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陝西教育先行
    先回答:

    迷茫過。跟從前的同學聊天,大家都表示,畢業後都迷茫過,只不過持續時間有長有短、迷茫方式各有不同而已。

    迷茫什麼?

    前途一片空白而迷茫。感覺上了四年大學白上了,找工作過程中被面視單位百般折磨、鄙視,在等面試通知過程中,內心極度空虛,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會幹什麼。

    內心無助而迷茫。大學畢業後,再也不好意思向家裡要錢、要生活費了,所以一切壓力都要自己承擔,房東要房租的時候,內心卑微到差點要跪下乞求房東緩交幾天房租,吃飯都成了問題。但是家裡打電話的時候,父母問過得怎麼樣,自己內心痠軟,眼淚都快要下來了,嘴裡確還在說,媽,你放心,在外面都挺好的。雖然外面寒風凜冽,自己在寒冷的房子裡哆哆嗦嗦,極度孤獨無助。

    不被認可而迷茫。在單位裡、公司裡,被領導罵得狗血淋頭,像孫子一樣,而不敢回嘴。自己辛辛苦苦加班熬夜寫出來的報告,被領導隨意扔在地上,用鼻孔看著你說,什麼大學生,寫得什麼狗屁東西。自己倍受打擊,自信得到極度摧殘,自尊心受到重創,好像心被扔在地方被人又狠狠地踩上幾腳。

    怎麼辦?

    把自己當狗一樣。在垃圾堆裡刨食,先吃飽肚子再說。

    把臉伸出來讓人扇。爺爺都是從孫子走過來的,經驗都是積攢出來的。

    把自己放在煉丹爐裡燒。把自己燒成火眼金睛。

    對自己好一點。狗受傷後,躲在角落裡輕舔自己的傷口。回到自己的小空間裡隨意的放縱自己。

  • 2 # 張治森

    剛畢業,只能說明你完成了規定的專業學習,獲得了某些方面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專業能力。但是,再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不等同於就業能力。你的職業性格特徵往往是決定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否發揮作用及發揮到何處程度的關鍵因素。因此,瞭解自己的職業性格特點,根據自己的獨具的特徵,透過"人業互擇理論"的測評,發現自己的優勢與需求方進行互相選擇,乃是解決迷茫的必然途徑,找到符合展示自我優勢的職業,及早發揮優勢,早日走向成功!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其實,女也怕選錯行,男也怕選錯妻。既然男女都存在選對行的問題,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選錯行,多年寒窗苦讀何止付諸東流,更會增加無法自救的迷茫,優勢喪失,希望破滅,前途渺茫!

    如何解決眾多學子千辛萬苦獲得學歷,卻隨及陷於職業的迷茫,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我在唐山大自然管理諮詢公司從事人才評價工作近十年,曾成功地為不∵少大學畢業生解決了如何選擇職業崗位的難題。北京遷往唐山京唐港的某大型化工企業,首邀我為原有和新進企業的三百多名大學生進行人才測評,以利於人力資源部對其進行選擇性崗位安排。根據企業的選擇性要求,我擬出以霍蘭德和為世界五百強提供人才評價服務的巴瑞特的人業互擇理論為主的共二十項滿分100的測評問卷,要求在規定時間完成。

    根據測評結果,我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得分最高的一位男性大學生,正在因不滿崗位安排而己提出辭職申請。人力資源部經理看完我對這位準備辭職的大學生的分析評價報告後,當我面立及打電話給部門負責人,命令他重新安排那人的崗位並加以重用。好多名大學生被重新安排崗位。

    根據霍蘭德的人業互擇理論,擇業的大學生並不一定都能適應企業崗位要求,只有當擇業雙方互為選擇物件時,擇業才成功,而只有成功的擇業,才會人盡其才,企業得利。霍蘭德認為,勞動者分六類:①喜歡操作機器,不善人際交往②喜歡研究問題的,不善從事解決諸多現實矛盾的③有管理慾望,喜歡參與管理的④喜歡服務於人的,善與人打交道⑤喜歡做常年不變的照章辦事的工作⑥喜歡藝術性工作。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只具其一,有些人在六項中可佔多項,那說明他

    的職業選擇性強,就業路子寬。但最適合他的,仍是他得分最高的那種崗位。

    根據巴瑞特的職業性格測評,可以在霍蘭德人業互擇基礎上更深層瞭解人的潛在職業適應特徵。巴瑞特認為: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天斌,如果能充分發揮它,幾乎每個人都能獲得驚人的成功。巴瑞持進一步解釋說:一個人如果從事著一分不適合他職業性格特徵的職業,那就不得不更多們遭遇

    挫折與失敗。因此,瞭解自己的強勢與弱勢,如何揚長避短,是你成功的關鍵!

