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青成長說

    在成功的旅程裡,需要哪幾位教練?

    來看一下,成功的定義。“度娘”說,指達到或實現某種價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從而獲得預期結果叫做成功。所以說,由於每個人的價值尺度不一樣,成功的旅程也自然各不相同,需要的教練也會不同。

    1、從機率上講,有父母,恩師,伯樂等等,對你有幫助的,你曾經從他們身上收益的人,都是你需要的教練。

    2、從唯一性角度去講,有一個教練人人都會有,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為什麼說“自己”是最重要的教練?其實,一個人真正開始成長,一定是當自己覺醒以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昨天的“自己”一定是那個成功旅程中最需要的教練。

  • 2 # 眾創時空實相傳播平臺

    引用個實幹日記裡面的內容分享給題主吧

    引用開始:

    我有個習慣,過去叫總結反省,如今叫覆盤修正。我經常會定期回顧自己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說實話,剛開始我也沒想到,會取得今天的成績。當我沉靜下來回顧全過程的時候,有很多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包括很多老師、夥伴,也包括一些過去被我視為的對手。

    對每個生活中曾經出現的存在,我都心懷一顆感恩的心,如果沒有他們,或許就沒我的今天。

    當我仔細歸納總結,發現在我生命中,有五個角色對我影響巨大,都在不同階段給了我啟示。

    1、導師。

    這在我生命中起到絕對性作用,他教給我的並非完全是知識,而是看透事情本質的智慧。

    當然也包括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由於我很喜歡歸納總結,無論我跟誰學習,我都是百分百相信。

    但是我也不盲目崇拜,當我學到一定階段,我就會把導師的內容做為我的起點。多個導師的精華匯聚在一起,就會支起我的思維意識系統,經過交叉干擾最終形成我獨到的見地。

    在生活中導師可能是你的上司、前輩或學長。至今為止,我跟過的導師不下十位,每次想到他們,我內心都無比感恩。

    導師就像前行的導航,即便到了今天,我也希望有這樣一個人,能在關鍵時刻點撥一下自己。

    不過當你越往上走的時候,導師會越來越少,當然也不要沮喪,這是人生必經階段。

    年少的時候,我們多數以人為導師,當達到一定境界,你就會以事為導師。

    任何行業都是媒介,根本是借事煉心,所以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發現最好的老師是市場和客戶。

    再往上走,認知維次會升高,從認知自我到認知生命,再到認知宇宙,此刻你會覺醒,人生終極導師是宇宙實相。

    此時你會生髮出一句話:以天下為師,而後師天下。

    當然如果你以宇宙為師,你未來的事業必將像宇宙一樣無邊無際,連綿延續三百年,甚至三千年也不奇怪。

    有人認為這很難,我除了安排全球遊學體驗之旅外,另外重要的工作就是觀看銀河系、太陽系影片,當然這些都是BBC,或者美國專業機構、學者出品的,全部都有科學依據。

    我寫的都是我的領悟,由於每個人認知層面不同,如果你處在起步階段,把行業古往今來、歷代先賢參透悟透,正常領先同行三五條街。

    如果你能關注當今領域最高成就,當然是指全球範圍內,那麼你就能照見到未來趨勢。

    此刻問問自己:我有導師嗎,現在是以誰為導師?

    2、夥伴。

    這個角色往往被忽略,甚至很少有人意識到他的重要性,這個角色起到陪伴和陪練的作用。

    所以在精神家園裡,提倡的是“一夥人相伴前行”,這些都是我親證體悟後設計出來的。

    任何人的成長都不是學出來的,高手都是練出來的。

    “學”是理清思維程式,此時任何知識對你而言,不過是大腦的一個概念。

    無論你讀了多少典籍,或是記住了多少內容,如果它們沒有構成你生命的核心,那其實什麼也沒有發生。

    “習”的作用就在於把思想變成習慣,練習是一件很苦的過程,是一系列簡單動作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很難堅持下來。這時需要一個夥伴,比如彼此有共同興趣,或者有共同的目標,亦或是有共同的使命……

    在任何環境下,無論做什麼,你的第一要務是找個夥伴,彼此相互支撐,在互助中暗暗比拼。

    此時還會激發你內在巨大的潛能,讓你爆發出無限的熱情,此時你是藉助人性中的征服讓自己高速運轉。

    這些都屬於基本常識,只可惜懂得人並不多。無數人總想完全靠意志力來改變自己,如果自己能改變,世界上哪會有那麼多窮人?!

