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想者王漢明
-
2 # 瞳關注
曾先後在一國有企業集團下兩家食品公司工作,主要是負責辦公室一塊,對工廠的管理多少有些體會。由於食品行業不太景氣,平時的生產量不算太飽和,基本算是混著走,但也有十分繁忙的季節,如中秋前,月餅生產的利潤幾乎成了全年利潤的主要來源。雖然生產銷量不景氣,但作為國企,管理這一塊還是做得比較好,制度、規範齊全,部門設定規範,生產和後勤協調到位。生產科負責生產管理,質檢科負責食品質量檢測,銷售科負責銷量,原材料釆購主要由生產科負責,基本可以說是各司其職。旺季為趕生產進度,也會出現後勤管理人員到一線支援的情況。
你提到的400人的工廠,不算大,屬於小型生產企業,跟我原來呆的兩個廠差不多的規模,根據你的描述,你所在廠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廠子的業務量不算太飽和,屬幹半飽型,有時業務量大一些,有時業務量小一些。
2、原材料採購不暢,單批釆購量小,供貨單位不熱心。
3、車間管理人員經驗不足。
4、因為是計件工資,員工做多做少隨意。
5、廠主要負責人只重業務不重管理,一線與後勤不能很好的各司其責。
雖然題主並沒有明確地說明這些問題對廠經營造成了哪些影響,但不利的影響是顯然的,比如:生產企業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如果跟不上生產的需要,必然影響生產進度和交貨進度;車間主任是一線管理的核心人員,如果經驗欠缺,會導致車間管理的混亂,影響生產進度和生產質量,甚至出現生產安全事故。尤其要命的是廠主要負責人重業務輕管理,說實在的,廠負責人管理意識和管理意識都存在差距,還停留在小作坊生產經營的階段。
面對這種情況,題主負責生產部,僅僅是一個部門負責人了,很顯然無法站在廠領導的角度去左右一個廠的管理,但是生產部對一個生產企業來說,是核心部門,你仍然可以在你的管理範圍內有所作為,管好你的責任田。如何管呢?
1、制度先行,職責明確。別以為說制度、言職責很老套,沒規矩不成方圓,必須用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制度規範是人管理人的工具。有制度,才有遵循,有制度,獎懲才有依據,車間管理制度、生產流程、生產各環節操作規範,著裝規範、安全衛生規範等都必不可少,一句話,一入車間,必須按規範工作。除了制度,車間主任職責、車間各崗位工人職責必須完善,該上牆上牆,讓車間每個人明確我該做什麼,我如何做。
2、獎懲措施到位,逗硬執行。應建立車間各崗考核規範,獎勤罰懶,這實際上仍是制度的一部份。獎懲制度其實很多企業都有,但多不起作用,問題出在哪兒?執行問題!必須逗硬執行,立信立威!對於計件可多做少做的問題,必須規定保底,低於保低就應受得懲罰,比如:降低單件工資,扣發差件工資,屢犯辭退等,絕不能放任混日子的人在車間磨洋工!
