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日進斗金588

    一、企業物資採購的風險分析

      1、企業物資採購外因型風險。

    (1)意外風險。物資採購過程中由於自然、經濟政策、價格變動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風險。

    (2)價格風險。一是由於供應商操縱投標環境,在投標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價格,使企業採購蒙受損失。二是當企業採購認為價格合理情況下,批次採購,但該種物資可能出現跌價而引起採購風險。

    (3)採購質量風險。一方面由於供應商提供的物資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加工產品未達到質量標準,或給使用者造成經濟、技術、人身安全、企業聲譽等方面造成損害。另一方面因採購的原材料的質量有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製造加工與交貨期,降低企業信譽和產品競爭力。

    (4)技術進步風險。一是企業的製造產品由於社會技術進步引起貶值,無形損耗甚至被淘汰,原有已採購原材料的積壓或者因質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損失;二是採購物資由於新專案開發週期縮短,如計算機新型機不斷出現,更新週期愈來愈短,剛剛購進了大批計算機裝置,但因資訊科技發展,所採購的裝置已經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

    (5)合同欺詐風險。1)以虛假的合同主體身份與他人訂立合同,以偽造、假冒、作廢的票據或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為合同擔保;2)接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款、預付款,擔保財產後逃之夭夭。3)簽訂空頭合同,而供貨方本身是“皮包公司”,將騙來的合同轉手倒賣,從中謀利,而所需的物資則無法保證。4)供應商設定的合同陷阱,如供應商無故中止合同,違反合同規定等可能性及造成損失。

       2、企業物資採購內因型風險。

    (1)計劃風險。因市場需求發生變動,影響到採購計劃的準確性;採購計劃管理技術不適當或不科學,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導致採購中計劃風險。

    (2)合同風險:一是合同條款模糊不清,盲目簽約;違約責任約束簡化,口頭協議,君子協定;鑑證、公證合同比例過低等等。二是合同行為不正當。賣方為了改變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往往採取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如對採購人員行賄,套取企業採購標底;給予虛假優惠,以某以些好處為誘餌公開兜售假冒偽劣產品。而有些採購人員則貪求蠅頭小利,犧牲企業利益,不能嚴格按規定簽約。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亂。

       (3)驗收風險。在數量上缺斤少兩;在質量上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種規格上貨不對路,不合規定要求;在價格上發生變形等等。

       (4)存量風險。一是採購量不能及時供應生產之需要,生產中斷造成缺貨損失而引發的風險。二是物資過多,造成積壓,大量資金沉澱於庫存中,失去了資金的機會利潤,形成儲存損耗風險。三是物資採購時對市場行情估計不準,盲目進貨,造成價格風險。

       (5)責任風險。許多風險歸根至底是一種人為風險。主要體現為責任風險。例如,合同簽約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未能把好合同關,造成合同糾紛。或是採購人員假公濟私、收受回扣、謀取私利。

    二、企業防範物資採購風險的主要對策

      (一)、應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加強教育,提高素質。

      應建立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與程式,加強對職工尤其是採購業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不斷增強法律觀念,重視職業道德建設,做到依法辦事,培養企業團隊精神,增強企業內部的風險防範能力,從根本上杜絕合同風險。

      (二)、加強對物資採購招標與簽約監督。

    1)檢查物資採購招標是否按照規範的程式進行,是否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發生。採購經辦部門和人員是否對供應商進行調查,選擇合格供應商。是否每年對供應商進行一次複審評定。

    2)加強簽約監督。檢查合同條款是否有悖於政策、法律,避免合同因內容違法、當事人主體不合格或超越經營範圍而無效;透過資信調查,切實掌握對方的履約能力;對那些不講效益、捨近求遠、進入情貨等非正常情況嚴格審定;審查合同條款是否齊全、當事人權利義務是否明確、有否以單代約、手續是否具備、簽章是否齊全。

      (三)、加強對物資採購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

    全過程的是指從計劃、審批、詢價、招標、簽約、驗收、核算、付款和領用等所有環節的監督。重點是對計劃制定、簽訂合同,質量驗收和結賬付款四個關鍵控制點的監督,以保證不弄虛作假。全方位的監督是指內控審計、財務審計、制度考核三管齊下。科學規範的採購機制,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物資採購價格,提高物資採購質量,還可以保護採購人員和避免外部矛盾。

      1、加強對物料需求計劃,物資採購計劃的審計。審查企業採購部門物料需求計劃,物資採購計劃的編制依據是否科學;調查預測是否存在偏離實際的情況;計劃目標與實現目標是否一致;採購數量、採購目標、採購時間、運輸計劃、使用計劃、質量計劃是否有保證措施。

      2、做好合同鑑證審計。1)審查簽訂經濟合同當事人是否具有主體資格,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2)審查經濟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3)審查經濟合同主要條款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要求。4)審查經濟合同主要條款是否完備,文字表述是否準確,合同簽訂是否符合法定程式。透過審計鑑證,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在合同訂立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不合法現象;提請當事人對缺少的必備條款予以補充;對顯失公平的內容予以修改;對利用經濟合同的違法活動予以制止,從而減少和避免經濟合同糾紛的發生。

