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豫中來順

    從農村角度看血脈相承,是老人隔代親:是一種十分深厚細膩而又難以言表的感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老人簡直樂糊塗了。別說孫子要玩具,就是要月亮,如果能摘下來,他們都願意給?有的老人年輕時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精力較少,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有書念就不錯了。現在清閒了,生活條也好了,就產生了補償心理,要把對孩子欠缺的愛在孫子身上找補回來。這個主要是一個主要是隔代教育的體現,老一輩的人,有老一輩的想法。他們對孩子的管教有時候有一點溺愛,對小孩子的獨立性有一個很大的影響。我覺得教育原本就是父母的事情,現在隔代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可是爸媽們上班太忙;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帶小孩。使老人想怎麼管就怎麼管,管得重了,兒子沒意見,恐怕兒媳會不會願意?在我看只要大人之間態度一致,堅持下去,教育孩子會有好轉變。

  • 2 # 陽光小房子

    首先,要弄懂一個問題,為什麼老人會溺愛孫子。

    老人其實是把自己對兒子(女兒)的愛給了孫輩,因為孩子大了,不會也不需要在接受這樣的愛,這是《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的觀點,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年輕的時候,人都很忙,老了閒了,只能把這份愛都給了孫子。況且爺爺奶奶基本都是知道對孩子好,不會焦慮,他們不喜歡看孩子哭,不願意讓孩子受罪,儘管這種保護看起來有些不講理,不過依然能夠理解這份愛的初衷。

    爺爺奶奶們並不是想害孩子,只是他們少了年輕時候的力氣,多數時間只想息事寧人,家和萬事興。

    其次,事先跟爺爺奶奶講好管理孩子的原則

    每個家庭最在意的養育原則都不同,要根據各家的情況進行。

    這個原則一定要提前跟父母講好,這樣他們內心會有一個準備,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出手幫孩子,什麼時候不能幫孩子。

    我知道的很多家庭是這樣制定規則的,學習方面父母負責,而生活方面爺爺奶奶們可以負責。

    如果有些父母確實非常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非要交給爺爺奶奶的話,那麼就沒辦法了,你只能讓步,因為畢竟父母幫忙了,也不好要求太多。

    最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堅定而平和

    做父母的教育孩子很多時候用的都是老一代的方式,要麼威脅,要麼體罰,要麼懲罰,事實上這些方法對於孩子改正錯誤方面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

    而堅定平和的養育方式,既尊重的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別人也不會為即將到來的山雨欲來風滿樓再擔心了。

    告訴孩子行為的邊界,守好自己的邊界,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邊界,在自己的界限內拒絕父母或是別人。

    有邊界才有自由。

    孩子不停哭鬧,多半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沒有邊界孩子就會感覺不安全,他們2歲時候的叛逆,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都是想知道自己的邊界究竟在哪裡。

    父母要跟孩子講好規則,讓孩子在規則之內自由選擇。

    只要父母的方法更加科學,更加和善了,爺爺奶奶自然也不會出手干涉了。

  • 3 # 教育暢談

    現在隔代對孩子溺愛的事例很多,由於他們的袒護,孩子變得膽大妄為。這樣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行為也不能深刻反省,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我覺得你現在要做的不是先教育孩子,而是先要說服老人,讓他們以後不要干預,我認為他們的工作總比孩子容易吧。

    1、為了說服老人,你得蒐集一些案例,這些案例就是隔代人因為袒護孩子,最終把孩子推進火坑,送上歧路,最後老人捶胸頓足後悔不已的情景,讓他們認識到這樣做不是為孩子好,實際是害孩子。

    2、找一些影響力的專家影片讓老人看,有些專家專門對隔代人對孩子袒護有哪些影響和危害做深刻的分析和舉例說明。

    3、和老人溝通,如果看不得父母管孩子,就在管孩子時躲出去,不要進行干涉,要儘快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要不然這樣下去,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太不利了。

