權後,歷經十數次的北伐,但難有成果,並且東吳的北伐與蜀漢的北伐的著本質區別。
蜀漢的北伐是名份之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王只能有一個,蜀漢與曹魏在爭奪正統性,雖然蜀漢基本上沒有可能爭取到,但並不影響蜀漢的先輩一次又一次的北伐,用蜀漢的話來說就是: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
東吳的北伐是利益之爭,孫權從赤壁之戰後發起十數次的北伐,只不過是為了與曹魏爭奪地盤,孫權是一個極端務實主義的政治家,東吳與曹魏的戰爭,基本上是區域性利益爭奪戰,能爭一塊是一塊。
事實上東吳立國缺乏正統性,曹丕是禪讓了漢獻帝的皇位,建立了魏朝,劉備是以延續漢朝為名,自立為帝,建立了漢朝,曹丕與劉備都有一定的正統性,按理說,東吳的孫權不是曹丕的臣子就得是劉備的臣子,所以孫權在曹丕和劉備之後9年才稱帝,形成事實上的獨立王朝。
相比於蜀漢將國本壓上進行北伐不同,東吳的北伐大多數時候就是趁火打劫,佔些便宜,即使有著大好的機會,東吳也缺乏北伐的積極進取性,說得好聽叫見好就收,說的不好聽叫不思進取。
比如說石亭之戰,也算是東吳的一次大規模北伐,完勝曹休,本來可以一口吃掉曹休,擴大戰果的,但是陸遜沒有聽從朱桓的建議,採取了保守的戰術,結果放走了曹休,東吳見好就收,沒有擴大戰爭。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江東孫權建國後,以顧、陸、朱、張江東四大家族為首士族日益強大,這些家族缺乏進取心,只想著自已的利益和江東的利益,保家為國他們很上心,開拓進取他們缺乏積極性。
再加上東吳實行私兵制,東吳軍隊有很大一批人是私人軍隊,平常只忠於自已的主公,這些主公就是孫權的將領,只有孫權徵召時,這些將領才為國征戰,但是嚴重缺乏積極性,孫權就是想擴大戰果,估計也沒幾個人同意。
所以看東吳的歷次北伐,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再加上東吳的戰鬥力不強,歷次北伐大都不了了知,即使是最有希望擴大戰果的石亭之戰,也被陸遜這個名將浪費了。
其實從赤壁之戰後,東吳就開始了北伐,當孫劉聯軍在赤壁和烏林擊敗曹操,緊接著進行南郡之戰時,孫權就開始了北伐,孫權自已帶領大軍乘曹操在赤壁大敗之際攻打合肥,讓張昭率軍攻打當塗縣,本想著撈點便宜,卻無功而返,這算是孫權的第一次北伐,這一年是公元209年。
赤壁之戰後,北方的曹操消停了一段時間,孫權乘這個時間進行了南征,孫權派出步騭南征交州,也就是今天的兩廣地區和越南北部及海南地區,名義上控制了交州。
諸葛亮北伐前,孫權只有2次主動北伐,一次在214年趁曹操忙著稱魏公之時,率軍攻打皖城的戰爭,佔據了江淮南部,另一次是215年,趁曹操在徵張魯,無瑕東承之際,孫權發動了合肥之戰,結果此戰孫權被張遼打殘,兩次都差點被俘虜,除此之外,其餘都是曹操主動進攻孫權,孫權作為防禦一方。
從公元217年開始,魯肅去世後不久,孫權改變了戰略,改北進為西征,放棄北進,與曹操緩和關係,開始圖謀荊州,終於在219年趁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奪取了荊州,將蜀漢勢力徹底趕出荊州。
孫權為什麼很少北伐?因為他就是來佔便宜的,哪裡有便宜,就到哪裡佔,沒有統一堅定的戰略主張。也沒有所謂的盟友心態,在孫權眼中,都是玩政治的,奪取利益才是老大。
襄樊之戰後,到夷陵之戰期間,孫權的戰略是兩面派,兩面都要拉,兩面都要打,不僅忽悠曹丕,而且還忽悠劉備,當然沒能力北伐了,只能在狹縫在求生存,這就是孫權的本事。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開始與孫權講和,一致北伐,這個時候孫權的北伐大多是與蜀漢配合一起發動的,如石亭之戰,大敗曹休後,孫權暫時解除了北方的威脅,於是稱帝了。還一次是諸葛亮去世的當年,公元234年,響應諸葛亮一起北伐,孫權發動合肥之戰,還是無功而返。
再之後就是公元241年孫權在位的最後一次北伐,兩路大軍北伐攻打淮南和六安,還是無功而返,之後,孫權就沒有再北伐,直到去世。
孫權去世後,東吳也有幾次趁魏國內亂髮動的北伐,比如諸葛恪北征淮南,魏國淮南三叛時,東吳都有派兵支援,但大多無功而返。
-
8 # 人者仁義也
答主可能不瞭解東吳這段歷史,畢竟人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裡對於東吳的篇幅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在歷史上東吳也曾經舉行大規模的北伐,並且多次承受曹魏給予的壓力,這就是歷史的事實。
首先可以看看東吳承受的巨大軍事壓力。
曹操南征孫權
赤壁之戰中出力最大,成果最為傑出就是孫權領導的東吳勢力,曹操一直以孫權為大患。
建安十六年,孫權修築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以來,曹操開始對於東吳大規模用兵。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攻打濡須塢,孫權帥兵七萬前來增援。雙方相持近一個月,曹操退兵。