    3、做好對合同臺帳、合同彙總及資訊反饋的審計。當前,合同糾紛日益增多,如果合同丟失,那麼在處理時會失去有利的地位而遭受風險。因此,建立合同臺帳、做好合同彙總,運用先進管理手段,向相關部門提供及時準確、真實的反饋資訊,也是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

      4、加強對物資採購合同執行中的審計。1)審查合同的內容和交貨期執行情況,是否做好物資到貨驗收工作和原始記錄,是否嚴格按合同規定付款。2)審查物資驗收工作執行情況,是否對物資進貨、入庫、發放過程中,都要對物資進行驗收控制。3)對不合格品控制執行情況審計,發現不合格應及時記錄,並採取措施。4)重視對合同履行違約糾紛的處理。合同履行過程中違約糾紛客觀存在,若不及時處理,不僅企業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而且有可能使合同風險嚴重化。

      5、加強對物資採購績效考核的審計。建立合同執行管理的各個環節的考核制度,並加強檢查與考核,把合同規定的採購任務和各項相關工作轉化分解指標和責任,明確規定出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標準,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個人,結合經濟效益進行考核,以儘量避免合同風險的發生。

  • 2 # 吳樂為—

    採購業務是企業取得外購物資或勞務並支付價款的過程。採購與生產、銷售活動緊密相關。

    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重大差錯、舞弊、欺詐都可能導致企業損失。企業應加強採購的風險控制。採購的類別多種多樣,按照採購物件劃分為:貨物採購和服務採購;按照採購地劃分為:國內採購和國外採購;按照採購方式劃分為:直接採購、委託採購、招標採購;按照採購數量劃分為:大宗採購和零星採購。

    採購業務流程涉及到請購與審批、詢價與採購、結算與付款等環節。

    具體流程為:首先請購部門分析需求提出採購申請;其次倉儲部門分析庫存需求填寫請購單,由採購人員彙總後報請採購經理審批。採購經理審批後進入詢價環節,超過採購經理審批許可權的,採購經理預審後,報總經理審批後再進入詢價、比價環節。超過總經理許可權的,總經理預審後報董事會審批或經理班子審批。第三再根據詢價、比價的結果,綜合其他結果確定供應商。經過對供應商考察後確定審批供應商,然後確定供應商簽訂採購合同。第四根據合同辦理採購,驗收入庫。入庫完成後相關單據給財務等部門,再進行結算付款等流程。

    在採購業務流程中企業應該系統梳理各環節的具體風險點、針對風險點來設定控制點、針對主要風險點設定關鍵控制點,採取控制措施實施控制活動。另外對採購流程中還得建立採購負責制,明確部門職責、崗位許可權、匹配的制度等資訊,將這些資訊固化於採購流程。同時要確保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制約、監督。要做到以下8點的分離:1.申請採購與請購審批分離;2.詢價與確定供應商分離;3.採購合同的擬訂與審批分離;4.採購與驗收分離;5.採購與相關會計記錄分離;6.驗收與相關會計記錄分離;7.付款申請與付款審批分離;8.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分離。

  • 3 # 財稅學院曉彤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獲取利用優質資源,出售給好的產品給每一位客戶,採購成為在競爭中取勝的非常重要的一點。

    那採購時需要防範那些風險呢?

    1 要注意採購質量問題

    其實很多產品問題都是由於供應商所引起的,那又怎麼解決採購質量這個問題呢?那我們是不是要評選好的供應商,然後在控制採購業務流程,防止不合格的材料進入到公司企業裡,原材料關係到生產成本和廠內質量的控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市場份額。

    2 需要注意供應商的交付能力

    有的供應商交付能力不強,一拖再拖,這會影響公司的運營與週轉

    3 要注意採購成本價格。採購成本也是關係到企業的盈利大小能力的作用

    4採購多少

    企業採購必須解決採購總量和每次採購多少,我們知道每次採購的小一點會有很多好處,所以不建議一次採購特別多,這樣會解決產品發生不確定性或者庫存等問題

    5合同風險

    如發生籤合同和執行合同不是同一個人,或者合同變更,所以要講清楚合同裡面的各項條款,防止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採購業務是企業取得外購物資或勞務並支付價款的過程。採購與生產、銷售活動緊密相關。

    採購過程中發生的重大差錯、舞弊、欺詐都可能導致企業損失。企業應加強採購的風險控制。採購的類別多種多樣,按照採購物件劃分為:貨物採購和服務採購;按照採購地劃分為:國內採購和國外採購;按照採購方式劃分為:直接採購、委託採購、招標採購;按照採購數量劃分為:大宗採購和零星採購。