    相信老人也都是明事理的,只要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相信老人能理解接受你的建議,畢竟是為孩子好。

  • 4 # 星主說教育

    老人溺愛孫子,是自古以來中國家庭面臨的教育難題。不過,這種行為是很好理解的。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會變得慈愛和柔軟許多,再加上大多數人的觀念裡,孩子被視為一個家庭的希望,是命脈的延續,所以自然會寵愛了些。

    題主會為此感到苦惱,無非就是想阻止老人干涉你們教育子女,可又擔心老人為此感到不滿,認為你們剝奪了他們愛孫子的權利和自由;想心大一些放任不管,又擔心孩子在老人的這種溺愛下,變得驕橫無禮、依賴性強、目無尊長乃至是非不分。

    其實,題主的擔心不無道理,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和模式,如果沒有得到干預和調整,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健康人格塑造。

    那麼,具體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老人多心,又能對孩子進行正常的教育呢?這裡,星主的建議如下——

    一、夫妻商量後,找老人一起開個家庭會議,商定教育準則。

    首先夫妻必須在這個事件上有一個相同的態度和主張,如果一方認為老人的做法沒什麼不妥,一方卻認為老人干涉教育孩子會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意味著夫妻二人在處理教育孩子的觀念上有分歧,這種情況下,主要矛盾更多是夫妻教育矛盾,而不是隔代教育矛盾。如果夫妻教育矛盾沒有處理好,那麼隔代教育矛盾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

    因此,題主首先要和伴侶商量這件事,在確定對方的態度以及達成一致後,再一起找家裡的老人一起開個家庭會議,商定教育準則——即當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爺爺奶奶要回避。

    在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一直覺得父母教育孩子時,爺爺奶奶也未必是站在爸爸媽媽的對立面,只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孩子是弱勢一方,看到孩子被父母教育委屈的樣子,他們隨口說的“爺爺奶奶疼你,不哭了,買好東西給你吃”,更多是在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否定孩子父母的教育。當然,這種行為容易造成教育干涉誤解,確實也不利於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因此,商定教育準則,即“當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爺爺奶奶要回避”,可以有效地改變這種現狀,對孩子進行一個正向有效的教育。

    不過,記得教育結束後,要允許爺爺奶奶出面對孩子情緒進行安撫,或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哦!

    二、教育孩子時,要指出孩子問題,不要只有情緒。

    有些老人會干涉年輕父母教育子女,往往是因為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毫無章法。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不是直接指出,並告知合適的處理方式,而是面目猙獰和怒氣,甚至動手暴打。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嚇壞孩子,所以老人看了才會不忍心。在這一點上,星主給家長們教育孩子幾點建議:

    口頭或動作制止孩子的犯錯行為。如“不”“停下來”“不可以這樣”。

    告知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如“用熱水澆花是錯的”“罵爺爺奶奶是很惡劣的行為”。

    告知為什麼這種行為是錯的。如“花澆熱水會燙死,根部會損傷”“爺爺奶奶是長輩,你不能不尊重他們,也不能不禮貌”。

    用反問,強調孩子要承擔的後果,讓他對此思考。如“種了這麼久的花,你用開水燙死它,讓它消失在世界上,你開心嗎?”“爺爺奶奶那麼愛你,你對他們不禮貌,他們得多傷心、多難過啊,是不是?”

    總之,孩子是需要被引導的,情緒只能讓他們意識到錯了,但無法讓他們意識到錯在哪裡,要如何改正。但是以上四個步驟則可以讓孩子進行邏輯思考,也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因此,希望父母們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一些教育技巧和方法,這樣爺爺奶奶也不會因為認為父母的教育無章法而忍不住去幹涉了。

    三、避免老人忍不住干涉,可改變教育溝通方式,先聲奪人。

    可能有時說好,父母教育孩子時,老人要進行迴避。但由於孩子過於機靈,會主動去搬救兵,或擺出可憐兮兮的樣子來求爺爺奶奶的幫助。這時,為了避免老人忍不住干涉,家長可以改變教育溝通方式,先聲奪人。比如,立馬對孩子說:“找爺爺奶奶也沒用,爺爺奶奶那麼愛你,才不希望你以後變成沒有信用的無賴。”“爺爺奶奶寵你、愛你,所以包容你,但是你犯錯的行為,沒有擔當的責任,對得起爺爺奶奶這份喜愛嗎?你想要爺爺奶奶為了你,以後當罪人嗎?"

