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微閣主
-
2 # 淡看天上月
春秋是大魚吃小魚階段
在春秋時期何謂霸也,也就是實力暫時蓋過了所有大的國家,但是卻無法把那些大國滅掉或者讓其臣服,這就是春秋時期的霸也。而且這時候有稱霸資格的國家都喜歡玩讓小國入盟來執牛耳這個套路。
然後就是小國悲劇的開始,各個大國藉機來吞併這些小國,這時候的小國就是各個大國之間的利用品和犧牲品,要麼自己吞了,要麼用來緩解矛盾被別人吞了。再加上這段時期和孔子作的那本春秋時間差不多,故而稱春秋。
戰國是硬碰硬的階段經歷過這麼多吞併之後,再加上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此等大事,禮崩樂壞基本上完全定型了。這時候小國也被各自吞併的差不多了,以前各個較大的大國間還能用小國來緩解矛盾,到了戰國這時候就已經只能硬碰硬了。故而看誰更雄起了,不過最終有七個國家雄起了。
這個時期的政治形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了,由以前的分封制在向中央集權制過渡。而且這時候基本上是全面戰爭的時候了,不像春秋時期那樣想出氣就專幹小弟。這時候各個大國間都撕破臉皮打兼併戰了。所以這個時期當然也得劃分成一段時期,故而後世稱戰國時期。
這就是為什麼同時周代的一部分,要分兩個時期的原因,畢竟兩個時期有著很多的不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剛剛興起,周天子還有點用,故而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吞併那些弱小的國家。
而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已是定型,周天子就更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所以後來都直接被滅了。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大國間硬碰硬的戰爭了,彼此之間開戰而且已經沒有了限制。
所以當然就得區分一下這兩段時間,畢竟這是歷史鉅變的兩段重要時期。
-
3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戰國,以三家分晉為開端。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三家分晉之前,天下一統,周王室分封諸侯,依然保持著對諸侯國的領導地位,從三家分晉開始,中國的大同社會結束,代表統一的國家政權的周王室衰微,代表農業資本的王公貴族和代表金融資本的豪強商賈,控制了天下,為了私利,互相討伐,中國徹底陷入了深層次的國家分裂之中。
因此,《資治通鑑》從戰國的開始,三家分晉寫起。
也是因此,春秋、戰國,由三家分晉為時點,進行劃分。
-
4 # 一陣風65060881
是呀!這個事還真的可以討論,也真的不用討論。所謂真的可討論,從周幽王到晉分家此間,儘管周王室的權力越來越弱,各諸侯還朝靚周天子,大小事還要上報天子批准,同時還要向周天子上貢。所謂不用討論,那就是發生晉分三家,周王室成了擺設。隨著人口的增長,生產力的提高,鐵的發展,武器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為獲得更多資源成為可能。此外因文字的普及和文發的發展,各類‘家’紛紛登場,使得各路諸侯敢於冒險向王國發展成了試驗場,國與國的戰爭成了必然。
-
5 # 看鑑福州
春秋戰國兩個時段構成整個東周王朝。也許是整個東周王朝都是在殺伐不斷的戰亂時段,後人就一句某些史記記載,將他分為春秋與戰國時代。
那麼為什麼要把整個東周王朝分為春秋和張國兩部分呢?一、春秋與戰國的由來
“春秋”一詞取自魯國史書《春秋》,“戰國”一詞取自漢代《戰國策》。由於《春秋》一書只寫到三家分晉之前,《戰國策》又是主要記錄的事戰國初年的到秦滅六國的歷史,後世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又從三家分晉開始。所以史學界一般三家分晉是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分水嶺。
二、春秋為何為春秋,戰國為何為戰國?
