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OM溪
-
2 # 小猴貝的生活錄
我先說下我的情況,我一直是個上班族,孩子出生後我休完產假就去上班了,18年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孩子一年,這一年的時間感受到了很多事情,有關孩子的,有關自己的,覺得還是很有收穫的。
剛開始的幾個月很不適應,孩子才三歲正是好玩的時候,我自己心態也還沒有調整過來,經常會覺得心煩意亂,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在經歷了一兩次情緒失控而孩子大吼大叫的事情後,我非常自責,我知道對孩子發脾氣是最沒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引發更不好的影響,後來,我就開始思索,該怎麼過好全職帶孩子的日子,讓孩子和自己都能更好的成長。
第一,媽媽的情緒管理能力,就是給孩子上的第一堂教育課
我能想像情緒失控的我在孩子面前是怎樣一副表情,孩子即時的哇哇大哭已經表達了他的恐懼,我的焦慮感已經傳遞給了孩子,這是任何一個正常的媽媽都不想做的事情。我們都非常喜歡曬太陽,因為Sunny讓我們感覺到溫暖,溫暖的感覺會讓我們更有安全感和力量感,而媽媽就是孩子的太陽,如果媽媽在日常陪伴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從媽媽身上感受到的更多是焦躁和不安,孩子的內心也會敏感憂鬱起來。
第二,理解和接納,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孩子小時,經常會提一些從大人眼裡看似很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把樹葉帶回家洗澡,給家裡的紙巾做扎染,想自己烤蛋糕等等,每一件事看起來都很麻煩,但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對孩子沒有人身危險,任何看似麻煩的事情家長都可以試一試,在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父母充滿愛的陪伴,我們也會從孩子天真可愛的眼睛裡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孩子發脾氣會無所顧忌,這也是父母比較頭疼的事情,但是,就像我們會因為心裡煩躁而發脾氣一樣,孩子發脾氣也是有原因的,父母需要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分析產生情緒的原因,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與包容。
第三,建立富有啟發性又能共同成長的親子關係
身處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孩子的批判思維、創造力、眼界見識等等基礎能力都需要家長有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儲備,只有家長自己有足夠的水平才能期望孩子能從中學習到一些。這就需要家長自身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不管你是看書學習還是認真工作,都能給孩子傳遞一個積極生活的態度。
1、在這一年中,我特別注重對他習慣的培養,大家都知道,好的習慣受益一生。他現在快四歲了,每天能自己刷牙洗臉洗手擦寶寶霜再睡覺、能自己整理收拾玩具,但還需要再鞏固。看動畫片、玩早教遊戲的時間他現在能自覺控制。還可以一個人在旁邊靜靜地看書,時間最長達半小時,專注力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鼓勵他遇到問題先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再找其他人的幫助。他現在已經能和我們正常溝通需求,並能理解為什麼不可以不允許,很少會亂髮脾氣或者任性調皮。
2、以前上班時,我都不認識小區裡的其它媽媽,剛辭職很適應不了,這一年我認識了很多小區的媽媽們,而且,我也主動和她們建立聯絡,每天遇到認識的人都會主動打招呼,這一點肯定有的媽媽會覺得這也太日常了,但是對比我之前上班獨來獨往和鄰居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了。這些改變的初衷是,如果要教孩子講禮貌要友好熱情,我自己得做出榜樣來。
3、盡我們家長所能,週末節假日我們都會帶他出去玩,不管是自家小區裡的花園,還是去外地旅遊,都有大自然的美妙樂趣,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給孩子傳遞積極生活的正能量。
4、對孩子最好的可能就是我們家庭教育的環境,非常和諧,全家在育兒理念上基本一致,包括爺爺奶奶,我們不會在孩子面前起爭執,也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我們都明白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5、最後一條,是我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點反思,儘管我們父母努力想教育好孩子,但是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努力萬分,也可能做不到十全十美,孩子也做不到十全十美,接納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可能會讓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走得輕鬆一點,走得遠一點。
-
3 # 教育這回事兒
我是一個男生,我最想要個女兒,可能是想彌補上輩子對她的虧欠吧!
