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青言論史
清朝的靠譜皇帝,其實是不多的。我在這裡說的靠譜,主要是指的是不昏庸、能幹事,而且對國家多少有點裨益,爭議不大的。
1.康熙:這應該算得上是個明君,儘管清人把他捧為千古一帝有點吹噓過度。雖然他的才略和功勞比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要欠缺些,但是他的能力和作為,在清朝的皇帝裡頭說是頭一份應該沒毛病。最難得的是,在普遍保守和狹隘的清帝裡,康熙算是最開放的一位。
2、嘉慶:儘管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老爹,而且嘉慶本身的個人能力也相對比較有限,但是他卻是一個難得不折騰的皇帝,比康雍乾三朝的皇帝都不折騰,也沒有什麼外患來折騰他。在他手裡,大清在最後的盛世餘暉下迎來了末日危機。
除了這二位以外,清朝的皇帝個頂個的有問題。順治幾乎就沒勤政多久,而且在位期間表現得比較乖張暴戾;乾隆更不用說,風流韻事一大摞,後期簡直一團糟;道光和咸豐父子倆倒還算盡職盡責,只是一個輸了鴉片戰爭,一個輸得底兒掉;至於最後三位,同治、光緒和宣統,則幾乎都是傀儡玩偶,不說也罷。
-
3 # 書劍漂零
雍正在題主的看起來,是靠譜皇帝無疑
雍正一朝,只有十三年,鬧的笑話在清朝皇帝中,應當是最多的
稱年羹堯為恩人,喊隆科多為舅舅,這樣不顧君臣體統,諂媚於臣,後來怎麼樣?
修大義覺迷錄,全國發行,後來他兒子乾隆都看不下去,兒子禁老子的書,罕見
田文鏡在雍正朝以揭發山西巡撫瞞災不報起家,官運亨通,到了雍正晚年,田文鏡也來個瞞災不報,大清臣子特別體恤皇帝的難處
只是雍正在位期間,推行了多項改革,契合了當年改革的主旋律罷了
-
4 # 古今通史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
康-安寧;
熙-興盛;
——萬民康寧、天下熙盛。
平定三藩之亂
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
別人都說康熙朝是如何勝利的,我想說說三藩是如何失敗的:
恐怕那個時代,只要有人打著反清復明或者驅逐外虜旗號,就能爭取到極多仁人志士,而吳三桂本人好像沒有這種意思,故主再正統也都沒了,所以他揭竿而起的時候自己立了山頭,放棄了大好噱頭。在那個時代,名正言順這把利刃就這樣被他丟掉了。
輸在了起跑線上,矮子推掌——出手就不高,眼光太短淺,雄心壯志沒有,只想封疆裂土,地主意識濃重。換言之,他還沒打就已經把最高目標定低了,自己都沒底氣能推翻滿清。
吳三桂的政治威望低下,名聲在外的他,借不到名正言順這道東風,群眾基礎差,被人詬病好多年,形象上是扭轉不過來了。
一系列原因吧,吳三桂起兵太倉促,準備的並不充分。朝廷剛有動靜,吳三桂這邊就已經驚了,本來他的戰爭資源就沒法和清廷抗衡,而且始終想著封疆裂土的他,一直以為掌握重兵的自己會讓清廷退步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結果,沒有想到清廷的堅決。
“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
“直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運道”
“出巴蜀,據關中,塞餚、函自固”
的建議統統不採納,而是——
“屯松滋,與勒爾錦夾江而軍,相持,皆不敢渡江決戰”
吳軍止步松滋三個多月,是吳三桂犯的戰略上的致命錯誤。清廷從容部署,戰爭資源調動起來,潛力巨大。吳三桂至死未過長江。
至於尚之信和耿精忠,實在懶得提筆,連吳三桂都不如,不佔篇幅了。
東北反擊沙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雅克薩之戰,最終和毛子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保了東北與沙俄邊境的寧定。以前的初中歷史就有這些,不多講了。