    我很小就具備一個優勢,無論到哪裡,我身邊都會圍繞一幫人,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我身邊總有那麼多人?

    而且層次越來越高,其實道理很簡單,別人跟你交往,本質是你有價值,赤裸的說法就是你能滿足對方需求。

    當你明白這個道理後,操作起來就會很簡單,付出是成功的開始,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只要你記住這句話,並踐行到生活中,身邊想沒有夥伴都難。過去無論到哪裡,幾乎都是我買單。

    有些人會說,總是買單難道不會培養白眼狼嗎?如果一個人交往三次,都是隻索取不付出,他基本就進入了我的黑名單,三次單精準判斷一個人,難道這不是簡單又廉價的方法嗎?

    當然,夥伴最重要的作用是相互練習,也是學習吸收後的一個釋放通道。我剛接觸頂尖心法的時候,尤其涉及到宇宙維次,由於我過去對此沒任何基礎,學的非常吃力。

    一般下午五點左右,是我散步時間。此時,我就會與我的助理,當時她是我最好的夥伴。

    我和她提前定好時間,邊走路邊給她講我新學習的內容。有時候想不起來,還讓她稍等片刻,等我看完筆記後再跟她繼續講。

    當時我問她,你能聽明白嗎?她說似懂非懂。說句實在話,我對所講的內容理解也不深,但我知道這個內容對我很有用,所以我拼命的跟她練習,練習完回去反省,之後再來講……

    很多內容並非學明白的,而是在講的某一刻恍然大悟,持續這樣就能通曉探底全過程。

    如今在內容研發版塊,又有個名校研究生的夥伴,時刻與我碰撞,我們每天都會有各種靈感迸發。

    問問自己:我有夥伴嗎,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碰撞和練習?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雖說吃過很多苦頭,但在關鍵時刻,總能遇到貴人提攜。

    這個角色很重要,但我並沒列入其中。貴人之所以幫你,根本還是自己,所有的貴人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另外,貴人是可遇不可求,並不是你想要就有。更多時候是靠機緣,而非僅靠努力和付出就能獲得。

    但只要你不計較,並對未來充滿絕對希望,對自己的事業魂牽夢繞,你會驚異的發現,上蒼會把貴人送到你身邊。

    對一個人產生影響巨大的,除了導師和教練外,偶像和對手也不可或缺,當然每個角色並非單一存在。

    甚至有時候一個角色,擔當多重身份,比如導師也會是你的偶像,有一天還可能會成為你的夥伴。

    3、偶像。

    有人說我從不崇拜偶像,偶像不是用來崇拜的。偶像是人生前行的範本,相當於你的榜樣,是你人生的標杆。

    這個偶像範圍很廣,不僅是同行的前輩,也包括其他行業的大師。所有行業都是媒介,本質都是在經營人,根本都是自我修行的過程。

    把自己修行到什麼維次,就會享受什麼待遇。

    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偶像。你向他學習,受他鼓舞,一步一步向他靠攏。

    這個偶像可以是演藝界的,也可以是商界的。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偶像是李嘉誠;後來網際網路襲來,我的偶像是馬雲;當我創業起步做產品的時候,我的偶像是喬布斯……