    在中國,國家公務員考試,TOEFL,外企及國內優秀企業都已重視人才的獨特天賦和職業性格特徵。那巴瑞特說的職業性格特徵是指什麼呢?①你是喜歡獨處還是喜歡合群?②你是辦事果斷還是消極被動?③你是富有想象力還是以尊重事實為本?④你點跟著感覺走還是深思熟慮後才行動?這四類八種職業性格特徵兩兩一組,但不是絕對對立的,你可能兩邊都佔,只不過誰多誰少。佔的多的那幾個特徵就是你擇業的職業性格,佔的越多,適合你的職業越多,職業生涯之路越寬,但應以最強項為第一職業性格特徵,以此為據選擇職業。

    除上述兩個測評為主外,還應對活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冒險與安全、表露與控制丶理智程度丶責任心強弱進行測評,更有助於職業的雙向選擇,衝出迷茫,奔向成功!

    祝畢業生擇業成功,邁上職業生涯之路有力的一步!!

  • 3 # A你好便是晴天Z

    剛畢業的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

    看著學校招聘會的現場狀況,底薪、工時長。。。加上師兄師姐們的闡述出去的心酸,最重要的是在學校學到的只有零星半點的理論知識,實在沒有可競爭的能力。在畢業前的一段時間,整天都在幻想著如何找到更好的工作,如何快速的發家致富。實際上呢也沒啥用,整日一頭霧水。但是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看著身邊的同學走上了就業的崗位,內心就變得焦慮起來。

    說起來也怪,很多事情真的是走過才知道怎麼做。

    其實迷茫很正常。下面給你一點 小妙招。

    一詢問內心,是否喜歡本專業的工作。倘若喜歡,就在各大招聘網站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前提是家裡沒有背景,要是有的話肯定有更好的呀。沒有的話,就先找個較為合適,沉澱積累社會經驗,為以後更好的晉升或者跳槽做好準備。

    二不能頻繁換工作

    每個地方工作都有不如意的時候,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端正自我的心態,吧全身的熱情投身於工作中,在工作中實現自我的價值。其次不要受別人的影響,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把胡思亂想的時間用到工作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回答。

    只要你做到以上兩點,你的職業生涯慢慢就會清晰

  • 4 # 微外貿

    剛剛畢業的時候我們都不知道會什麼,也不知道能幹什麼。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上班,然後按照領導的要求做事。那個時候沒有遠大的理想,也從來沒有考慮過買房買車。第1個月拿的工資幾百塊錢,非常開心,因為是人生第1次賺錢。不過那時候人還是很單純的,整個社會呢也沒有那麼浮躁,不像現在社會節奏非常快,大家都非常浮躁,都想著掙大錢。所以對目前對現在畢業的人來說,尤其是去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工作的畢業生,我覺得應該將心態放平。其實人最開心的日子就是20歲到30歲的時候,有激情,有夢想,敢想敢做,有精力。那時候只要想到什麼可以立馬去做,不用顧慮任何後果。其實剛剛畢業的朋友根本不用著急,賺多少錢能拿多少工資還有以後房子在哪裡,車子在哪裡,這些問題都不用考慮。隨著你能力的提升,這些東西遲早會來的,只是早和晚而已,並沒有什麼影響。人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我的意思並不是貪圖享樂,而是說在適當的年齡做適當的事情。比如說20歲到30歲,如果你激情滿滿找到了你心儀的領域,你就可以玩命的去幹,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非常開心的。最重要的是在不停的嘗試中找到自己,嗯,真正的方向,以後所從事的方向。這個方向一定是無論它有多麼枯燥,你都願意沉下心來去鑽研的領域。如果你有幸能在30歲之前找到這個領域,那你將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你的目標已經定好,你以後走路就不會偏方向。最怕的是什麼都想要做什麼都想去嘗試,但是什麼都只做一下就不做了,這樣的不停轉換方向對人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人生是非常短暫,10年一下就過去了。如果有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的方向那將是一大幸事。如果自己的方向和整個社會發展的潮流相匹配那將是極大的幸事。如果在這種基礎上再做出一點成績的話,那將是十分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如果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你一起走這條路的話,那真的是此生無憾。共勉!