1690年,康熙親征葛爾丹,葛爾丹兵敗身亡。但所謂打蛇不死,準噶爾部可沒有消亡。之後的幾十年裡依舊是清朝的心腹大患。最後乾隆偷巧摘了果子。
任用漢臣,如張廷玉,陳廷敬等,編修《康熙字典》。
康熙在文化上面實行文字獄,為了維護少數民族的統治利益,打擊漢族人民批判的呼聲,製造了多起抄家案,而他的繼任者雍正、乾隆更是變本加厲。
康熙不願意將西方傳入的科學技術進行推廣,將其視為洪水猛獸,中國近代的全面落後與清朝統治者的思想有一定關聯。
-
5 # 好人吉姆
清代皇帝總的來講還都廷是那麼回事,總體印象還算可以。就一個慈禧拉了拉後腿。同治光緒溥儀這三個傀儡可以忽略,評價清朝皇上一句話可能比較貼切————你別管我把事情做沒做好,態度可佳。
-
6 # 國藝藏香傳統文化
首先說明,努爾哈赤不能算皇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個人稱呼是“覆育列國英明汗”,他的廟號“太祖”,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都是在他死後,清朝建立才追尊的。
皇太極則是在崇禎九年(1636年)改元稱帝,建立了清朝,真正的大清第一位皇帝。
評價這四個人的成就,帶有極大的個人色彩,因為他們生活在政經環境完全不同的時代,就好像完全不同的參照物,對比本身就沒有統一標準,就好像“汽車跑的快還是汽油燒的快”這種無厘頭的問題。
那就談一點個人看法吧,簡單來說:我認為努爾哈赤是“奠基者”,皇太極是“開創者”,雍正是“改革者”,乾隆是“繼承者”。
對比他們環境的參照狀態,皇太極是這其中難度最大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縱向的對比一下。
努爾哈赤時期,個人成長環境雖然惡劣,但整個女真部落藉著強悍的軍事能力,獲得了明政府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和任用,或者說最起碼還沒有被強大的明朝中央政府視為直接敵人,努爾哈赤得以有一定的寬鬆條件統一女真,甚至在這個過程裡一度還藉助了明政府的力量。
尤其是和海西女真火拼的時期,雖然明政府打著坐山觀虎鬥,笑看兩派爭奪的主意,但表面還是接受了努爾哈赤建州女真的稱臣,名義上是支援建州女真派系。
1618年努爾哈赤釋出討明檄文,也就是著名的“七大恨”,由於後來明清更代,一般的歷史愛好者會覺得努爾哈赤是“篡”明的開始,其實非也,努爾哈赤的行動只能叫“反明”,因為他的目的在於建立個不受明朝政府管控的後金政權,而不是取而代之,甚至努爾哈赤連和大明朝平起平坐的想法都沒有。
詔書裡的結語“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徵之。”,說白了就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我要和你打一架,告訴你我是不好欺負的,但沒想殺人。
如果努爾哈赤想要“取而代之”,這篇檄文改寫的不是明朝政府對後金的“不公平待遇”,而應該寫“明朝這個腐朽政府如何如何滅天道失人心”。
皇太極則完全不同,薩爾滸之戰皇太極已經是金軍主要將領,目睹了明軍的不堪一擊,完全顛覆了大明軍無法戰勝的印象,相信此時的皇太極,已經有了更高遠的想法。
想要取而代之的皇太極,有著和努爾哈赤完全不同的政治表現。
文化上皇太極推動漢文化學習——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
生產上實施農業生產改革,在滿人居住地區推動耕種和分田。
軍事上招撫明軍將領,實施軍隊國家化,擴張兵力,崇禎七年大閱兵滿洲八旗加上蒙、漢旗軍,按照其編制總兵力已經在二十萬,這還沒有計算整個後金部落的各汗國軍隊。
目的的不同,決定了面對的困難程度。
皇太極創業之艱難,是遠超父輩努爾哈赤的。
反對皇太極的,除了從此成為你死我活敵人的明政府,還有後金部落內部的傳統舊貴族們,因此除了政治文化、生產軍事方面的改革努力,他還需要在思想上解除滿人傳統意識上的很多桎梏,畢竟數百年時間裡後金部落保持著臣服於中央政府的狀態,對自己的“夷狄”身份有著固有的認識,如今要說服他們——我們也可以做中原統治者,其實非常困難。
