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夏日常生活
-
2 # 不沉的經遠
說起來,趙雲是在《三國演義》裡單挑次數最多的人,和文丑、許褚、徐晃、張郃、夏侯惇、李典等名將交過手,前後殺死有名字的武將23人。如果算上長坂坡那堆沒名字的龍套,死在趙雲槍俠的差不多有70人之多,堪稱終極殺人王。不過在趙雲的一生中,他單獨領兵時還是敗過兩次的,而且兩次都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
趙雲第一次失敗,是中了夏侯楙的計,被困重圍。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趙雲雖然年以七旬,不過老當益壯,還是出任了先鋒之職,而且一出戰就殺死了韓德一家5將,夏侯楙被殺的大敗。不過後來夏侯楙用了參軍程武之計,詐敗引誘趙雲來追,再以董禧、薛則兩人各率3萬軍馬斷了趙雲後路。
趙雲被困重圍殺不出去,最後幸虧諸葛亮命關興和張苞兩人率軍接應,殺了董禧、薛則,蜀軍趁勢追殺,夏侯楙大敗。
趙雲第二次失敗,則是諸葛亮的計策被姜維識破,在天水城下吃了一個虧。
諸葛亮想用計將天水的守軍調走,然後命趙雲去趁虛前去取城。沒想到計策被姜維識破。趙雲在天水城下和姜維大戰數合不分勝負,馬遵、梁虔兩軍又從兩翼殺來,趙雲首尾不能相顧,只能殺開一條血路,引軍敗走,半路張翼、高翔兩路人馬前來接應,擊退魏軍。
除了這兩戰外,趙雲還有幾次在戰鬥中主動撤退的,像長坂坡趙雲救阿斗時遇到張郃,兩人打了十幾個回合以後趙雲主動撤退。不過這主要是因為他當時的目的是早點殺出重圍,所以不能算失敗。
就趙雲總的戰鬥場次和失敗次數看,應該說勝率非常高,倒也確實可以算常勝將軍了。
-
3 # 張小生讀史
百戰百勝當然是誇張之說,但要說是常勝將軍倒是比較貼切的。
趙雲有四大功勞。其中兩次都是關於阿斗的。
一,長坂坡救阿斗。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攻取荊州,劉備寡不敵眾,攜民眾十餘萬人過河渡江,曹操率領輕騎精兵在當陽長坂坡附近追上劉備,危機時劉備丟下妻子兒子,只率領數十騎逃走,此時趙雲回馬在混亂之中救回了阿斗及甘夫人,此戰之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
二,公元209年,劉備平定荊州四郡,成為荊州牧,孫權與劉備聯盟,孫權將其妹孫夫人嫁給劉備。後來,劉備外出打仗,將荊州事務交於趙雲處理。此時孫權趁機派人將孫夫人接回東吳,孫夫人連同阿斗一起帶走,趙雲得知訊息,與張飛在長江截回阿斗。
三,漢中之戰。公元219年,曹操親率大軍奪取漢中,帶了大量軍糧屯於北山,黃忠認為有利可圖,便率軍襲擊北山。過了許久,趙雲仍不見訊息,於是趙雲帶領數十騎檢視黃忠情況。途中遇上曹操大隊人馬,死戰的拖,回到軍營中發現部將張著被曹軍包圍,於是又衝入敵軍將張著救回。此時敵軍已到兵營門下,守營寨的張翼便要緊閉營門。趙雲來到營中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是膽也!”於是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四,萁谷之戰。這是記載趙雲唯一一次戰鬥失利的戰鬥。但這也不是趙雲的責任。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祁山,命令趙雲,鄧芝作為疑兵佔據萁谷,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於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但趙雲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的損失。部隊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戰場,蜀軍主力因其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被魏將張郃大敗於街亭,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雖說此戰失利,但責任並不在趙雲,他最終能全身而退,足以說明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了。