  • 5 # 司法一棵松

    畢業,代表一個無憂無慮時代的終結,也意味著個人奮鬥的開始。從相對單純的校園大門邁出的那一刻起,誰又不曾迷茫過?特別是對於80後而言,相較於前代人的分配體制,面對社會和生活的心路歷程是尤為複雜的;即使是放到現在,面對紛繁複雜的職場和重如泰山的就業壓力,相信我們的經驗也是極具參考意義和價值的。

    經驗一:不要問自己能幹什麼而是嘗試去幹什麼。說著比較拗口,但也是很好理解的。現代職場,專業教育與實際職業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脫節,特別是高等教育。學應用地球物理的,未必就不是文員;學漢語言文學的,也未必就不是財務。如果甫出校門就遇上了合乎專業也符合自己心願的職業當然是最幸運的,相比之下可能迷茫更少一些。如果沒有那份運氣,請記住我的提醒,嘗試你所接觸到的任何一個看起來有前途的工作!每一份工作歷程都會教給你很多東西,不要害怕挫折,這一段時間到你的人生某一階段回首時你會發現是過的非常值得的。通常這一段時間會在一年左右或更長一些,依個人際遇而定。作為我自己,學財務會計出身;畢業後賣過報紙、做過排版、當過教師還差一點躋身一家當時十分優質的房地產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半年後進入一家名為“普華科技”的小公司做硬體技術員,當時待遇很好,以為就這樣能夠紮下根了,畢業後第十一個月透過考試進入體制內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職員了。我很感謝這一段經歷,在截止目前近20年的職場生涯中,那一年的時光是最可貴的,有錯過的機遇,也有獲得的能力,儘管當時僅僅騎一輛破腳踏車,甚至連飯都飽一頓飢三頓的,無悔。

    經驗二:不要好高鶩遠,先吃飽飯是最重要的。工作,是謀生的需要,已經重複過很多次了。現在的大學生心比天高,但是在我看來,含金量相較於80年代初那一批的中專生都遠遠不如!天之驕子實際是小白一個,什麼都不懂,有些天份高的尚知低調,有些只鑽書本的連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沒有任何基礎。職場也是社會,比校園複雜多了。不管如何,請斟酌自己的人生規劃,個人建議以首先能夠養活自己為第一目標。人生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再順利也會有一些轉折,請記住 ,騎驢找馬是你一段時間內的唯一選擇,請首先解決吃飯問題再說其他的。

    經驗三:一切靠自己,不能躲避也無處躲避。先說一個網上的例子,某一名校畢業生畢業後進入一家工廠,不滿際遇後辭職回家,再三找工作皆因一些原因不能堅持,最後在家裡被父母繼續供養,每天只知打遊戲,提前進入養老期。這只是這個案例的前半段,當年在網路剛剛開始時(1998?)特別流行;其意義不言而喻,職場之路必然充滿挫折,沒有退路更沒有後路,每一個困難都要自己解決。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在綜合素質中是極其重要的,快速的融入新的角色並學習履職能力是提升自己綜合素質的不二法則。當然,這個案例的後半段是戲劇性的,他的母親在三年後病逝(2000?),生活來源被斷掉了,然後這位啃老族成功的依靠遊戲鑄就了自己的人生。