縱觀整個東周的歷史,春秋和戰國是本質上的區別的。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雖然攻佔殺伐不斷,但是基本上還能以周天子為尊。西周初年定製的周禮在這個時期還能正常執行。各諸侯還不敢僭越稱王(楚國另當別論,這個可以在探討),各國之間的戰爭,也不是孫子所謂的:兵者詭道也。
戰國時期:隨著量變的不斷積累,質變終於來了。諸侯之間稱霸的越來越多,他們不再滿足於只是侯的爵位,不斷膨脹的野心,終於讓他們了越雷池。齊國國君、魏國國君的在徐州會盟互稱對方為“王”的時候,標誌著周禮的徹底崩塌,史稱“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後,其他諸侯國紛紛效仿。真正意義上由春秋進入了戰國時代。
三、“徐州相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
春秋時期,東周王室雖然衰微,但名義上還是“王”,諸侯國還是諸侯國未敢僭越,表面上還是維持周禮。戰國時期,就完全不同,周王室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紛紛僭越稱王,無視周王室權威。
徐州相王之後,周王室已然名存實亡,完全失去了中央權威,周王室也已經無力討伐這些僭越者。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各國兼併的戰亂年代。此時的戰爭已然就是“兵者詭道也”的年代。
-
6 # 龍鎮
來點乾貨。春秋和戰國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說兩點:
第一,各諸侯國內中央集權的程度不可同日而語。春秋時期,中國是傳統的封建社會。天子將土地封給諸侯,諸侯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封給士族,層層分封。各個階層之間,雖然有主從關係,但是相對獨立。比如說,天子對於諸侯的控制,從一開始就不是太嚴格,後來就更是流於形式。諸侯國內部,國君對於卿大夫,同樣是鬆散型管理。《左傳》的記載中,有很多卿大夫和國君對著幹的案例,可以作為例證。作為老牌的霸主之國,晉國自晉文公以後,大權就落到卿大夫手裡,更是說明了當時那種封建制度的特色。戰國時期就不同了,戰國也有封君,而且封君的權力還很大,可是幾個主要的國家,已經逐漸形成了內部中央集權,卿大夫即便想造反,也沒有成功的機會。秦國自不待言,由晉國分裂出來的趙、魏、韓三國,國君都牢牢掌握了權力。甚至可以這樣說,秦國統一天下後,取消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其實不過是戰國時期各國內部中央集權的一種延續與深化。
第二,戰爭的規模與殘忍程度不可同日而語。各國內部中央集權的建立,導致了戰爭組織方式的改變。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貴族參與,幾萬人的規模,已經是極限。戰國時期的戰爭,那就是貴族與平民共同參加了,幾十萬人作戰是常有的事。平民願意參與戰爭,是因為有利可圖。特別是秦國,透過商鞅變法,建立了一整套以軍功為基礎的封爵制度。即使是社會最底層的平民,也可以透過英勇作戰來獲得社會地位,甚至有可能獲得高位,參與度自然大大提高。而楚國之所以積貧積弱,主要原因還是傳統的封建制度過於頑強,改革的步伐太慢。貴族不願意放權,平民也就不熱衷於“公戰”,最終被秦國消滅。
-
7 # 玄谷真人
中華春秋戰國到全球春秋戰國。
中華進入東周後的春秋、戰國之別,主要是春秋以爭霸為主,霸主以力假仁,這個仁還是要顧及的,不一定吐並諸侯國。而戰國以稱雄為主,兼併速度加快,直至統一,諸侯國狀態消滅。但總的說春秋戰國是舊的王權統治秩序逐步解體,天下裂變,再走向新的統治秩序,皇權一統。其中,諸侯爭霸這個裂變過程也伴隨諸子百家從王官之學裂變出諸子思想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戰國發生在舊體中,當時周王還是在的,到戰國末期周朝才被秦國滅亡。但是,春秋戰國是一個新時代新文明狀態的開端,這個沒有問題,而象齊國、晉國、楚國這樣的諸侯國在春秋時代起的作用,沒有人懷疑有新時代過程的性質,你不會說只有秦國改變了中國,只有秦國才使中國走向皇權郡縣制。