3、以車間主任為抓手,責任層層抓落實。管理是層級管理,一層管一層,儘量不越級擅權,忙忙碌碌、越殂代庖、事無鉅細都要過問的管理者是無能的管理者,好的管理者其實是閒人!作為生產部負責人,抓住手下六七個車間主任是根本,車間主任要抓住手下的小組長,權層層下放,責任也要層層下放。出了問是一層追責一層,這樣管理起來就會清晰省力得多。
4、強化培訓,提升員工素質。可以用生產不飽和的時間,有徵對性地加強員工培訓:制度培訓、業務培訓、車間管理人員的管理培訓,等等。透過培訓,解決車間主任管理經驗欠缺的問題和車間工人素質不高的問題。
當然,這些措施,有的是你職責範圍內可以自主決定的,有些必須廠領導支援。廠領導的意識轉變有一個過程,一方面多提建議,多做工作;另一方面在你的職權範圍內透過你的規範管理做出成績,用事實說話,相信領導會漸漸發生改變。至於原材料採購量大量小問題,這本不該成為問題,建立穩定的長期合作關係有那麼難嗎?或許是你們還沒有找到適合你們的供應商,如果不是稀缺原材料,專人負責釆購,是很容易解決的。
-
3 # 工廠管理課堂
綜合題主的描述,企業應該是中小型民企,400人的規模已經不算小,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生產計劃、老闆觀念、物料供應和生產效率四方面,題主現在面臨的情況我之前全部遇到過,快速改變現在困難局面的方法是呼叫一切資源保證客戶訂單交付。
1.客戶訂單的準時交付是企業的核心,各部門的管理都為此服務作為生產部的管理者,要牢牢抓住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出滿足客戶品質的產品和對應的數量。
如果有大量訂單但是生產不出來,不能按時滿足客戶交付,這個時候你給老闆講生產效率、製造成本,老闆根本就不會重視。
面對當前的局面,工作的第一要務是採用一切辦法,滿足現有訂單的按時交付。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老闆就不會天天找你麻煩,然後再依次解決其他方面的問題。
2.物料及時供應是生產任務順利達成的關鍵沒有足夠彈藥怎麼打勝仗?牢牢抓住物料是生產任務順利完成的第一步,下面講一下物料供應容易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物料採購不及時:銷售訂單交期短,沒有庫存的物料採購週期長,供應商也需要採購物料和加工。
物料市場缺料:長期管理工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市場上缺什麼物料,銷售就會接到大量需要對應物料才能生產的訂單。這時候物料可能是透過各種渠道採購到的,物料只要一到工廠就會開啟生產保衛戰。
商務原因:供應商不能全力配合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單價太低,貨款支付不及時,眾多指標中價格肯定是第一指標,另外現款現貨肯定比帶賬期採購優先。
作為生產管理者如何應對物料供應不及時?
積極主動掌握物料到料時間:物料的具體採購生產管理者無法參與,但是可以根據訂單發貨時間順序提前和PMC、採購部門獲取物料的準確到料時間,這樣就掌握了主動權,可以提前做好產能規劃,尋求人員、裝置等資源。
跟蹤物料上線時間:生產管理者要每天提前確認第二天生產需要的物料是否齊套上線,對於物料不充足或者嚴重缺料的情況,立即和倉儲、PMC進行溝通確認,同時及時向領導進行彙報,尋求領導幫助推進。
3.生產計劃是生產工作安排的依據,生產計劃的有效實施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企業都知道生產計劃對於生產運營的重要性,PMC部門也制定了每個月的主生產計劃,實際生產過程中卻完全偏離了生產計劃。
哪些方面的原因導致生產計劃無法按計劃實施?
銷售預測訂單的準確率低:生產主計劃的制定是根據銷售預測訂單和未交訂單來執行,銷售預測訂單的準率非常重要,不準確的預測是沒有參考意義的,這跟客戶的性質有很大關係。
銷售訂單的交期變更:這個也是工廠出現趕訂單的原因之一,交期變更會打亂原本的物料採購計劃,供應商也被迫調整交付,物料供應不及時,生產安排也需要調整,生產效率因為調整而降低。
生產計劃缺少及時調整: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可能完全按照月初的計劃一直使用到月末,每天都有新的銷售訂單錄入,訂單交期在變更,不及時變更計劃就會變得沒有計劃。
生產管理者如何來降低生產計劃不準確帶來的影響?
對於生產安排來說,至少要保證三天內的計劃是準確的,因為就算銷售訂單變更,一般也需要三天的時間。如果PMC部門不能及時更新,生產管理部門要主動和PMC部門進行確認,再結合物料到料資訊做好生產計劃安排。
4.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激勵機制企業有80%的員工入職超過三年,說明企業有非常吸引員工的地方,可能是薪資、企業文化等等。
要轉變一個觀念,不是計時制就可以做好做壞一個樣,無論是計時制或者計件制都需要跟員工的產出數量掛鉤。
每個企業不是必須採用計件制,計時制和計時制各有優劣,建議不要貿然推行計件制,先在現有的計時制上進行改進。
如何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計時制薪資體系?