    每個偶像都屬於某個階段,當我準備講課的時候,在氣質上我的偶像是吳秀波和靳東,在氣場上我的偶像是陳道明和胡歌,在本色演繹上我的偶像是李易峰和趙麗穎……

    這樣的偶像數不勝數,我並不屬於追星族。我是覺得他身上有某個閃光點,是我身上欠缺的,或許我此生也達不到他的水準,但經常沐浴在他架構的時空裡,我會被他所影響。

    所以,別人看電影電視劇,多是隨機看或者因為推薦。而我卻是按人來看,一旦我認定他是我的偶像,我會把他的訪談錄及其他資料,儘可能搜出來,只要有時間就觀摩。

    人自始至終學習本質就是模仿,如果我看完他之後,就會尋找下一個,看似很“花心”,但對我幫助卻非常大。

    比如李玉剛是我偶像的時候,我看完了當時網路上所有他的訪談,連續半個月從早到晚聽《貴妃醉酒》,聽到我身邊的人都快吐了,但我依然還樂此不疲,甚至百聽不厭。

    如今趙雷是我的偶像,從過年到現在,只要我聽歌,絕對只聽《成都》,就連晚上洗澡,旁邊放的都是《成都》,即便家裡放輕音樂,也絕不會聽其他的,還是《成都》……

    在旁人眼中我就是偏執狂,甚至認為是精神病院出來的瘋子。我並非是為了記住歌詞,而是把歌詞的意境和感覺印刻進潛意識,一旦我寫作的時候,也會自然流淌出這種風格。

    當我如此踐行的時候,就等於把各個領域,一等一高手身上的神韻,逐漸加持到我身上。

    所以,學習最快的通道就是:向誰學習就讓他成為你的偶像。

    學習是形象的比喻,根本是讓自己處於一片空白,此時大腦不作用,不對學習物件進行主觀判斷,而是全然吸收。

    最終讓偶像充滿自己,或者讓偶像的行為支起自己的思維,此刻並不是你去學習他,而是他支起了你。

    比如跟佛陀學習,我並非看他的書籍,而是直接進入,即“以佛心為我心”、“以佛行為我行”。

    佛發願普度眾生,我立刻傳播實相,讓眾生覺醒,獲得幸福。

    當然,如果你剛起步,並非像我這樣,最直接的偶像,就是身邊那個看得到摸得著的人,並且他現在的結果,就是你未來追求的目標。

    記得時刻向他偷師學藝,不知不覺你就會變化。

    這個地方有個重點需要著重強調,之所以崇拜偶像,並非完全崇拜某個人,根本是崇拜偶像身上的精神,肉身只是載體,根本是接受他精神的引領。

    比如崇拜劉德華,根本是崇拜他的勤奮和正直,再比如崇拜趙麗穎,根本是崇拜她的純粹和真實,再比如崇拜陳道明,根本是崇拜他的優雅和霸氣……

    4、對手。

    也有的說法叫“敵人”,或者“死敵”。其實,無論敵人還是對手,都是相對的。很多時候,救你的往往是對手。

    這個救並非施以援手,更多的是逼迫你,甚至有時候逼得你走投無路,讓你面臨重重危機。

    有時對手很可惡,如果殺人不犯法,你肯定會立刻結果他。

    但反過來想:如果沒有對手的步步緊逼,何來你的奇思妙想?

    如果不是對手的刁難刺激,何來你的靈感迸發?

    倘若沒有對手的圍追堵截,何來你的全力以赴?

    所以,小成者靠自己,大成者靠對手。所以說,很多時候是對手在成就你,這樣說顯然一點也不為過。

    人生最為爽快的莫過於棋逢對手,否則將陷入獨孤求敗的境地。看到一等一的對手,內心會莫名興奮,他會激發你無限的創造力,甚至瞬間讓你進入滿血復活的戰鬥狀態。

    競爭並非你死我活,而是把對手當成一種推動力,讓他一直激勵你,當你達到一定境界後,若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對手不過是你前行的參考,能更好的修正你前行的方向。

    如今我心中早已沒有對手,跟所有人都是夥伴關係。

    如若有緣,即便是所謂的對手,我也能發自內心幫助他。

    當你有如此格局和胸懷,時刻讓偶像的精神填充你,再不斷選擇適合自己的對手,讓他一直激勵你,年薪30萬隻不過是你人生的起步。

    我發現有五個角色,對我影響至關重要。導師、夥伴、偶像和對手,這都是外界給我帶來的影響。

    學過哲學的就知道,一切都是外力和內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力起誘導作用,內力起決定作用。