但是,我們近代的史觀卻是把西方自文藝復興後的歷史事件看做近代的過程,而東方中華宋遼夏金元明的裂變、聚變,以及新儒家新諸子思想爭鳴看成完全的舊時代,好像全球的近代化運動是西方獨自完成似的。不是這樣。全球的近代化演變包括中國的宋元明,宋元明、歐俄美的東西方文明運動合在一起,尤其注意它們的互動,才是全球文明運動的大春秋戰國。這中間東西方有相當長時間也都是在舊體制中運動。中國宋元明一直舊皇權體制中生長新文明因素,到清代還停滯甚至退步了。而西方也是到十七世紀英國才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已經是十八世紀末。東方則在東南亞先出現過華人建立的蘭芳共和國,大約與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同時。日本明治維新在十九世紀。中國的政治文明則是先發後至,到二十世紀初民國時才破舊體,走向新政。
-
8 # 歷史哨聲
春秋和戰國的東周時期,雖然在王城更替上沒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有質的區別:
春秋時期是尊王攘夷,哪怕你如何稱王稱霸,你都承認是周天子的一個諸侯;
戰國時期9國(七國加上中山和宋國)都紛紛稱王,和周天子稱兄道弟,從春秋時期的隸屬關係變成了戰國時期的平輩關係。
春秋時期的封建危機沒有根本性解決辦法,是中國歷史得以從封建制過渡到帝制的根本性原因。第一次封建危機,是周平王遷都洛陽後,鄭、齊、宋、晉、秦等大國諸侯崛起,衝擊周天子的權威。第二次封建危機是晉、楚、齊、秦等大國內部分封的二級諸侯壯大後,成為權臣,導致或被取代(田齊)、或被瓜分(晉國三分),或舊瓶裝新酒(秦、楚、燕、宋)。
百家齊放時期的諸子思想,是為戰國時期各國如何強大而服務的。但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給出如何解決封建危機的方案和討論。戰國時期,各國已經不再分封自己的諸侯,當然一些有大功的人還是可以得到分封的,但其授予和剝脫都出自國君。這和春秋時期以及之前的封建世襲不可剝奪權利傳統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雖然戰國時期還有封建,但這些封建國君是可以隨時奪走。春秋以前的封建,國君是不能夠剝奪的。
春秋和戰國的分期原因,主要是:
1、兩本書,一本叫春秋,一本叫做戰國策,於是大家就把這兩本書所記載的時代稱呼為春秋戰國;
2、春秋時期是周天子之下的諸侯壯大後依然封建,沒有改變封建性質的可能性;戰國時期是各國兼併滅國的時期,雖然還有封建,但國君可隨時剝脫封建權利,導致封建有形而無神。
3、春秋時期諸侯的政治理想是稱霸,是尊王名義下的稱霸;戰國時期諸侯的政治理想是國土的擴張,是君權的擴張;
4、春秋時期諸侯和周天子還是名義上的隸屬關係,戰國時期諸侯和周天子是平起平坐。
-
9 # 香酥辣
春秋起源與天子東遷,終於三家分晉,
春秋是宗法分封制解體的第一步,諸侯服從天子變為諸侯不服天子,體現是諸侯爭霸,霸主是對周天子的一種威脅,因為號召諸侯討伐蠻夷是天子的義務,義務帶來權利,變成了強國可以透過會盟號召其他國家。
霸道,是春秋時期主題,何為霸道,霸主是霸道成功的象徵,那麼齊國,楚國,秦國,晉國為何能夠穩居五霸?
世間大多數人逃不過名利二字,同樣春秋時代國家的霸權也是有因名聲而霸與因實力而霸,我將分析這四個國家的稱霸理由。
齊桓公稱霸,齊國靠會盟稱霸,在周天子東遷之後,影響力大減的周天子不光壓制不住自己手下的諸侯,面對四方的蠻夷的無力,在中國的四方面臨著權力真空。
而會盟提高了齊國在東方的影響力,改善了其他國家對齊國的看法,減少了魯國(周天子)在齊國周邊地區的影響力,讓齊國成為東方綜合國力最強大的諸侯國。
楚莊王稱霸,攻打其他國家是需要理由的,而楚國最出名的一句話:“我蠻夷也”,楚國的戰略必然是北上,當時的生產力不可能向南方發展。
周天子影響力下降帶來的是楚國的崛起,同時中原國家終於明白了自己南方的鄰居不是一個善茬,但是可惜的是楚國遇上了晉國。
當楚國的軍隊出現問題的時候,小弟的背刺就是常態,實際上楚國的問題還不止是北上戰略被阻,自己的東方崛起了一個攻打到自己首都的小霸主,自己只能放棄自己的北上戰略了,中原,我會回來的。
晉文公稱霸,實際上晉國的實力強大,但是晉國沒有南下的想法,一個在各個國家遊歷的君主,必然和一個他的前任不一樣。同樣三晉大地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思潮的發源地,諸侯不鳥天子,跟著晉文公的人都成為後面的大夫或者士,這是對宗法制的破壞。
同樣這樣的大夫與士對諸侯的忠誠沒有問題,但是他們後代與國君之間的聯絡就...。
忠誠並優秀計程車大夫奠定了晉國的霸權,但是國君的後代如何控制並壓制這幫優秀的大夫?
