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點歷史君
-
2 # 天人合一大道至簡
商鞅透過變法讓秦國從周的封建制轉變以耕戰為基礎的郡縣制,使秦國集中國家一切力量在戰國爭霸中發奮圖強,一躍成為諸侯國中最強者,為大一統打下了堅實基礎,滅了其它六國以後,也是因為商鞅變法的耕戰制度不適應統一以後的秦國,秦始皇死的一年後就發生了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經過了優勝劣汰最終劉邦建立了漢朝,確立了郡縣和封建的雙軌制。
漢初劉邦建立的郡縣和封建的雙軌制不相容的問題,隨著漢高祖劉邦的去世以後,引發了中央和地方的不斷衝突,最終導制了七國之亂,漢景帝平了七國之亂之後,不斷消弱眾多諸候國勢力,漢武帝推恩令是徹徹底底解決了己經過時的封建制,變成了真正的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順應了老百姓民生需求。漢武帝推恩令是統治階層內部調整,再加上修養生息的政策,對老百姓民生影響不是特別大(戰爭期間除外),為大規模反擊匈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內部環境,也為中華文明確立了良好開端。
兩種改革時代背景不同,都加強了中央集權,雖然結果不一樣,但同樣可歌可泣!
-
3 # 司穆
二者初始目的並不一樣,雖然都是為了鞏固皇權,加上中央權威,但由於各自所處的背景,決定了二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商鞅變法是秦孝公與商鞅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挽救秦國的命運而進行的戰鬥。變法之前,秦國已經千瘡百孔,連年的大戰再加上自然災害,使得整個秦國處於崩潰的邊緣,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之地。為此,秦孝公招賢納士,商鞅走遍秦國鄉野,結合秦國實際情況,有針對的進行變法。治私鬥獎耕戰,改封地廢井田,立法制定國家,激賞軍功以強兵,一系列舉措,使得秦國逐漸從國家之痛中走了出來,元氣恢復,並一步步成長為天下諸侯不容忽視的大國。
而推恩令,則是由主父偃為了削弱諸侯勢力,鞏固中央權威而提出的,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正式施行。
何為“推恩”?即允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所有繼承人,也就是諸侯自己所有的兒子都可以得到土地。只是,新的封國不再受諸侯管轄,復歸郡縣。透過這種比較溫和的形式,一步步將諸侯手中的土地收回中央。造成了漢武帝時期及以後“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的局面,從而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基本杜絕了諸侯造反的可能。
商鞅變法和漢武帝推恩令各有其背景,對當時的國家都是有利的。
-
4 # 泉陽子
同樣是加強中央集權,商鞅變法雖然獲得了成功,但是也引起了舊貴族的反撲,而推恩令基本上推行順利,效果明顯。
秦國本來偏安一偶,雖然不能說弱小,但是由於地處邊陲,被中原諸侯疏遠,被視之為蠻夷之流。另外,由於秦國國內宗親貴族勢力龐大,國君權利弱小,幾代君位動盪,國力大為削弱,政治腐敗,經濟也相對落後,飽受變法之後強大的魏國欺負,甚至丟失了河西之地。在此情況下,秦孝公才用商鞅進行變法改革,,先舌戰群儒,再徙木立信,頒佈《墾草令》,拉開了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墾草令》成功實施後,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 ,增加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 、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 等改革方略。次年,有進行了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推行縣制、初為賦 、統一度量衡、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禁遊宦之民 、執行分戶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商鞅的兩次變法徹底廢除了阻礙秦國發展的舊制度,瓦解了秦國貴族的勢力,增強了君王的權利,經濟得到了發展,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周顯王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的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
商鞅的變法使秦國迅速的強大了起來,也讓自己獲得了無上的殊榮,但其連坐之法和軍功進爵制度絲毫不考慮,秦國貴族利益和臉面,為自己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於秦國,秦穆公嬴任好;秦統一後,經過朝廷上的兩次辯論,秦始皇決定在全國範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郡縣制,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專制制度的象徵。
漢朝建立後,基本是延續了秦朝制度,但對於當時幾個功勞大的功臣也進行了分封,比如英布、彭越、韓信就進行了分封,還有劉姓也進行了封王,只是後來異姓王后被剷除了,只剩下劉姓王,當時劉姓王在地方權力也很大,有鑄錢、開礦、收稅等等特權,還擁有軍隊,這對中央集權是個很大的威脅。
自漢文帝、漢景帝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漢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其具體辦法是,讓諸侯王各分為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