這輩子我想好好陪她。
一歲時,我想每天起夜給她換尿布,
三歲時,我想跟她一起玩皮球,
五歲時,我想跟她一起去公園盪鞦韆,
九歲時,我會跟她一起去商場買最好看的衣服,
十二歲時,我會跟她一起聊班裡的男生,
十五歲時,我會跟她一起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十八歲時,我會跟她一起選大學志願,
二十一歲時,我會跟他一起選定男朋友,甚至是老公,
二十五歲時,看著她孕育了一個生命,我會教她如何做一個母親,
二十八歲時,看著她在工作上起起伏伏,我會鼓勵她堅持,
三十歲時,看著她開始教育下一代,我會傳授我的教育觀念,
四十歲時,我會時不時的去她家看看,看看她,看看她的後代,
五十歲時,我會時不時的打電話問問她的現狀,
六十歲時,我會告訴她:閨女,爸爸愛你!
爸爸想你了!
-
4 # 梅花媽媽育兒
我女兒小梅花今年4歲多一點,自從離職全職陪伴女兒成長,差不多2年了。那麼這2年期間,我是如何陪伴她成長的呢?
第一,堅持學習並瞭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才能做到利於她的陪伴。
為人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需持證上崗的工作,父母需要不斷學習來了解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好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離職那年,小梅花1歲7個月,因為熱愛和堅持學習育兒知識,我準確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每天堅持陪她一起閱讀繪本;在與小夥伴玩的過程中,引導鼓勵孩子多用語言表達,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這個過程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而且可以鍛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因為學習,我非常理解1歲半的小梅花走路時偏走高低不平的路面—空間敏感期。
因為學習,我才恍然大悟,為何小梅花喜歡在小區狹窄的排水溝裡行走—狹窄空間敏感期;
因為學習,我明白小梅花因為星星形狀的包子缺失一角而大哭不止—追求完美敏感期
因為學習,我接納孩子因為沒有按照她的要求一起走出大門而哭鬧半天,堅持要求退回去,再重新走一次的執拗敏感期......
這一切都源於我學習並瞭解孩子,才能做到如此平靜地陪伴孩子,溫柔地接納孩子的成長。
第二,放低身段,參與孩子的成長。
作為父母,有時候應該放下父母的身份,陪孩子一起盡情玩耍,就像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當我們陪孩子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時,我們暫且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也和孩子一起沒心沒肺地笑,一起盡情揮灑快樂的汗水。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唯有真正參與孩子的成長,才能體驗孩子的樂與悲,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而且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
第三,培養孩子熱愛生活,提高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作為父母,我知道孩子未來可能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我更希望她成為有趣的人,因為一個有趣的人比一個有用的人更感受到幸福。我們經常陪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觀察螞蟻搬家;討論為何枯樹樁上長出蘑菇,木耳......培養孩子發現生活的樂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我們會幫助孩子發展那些她熱愛的興趣,繪畫,唱歌,閱讀等等,以此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從而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更容易獲得滿足與快樂。
-
5 # 汲古文創
這個問題非常值得關注!對於陪伴女兒成長,我有多年的觀察和思考。讓我從三個方面來分享經驗和觀點……
第一,女兒一歲之前最好有媽媽陪伴。
孩子出生前生長在媽媽的子宮裡,媽媽和孩子有最優越的、天然的感情紐帶。這個有形的紐帶就是那條臍帶,給寶寶輸送營養和溫度的臍帶。胎兒在後期可以感受到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心跳,媽媽吃過的美食的味道,媽媽的憂傷和歡樂。而媽媽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胎兒在肚子裡,伸胳膊踢腿,甚至翻身!