同為姬姓諸侯國,中原各國是喜歡蠻夷的楚國還是同宗的晉國?再說蠻夷對諸國有宣戰藉口,同樣意味著諸國對蠻夷也有宣戰藉口,晉國的霸權依靠優秀計程車大夫與姬姓國家的親密關係。
秦國的霸權是有問題的,但是他確定了秦國的地位西方的老大,同時秦國的發展也被晉國阻擋了,實際上秦穆公的霸業是秦國的起點,有多少國家在春秋時期消失了。
另外讓秦國的成就獲得其他國家的承認,這很重要,承認成果,以後別人打你要找理由啊。實際上霸道是對國家所處區域的控制,無論是用會盟拉小弟還是不斷的攻打.
隨著自身力量的增加,晉楚在中原地區的戰爭是屬於王道的,在同時期的各個地區的主要國家都已經完成了對其所屬地區的控制,西北的秦國,東南的吳越,南方的楚國,中部的晉國,東方的齊國,這些國家將會面臨的是更加血腥,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
但是值得高興的是他們活了下來,沒有成為這些國家的墊腳石,什麼是亂世,強者強,弱者亡,每一個國家都不想自己過早的滅亡,人想長生不老,國家想要千秋萬代。
宗法制是一種由上到下的制度,而戰國的改革是由下到上的制度,同樣隨著世襲制度的結束,每一任國君不只有上一任的老貴族,還有忠於自己的軍功平民,外國來的破落貴族。
這場變革被稱為變法,每一個國家的變法程度的不同是內因,而對於王道縱橫的理解則是外因。
-
10 # 老谷靜舍
一、原因:
1、時代變遷所致。春秋時期:政治上,各諸侯國實力增強,為了兼併和擴大實力而發動兼併戰爭;經濟上,鐵製農具和牛耕的推廣,西周時期的井田制開始瓦解,出現土地私有制;文化上出現了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卿大夫奪取諸侯的權力,出現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現象;經濟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文化上,諸子百家為宣傳自己而奔走。
2、性質變化所致。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崩潰時期,表現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周王室衰微;經濟上的井田制崩潰;文化上,等級序列的傳統禮儀被漠視。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確立時期,表現在:戰爭不再是爭霸,而是為了統一;經濟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文化上的法制觀念逐漸確立。
二、分期:
1、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史稱 春秋五霸 :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2、中國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其主體時間線處於東周末期。戰國時代是華夏曆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時代之一。
-
11 # 大秦鐵鷹劍士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春秋指公元前770年東周立國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期是公園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統六國。至於為什麼要把東周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我的回答如下,大家共同探討。
其一,春秋時期周天子還能勉強約束各諸侯國,或者諸侯還尊天子這個名號,大家都還尊王攘夷,形式上對周王服從。戰國時期,周天子根本無法約束各國,而各國都在等待時機吞併周朝王畿之地,取代周天子。
其二,春秋時有各國七十多個,到戰國只有三十多個了。春秋戰爭以爭霸為目標,很少滅大國。戰國時期的戰爭以滅國為根本目標,以統一天下為最高功業。兩個時期的戰爭性質完全不一樣。
其三,春秋時生產力低下,工具多為青銅製品。戰國時代生產力提高了,工具多為鐵器。生產力的提高,改變了天下格局,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
其四,春秋三傳寫到三家分晉就不寫了,於是成了春秋。後人又寫了一部戰國策來記載戰國的大事,因此那段時間就稱為戰國。
-
12 # 黑旋風李太白
其他大牛的回答都很專業了,那我就簡單點。
春秋,只為爭霸,圖一時之強,沒有統一的意識。戰爭都是大規模的擊潰戰。晉國實力碾壓所有,但是不圖一統只是穩坐霸主,最終內亂三家分晉。
戰國,統一由秦而始。有了大一統的根基和意識。爆發的戰爭大多為殲滅戰,消滅對方有生力量。最終奮六世之餘烈,方得我始皇帝橫掃六合八荒。從此中央集權封建皇朝誕生。
-
13 # 心向青山
歷史上本不存在春秋與戰國,只有東周。
分為春秋與戰國是歷史學家對歷史的分期。
春秋之名源於孔子修訂的儒家經典《春秋》。
戰國之名來自西漢末年史學家劉向的《戰國策》。
但把戰國事實上從東周分割出來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六國列表》,司馬遷將六國的開始時間定為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這也是目前歷史教科書的分法。
戰國時期開始於哪一年其實是由爭議的,比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以三家分晉作為戰國時期的開端,即公元前403年。
還有史學家以《春秋》得最後一年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作為春秋時期的結束和戰國時期的開端,這一年,田氏代齊。
還有人認為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雖然還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冊封,但戰國其實已經拉開了帷幕。
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有如此多的說法,也說明這兩個時期本是人未的分割,當時的周天子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
14 # 秦川風雨
春秋是周王朝各封建諸侯之間,雖相互競爭,卻也比較和諧的階段。他們仍然聽命於王朝。而戰國則不然,各諸候之間,爭權奪地,兵戎相見,互為征討,已棄周天子法令於耳後,王朝日衰,諸候敢於向天子問鼎。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對不對?