建安二十一年開始,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同時煽動山越鬧事,但是這次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
曹丕三次南征孫權
222年,曹丕舉兵伐吳,三路出師。吳將朱桓大敗曹仁,曹丕才退軍。
224年到225年,曹丕兩次親自督師伐吳,均止步於廣陵。
從這裡我們看到東吳政權面臨的軍事壓力十分大,遠遠勝於蜀漢當時所面臨的壓力。
東吳的北伐事宜:
公元228年,孫權發動了著名的“石亭之戰”:在《三國演義》裡面也有記載那就是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但是在歷史上,是由孫權主導的第二次大規模的對曹魏的作戰。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引誘當時的曹魏魏揚州牧曹休。於是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蔣濟、滿寵意識到曹休的不利之處,但曹休已經開戰,隨後大敗。
諸葛恪掌權時代對於曹魏的進攻:
公元252年十月,孫權病亡,魏國大將軍司馬師欲乘機攻吳,以司馬昭為監軍,胡遵、毌丘儉、王昶十五萬大軍,分兵三路前去去進攻吳國。吳國大將軍諸葛恪,命人修築大堤並在兩山之間築城兩座,令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以防魏軍。魏軍達到後,發起進攻。諸葛恪率兵四萬前來救援,當時的前鋒丁奉親自率領屬下三千人快速突進,猛攻魏軍,魏軍大敗,丟盔棄甲,亡命而去。
公元253年春,諸葛恪發動大規模北伐,徵發二十萬人伐魏。但是攻打新城不順利,被迫撤軍南還。
蜀漢滅亡之後,東吳的掙扎之戰:
公元268年,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親率大軍對西晉發起進攻,正式北伐,當時的大軍分為四路。左大司馬施績攻江夏,右丞相萬彧攻襄陽,右大司馬丁奉、右將軍諸葛靚進攻合肥,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將軍顧容等率攻擊投降晉國的交阯叛軍,北伐大軍被司馬望大軍所拒,兩路主力施績、丁奉分別為晉將胡烈、司馬駿所敗,而南征交阯軍隊被晉將楊稷大敗。
西陵之戰: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派陸抗討伐步闡。兩軍接觸後,陸抗部將俞贊投降了西晉,但是陸抗針對俞贊可能提供給晉軍的情報,估計楊肇可能依俞贊之計先攻自己的薄弱環節,乃臨機應變,連夜撤下夷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晉軍果然從原夷兵防守之處進攻,遭到吳軍沉重打擊。西晉軍隊逃走,陸抗遂攻陷西陵城,將步闡等人夷滅三族,西陵之戰以吳勝晉敗。
回覆列表
沒有“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輿論壓力,即使偏安一隅也無可厚非。而且在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能守得住江東這一方土地,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功績。一方面是仰仗長江天險,過歌舞昇平的太平日子,一方面是九死一生的去和強敵互相征伐,換作你是吳國的國君,你會選擇哪個?
就算吳國不甘寂寞,非要群雄逐鹿一番,那麼問題來了,打蜀國還是打魏國?假如攻打蜀國,首先雙方是姻親,出師名不正言不順。其次,蜀國在諸葛亮治理下人才濟濟,能不能打得過還得兩說。就算打得過,吳國本部也有極大的機率被魏國趁虛而入。所以,蜀國不能打,那打魏國呢?其實,在歷史上,吳國還真的攻打過幾次魏國,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戰鬥,以至於後人都不記得這些事情。當時,雖然北方連年戰亂,但是經濟實力還是遠超南方的。吳國隨多次進攻過魏國,怎奈自己實力不夠,無法對魏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而且魏國對吳國的防禦向來森嚴,魏國曾一度將吳國作為最大的敵人對待。在這種情況下,吳國很清楚伐魏是一件勞民傷財且極難有收穫的事,還不如守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得實在。
綜上所述,即使陸遜代表吳國打了幾場伐魏戰役,吳國還是給我們留下來一個不思進取,偏安一隅的形象。然而,三國就好比是電影市場的春節檔,英雄謀士豪傑輩出,想在三國這個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實在是難上加難。“既生瑜,何生亮”。不是吳國不夠卓越,只是同時代蜀和魏太過卓越,掩蓋了吳國的光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