包括皇太極自己,最初都沒有這個心理準備,在他繼位之初還保持著和父親努爾哈赤一樣“分庭抗禮”的想法,明確表示:“因欲劃山海關以西漢人制之,遼河以東我制之,滿、漢各自為國,故軍未入而返,原無爭主中原之心也。”
但是到松錦戰役(明崇禎十三年,1640)的時候,皇太極的政治口號已經變成了“明之土地人民天已於我”,雖然皇太極到死也沒有進入山海關,但最後的幾次和明軍的戰役都是以打入山海關為目標的。
這一切,皇太極是一邊破除舊後金部落“八王共政“對自己的威脅和約束,一邊進行全方面改革和思想改造,而影響皇太極政治態度變化的反倒是一群漢人臣子,例如寧完我、王文奎、馬光遠、范文程等等。
在《天聰朝臣工奏議》的記錄裡,主張入關反明的三十多個大臣,全部是漢族,而滿族貴族群體裡,幾乎都是反對者。
能獲得漢人士大夫階層部分人群支援,要付出的努力遠超今天我們的想象。
皇太極開創清朝基業的艱難,實在是後代子孫難以理解的,在康熙時代可能還稍微有點印象,畢竟多爾袞和父親順治是全面戰爭時代過來的,口傳面授,起碼還知道:”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是也........”
到了雍正和乾隆父子,則對數十年前的戰爭印象只存在於文字記載裡了,無法感同身受,雖然雍正十四年的勤政可圈可點,但不過是對康熙晚年懶政腐敗的挽回而已,和皇太極時代那種波瀾壯闊的大戰爭經歷,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乾隆........好了,這個問題可以結束了。
回覆列表
按照中國古代皇權專制對帝王的考量標準,大多數的清朝皇帝基本上還都挺靠譜。
咱們看看當上皇帝以前,清朝的皇子們都經過些什麼樣的培訓。
一、“卯入申出”上書房
《簷曝雜記》“皇子讀書”卷中記錄:
【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餘內直時,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時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內府蘇喇數人(謂閒散白身人在內府供役者)。往來。黑暗中殘睡未醒,時復倚柱假寐,然已隱隱望見有白紗燈一點入隆宗門,則皇子進書房也。吾輩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既入書房,作詩文,每日皆有程課,未刻畢,則又有滿洲師傅教國書、習國語及騎射等事,薄暮始休。】
從這裡可見,皇子是五鼓時就開始進書房讀書了,不到5點,天還沒亮。這之前,還要穿著和梳洗,起床時間肯定不會晚於4點。
每天“卯入申出”,早上五點開始,學習到下午三點,共十個小時之久。
文化學習完成就回家玩去?開玩笑了,還要練習武藝呢。
“薄暮”時分,太陽下山,大概是6點左右,一天的學習才算結束。
在一年當中,皇子們除夕上午可以放假半天,元旦節、端午節、中秋節和自己的生日,各放假一天,萬壽(皇阿瑪的生日)放假兩天,其餘日子都要學習。
皇子們從六歲開始,就開始進入上書房學習了。什麼時候就結束了呢?看成績。腦袋瓜子不靈光的,都要熬到三十歲,相當於現在博士後的年齡了。
道光年間,惠親王綿愉年近四十,處理完公務以後,還必須“揹著那書包上學堂”,也不知道他和那群小兒郎同班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乾隆年間的探花郎,內閣中書趙翼有次去皇宮早朝,五更時分,文武百官還沒來,皇子們已經在上書房開始讀書了。趙翼大驚,感慨道:
【吾輩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
比你更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怎麼活?
二、各門課程皆考究
那麼,皇子們都學些什麼課程呢?