在很多時候,孩子出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媽媽,而媽媽因為一個新的生命的誕生而欣喜,並忘記痛苦。孩子出生後,面對的是冰冷的空氣和陌生刺眼的環境。是媽媽溫暖的撫摸,甘甜的乳汁,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孩子無盡的希望。母乳是孩子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營養品和免疫劑,也是孩子的身心得以安慰的最好的靈丹妙藥。
媽媽的陪伴,不僅是無微不至的,而且總是不新增任何條件的。不管孩子是美是醜,是強是弱,慈愛的媽媽,總是付出的是同仁的,關心和呵護。我們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20歲之前的女兒媽媽就是他世界裡的全能之神。
第二,爸爸媽媽對女兒的陪伴都很重要,不能相互替代。
我們說媽媽和女兒的關係,就是孩子需要全部的幫助,而媽媽給了孩子全部的幫助。媽媽對女兒的關愛總是無私的,女兒臉上的笑容和滿意的表情就是萬茜所需要的唯一的回報,全部的回報。在幼小的女兒的眼裡,媽媽給女兒的愛是女兒生活的全部意義。
但是爸爸的愛,同樣有不可替代的力量。爸爸是女兒的權威和人生指引。媽媽給了女兒生活的安全感,而爸爸可以給女兒帶來生活的歸宿感。爸爸的愛是女兒自信心的源泉,是爸爸的愛,對女兒的人生帶來了規則和界限感。
我們小時後候,都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當女兒完成一個事情,可能無條件慈愛的媽媽會告訴女兒:寶寶真棒!寶寶真的了不起!寶寶做的就是好!女兒在媽媽這裡,得到了莫大的鼓勵。但是如果是爸爸,可能會表情莊重地告訴女兒:你媽媽小時候被你做的更好!你本來可以走路更快,跳的更高!爸爸,期待你有新的表現!女兒,你要更多的成長!而正是爸爸的角色,女兒在生活中才能夠不斷進去,不安於現狀,才能生活的更好,成長的更棒。
第三,陪伴女兒成長,這需要爸爸媽媽的分工協作,取長補短。
女兒最終是要成長為女人的。是爸爸給了女兒成長為好女孩兒和好女人的標準。而媽媽在很多時候又能給女兒親身表率做榜樣。如果幼小的女兒覺得:這個家裡自己最漂亮,那是缺少教育和愛的結果。在女兒小的時候,家裡最漂亮的,應該是媽媽。正因為家裡最漂亮的那個人是媽媽,女兒才有了學習的榜樣,而不會止步不前,不想長大!
女兒在小時候可能會經常這樣想:自己怎樣做才能夠像媽媽一樣漂亮亮?才能像媽媽一樣得到爸爸的關愛和和欣賞?所以我們說媽媽和爸爸共同的,但有區別的關愛和陪伴,才能給女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這樣的女兒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時期,都是快樂和積極向上的。
爸爸給女兒的陪伴固然重要,但是生活中有些事情就非得媽媽做不可!最近我們在網上看到:著名媒體人,黃磊給五歲女兒洗澡的話題。三歲以後的女兒事實上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性別意識,這時候的爸爸應不應該給女兒洗澡?應不應該帶女兒上廁所?是值得討論和商榷的!
這時候就需要媽媽的出現:媽媽帶女兒洗澡和上廁所,可以無微不至,遇見很多情況都不需要回避。等到女兒長得更大一些,媽媽其實也可以和女兒一起洗澡。當女兒看到媽媽豐滿的高挑的身軀時,會產生,成長為和媽媽一樣的成熟女人的願望,也會在內心裡對媽媽增加更多的尊重和崇拜。
在現實的生活裡,爸爸對女兒的陪伴經常是有缺失的,雖然我們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父愛在女兒的成長中非常重要!我們經常說:孩子在三歲以前學習說話,在三歲以後要學習閉嘴。怎樣學習閉嘴怎樣樹立規則?爸爸的陪伴往往更加具有榜樣的力量。正是威嚴理性的爸爸,才能夠教導女兒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不做?什麼時候說話,什麼時候不說話?