-
15 # 聽歌歌的風
春秋和戰國是東周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之前這段時期的統稱,也沒有具體精準的時間劃分。史學界區分的目的,在於更好的研究這段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及各中原大小國家的演變歷程。如果說硬要區別,就是春秋時期(三家分晉之前)東周天朝勢力雖衰敗,雖然出現春秋五霸,但中原仍處於周朝範圍,這裡的春秋最早見魯國史書《春秋》而得名;所謂的“戰國”這個說法最早見西漢時期《戰國策》,結合這段時期各國連年征戰、弱肉強食以及東周已經土崩瓦解的情況,史學家逐漸完善和使用戰國時期這一說法。
囉哩囉嗦,不知道你滿意嗎?
-
16 # 謀士說
其實標題應該這樣,為什麼歷史上把東周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部分?西周滅亡以後,從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東周的權力已經轉移到了諸侯國當中。東周的局勢不斷的在變法,周天子已經無法控制當時的局勢,我們不能單單用東周來概括他的歷史,東周的權力被分散,所以必須區分。如果我們不用春秋和戰國來區分,我們只能說東周前半期(春秋),還有點權力,像個國家。但是到了後半期(戰國)東周其實已經不詳一個國家了,比起戰國七雄,他簡直就是一個渣。
所以,我們如果不做區分,無法表達。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兩個不同的時期,把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我們看春秋和戰國兩個名詞就知道,“春秋”相對平靜,當然這是根據魯國史書而命名的。“戰國”就是戰爭不斷,國家相互打仗,當我們一提起春秋就會聯想到一些歷史上事件,你要說東周,這個概念真的太廣了。
當時的東周都沒有影響力,進入春秋,其歷史地位被春秋五霸所取代,進入戰國被戰國七雄所取代。史學家的中心,不可能放在東周,而是東周列國,所以區分一下便於記憶,關於這個話題,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回答的。
-
17 # 有_脾氣
1、二者的性質變化不一樣。在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而且是奴隸制的後期,馬上就要崩潰。比如從周王室勢微,原來的等級序列傳統被漸漸的漠視了。
而戰國是封建制的啟蒙時期,比如戰爭不再是各國爭霸,而是為了完成統一;在這個時期確立了土地的私有制,各國對法制的觀念逐漸的確立起來
2、另一個層面也是時代發展原因。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實力逐漸的強打起來,為了擴充套件疆土而戰爭;而文化上出現了咱們所熟知的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出現了三家分晉的現象
-
18 # BryceFu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春秋時期,就像一幫小孩子打架一樣,就是爭個輸贏,誰打贏了誰就是大佬,打完然後拍拍屁股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戰國時期呢,就像黑幫搶地盤搞壟斷一樣,大家用盡各種手段,都想統一江湖
為什麼呢?就先說說春秋!春秋時期,其實這個時候周王朝的實力整體來說只是式微,但遠沒有到了已經病入膏肓的時候!所以,整個春秋時期以來,各大諸侯國雖有吞併那些個小小的“國家”,但總體來說各大諸侯國還是遵從周禮的教誨的,且大國與大國之間的“戰爭”也可以稱之為戰鬥,就是像雙方一字拉開,正面剛一波,誰厲害誰就是大佬,輸的就是小弟也不存在滅其他人的國,甚至大部分諸侯大佬都沒有滅其他人的國的想法!而在他們心目中最崇高的理想與追求就是,我要成為你們其他國家的大佬,從此以後你們得管我叫大哥!這就是春秋時期的霸業!宋襄公稱霸就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到了戰國時期,周王朝是真的開始病入膏肓,不可救藥了!於是乎,貫穿整個戰國來說,各個諸侯國是漸漸拋棄周禮,尋求變法,以圖國力昌盛,並透過戰爭不斷擴充地盤,進而演化出大一統的思想。可以說的是,戰國時期的戰爭也因此更加血腥暴力,殘酷了一筆,諸侯國與國之間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都尋求利益最大化!