①各門語言
漢語、滿語、蒙古語是必須要學習的。
漢語和滿語可以理解,為什麼還要學習蒙古語呢?
1.每任清朝皇帝都兼為蒙古大汗,不學蒙古語,你怎麼給部落首領們開會?
2.為未來的老婆而學習。滿蒙聯姻是清朝的國策,將來肯定要給你娶個蒙古老婆。
②儒家經典
《大學》《中庸》、《論語》、《易經》、《資治通鑑》等等,此類儒家的經典著作,這是必須的。
書法是必修課。清朝皇帝們基本上都有一筆好字,大家可以去查查相關圖片。
④先皇祖訓
老祖宗皇帝的聖訓也進入了課堂,順治的《資政要覽》,雍正的《聖祖庭訓格言》等書也是皇子們必須要學習背誦的。
三、文武雙全好孩子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皇子們不但要學習文化知識,還有體育課,就是要練武。
什麼武藝呢?――騎射。
愛新覺羅馬上得江山,自然要學習騎射,以彰尚武精神,不忘本。
下午3點半左右,文化課結束,就又開始練習武藝。
射箭,分步射和馬射。
步射的時候,在院子裡有箭靶,皇子們張弓搭箭,練習射靶。
馬射需要騎在馬上,仍然是用弓箭射靶,每隔五天去圓明園練習一次。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學習中成長,實踐中鍛鍊,父皇還常常讓皇子們去辦理一些國家政事,或參加一些祭祀活動。讓他們代替自己主持。
木蘭秋獮,就是檢驗和鍛鍊皇子們騎射成績的考試,皇子們都要參加。
法國傳教士張誠記載過康熙率皇子到塞外圍獵的情形:
“整整一個月,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終日在馬上任憑風吹日曬。他們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時而奔弛,時而勒馬,顯得格外矯捷。他們之中的每個人,每一天都捕獲幾件野味回來,連最小的九阿哥胤禟(十歲)也獵獲了兩隻鹿。”
皇子們的騎射訓練成績還是蠻不錯的。
《簷曝雜記》中記載乾隆皇帝考教他的皇子皇孫們:
【一日至張三營行宮,上坐較射,皇子、皇孫以次射。皇次孫綿恩方八歲,亦以小弓箭一發中的,再發再中。上大喜,諭令再中一矢賞黃馬褂。果又中一矢,輒收弓矢跪於前。上若為弗解其意者,問:“何欲?”仍跪而不言。上大笑,趣以黃馬褂衣之。倉卒間不得小褂,則以大者裹之抱而去】
皇孫綿恩,八歲就能射箭,還三發三中。
這個綿恩後來還做過九門提督步軍統領,他的孫子,他的孫子的孫子,都當過步軍統領。
四、因材施教各有才
這些皇子們的培養方式都一樣嗎?
不是,而是會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引導性的培養。有的側重於治學,有的側重於理政,還有的側重於統兵治軍。各有特點,成才率很高。
康熙的三十五個兒子,九十七個孫輩,幾乎個個都學有所成,沒有一個紈絝子弟。
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都是統兵打仗的將才。
皇三子胤祉的治學功底十分深厚,是當時文壇領袖級人物。
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則是理政治國的才幹。
所以,可以負責任地說,自同治以前,清朝的歷任皇帝都有著相當高的個體素質。同治中興,則是因為六叔恭親王奕訢主政,奕訢的才能也是相當厲害的。
從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發現,清朝對未來君主的培養是相當盡心盡力的,學習的也都是傳統專制下的中國經典文化和武藝,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這些東西卻逐步落後,被現實發展所淘汰。
從我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歷代清朝皇帝中,大概同治和溥儀的個人素質要差一些,其他人還都是很不錯的,和“不靠譜”三個字掛不上勾。
清朝的沒落,是中國古代皇權專制不適應於世界發展的氣候,被淘汰是歷史的必然。這種落後,是國家和中華民族整體的沒落,不是靠某個明君、某位大帝憑一已之力所能挽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