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宮外史

    三國爭霸與當今世界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一、中國三國時期,魏、吳、蜀三國忽而聯合,忽而爭鬥,但最終目的就是爭霸,直至滅亡對方,形成統一。

    魏國佔據中原廣大地區,挾天子以令諸侯,提出統一國家,名正言順,號召力強,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蜀國偏居於西北四川一帶,欲佔據關中一帶,效法秦漢,建立漢朝於長安。可惜未能如願。劉備以皇叔身份,視曹操為奸臣,禮制興復漢室,號召力尚可,但地利缺乏。

    吳國佔據長江以南地區,天時、人和缺失,地利不錯,可看做諸侯割據。

    最終,魏奪漢天下;晉奪魏天下。由晉滅掉蜀、吳,一統天下。

    二、當今世界,美國整體實力世界第一。美國不斷利用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向世界推行其霸權思維,要讓全世界服從它的霸權統治。

    而其他各大國和集團如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等和歐盟(歐盟以德、法、英為代表),則是反對霸權,反對單邊主義;提倡多邊主義,共同發展,平等發展。

    三、美國與上述大國和集團之間自然也存在相互爭鬥;但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鬥而不破,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較小。

    四、上述大國、歐盟等國之間也存在爭鬥,但整體的反對霸權的大目標還是一致的。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歐盟各國立場左右搖擺,容易受到美國壓力的影響,甚至有時因小失大,誤判形勢。總之,這顯示其反霸權立場不夠堅定。這可看做是霸權思維破滅的過渡階段的一種自然現象。隨著霸權思維的不斷失敗,這種左右搖擺的不堅定性就會得到改觀而變為堅定性。

    五、歐盟的經濟實力處於美國之後,居於世界第二。目前基本以德國、法國、英國為三大支柱。

    六、德國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11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GDP4.68萬美元(2014年)。德國工業基礎發達,技術水平高。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理學、工程技術科研水平先進。有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階製造業。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

    德國兵力2014年約18萬人,其中包括17萬名職業兵和志願兵。

    七、法國國土面積67.3萬平方公里(本土面積55.4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6,62萬人;人均GDP4.3萬美元(2014年)。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核電裝置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鋼鐵、汽車、建築為法國工業三大支柱。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

    武裝力量總兵力約29萬人。

    陸軍約17萬人;海軍約5萬人。編有1個戰略海軍司令部、1個水面作戰司令部、1個反潛作戰司令部、1個掃雷作戰司令部、1個潛艇作戰司令部、1個海軍航空兵司令部、1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空軍6萬人。編有1個防空司令部(下轄“斯特里達”Ⅱ防空系統、6個雷達站、1個預警機中隊、11個地空導彈連、若干個高炮連)、1個空中作戰司令部(下轄6個攻擊戰鬥機中隊、7個戰鬥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3個教練機中隊、1個電子戰中隊)、1個空中機動支援司令部(下轄14個運輸機中隊、1個電子戰中隊、5個直升機中隊、1個教練機中隊)、1個空中訓練司令部。

    法國軍費為650億美元(2014年)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和俄羅斯。

    八、英國國土面積24.36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451萬人(2014年);人均GDP

    4.3萬美元(2014年)。生物製藥、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和最具創新力、競爭力的行業。英國軍事工業發達,武器裝備的現代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軍事工業規模可觀、種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獨立研製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某些技術和裝備居世界一流水平。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裝置。

    英國陸軍有40個英國營,人數約12萬。

    英國空軍以龍捲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州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人員20萬。

    英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英國有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約600億美元(2014年)。

    九、綜合德法英三國的綜合實力,分析認為,法國的實力和潛力最大。

  • 2 # 林子說歷史

    三國爭霸各有千秋,確實不錯。但歐洲的德、英、法三國的實力和潛力,其中德國潛力最大,英國次之、法國第三。這裡面的根本原因是與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有關。