    經驗四:尊重選擇。這一條對我來說是非常深刻的,人生不重來,請尊重選擇。有的時候,機會錯過就是一輩子。不管基於什麼考慮,錯過了,就不是你的,按照你選擇的路繼續向下走。十年前,常常懊悔為什麼沒有進入那家名為“碧海雲天”的房地產公司,可惜沒有慧眼,終究是錯過。一路走來,也還算不錯。所以,人生沒有重來,請尊重你的選擇。

  • 6 # 職場的小世界

    中國的教育制度是很奇怪的,九年的義務教育參加高考,結果報考志願的時間只留了十幾天,有很多考生之前只是一味地認真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自然不會想到以後要做什麼啦,所以報考志願的時候,要不就聽長輩的建議,要不就根據自身的分數擇優選擇院校,專業可調劑,導致大學四年中,大一在釋放壓力,放鬆心情;大二忙於應付考試或者參加社團活動,談戀愛;大三開始厭煩專業;大四進入迷茫期,思考人生。

    怎樣度過迷茫期

    我大學的專業是通訊工程,搞硬體的,對口的工作要不就是拉電纜的,那就是焊電路板。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很迷茫,大多數都不能做到「清楚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但是社會上的工作那麼多,如果要一樣樣試完,才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那到猴年馬月了。所以快速地體驗和篩選出自己的想要的工作,很重要。

    1.認清自己的優缺點

    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記下自己會什麼技能,不想要什麼工作,討厭什麼事情。

    比如我會程式設計,喜歡自己琢磨新事物,不喜歡流水線的工作,討厭焊電路板等等。

    2.不要獨處,要到處請教前輩

    你大學四年肯定認識一些師兄師姐,要問下他們現在做什麼工作,發展前景怎麼樣,我能不能做等等,千萬不要一個人獨處,只會胡思亂想,越想越迷茫,要學會獲取資訊,而且師兄師姐對於學弟學妹的請教都會比較熱心,所以請教問題一定要找比自己厲害的人,同層次的人只能得到安慰,兩個迷茫的人只能相互安慰,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

    3.找到方向,就去了解,學習

    找到自己想要的,就去了解,學習,跟著師兄9也行,投簡歷當學徒也行,反正認定了就去做。

    祝您早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不再迷茫。

  • 7 # 帶汽水的紅茶

    剛畢業時,對陌生的社會我充滿了期待,步入我的第一份工作,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工作沒多久就失業了,我更加迷茫了,朋友的幫助,我自己代理了一家小店慢慢做起,保持自己有信心,保持樂觀;自我調節心態,慢慢讓我看到了希望,雖然每天都在忙裡忙外,但讓我很充實……

    經過種種,讓我總結了一些經驗

    迷茫的時候;1、自我審視

    迷茫期,有一段時間你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做,找工作也不知道找什麼合適,這時候就需要你自己來審視一遍自己,會什麼?能做什麼?優勢、劣勢、統統都清楚了,那麼你就成功步入社會的第一步。

    2、自我規劃

    在這點上,首先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穩定的?還的不穩定的?在現實中,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選什麼樣的工作只能看自己,讓自己去適應,去學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3、自我調節

    在步入社會的過程中,你會遇到挫折,甚至打擊!重要的是你要自我調節,保持你的自信,你的樂觀!沒有過不去的坎,時間也會帶走一切!相信自己就可以了……

  • 8 # 安利君

    一部分迷茫是覺得自己很平庸,沒什麼擅長的,或者說看起來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所以,這時我的建議是(僅針對以上設定)

    自己不是富二代或者家裡關係很硬的,請在畢業前找到自己的“退路”

    符合上述情況的人,並不是剛剛好畢業了,才開始迷茫

    大部分畢業前有已經有迷茫的感覺了

    這時請你找好“退路”

    所謂的“退路”就是我畢業時,去應聘,去創業,去拼搏時的一個底

    這個“底”對於還沒畢業的你,最多的還是一些專業技能證,某某從業證,某某資格證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底”,這時候的你,知道一件事,就算我自己再不濟,我也能有口飯吃

    有些人認為考那些證無所謂,你可以不用,但你要有你的“底”

    有底之後,請你耐下性子來好好考慮自己的愛好,專業,未來,能力在,發展,這些問題

    每個人克服自己的迷茫期的方式不同,願大家都早日度過迷茫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竹子多生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