計時制工資由員工投入工時數和每小時單價來決定,小時單價要根據崗位關鍵程度、難易程度等因素來決定。
計時制中相同崗位需要制定每小時產出數(UPH)標準,避免出現吃大鍋飯。
計時制薪資體系同樣需要考核良品率、巡檢不合格問題點、出勤率、工作配合度等因素,才能制定一個全面的、科學的、合理的薪資體系。
生產管理是每個製造型工廠最複雜的,要緊緊抓住重要指標“Q、C、D、M、S、E”,第一要務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產出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和數量。生產部門是執行部門,要時刻清楚物料什麼時候到,東西什麼時候要;生產過程怎麼做,品質標準是什麼。有困難要提前說,有問題要及時彙報。以上是對於管理基礎很差的工廠,怎麼管好?的分享,希望回答能夠對你有一定的幫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精益到家將持續給大家帶來生產運營和精益改善相關的文章,
-
4 # 企業運營老楊
根本原因是沒有搭建完善的組織系統。
組織系統是管理系統的基礎。沒有科學的組織系統,管理將是“事倍功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外聘高管以加強管理。但是成效甚微的根本原因。
外聘的高管甚至職業經理人雖然能力強經驗豐富,但是要是沒有一個科學的組織系統,加上他帶著指標,短時間內無法使企業有很大改觀,最終選擇離開。
組織系統中的“戰略目標規劃”,“崗位權責”,“薪酬體系”和“績效考核”這些都能過幫助企業規範化,系統化和量化。
這種情況基礎上有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很快就能使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業大小都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環境,要徹底改善,就要從根本上改變原來的不科學系統。否則其它一切都是徒勞,甚至會使企業倒退。
就像作家寫書,一定要現有大綱,才能不斷完善豐富內容!
切記切記!
-
5 # 奮戰一變身
現狀是老闆的關注點在產品生產和交付,人員構成穩定但管理基礎較差,全員參與生產導致企業內部責任、分工混亂,供應鏈管理落後且受制於人,企業面對的市場紛雜多變並難以形成規模。
現狀交織在一起既相互制約、影響,又都看似根深蒂固、難以短期內一蹴而就,面對這樣的現狀,你首先要做出的決定和判斷就是是否有時間、有能力推動現狀的改變和企業的進步,如果這一關都過不去或沒有把握,只能勸你放棄了。很多時候人們過於盲目相信老闆的承諾和自身的能力,導致最後陷於進退失據的境地,畢竟改變對企業、對老闆乃至每一位員工都是困難的,這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極大的耐心,因為就算這樣很多時候你也未必能成功。
如果你都想清楚了,願意承擔挑戰,那麼我認為的解決之道是:總體規劃、積極溝通、穩步推進、及時改進、全員培訓。
首先,在這麼多從底層提拔起來的車間主任之上,從外邊把你請來做他們的領導,我認為老闆是對現狀和問題有一定認知和改變決心的,而他也知道憑自身能力是解決不了的。那麼首先問題就是如何獲得老闆持續的支援,這就要讓老闆形成預期並看到希望,所以總體規劃的制定是基礎,極為重要,要切合實際、直達痛點,要有整體規劃、階段目標、實施步驟、總結和改進的方法,考驗你能力和水平的時候到了,重點是你要做的是改變和規範,而不是全盤推翻重建。
再次,要全方位的進行積極溝通,這種溝通是貫穿始終的。向老闆、向老闆的嫡系手下們,也就是你的中下層管理者們和其他的平級同事,瞭解、溝通他們對現狀的認知和想法,發現、培養和擴大自己在企業內的同路人,在總結、歸納出你的總體規劃後,抑或是具體落實中,更要積極和廣泛的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爭取達成最大的共識,以使規劃更切實際、能更有力保障規劃的執行,減少阻力和陽奉陰違。
其次,要按規劃穩步推進,從容易見效的地方入手,達到效果、形成共識後推而廣之,在實際執行中最容易發生操之過急的問題,這樣一旦引起爭論或傷筋動骨就難以挽回,所以記住存在即是合理這個道理,何況員工工作也是有慣性的思維和模式的,改變談何容易。
還有,在推行中要及時和善於總結、改進,因為就算規劃已經考慮的很詳盡、周全了,在實際執行中效果也難以一致,所以要及時發現執行中的偏差、問題和阻力,進行總結並快速採取糾偏、迂迴的策略進行修訂,這樣才能保障規劃得以全面、有效的實施,達成最終目標。