    德國

    這個國家的人民以認真、嚴謹為標誌,屹立在世界之林。從普魯士時代開始,它的掌舵人,便不斷的讓它發展、改革、強大。

    它還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直到如今也是世界著名的強國。它的發展勢頭,也是歐洲最強勁的。

    英國

    英國在19世紀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的強大,是從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開始衰落。

    雖是如此,它的發展勢頭也變緩下來,但它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有數的大國之一。

    法國

    法國曾經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兩次世界大戰,也讓其元氣大傷。雖然如今也是世界大國,但其發展勢頭已今非昔比。

    綜上所述三國爭霸雖各有千秋,但歐洲的德、英、法中,德國的實力和潛力更大。

  • 3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目前這三國都是廢物,從工業實力看德國在三國中最強。根據聯合國2018年11月份的統計結果,德國的工業產值是7099億美元,法國是2618億美元,英國是2413億美元。英法兩國的總和才是德國的三分之二左右。英國在金融方面佔優勢,金融業產值佔到了歐洲半數。在軍力上三國紙面實力差不多,三國的坦克數量都是200多輛,火炮也是這個數字,陸軍可動員的兵力都不超過10萬人。海軍水上兵力方面英國有6艘45級驅逐艦,14艘護衛艦;法國海軍只有兩艘48單元垂髮的地平線驅逐艦當主力,此外就是四艘16單元垂髮的阿基坦護衛艦,以及戴高樂航母;德國海軍的F-125型護衛艦更是奇葩,7200噸的軍艦居然沒有垂髮系統。三國空軍的規模都在三代戰機200到300架之間。目前三國中戰備程度最高的是法國,法國在參與了200多場區域性戰爭,虐菜經驗非常豐富。最慘的是德國海軍的直升機大部分不能飛,空軍的254架戰鬥機和運輸機中目前有150架只能呆在地面上。德國空軍最強的109架颱風戰機中只有42架能使用,但空空導彈卻只有十發。德國陸軍180輛裝甲車中的110輛必須進行理,目前只有70輛車還能用,虎式武裝直升機和NH90運輸直升機共有64架,目前只有18架可用。

  • 4 # 歷史怪誕說

    歐洲的三駕馬車!!!

    這三個國家都是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英法德三國的產業佈局也是很完善的!

    德國的重工業很發達,汽車產業、家用電器表現最為突出。

    法國的第三產業表現很突出,旅遊業發達,當然還有眾多的奢侈品品牌。

    英國的人文環境、教育、科技也很發達。

    德國被稱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和歐盟的心臟。

    人口和經濟總量,德國最具有的優勢。

    尤其是以汽車為核心的工業製造方面,德國獨佔鰲頭,汽車工業作為工業的CROWN,對工業體系的完整性和尖端性要求非常高。

    德國的寶馬、賓士、奧迪是世界主流中高階轎車,比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南韓都要發達。

    軍事實力上,如果拋開歷史因素,德國與英國無疑是非常強大的。

    但是由於二戰後國際格局的改變,德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受挫,雖然潛力依舊很大,但是仍然今非昔比。

    英國也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雖勝尤敗,實力也明顯受損,但是畢竟是戰勝國,可以合法擁有核力量。

    總的來說,三者都是軍事強國。

    在經濟上來看,德國無疑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GDP位居歐洲第一位,高達3.5萬億美元,人口8200萬,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

    而英國GDP總量只有2.65萬億美元,人口6500萬,人均GDP也超過4萬美元。

    雖然和德國差不多,但輸在總量上,畢竟德華人口比英華人多不少。

    而法國雖然在三國中國土面積是最大的,本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但GDP卻排在最後,GDP總量是2.46萬億美元,人口6700萬人,人均GDP3.8萬美元。

    無論是經濟總量上還是人均上都是墊底的。

    德國與英法國內政治氛圍相比,德國外交今年卻展現出另一番和諧的景象,堅定維護歐洲一體化,積極推進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推動建立共同的軍事與民事行動指揮總部等。

