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luesky717

    主要是司馬遷比較正直,加上他本人覺得李廣將軍功勞很多,還有就是李陵被俘確實有客觀原因,所以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才招致牽連!

  • 2 # 合歡蠲忿

    在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他向朋友任安詳細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其中談到了他為李陵辯護的始末原委,以及他遭受宮刑之後的屈辱。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遠征匈奴,並且命李廣的孫子李陵為大軍提拱輪輸轉運,但李陵卻堅決要求率兵北征,最後漢武帝也在無奈之下同意了李陵的請求。於是李陵率五千步兵從酒泉出發,北出居延,孤軍深入匈奴腹地,並且遭到匈奴親率的八萬鐵騎包圍,李陵率部與匈奴騎兵血戰八天,最終因叛徒出賣,李陵不得不投降匈奴。

    訊息傳到長安後,武帝震怒,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商議該如何處理此事,當武帝下令要誅殺李陵三族並徵詢司馬遷的意見時,司馬遷回答說:\"李陵這個人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國士,他現在投降可能另有原因,不應急於處理他的家人。\"武帝聽後大怒,下令將司馬遷處死,由於漢代的法律規定可以用高額贖金或宮刑代替死罪,所以,司馬遷因此事被處以宮刑。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要為李陵辯護呢?除了他自己的辯護詞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個人覺得他還有難言之隱,因為根據漢武帝一貫的用人原則,他特別喜歡用外戚,從竇嬰到田昐,再到衛青、霍去病和李廣利都受到了重用,所以李廣祖孫以及司馬遷為代表計程車族階層勢必會和外戚產生矛盾。

    從李廣同衛青的合作來看,他們二人有極深的矛盾,要不在李廣自殺之後,他的兒子李敢就前來向衛青尋仇,隨後又被霍去病射死,李敢的死可以說把外戚和士族之間矛盾徹底表面化。

    後來,漢武帝派李陵為李廣利押運糧草,這對生性剛烈的李陵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侮辱,要知道李廣利以前就是個殺豬的,根本沒有帶兵之才,所以李陵才在武帝面前據理力爭。

    雖然司馬遷也交待了他與李氏家族素無來往,但就家庭出生而言,他們之間一定有階層認同感,而且他們又身處同樣的官場環境,因此,彼此之間產生同情和好感,也再所難免。

    漢武帝處置司馬遷和李陵,其時意在打擊士族集團,提高外戚集團的地位,從而使得整個朝局趨於平衡。

  • 3 # 侃侃噹噹

    這個故事我聽過,在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儘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單于調撥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無力與李陵相抗衡。在單于準備退軍之時,李陵手下有一名軍候侯敢叛變,將李陵內部軍情告發。告訴單于李陵後面沒救兵,而且教單于部下製作連發連射的弓箭。單于於是繼續與李陵作戰。最後李陵寡不敵眾,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麼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 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就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審問。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覆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以宮刑。腐刑是個大辱,汙及先人,見笑親友。司馬遷在獄中,又備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幾乎斷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蒐集資料,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 4 # 小黑哥的故事

    不是。當時李陵隨李廣利(漢武帝舅子)出征。帶領5千步卒,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斬殺了一萬多匈奴,彈盡糧絕後被俘。 李陵兵敗投降後,漢武帝和滿朝文武紛紛指責李陵。這時候司馬遷出來仗義直言:"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斥責李廣利勞師遠征、見死不救,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是出於公道自在人心,並沒有出於對抗外戚李廣利的目的。

  • 5 # 歷史不留名

    天漢二年夏,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被迫投降。

    李陵兵敗的訊息傳到長安後,漢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他的責任。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貶低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漢武帝把他投下監獄,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以宮刑。宮刑是個大辱,汙及先人,見笑親友。司馬遷在獄中,又備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司馬遷《報任安書》)。幾乎斷送了性命。但為了完成《史記》的寫作,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希圖出現一線轉機。

  • 6 # 書史煙雲

    天漢二年,漢武帝令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率主力部隊尋找匈奴主力決戰,而李廣之孫李陵卻只是負責給主力部隊押運輜重的,李陵不服,向漢武帝主動請兵,武帝只給了李陵五千步兵,於是李陵帶領自己的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欲與匈奴決一死戰,最後終於與匈奴主力遭遇。

    然而兵力懸殊,又沒有後援,李陵被俘投降。李陵投降的訊息傳至朝中,漢武帝震怒,於是徵詢朝中大臣的意見,許多大臣紛紛指責李陵的叛國行為,唯獨司馬遷為李陵求情,認為李陵力戰被俘,情有可原,而李陵投降,是詐降,是迫不得已的行為。。