到了漢武帝,才把這一策略執行下去,由主父偃為了削弱諸侯勢力,鞏固中央權威而提出的,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正式施行。
何為“推恩”?即允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所有繼承人,也就是諸侯自己所有的兒子都可以得到土地。只是,新的封國不再受諸侯管轄,復歸郡縣。因為誰不想自己的兒子都能分到一部分土地呢,哪個兒子又不想從老子手中整合財產呢?透過這種比較溫和的形式,一步步將諸侯手中的土地收回中央。造成了漢武帝時期及以後“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的局面,從而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基本杜絕了諸侯造反的可能。
-
5 # 哎呦天生我材必有用
首先社會背景不一樣啊 商鞅變法傷害到秦國貴族的利益 當時太子也犯法 太子的老師替他受的過 後太子繼位後 哪些皇親國戚立刻要求嚴懲商鞅 推恩令是為了消藩 是漢武帝主持的
-
6 # 使用者96486100421
雖然推恩令和商鞅變法都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所處時代背景,和所起的作用了及影響是有差異的。
背景
商鞅變法在戰國時期的泰國,當時的泰國是七囯中最弱的一國,地處靠西的貧脊之地,國內實行井田制,國內貴族勢力強大。其它囯家相繼變法強大。泰孝公才引進人才,變法圖強。
而推恩令則不同,漢武帝時期地方諸候國實力強大到已經威協至中央,漢朝時期也有北患匈奴,所以中央急切需要解決地方威協中央的形態。
內容
商鞅變法
1商鞅變法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增加了稅收
2獎勵耕織和軍功,尤其是軍功爵按斬殺敵軍人頭來進行封賞使秦軍作戰異常勇猛
3秦囯普遍堆行郡縣制,打擊了貴族,由國家一直接派官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
堆恩令
改革前漢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諸侯國的領土子民一切由王侯的大兒子一人全部繼承,堆恩令則是繼承權由王候的幾個兒子繼承,大兒子雖然繼承還是最多,但權利逐漸被分化,而且分封由中央親自指定。
影響
商鞅變法使秦國經濟得到發展,政治權力更集中,為秦國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建立秦朝打下基礎
堆恩令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當時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為漢延繼幾百年打政治基礎。
可以看岀商鞅變法主要是為了當時國家富國強兵,而推恩令則是維護當朝統治,雖然都加強了中央集權。
回覆列表
如何加強中央集權,平衡地主階級、貴族與平民百姓的差距。一直是古代帝王,終其一生想要實現的目標。今天,我們就聊聊,歷史上有名的兩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淺談一下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與漢朝頒佈的推恩令的差異性。明明都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為何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呢?
一、“商鞅變法”與“推恩令”的時代背景不同商鞅變法,所處的時代是戰國群雄紛起。此前,已經經歷過兩個朝代的戰亂紛爭。比如東周時期的諸侯分裂。到了東周末期,竟然足足產生了100多個諸侯。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表面原因是周天子的實權越來越弱,已經無力管制。只能縱容這些諸侯,私自培養勢力,瓜分國家主權,國家的內亂越演越烈,最後東周政權宣告滅亡。到了春秋時期,也發生了同樣的動亂,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禮樂崩壞”,導致群雄四起,大量宮廷的禮樂文化,傳入了民間,國家制度出現了大幅度的紊亂。
而出現上述兩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分封制,導致諸侯的權力過多,拋開百姓的生活不講。分封制一度沿襲,直接導致了,天子手裡的權力越來越低,國家的歸屬感薄弱,對於君主來說,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卻一直沒有辦法改善這一情況。商鞅作為秦國的左庶長,也是戰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深受,當時的統治者秦孝公的信賴。考慮到秦國多年來的國力衰弱,將原因歸結為以地主、諸侯為代表的上流貴族,戰友的權力過多,如此下去,就會延續前朝的動盪時局,國家必然無法強盛。本著平衡貴族諸侯的勢力與強大秦國的目的,商鞅針對這一現象,決定以“郡縣制”,取締之前朝代的“分封制”。在《左傳》中記載:
“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這是商鞅施行郡縣制之後的結果,將地方的官職,從原來的諸侯世襲擔任,改成了不得以世襲官員任職。從鄉、郡、縣層層遞進,減少了原來諸侯,私自培養勢力,上下不通的現象。
比起漢朝的頒佈推恩令,商鞅變法的時代背景,要比之嚴峻得多。推恩令的頒佈背景,在此之前,已經經過了兩次重大博弈。在此前的漢景帝時期,已經出現了以晁錯的為代表的,主張削藩,來加強中央集權的策略。晁錯所撰寫的《削藩策》,主張削弱諸侯的封地,以此來降低對君主的威脅。而這一舉動,雖然得到了漢景帝的大力扶持,卻觸犯了諸侯貴族的利益。最後還導致了產生了造反現象,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最後以晁錯之死,換取了政權穩定,七國之亂很快就被瓦解。
但是地方諸侯權力過大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了。從漢景帝到之後的漢文帝,已經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侯勢力,做了很多政策鋪墊,百姓與官員見識到了君主的決心。所以,到了漢武帝的時期,削弱諸侯勢力,已經勢在必得。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記載:
“主父“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有了漢文帝與漢景帝的鋪墊,漢武帝決定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之路,比起商鞅變法,要順利得多。
二、商鞅變法和“推恩令”的具體措施不同商鞅變法的主要措施,總的來說就是五點:
“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商鞅第一步就將矛頭指向了諸侯與上流的貴族。廢除了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將諸侯大部分封地,收為國家所有,讓百姓可以去租賃土地,不用受到諸侯為代表的地主剝削。這一措施的施行,擴大了土地私有制的範圍。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雖然是一大進步的策略,卻也有其弊端,為之後變法失敗埋下了伏筆,商鞅鼓勵農品進行耕織,加強糧食的收成。還對耕織和有軍功之人,進行嘉獎,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商鞅大力發展民生經濟,將秦國的軍事能力大力提升。取消了世襲軍功的制度,大力打擊了諸侯的權力。在軍隊中設立“行伍制度”,將軍隊從先前的雜亂無章,變得豁然一新。除此之外,商鞅在法治上,並不提倡儒家寬幾待人、人人平等的思想。他認為,治國還是要以法治為主,便發明了“連坐”的中大刑罰,並規定:
“一人犯罪,五家為保,十家連坐。”大概意思就是,一個人犯錯,周圍的五家如果不舉報,就要連累周圍的十家一起連坐。在如此的法治措施下,秦國的確得到了短暫的強盛,卻也為其變法失敗,埋下了重大的隱患。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消而稍弱矣。”主父偃的觀點是,如今的漢朝,諸侯手裡擁有的封地與權力過大,長此以往,朝廷將無任何嚴明。因此想辦法削弱諸侯權力,是勢在必行。而主父偃建議的推恩令,大意是要漢武帝下令,各諸侯王的封地,必須分給自己的子嗣,在《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記載:
“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輒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可見,推恩令的實施,雖然和商鞅變法,一樣打擊了諸侯的勢力,卻有著實質性的不同。商鞅變法把矛頭直接指向了諸侯,從實施開始便與諸侯形成牛角之勢,過程也經常受到阻攔。而推恩令只是讓諸侯將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嗣,卻沒說收回。從諸侯方面來看,他們並不虧,按照史料記載,諸侯心裡甚至認為“漢有厚恩”。所以,推恩令的措施,得到了朝野全體同意,諸侯也沒有理由反對。最後達到了漢武帝的目的,諸侯的封地越分越少,到最後諸侯的封地,呈現這樣的數量:“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從根本上,解決了諸侯封地過多的現象,逐漸瓦解了諸侯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無論是效果還是人心方面,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都要比商鞅變法厲害得多。
三、同樣是加強中央集權,商鞅變法和推恩令為何結果不同的原因是什麼?商鞅變法和推恩令,從本質來說,都是為了削弱諸侯勢力,來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巨大措施。結果卻天差地別,商鞅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推恩令反而大獲全勝。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措施是否合理上。商鞅變法,不可否認對秦國的軍事、經濟方面,有很大改觀。但是實施地太過激進,將地主階級與諸侯貴族,作為首要打擊範圍。無論是取消分封制,還是取消屯田制,無一例外地觸犯了諸侯的利益。而僅僅是這樣,也不會失敗地如此之快。商鞅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大方向的指揮,出現了嚴重的失誤。商鞅主張以法治國,利用嚴苛的法制,使舉國上下“莫有異心”,實現大同。但是他卻忽略了百姓的真實感受,沉重的賦稅與剝削,加上嚴苛刑罰,早就讓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以百姓的生活供給國家,表面看起來,國家的確繁榮昌盛,但是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官逼民反的局面。而商鞅也因為這種錯誤的措施,受盡了百姓的謾罵。更為諷刺的是,商鞅最後就是死在了自己創造的“連坐刑罰”上。
推恩令的成功,表面來說和商鞅變法一樣,都是打擊諸侯勢力。但是在具體操作上,卻十分人性化。經過了“七王之亂”,有了祖輩漢景帝與漢文帝,打擊失敗的教訓。到了漢武帝這一代,對於諸侯削弱已經十分謹慎。加上主父偃的推恩令,對於諸侯來說,要比商鞅變法容易接受得多。而且當時的西漢,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異常強大。諸侯也深知當時的局勢,受到漢武帝的“厚恩”,等於給他們一個臺階下。既無形中削弱了諸侯的權力,還沒引起糾紛。推恩令大獲成功,是採取了迂迴政策。比起商鞅變法, 要高明得多。
總結:商鞅變法雖然失敗,但還是推動了新思想萌生的程序。從戰國開始,商鞅和君王就已經認識到,諸侯權力過大,無疑是對君王的一種巨大威脅。而諸侯與貴族都是受益人,自然不會出聲。商鞅的變法,成功將分封制與屯田制取消,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打擊了諸侯的勢力。只是措施有些失當,卻也不失為一積極改革。推恩令則高明得多,換位思考諸侯的心理,以迂迴的方式,讓諸侯主動“讓出土地”,打了一個漂亮仗,背後隱藏的是漢武帝的睿智與帝王心術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