除此之外,趙雲也經歷大大小小數十戰,並未聞有所敗績,所以說趙雲是常勝將軍並不為過的。
-
4 # 回望歷史的青年
相信看過三國的我們對於趙雲一定不陌生。長坂坡之戰七進七出,百萬曹軍如入無人之境,毫髮無損的護衛這劉備之子全身而退,因此一戰封神。我們都知道趙雲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趙雲在劉備身邊一直擔任著護衛之職,在古代君王的貼身侍衛將領並不比上戰場領兵殺敵的作用低,由此我們可見劉備對於趙雲還是十分看重的。趙雲德才兼備,文武雙全,而且自身有勇有謀。很多人說趙雲就是一位“常勝將軍”,在筆者看來此話並非不無道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是因為趙雲出戰時獲勝率是最高的。趙雲在長坂坡之戰聲名大起,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最後在包圍之下殺出一條血路,將劉備的兒子帶回劉備身邊,其武藝與膽魄讓曹操都不得不另眼相看,劉備稱其“一身是膽”,從此常山趙子龍之名名震天下。而在此之前,趙雲的戰績也是十分可觀。面對張郃,兩人只交戰三十回合,張郃便騎馬敗走。在張郃與徐晃聯手之下,更是越戰越勇,將二人打的節節敗退。在趙雲征戰一生中,從未負過大傷,一生共參與了三十九次戰爭,有三十五次獲得勝利。僅敗的幾場戰爭,都屬小敗。由此可見趙雲的武藝還是十分之高強的。
其二是因為在趙雲晚年之時,依舊不負當年之勇。像關羽在樊城之戰已年過五旬,雖負有武聖之名,但關羽終究不復白馬坡之勇,年齡是一個將軍最大的敵人。然而趙雲卻好像是個例外,在趙雲七十歲隨諸葛亮出祁山之時,連續斬殺韓德父子四人,生擒一人。可見趙雲的威勇貫穿了趙雲的一生。對於一位已經年上七旬的將軍來說,還能上戰場殺敵立下如此功勞,果真讓人欽佩,不負其“常勝將軍”之威名。
其三是因為在三國所有名將之中,趙雲的戰爭時間是最長的。早起南征北戰,先是在袁紹手下,後轉投公孫瓚帳下。趙雲先後為其建立了不少的功勞,最後因其仰慕劉備仁義,資源投入劉備麾下。趙雲離開之時,公孫瓚都是十分捨不得這麼一位良將。而在趙雲加入劉備之後,雖劉備長年征戰,蜀國大大小小的戰爭都有趙雲的影子。擁有趙雲,可謂劉備之幸,蜀國之幸。
其四則是趙雲最後善終的結局。在三國那個動盪的時代,能人輩出。比趙雲武藝更為高強之人並非不存在,像當時三國武藝第一人呂布,最終依舊沒有逃脫出戰爭的命運。死在了戰場之上,馬革裹屍。像武聖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但凡戰爭都逃不過鮮血,這些名將的結局都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而趙雲最終壽終正寢,可謂死得其所,是五虎上將中唯一終老之人,他的人生結局是十分完美的。
趙雲跟隨劉備一生戎馬,以自己高強的武藝,勇猛果敢的性格,遇事沉著冷靜的大將風度,如一匹白龍在三國這一戰場上彰顯自我。他對劉備忠心耿耿,對百姓從不壓迫,親民愛民。蜀國的高層集團信賴他,百姓們更是愛戴他。在這動盪的時局當中,憑藉自己的膽識與武藝佔據了一席之地,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著實讓人欽佩。
所以在筆者看來,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雖與他一生征戰事蹟有關。但趙雲為人低調的處事風格,在關鍵時刻總是最值得被人所依賴,也讓人對其欣賞。這樣的將軍確實值得流芳百世,也不負其“常勝將軍”之名。
-
5 # 唐古看今
趙雲論兩軍陣前單打獨鬥還真沒敗過,論領兵打仗還真不是百戰百勝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是三國裡武力值排行前幾的猛將,其中“二趙”就是趙雲,他的武力值僅次於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趙雲的戰績也不簡單可謂是常勝將軍,下面來看看趙雲有哪些露臉的戰績!