    總之,就是給予爺爺奶奶愛孩子的肯定,再強調不直面錯誤並改正,只會走歧路,也會辜負爺爺奶奶的喜愛。另外,話裡話外,也會直觀地向爺爺奶奶強調,不要干涉教育孩子,否則孩子將來人格缺陷走上歧路,就有今天他們縱容的因素。

    一般這樣的話語放出去,爺爺奶奶再心軟,也得忍著,並遵守彼此的商定的教育法則。

    四、父母要多花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把孩子的教育責任讓老人揹負。

    根據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會不斷干涉父母教育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更多是帶著孩子長大的。也就是說,他們肩負起了照顧孩子飲食起居,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孩子有非常親密的依戀關係。這種情況下,想要讓老人不干涉教育孩子,對他們來說確實很不公平,畢竟孩子可以說是他們帶大的。

    如果父母想要掌握住對孩子的教育話語權,這裡建議,父母要多花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帶教育引導,不把孩子的教育責任讓老人揹負,否則,就就要允許老人用他們的方式管教孩子。

    五、要允許、尊重老人和孩子獨特的相處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會對一些行為有所約束,比如吃零食、睡前要刷牙、做錯事必須要道歉等。可讓爺爺奶奶帶幾天,爺爺奶奶可能就會偷偷給孩子買零食,允許孩子睡覺不刷牙、只要孩子意識到錯誤不說“對不起”也沒關係等。

    父母可能會對老人這些行為不滿,擔心讓孩子的“是非觀”和行為習慣受到消極影響。但事實上,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真正影響孩子人格的核心,最終還是由撫養人教育起的作用大。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是一直自己帶孩子的話,不用擔心因為爺爺奶奶偶爾這樣的方式會帶壞孩子,可以允許、尊重老人和孩子這樣獨特的相處方式。

    結束語:

    最後,要記住的一點是,無論父母也好,爺爺奶奶也好,大家都希望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和光明,大家其實一直站在同一戰線上。只是因為所處時代和觀念不同,大家愛孩子的方式也就有所差異。

    事實上,隔代教育的分歧和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互相不理解而一直針尖對麥芒。當多站在對方的教育、多花心思去採取一些求同存異的方式和技巧,往往就可以得到相對妥善的解決。在此,希望所有像題主一樣,在教育孩子上和家中老人有分歧時,可以找到最優解法。也希望星主以上提供的方法論能帶給你們一些幫助和思考。

  • 5 # 浮塵微草

    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和現代觀念的影響,現代社會的下家庭孩子普遍較少,雖然近年來國家放寬了政策,但迫於生活、工作壓力,年輕人還是不敢多要孩子。所以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的現象成為現代社會家庭的普遍特徵,而這種現象又大大滋生了溺愛孩子的溫床。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人隔代溺愛的情況十分嚴重,這確實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

    老人為何會溺愛孩子?

    一、時間充裕+十足耐心。隔代老人或退休或不再勞動,整天閒居在家,相對單純的世界,加上充足的時間,使年老的他們對待孩子時就更有十足的耐心去任由孩子使性子,而他們卻始終能夠滿臉堆笑,一副慈祥。

    二、歲月的消磨+豐富的閱歷,猶如兩把篩子,濾去了他們的暴躁、易怒、剛性,使得他們遇事淡定而沉著,“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更能適應孩子的任性自由,寬容孩子的胡攪蠻纏,也不會把自己的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因而表現得更能理解懂孩子的心,更容易放縱孩子。所以他們很難給孩子立下規矩。

    三、濃濃的親情+無微不至的關愛。人上了年紀,傳宗接代的認識會更強烈,小孩子在他們心目中的“希望意識”要比年輕人強得多;況且作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而自己的兒女業已長大,不再需要自己的關愛,於是自然而然就把這種愛傳遞到下一代的身上,而且表現得愛的程度更深。

    老人溺愛孩子該怎麼辦?