綜上所述,如何陪伴女兒成長,這需要爸爸和媽媽共同但有區別的陪伴和關愛。爸爸和媽媽的陪伴,並不完全相同,這兩種陪伴缺一不可,不可替代。
希望全天下的爸爸媽媽,一起分工協作,陪伴自己的女兒,健康成長!
-
6 # 焱書敏
欣的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林業大學錄取。
此刻,欣正在從北京返回山東的路上疾馳。漆黑的夜空,星星不知道躲到了哪裡,斑駁的月色在明晃晃的路燈映襯下,顯得蒼白無力。
夜色下的北京城,那麼壯觀的色彩,也因離別而染上了傷感。
從此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從此提到北京的名字,就會想到你。從此你要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生活,習慣一切自己動手。
夜正闌珊,就這樣悄悄地離開,不敢問,不敢看你的眼睛。第一次離家,第一次走得這麼遠。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那個從未離開過的女孩,也要獨自展開翅膀,在自己的天空飛翔了。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獨自經歷,那個更好的環境,才適合你。
該飛的時候,就要放手。
第一次上幼兒園,看著你哭花的小臉,狠心地走開。偷偷地再回去看,你懂事地跟在阿姨身後,不哭也不鬧。
第一次走進學校,放學沒有人接你,你就自己過馬路,那麼多委屈,你從來沒有生氣。
第一次上中學,你獨自參加軍訓,獨自面對很多問題,你說,別的同學也沒有家長陪著。
到了高中,只需負責你的衣食起居,看著你困得不成樣子,還捨不得睡;看著你為高考拼盡全力,卻幫不上你。
成長的路上,有些事,你終歸要一個人面對。你要學會照顧自己,學著媽媽照顧你的樣子,下雨有傘,天寒加衣。
所謂成長,就是一次次經歷離別,讓傷口一次次結痂,讓自己變得更堅強。
車在黑夜裡疾馳,思念卻像彗星長長的尾巴,滑落天際: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
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回覆列表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用心,我的女兒四歲多了,現在上幼兒園,我每天下班回家她都會跑來給我開門,即便我有鑰匙我也會敲門,因為我能感受到她很享受這種開門見到媽媽的感覺。每天都會問她在幼兒園過得開不開心?她喜歡玩積木就陪她一起玩,孩子提出要求就儘量滿足她,看書畫畫,玩彩泥,甚至陪她一起搞破壞(她有不好情緒的時候會撕紙,因為家裡有很多單面紙讓她亂畫,我會陪她一起她會很快就沒事了)女孩,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立規矩,講原則。她以後會嫁人會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她沒有一個好的習性那麼她以後的生活會一團糟,這種負面習慣會影響到她的家庭和孩子。我個人對女兒這一點非常重視。
女孩可以寵但不能嬌慣,該管教的時候我絕不手軟,也會打她。比如她上了幼兒園以後突然有一天回到家她發脾氣,結果不知道怎麼學會了爬地上打滾兒,第一次這樣。我讓她站起來她確越來越嚴重,我就直接抱起來把她放到屋裡,關住門只有我倆狠狠地打她屁股。告訴她以後這種情況堅決不可以出現。結果後來再也沒有在地上打過滾兒。我的想法是我不會經常打孩子,她如果犯錯觸碰到原則問題,那我必須打,既然打就一次打改過來。除此之外平時我們相互尊重,不會對她大喊大叫,她也會說“媽媽,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會大事小事都跟她說,在特定的環境下我們應該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相互交流,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每個家長都應該掌握好分寸感,不能過於溺愛,也不能過於嚴厲。這個度很難掌握,所以要不斷的學習,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教育。內心的充實,自信,修養是要不斷的學習提高和完善的。說了很多自我經驗,囉嗦了不少,回到原點還是那句話,用心對待,善良為本。想讓女兒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去努力做成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