    一個人真的能改變,外力固然重要,但比外力更重要的就是自己。如果自己沒有強烈的慾望,即便讓你跟著馬雲也沒用,所以外力太多不可控,唯一可控的是自己。

    5、自己。

    無論前面四個角色有多重要,我敢保證都沒有自己重要。如果自己沒有意願,即便前面四個再優秀,跟你也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沒有改變的意願,神也救不了你。

    世上沒有救世主,如果有的話,那個救世主絕對是你自己。明白這一點後,你會打破過去內心所有的僥倖和幻想,不會對他人抱任何期望,明白腳踏實地才是唯一出路。

    一個人命運的改變,1%靠別人敲醒,99%靠自己覺醒。只要還有拼搏的心,你的世界就會改變!

    人本就喜歡好逸惡勞,貪多求快,這都是大腦的幻象,在佛法上稱為“無明”,無明就是看不清世間的真相,被自己的執念矇住了心眼。

    人有四種對自己的執著:1、我痴。執著自己的身體,是實在存有的;2、我見。執著自己的觀念,以為自己都是正確的;3、我慢。認定自己比別人優越,看不起別人;4、我愛。沉愛於自己相關一切的人、事、物。

    人的所有一切煩惱、是非都源生於此。因為我執,構成了錯誤的人生觀,使人性墮落,向外追逐錢財、名位、情愛。

    未得到的,不擇手段強取豪奪。

    已得到的,千般呵護害怕失去。

    人一生的歲月,就在這患得患失中度過。

    所以真正的進步,如果對外的話,就是看每天是否助一人,一旦你幫助對方,對方身上的能量,就會迴流到你那裡。

    你幫助的人越多,你身上的能量就越強,當你幫助眾生的時候,你就獲得眾生能量的迴流。

    當然由於需要幫助更多人,就會激發你內在潛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

    如果是對內的話,就看每天是否舍一點。今天之所以沒實現想要的結果,並非是心中沒有想法,而是心中萬千慾望亂竄。

    若這件事充滿了你,你就會被這件事支撐起來。無數人一生混得不理想,根本在於,沒有把所有資源匯聚一點。無論做什麼事,唯有全力以赴聚焦一個點,才能快Sagitar飛。

    就自己蛻變而言,通道就兩條:1、要麼被外力所逼;2要麼自己逼自己。逼得表現就是對自己足夠狠。

    這麼多年以來,我算是真切的領悟到,偉大都是熬出來的,成功都是逼出來的,對自己狠一點,再狠一點,逼到突破自己的極限。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別輕易相信奇蹟,幾乎都是用命換來的。

    也不用崇拜別人,他只是比你狠。只要你足夠狠,你也是別人崇拜的物件。只有偏執狂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其他的人,或許生活多姿多彩,卻白白浪費光陰。這是德魯克的名言。

    比如科比,別人用身體打球,他是用生命打球,這是我對科比的印象,有空搜一搜科比“666訓練法”,你就知道科比對自己有多狠,他所有絕佳的表現,都來自平時點滴的訓練。

    這個世界天賦好的不少,但做成大事的並不多。成事除了需要機遇和頭腦外,堅持不懈的耐力也必不可少。

    你想首富都那麼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懈怠?

    很多人看到,這種沒日沒夜工作的人,會覺得他們活得很累,覺得他們看不開,其實,你完全不用為他們操心。

    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生命價值的時候,之後的每一分鐘,都是拿來實現自我價值的,連睡覺都會變成浪費,所謂的享樂,只是人類最低階的慾望,他們早就越過了這個級別。

    之所以你沒遇到導師,也沒有夥伴,甚至別人都不屑成為你的對手,根本還是你對自己太好了。

    再次強調,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點,女人也不例外,男人不狠,事業不穩,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前找工作合適還是年後找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