    首先,父母應認識到隔代溺愛的特性及危害。既然隔代老人對孩子的愛的屬性中嚴厲屬性是缺失的,那麼除非萬不得已,父母原則上不要將孩子完全託付給老人照料。有的年輕父母貪圖享受,儘可能地躲避對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會失去日後教育孩子的親情資本,再一方面就是極易讓孩子在隔代親的環境中沒有約束地任性發展,錯過孩子立規矩的最佳“秩序視窗期”。

    其次,堅持老人幫忙是輔助,自己撫育是主體的原則。年輕父母工作再忙、事業再重要,若和孩子比起來, 工作和事業算得了什麼?孩子的成長是單行性,對孩子的撫育是不可逆的。一座高樓蓋歪了,可以重新推倒再來,損失的無非是金錢罷了。孩子的撫育能嗎?所以建議父母親自撫育孩子,既然為父母,就要承擔起父母責任,表現了擔當意識。按專家的觀點,至少陪伴孩子六年,在增進親情的同時,給孩子樹立起規矩意識,為孩子日後身心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多和隔代老人溝通,並約法三章:在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不能插手、插嘴。父母要多勸長輩不要溺愛孩子,且時時提醒,特別是在自己管教孩子的時候、在孩子受委屈的時候,不要因溺愛孩子而責怪“父母”,或乾脆出面給孩子當保護傘。當然,父母也應儘可能選擇“老人”不在孩子跟前時教育孩子。

    總之,孩子在一切面前都是第一位的,撫育孩子是一項艱辛而複雜的過程。年輕的父母只要自己擔負起撫育孩子的主角,並時時時提醒“配角”,就會避免隔代老人因溺愛而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 6 # 朱文亮談家教

    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對孩子有害無益。

    隔代溺愛的原因

    原因之一:人越老,越柔和。所以老人很難有狠的下心來的,而糾正孩子的錯誤需要權威。

    原因之二:愧疚的彌補。在你們小的時候沒能好好照顧,會有一種愧疚的心理,所以對待孫子就更加溺愛,深怕受一點點傷害。

    原因之三:缺乏家庭教育的認知。他們小的時候大部分都沒有機會讀書,生活在相對動亂的年代。儘管後來生活好了,但看書的也少,凡是看書多的長輩,反而不會溺愛(也恰恰說明讀書還是能明事理的),這是時代遺留下來的,也不是他們的錯。

    原因之四:深怕孩子受傷害而受子女怪罪。有些老人呵護孫子,唯一的認知就是:不要讓孩子傷著,不要讓子女責怪。

    需要改變長輩的觀念,拒絕隔代管

    跟長輩好好的溝通,根據上面的分析,找出長輩的根結是在哪裡,然後可參考以下做法:

    1、拿具體事件進行溝通

    利用孩子某一次事件,在孩子不在的時候,展開來和長輩溝通。千萬不要平白無故的跟長輩溝通,沒有事實的依據,不要談。

    2、讓長輩看到效果

    記錄下孩子幾個不好的習慣,然後和長輩說,你們暫時聽我的,過段時間我們再來看看,孩子是否有改變。人不會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但只會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只有讓長輩看到孩子往好的方面改進了,他們才會相信你,才會放手。

    我是一位父親,為做好父親,十年來一直在思考和踐行如何做好一位父親,如何才能在家庭教育上儘量的不出大錯,希望可以和各位分享及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輛加油時為什麼需要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