    採購業務流程涉及到請購與審批、詢價與採購、結算與付款等環節。

    具體流程為:首先請購部門分析需求提出採購申請;其次倉儲部門分析庫存需求填寫請購單,由採購人員彙總後報請採購經理審批。採購經理審批後進入詢價環節,超過採購經理審批許可權的,採購經理預審後,報總經理審批後再進入詢價、比價環節。超過總經理許可權的,總經理預審後報董事會審批或經理班子審批。第三再根據詢價、比價的結果,綜合其他結果確定供應商。經過對供應商考察後確定審批供應商,然後確定供應商簽訂採購合同。第四根據合同辦理採購,驗收入庫。入庫完成後相關單據給財務等部門,再進行結算付款等流程。

    在採購業務流程中企業應該系統梳理各環節的具體風險點、針對風險點來設定控制點、針對主要風險點設定關鍵控制點,採取控制措施實施控制活動。另外對採購流程中還得建立採購負責制,明確部門職責、崗位許可權、匹配的制度等資訊,將這些資訊固化於採購流程。同時要確保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制約、監督。要做到以下8點的分離:

    1.申請採購與請購審批分離;

    2.詢價與確定供應商分離;

    3.採購合同的擬訂與審批分離;

    4.採購與驗收分離;

    5.採購與相關會計記錄分離;

    6.驗收與相關會計記錄分離;

    7.付款申請與付款審批分離;

    8.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分離。

  • 4 # 向漲停

    企業採購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

    1,價格波動

    2,質量把控

    3,貨源穩定

    4,責任劃分

    以上幾點沒問題,可以說幾乎就沒風險了。怎麼去避免這幾條發生呢?

    我這裡簡單舉個例:

    a公司作為一家大型企業,每年需要採購原材料100噸。當地可以滿足原材料供應的企業有b、c、d三家,而且每家的質量和其他標準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價格。b的價格是80每噸,c的價格是60每噸,d的價格是50每噸,請問你會怎麼採購?

    作為一

  • 5 # 清風吹笛

    企業在採購業務中的風險根據交易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採購合同簽署前的風險、採購合同簽訂時的文字風險、合同執行期間的風險,如果前兩個階段的風險能較好的排除,則能規避掉95%以上的風險。下面我們具體說明每個階段應關注的主要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一、採購合同簽署前的風險

    1、採購成本超出預算的風險。採購成本佔總成本費用的比例一般居各項成本費用之首,且價格常有波動,為嚴格執行預算和實現既定的利潤目標,必須嚴控採購成本。採購前必須貨比三家,向眾多符合要求的供應商詢價並多部門評審,對於重大裝置可進行公開招標,在滿足產品質量和技術指標的前提下,選擇價格相對優惠的供應商;如採購產品價格波動明顯,可與供應商簽訂年度供貨協議,鎖定價格。

    2、選擇供應商的風險。企業採購合同能否順利執行關鍵在於對供應商的選擇,因此需對供應商資質和資信進行審查,對其履約能力及財務狀況進行評估。目前常用的查詢方式有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還可透過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來查詢企業是否有訴訟案件。

    3、庫存風險。一是採購量不能及時滿足生產之需要,造成生產中斷;二是盲目進貨,造成積壓,大量資金沉澱於存貨中,降低了資金週轉率。採購部門要時時瞭解各項材料的庫存,每項庫存材料可以大致滿足多少天的需求,根據生產部門的需求計劃表制定出合理的採購量,並要求生產部門簽字確認。

    4、對唯一供貨商和大企業的依賴風險。採購應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提前準備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以分散採購風險。

    二、採購合同簽訂時的文字風險

    採購合同應全面、嚴謹,條款應具體清晰,不存在隱形陷阱或權責不對等的規定,任何協議都應是書面形式而不是口頭協議。我們主要注意以下核心條款:

    1、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指標不明的風險。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指標必須明確,儘量簽訂技術協議,如沒有明確的標準可以採用,應約定確定質量標準的方法,如指定三方檢測、鑑定,或試用一段時間無故障等。另外還要約定出現故障後供應商的響應時間。

    2、支付條款不利於我方的風險。對於金額較大的預付款,要求對方出具預付款保函,大部分比例的貨款應在驗收完成後支付,並約定一定比例的質保金,以免喪失發生爭議時的主動權。對於進口業務,採用預付款保函擔保和信用證支付的方式避免國外供應商的違約風險。

    3、違約條款缺失或不明確。明確規定發生逾期發貨等違約事項後的罰則,約束對方按要求履行合同。

    4、合同管轄地法院或仲裁地不明確。儘量選擇有利於我方的管轄地法院或仲裁地,以免發生爭議時造成被動。

    三、合同執行期間的風險

    合同執行期間主要有如下風險:

    1、驗收不全面的風險或驗收通過後出現故障的風險。對於重要材料和裝置,企業要組織驗收小組進行驗收,可約定執行或使用一段時間無故障後出具驗收證明。

    2、質保期間發生質量問題,供應商不能積極響應的風險。企業要有備選的供應商或維修服務商,事後再向供應商索賠,以免耽誤生產。

    企業採購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很多,需要多部門共同合作,把風險減輕到最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糧食價格繼續下跌的話,農民種地持續虧本,農民的基本生話如何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