    漢武帝聽後勃然大怒,認為司馬遷為李陵辨護,是在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也就是在指責自己重用外戚,用人不公。

    於是將司馬遷打入大牢,聽候處置,後來武帝聽說李陵帶兵攻打漢朝的訊息,下令夷滅李陵三族,叛司馬遷死刑。根據漢朝法律,死刑可以用錢贖罪或者以宮刑代替,司馬遷沒錢,為了完成《史記》,本可以一死了之的他選擇了宮刑。

    司馬遷為李陵辨護,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剛正不阿,並非士族與外戚的矛盾。

  • 7 # 物語情歸

    司馬遷為李陵辨護,並不是因為外戚的矛盾,而是因為李陵本人是個將軍風範。

    李陵是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之孫。他善於騎射,愛護手下計程車兵,是個有盛名的將軍。

    公元前99年,漢武帝要李陵運送糧草,李陵帶五千精兵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率兵頑強戰鬥,殺敵無數,最後寡不敵眾,無後援情況下,全軍覆沒。李陵長嘆無臉面見漢武帝,被匈奴單于俘虜。

    後來,漢武帝拿李陵的事情問司馬遷,司馬遷為之辯護:‘’李陵服侍母親孝順,對士卒講信義,常奮不顧身以赴國家危難,他長期以來養成了國土之風,今天他一次戰敗,那些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點而不計其餘,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提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無數而自救不暇,…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也足以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的話讓漢武帝誤認為其誣陷貳師軍師,於是將司馬遷下牢施以腐刑。

    總之,司馬遷的話是對的,李陵當時確是奮勇殺敵,而漢武帝聽信饞言而沒有給李陵後援,導致李陵兵敗而降。司馬遷為之說情,完全從事實和道義上正確的說法,不是什麼士族與外戚的矛盾。

  • 8 # 尋根拜祖

    漢武帝時期,士族集團還未形成,士族的力量還比較小。同時,那個時期的外戚勢力也並不強大,漢武帝獨掌乾坤。因而,士族與外戚的矛盾並不突出。不過,司馬遷對外戚明視訊記憶體在個人偏見,在他的《史記》中,充滿了對衛青等外戚勢力的鄙視,和對李家祖孫的同情。

    司馬遷對李陵的辯護,不屬於典型計程車族與外戚鬥爭的表現,司馬遷的出發點其實很單純,一是安慰漢武帝,二是希望保住李陵。

    但對李陵寄予厚望的漢武帝,顯然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他光是看到了司馬遷的個人私心,沒理解司馬遷的話,有正面的意義。衝動之下的決定,給司馬遷個人帶來極大痛苦。

    西漢時期計程車族與外戚勢力

    士族春秋以來就有,儒家士族階層是漢武帝以來才逐漸形成的一個群體。到了西漢末年,這個群體逐步集團化,到東漢時期,形成了龐大的豪門氏族集團,即所謂的門閥集團。

    司馬遷是《公羊春秋》派儒家學者,是西漢中期計程車族代表。不過,漢武帝時期,儒家士族剛剛走向歷史前臺,勢力並不強大,政治矛盾的主體,還集中在儒學與百家之學的鬥爭。

    外戚勢力自西漢開國就存在,不過外戚勢力在當時還沒有得到公認,更沒有體制上的保障。外戚勢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皇帝個人的偏好,以及外戚個人的實力。

    漢武帝創立的內朝官制,為外戚集團的形成,以及外戚執政奠定了基礎。漢宣帝因為自身的特殊原因,大力扶植外戚勢力,並依靠外戚勢力打倒了霍氏集團。

    到了漢元帝、漢成帝,外戚成長為帝國核心力量。到這個時期,士族階層完成了治國思想的一統天下,急於走向政權最高層的他們,在集團化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與外戚勢力發生了激烈衝突。

    司馬遷作為士族代表人物,與衛青、李廣利等外戚勢力有矛盾,但總的來說不大。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是個獨裁者,無論外戚還是士族,在他的手下,都沒有形成派系的土壤。

    所以,個人認為,司馬遷替李陵辯解,跟士族與外戚的矛盾關係不大。

    司馬遷為何替李陵辯解

    司馬遷為李陵辯解,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倆是好友,他的理由有三條:

    其一,李陵以五千步兵,力敵匈奴八萬騎兵,殺敵過萬,若不是叛徒出賣和孤立無援,這場戰役就是彪炳史冊的奇蹟。即便最終只有四百人突圍,從過程來看,這場戰鬥也算不上失敗,匈奴人的損失要比大漢慘痛得多!