最後,就是很多人不重視的培訓,不重視是因為付出太多但見效慢,很多企業裡員工參與度也不高。要想解決這個思想痼疾,之前在內部溝通中發現同路人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再差的企業裡也有積極向上的員工,還有每天沉浸在繁瑣、低效日常事務中的管理人員,發現、聚集同路人能夠有效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聚集的人越多變革就越順暢,在這方面培訓是一條最佳途徑。眼界開闊了、辦法學到了、工作效果出來了,自然支援的人也就多了。當然,培訓內容絕不應該僅是管理方面的,生產技術、溝通交流等方面也是重要的,技術、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會反過來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囉哩囉嗦的說了一堆想法,也算是經驗之談吧,畢竟對企業、對員工的改變難於上青天,尤其是對管理混亂、落後的企業,沒有一定的管理和溝通水平、充足的思想準備、極大的魄力和耐心是難以達成的。但願能對你能有一點點的幫助
新進一家公司,我負責生產部,公司裡現狀是這樣,公司400人,6、7個車間主任,車間主任都是從一線提起來的沒有任何管理基礎,整個公司是多批次少批次生產的型別,公司外購物料採購數量太少是求著人家供應商做的,現在公司的問題是:1、公司所有人都在每天趕貨,有計劃也沒有,2、老闆的觀念就是做出貨為大覺得其它管理正規化成本高,讓管理人員每天開會協調還不如到車間去多做點產品,所以整個公司的技術、物控、行政、人事基本每天都在車間幹活,3、供應商供貨不及時,主要是量太少供應商可做可不做,4、員工都是工作3年以上的佔了80%左右是計時的做好做壞一個樣;所以請問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及從哪裡下手?
回覆列表
鄙人15年諮詢培訓和企業管理經驗,3年自己經營製造企業經驗,有以下看法:
1、勿批判:400人的企業,能有這麼好的生意,員工穩定性這麼高,已經很不容易了,最起碼我作為製造企業的老闆,我會首先以欣賞的眼光看這個老闆;
2、的確存在問題:暫且不談管理規範是否會帶來多少更好的效益,但不規範肯定是不安全的,隱患較多的,只是老闆未感受到類似的危機而已;例如消防......
3、貴公司應該在野蠻生長期,該階段很多中小製造企業都是亂七八糟的,等到市場壓力越來越大,問題越來越多,可能老闆會逐步回頭重視管理,重視品質,重視成本,重視規範;
4、多品種小批次是大量中小製造企業規範化程式化管理的難題,看似是不正確的,但就小企業而言,也很難提出一套多麼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案,重點可能在於有一幫盡職盡責的人來操作;
5、技術、行政等都在車間幹活,這樣的狀態必然不可能常態化維持,如果可以維持,那就說明可以取消行政、技術部門了.....,這些職能現在的缺失,必然會造成一些問題在後期顯現出來;400人要是沒有行政管理,不可想象......;
6、尋找切入點:我覺得第一痛點是出貨,是效率,作為生產負責人,應該在瞭解情況的前提下,嘗試思考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當然先不要全面改革,而是先改革某一個點;
7、以點帶面,在某一個點上取得成效,老闆和員工就會更加支援你的改革,有了他們的支援才好辦事;
8、甜頭和痛處:讓老闆對你的改革有興趣支援你的最好辦法。你做完某處改革,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或提高了效率,或解決了問題,有了甜頭,老闆就會對管理建設感興趣的;痛處就是某一個問題不透過管理解決不行了,你用管理建設給他搞定,他也會對管理建設感興趣的。有好處了老闆就不會覺得你在扯理論,所以第一招很重要!
9、改革一定要獲得車間主任等幹部們的支援和配合,才能行之有效順暢進行,否則再好的思路也會流產,群眾基礎很重要,所以切記在下級幹部心中形成眼高手低的印象;把下級當成可利用的資源,而不是鬥爭的物件;
10、佛家講:所有的牆,都是門!心態:不規範是好事,是你施展才華獲得進步的機會!
11、其他什麼5S、生產計劃、組織架構、崗位職責、早會、現場管理、SOP等東西就不去講了,每個企業都不一樣。未來逐步推進這家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吧。
12、送你四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