大戰長坂坡是趙雲最露臉的一戰,也是趙雲的成名戰,面對曹操“百萬大軍”的圍攻,趙雲七進七出只為救劉備兒子阿斗跟劉備老婆甘夫人,雖然最後只救出阿斗但也是天大的功勞,況且還槍挑了很多曹軍上將,從次趙雲威名名揚天下。赤壁之戰後曹操敗走華容道,路上遇見了趙雲,曹操派張邰抵擋趙雲,大戰30回合後張邰戰不過趙雲,曹操又命徐晃幫張邰最後兩人也是大敗。(張邰當年跟顏良,文丑,高覽合稱“河間四廷柱”,武藝相當了得,徐晃是曹操陣營裡的“五子良將”武藝超群)由此可見趙雲的勇猛。為什麼說趙雲領兵打仗不是百戰百勝呢?
在趙雲年過七旬時,跟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趙雲當任先鋒官之職,出陣第一戰就槍挑了曹軍先鋒官韓德一家爺5個,曹軍主將夏侯楙被殺的大敗。後來夏侯楙施詭計引得趙雲中計,幸得援兵相救趙雲才得脫活路。趙雲的單兵作戰能力沒的說,劉備活著時,趙雲一直擔任劉備的保鏢,如果兩軍陣前單打獨鬥,趙雲真可謂是常勝將軍,如果讓趙雲領兵打仗百戰百勝真做不到。
-
6 # 超越1933202637212
《三國演義》中,趙雲並非百戰百勝。
在小說第九十二回有過描述:
趙雲深入重地,只聽得四面喊聲大震。……趙雲從辰時殺到酉時,不得走脫,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沖天,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道:
“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進,人交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比地矣!”。
又在第九十三回描述道: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趙雲首尾不能相顧,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姜維趕來。虧得張翼、高翔兩路軍殺出,接應回去。
從這寫段描寫可以看出,子龍並非沒有打過敗仗。
但為什麼說趙子龍是常勝將軍呢?且看他的戰績:
長板坡七進七出,視曹操八十三萬為草芥,這一戰斬殺朝營有名的上將五十名。後來又槍挑了高覽,打敗張郃,70歲時一戰力斬韓德五父子。
漢水一戰劉備欣然對諸葛亮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雲不但武藝高強,箭法也如神。赤壁之戰孔明借東風後,面對周瑜的追殺,趙雲一箭射落了東吳追趕船隻的船帆。
可以說,趙雲在書中與人交手時,從未敗過,這才是他被稱為常勝將軍的主要原因。
趙雲是三國中最完美的武將。說他完美:因為他不但所向無敵,更是一生忠義,為蜀漢政權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
呂布雖勇,但他乃“三姓家奴”;關公雖雄,但他傲氣沖天;張飛、馬超之流更是一介莽夫也!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常說一句話:“非子龍不可也!”可想而知,他在孔明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書中對趙雲形象的刻劃,儘管不及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的深刻,但後人對他的喜愛成度,只怕僅低於諸葛亮吧!之所以喜歡他,因為他的一糸列經典戰績以及忠義和美德。正象詩中寫道:
常山有虎將, 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勳在, 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 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 應流百世芳。
.
-
7 # 巴山夜雨涮鍋
謝謝邀請。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即使稱不上百戰百勝,也可以說百戰不敗。歷史上的趙雲吃過敗仗。“常勝將軍”則是民間對趙雲的一種稱呼。
這裡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無論歷史上還是演義中,並沒有對趙雲“常勝將軍”的官方稱謂。所謂趙雲常勝將軍,是民間部分趙雲粉絲贈送的頭銜。而這個頭銜送給的,主要是三國演義中的趙雲。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被羅貫中塑造為完美武將。其武藝與關羽、張飛、馬超等人相當,同為僅次於呂布的S級,並有諸多取勝、殺敵的戰例。