    其二,李陵雖然兵敗投降,但他一定不是真心投降,將來一旦有機會,他還會回來繼續為大漢服務。

    其三,李陵是無雙國士,未來對國家的作用巨大,應該對他無奈的選擇予以包容。

    司馬遷在為李陵辯解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安慰漢武帝,您沒必要為這次戰鬥上火,其實戰場戰鬥並沒有失敗,失敗的是匈奴。

    司馬遷這麼說是否有道理呢?至少第一條理由是成立的,李陵所率部隊為步兵,不光人數少,步兵對騎兵,在力量如此懸殊之下,連匈奴單于都想打退堂鼓了,還不算勝利嗎?

    況且李陵的部隊是策應,不是主力,也就是說,即便他全軍覆沒,也沒有戰略失敗的責任。

    把李陵比成無雙國士,應該也沒太大問題,李陵的才華漢武帝是承認的,認為他有祖父李廣的風範。至少,在漢武帝心目中,李陵是未來可期的青年才俊。

    至於李陵是真心投降,還是假意投降,這個不大好說。從李陵後來的自我表白看,他是假投降,但沒有結果證實。

    但司馬遷忽略了漢武帝的一個最重要感受,正是這一點,差點要了司馬遷的命!

    漢武帝聽出了雜音

    其實,漢武帝根本沒在意,李陵勝利還是失敗,他更在意主力軍團李廣利的戰果,恰恰李廣利這次軍事行動失利了!

    漢武帝的惱火就在這裡!自打霍去病和衛青去世後,漢軍缺少能夠統兵的大將之才。基於對衛青和霍去病培養的自信,他把目光投向了李廣利。

    假如李廣利能成為第二個衛青,對漢武帝來說意義重大,不光漢軍有了主心骨,也可以乘機打壓一下衛氏舊部,甚至藉機敲打敲打太子劉據。

    漢武帝此時對李夫人正是熱乎勁頭上,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又能成為第二個衛青,對漢武帝來說,就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可以李廣利不遂人願,這個時候司馬遷不合時宜地說李陵沒有失敗,反而有功,你讓李廣利何以自容?讓漢武帝面子擱哪裡?

    假如李陵戰死,漢武帝無話可說,事實上,一開始漢武帝確實以為李陵戰死了,都已經對李家給予了撫卹。偏偏李陵投降了,這無疑又抽了漢武帝一記耳光。

    李廣利失敗讓漢武帝很沒面子,李陵投降讓他怒火中燒,司馬遷在不能把握漢武帝心理的情況下,又不合時宜地替李陵辯解。本來司馬遷與李陵的私人關係無人不知,這個時候他的辯解,讓漢武帝對他惡從膽邊生,一聲令下司馬遷被投入死牢!

    司馬遷的骨鯁之氣是怎樣煉成的

    一般來說,歷史記述需要客觀公正,不允許摻雜個人感情,但《史記》卻反其道而行之,司馬遷包含個人情感色彩的史筆,將《史記》打造成了中國最偉大的史學著作!

    我們透過史書中人物的描寫,看到了一個充滿骨鯁之氣的史學家司馬遷。司馬遷也將他的個人氣質,輸入到了每一位主人公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躍然紙上。

    那裡有愛有恨,有快樂有悲傷,有悲歡有離合,滿滿的都是司馬遷傾注的血淚!

    司馬遷的血淚就源自於漢武帝所賜,因為李陵事件他被判死刑,自己又沒錢贖罪,為了完成《史記》,他選擇了士族階層最為不恥的生活方式——接受宮刑!

    用司馬遷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司馬遷的眼中,氣節大於生命,完成《史記》又大於氣節。為了氣節拋棄生命,導致不能完成《史記》就是輕如鴻毛!所以他選擇了忍辱偷生。

    漢武帝的冷酷無情,給了司馬遷一個痛苦的人生經歷,又使他煉獄重生!《史記》由此誕生!司馬遷個人的不幸,卻成了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大幸!

    難怪司馬遷對外戚勢力充滿鄙視,國士無雙的李陵享受不到皇帝的恩澤,像他這樣計程車族們甚至沒有公平待遇,偏偏李廣利這樣的草包,因為裙帶關係,封侯拜將,他們難道不該受到鄙視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代皇帝是如何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