個人覺得戰果初期的吳起就很可能出現了大一統的思想,因為其作為魏國的武將之時,就極力主張攻打秦國,並奪取其河西之地,將老秦人壓縮在函谷關內,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後來被迫離開魏國,估計他很可能滅掉秦國!那麼為何滅秦,難道是他預料到未來的秦國會橫掃六和?
個人認為,魏國雖然在戰國初期國力強盛,走在其他諸侯國前列,但是其地理位置缺乏戰略縱深,又與多國接壤,若是戰爭稍有不慎,會很容易被滅掉!而苦逼的秦國那時候還只是其他諸侯國眼裡的一蠻邦國家,眼裡只有鄙視和嫌棄,被滅了估計其他諸侯國家也不會阻攔,但對於魏國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戰略縱深與大後方,吳起作為一代名將,其眼光何其毒辣,可惜心懷天下,奈何時運不濟!
所以說,為何要區分春秋與戰國,在於其諸侯國之間的鬥爭本質,春秋就像小孩大家,爭個輸贏而已;而戰國卻是實打實的黑社會搶地盤,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
19 # 海明樸記
只是史學上的習慣叫法。春秋戰國是周朝的一個時期,時間上差不多就是東周,因為東周的皇帝一直在位有更替,雖然大權旁落。
史學上,是《春秋》和《戰國策》對這段歷史進行的記述,後世自然就按春秋和戰國進行習慣性表述了。晉分三家、田代齊姜只是史書內容上的銜接,五霸、七雄還有近百個小國都是這一時期大、小國爭鬥的常態,大國間此消彼長,沒有實質性的格局變化,直至周滅,秦國一統天下。
回覆列表
歷史分期與人一樣,必定於重大變化處區分。
人從出生到上學,這是一大變。然上學也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這是“上學”這一大變下的小變。
歷史分期也一樣。
從西周到東周,這是一大變。是周天子共主權威衰落的分水嶺。
進入東周後,周天子漸漸對大局不相干系,對時局有重大影響的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是齊桓公、晉文公、商鞅、趙武靈王等等。這也是沒幾個人說得出春秋戰國時期的東周君主的原因。
春秋與戰國,其名稱源自兩本典籍。一本是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本是劉向所作的《戰國策》。
這兩個時代,各個方面都絕然不同。
政治上,春秋時是封建制度下的貴族世襲制;戰國時已變為中央直接委派官員任地方長官的郡縣制;
經濟上,春秋時是井田制;戰國時廢井田,改向私田收稅;
軍隊組織上,春秋時的軍隊是貴族軍隊,農民無資格參與;戰國時的軍隊則是農民軍隊;
戰法上,春秋多車戰,僅晉國周圍多夷狄有步兵;戰國時,戰車漸被淘汰,以步騎為主;
戰爭上,春秋時戰爭是一種禮戰(因軍隊本身由貴族組成)。晉楚城濮之戰,楚子玉請與晉文公計程車戰,請文公憑軾觀看,這是由於子玉是楚臣,晉文公是晉君,臣與君戰,非禮。春秋時的戰爭偏遊戲化、藝術化;戰國時軍隊以農民組成,動輒幾十萬人參戰,其規模與慘烈程度都比春秋高出一個量級,此時才有以生命做賭注的戰爭;
各國政要上,春秋時各國政權由貴族把持;戰國時平民人士大放異彩,商鞅、張儀、範睢等;
地域民族成分上,春秋時尚是華夷雜處,所以有五霸的尊王攘夷;經過春秋時的兼併,至戰國時,中原地區已經由幾個大國瓜分,夷狄要麼被同化,要麼被驅趕至四方偏遠之地;
以上分別並不是全部,春秋與戰國,是全然不同的兩個時代。
春秋,就如同奧運會的資格預選賽,其兼併過程是對進入戰國這個“奧運會”資格的爭奪;
戰國,就猶如奧運會的冠軍爭奪賽。 最終的冠軍獎品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