如在磐河之戰平手文丑,槍挑麴義;在臥牛山殺死裴元紹,刺周倉三槍;在汝南平手許褚,槍挑高覽,殺敗張郃;在長坂坡殺死曹營名將50餘員;在桂陽擒殺陳應鮑龍;入川之戰生擒吳懿;漢水之戰勇救黃忠,令張郃、徐晃膽戰心驚;夷陵之戰槍挑朱然;首次北伐力斬武將……都是威風凜凜。
當然,這些勝利戰績,其他幾員超一流猛將也都有。但趙雲與他們不同之處在於很少有吃虧的戰例。
關羽曾經三次中箭,曾在下邳被圍困投降,最後大意失去荊州,被東吳擒殺;張飛曾酒醉失徐州,最後被部將刺殺;馬超屢次和曹操作戰失利,全軍覆沒;呂布更是連命都輸沒了。
唯有趙雲,雖然多次有戰局不利的轉進,但戰場上極少失敗,未曾失一地,未曾亡一軍,甚至受傷的記載都沒有。最大的一次吃虧,是在第一次北伐的鳳鳴山之戰,五千人馬被夏侯楙28萬人馬埋伏包圍,眼看要完蛋。即使如此,後來還是讓關興張苞救了出來,反敗為勝。
所以,站在三國演義角度,趙雲確實可以稱為是“常勝將軍”。
至於歷史上的趙雲,沒有演義中那麼神。他的地位在後期不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當然,依然是劉備信任的心腹大將)甚至不如後期魏延,演義中大部分的戰績也是虛構。
歷史上的趙雲還曾經吃過敗仗:
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帶著偏師去斜谷虛張聲勢,吸引曹真率領的關西魏軍主力。趙雲圓滿完成了吸引曹真的任務,但因為馬謖在街亭被張郃擊敗,導致蜀軍全線敗退。而趙雲在斜谷也是寡不敵眾,遭到了損失。這種不利情況下,趙雲自己斷後死戰,把大部分士兵帶了回來,軍隊並沒有潰散。這次失敗責任並不在趙雲。趙雲為配合主力戰略,甘心以弱敵強,不但完成了任務,而且控制了己方的傷亡代價,表現算是很不錯了。
儘管如此,這確確實實是敗仗。
回覆列表
說到三國,想到的就是一段蕩氣迴腸的史詩。說到三國就繞不過其中的謀臣猛將。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四大水軍都督,魏蜀吳包含了天下最頂級的所有謀臣猛將。而今天就單獨說說,五虎上將之常勝將軍,趙雲。
張飛猛,關羽傲,黃忠老,馬超則是因後加入的原因地位較低,唯獨趙雲有勇有謀,性格也好,並跟著劉備起於微末,百萬軍中救阿斗,要資歷有資歷,要實力有實力,如果因為太有實力,而被劉備留在身邊做個保鏢,趙雲也太冤了。
長坂坡一戰,七進七出曹營,斬大將小將幾十人,威震天下,如果放在有野心的君主手上,不正趁著趙雲名氣沖天而大肆提拔,趁勢而戰,可劉備偏偏就反其道而行。
關羽鎮荊州,張飛鎮巴西,獨留趙雲在身邊,死死把持著,就是不外放,是信任嗎?應該不是,這是不信任。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正史和小說,趙雲都是忠義的化身,和關二哥有大意失荊州這個汙點不同的在於,趙雲一生不弱於人,並且博了一個常勝將軍的稱號。可常勝將軍之稱,按在趙雲身上卻是實打實的諷刺,只因為趙雲一生所經歷的戰鬥,屈指可數。
一個將軍,只能靠大戰少,才得了一個常勝的稱號,可悲。與其如此,還不如馬革裹屍,起碼轟轟烈烈。可惜,縱觀整個蜀漢,寧願讓早已老去的廖塞做先鋒,也不願趙雲做大將,只因在劉備心裡,趙雲忠的是漢,而不是劉備。
由記得趙雲剛開始投身軍旅,投奔的是劉備同學白馬將軍公孫瓚處,想以一身本領護衛大漢邊疆,保大漢領土不為外族侵略。趙雲心中對大漢的忠心可見一斑,可惜的是,白馬將軍並未給予趙雲報效大漢的機會,鬱郁不得志的趙雲,遇見了鬱郁不得志的劉備,脾性相投。劉備又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心中還有素有大志,長以扶大漢於將傾,解大漢於倒懸為口頭禪,趙雲被劉備憂患大漢之心,打動了。
微末之際挖了同學牆角,得到了一位不下關張之猛將,俗話說能夠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劉備就是如此,微末之際因大漢而結緣,可現在發達了,你還心向大漢,那把他劉玄德置於何地呢?同處微末,你心向大漢,可你在我身邊,我不計較。可我現在地位已經不同了,你趙雲是時候把向漢之心,轉移到我劉備身上了。
趙雲有沒有把忠心放在劉備身上我們不得而知,可劉備卻再也沒有給趙雲獨自領兵,替他征戰天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