    英國“脫歐”、民粹主義等為歐洲一體化程序投下陰影。

    在法國國力相對衰落之時,德國作為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支持者,儼然已成為歐盟的執牛耳者,其對地區一體化程序的推動作用更加凸顯。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國家,其原因就是德國的科技、經濟、和工業實力要優於歐洲的所有國家。

    德國的文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日耳曼民族和其他歐洲民族不太一樣,特點是對自己的工作特別的專注和嚴謹,注重品質,德華人是公認的比較嚴肅的民族,德華人極少開玩笑。

    另外德國的工業和科技雖然在二戰被破壞了,但是它的深厚的基礎要比其他國家強的太多,二戰的德國尖端科技,領先其他歐洲國家將近10年,如今的德國綜合實力遠遠高於其他歐盟國家,領頭羊實至名歸。

    從潛力上來看,德國也最強!

    由於德國側重於工業,其他產業反而相對沒那麼發達,這些都可以成為潛在產業併成為未來德國的拉動需求。

    且因為德國側重於工業,他們的工業生產體系最為完善。

    在科技研發領域最為循序漸進,這一點只有美國可以做到,但是跟德國還是有點差距。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歐洲中心論已經成為過去。歐洲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德國,他們的輝煌霸業也成為了明日黃花。

    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和洗禮後,這些國家也紛紛放棄了重新建立世界帝國的美夢,藉由500多年歐洲中心地位積累的教育、人才、技術等優勢,成為世界級的發達國家,成為美國主導下的世界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三個國家所融入的是美國建立的國力政治和經濟秩序,所以,美國對三個國家的定位,實際上就反映了三個國家的經濟特點。

    按照全球經濟利潤鏈條來看,國際經濟體系裡,美國佔據著資訊、標準制定這樣的絕對大佬的地位,享有著利潤鏈條最高的一級;英國作為美國的大表哥,被賦予了金融的產業基礎,此為利潤鏈條的第二級;德國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策源地,工業基礎很強大,因此被賦予了裝備製造業的重任,這是利潤鏈條的第三級;日本善於從小處、細節做起,因此被培植起了消費電子製造等領域,這是利潤鏈條的第四級。

    其他國家,都在這四個級別以下,從事著原材料開發或者初加工、輕工業等附加值比較低的工業品類。

    法國呢?說來也奇怪,法國一直不滿意美國當世界老大,他們一開始拒絕加入北約,後來還把北約總部給趕到了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法國還不滿意,又攛掇著德國和義大利搞了一個後來被成為歐盟的組織。至於法國國內的經濟發展,法國自然也是事事按照世界大國的標準,處處求大求全。美國有的,他都要有。所以,法國可以被看作是縮小了的版本的美國。

    因為法國是縮小版的美國,所以在歐盟內部曾經有過一個笑話,說法國就像是一個瘦弱的騎士,騎在了德國這樣的體重膘肥的戰馬上,顯得格外不匹配。

    現在來看,雖然德國的經濟實力更勝一籌,但是法國的工業品類更全,尤其是法國還總有歐洲唯一的航天局。所以,法國比起德國、英國來,更沒有缺點。當然,優點也不是很突出。如果談綜合的話,法國也算勉強能夠在英法德三國中奪得頭名吧。只是,這個頭名,在中美俄三國演義的世界大環境下,顯得毫無意義。

    本來德國的經濟實力、人口數量等硬指標是能夠超越法國的,但是德國是二戰戰敗國,美國和英國當年對德國夠狠,所以他們直到如今還在德國駐軍,連駐軍費都是德國政府掏腰包。所以,連國土上都有外國駐軍的國家,沒有辦法評比戰爭潛力。

    如果從長遠來看,英國應當是能夠超越法國和德國的。文藝復興在義大利產生,在德中國產生了宗教革命,宗教革命後是新教出現了。與天主教相比,新教聲稱不需要透過教會,教徒就能夠直接與上帝聯絡。這種觀點在當時破除了中世紀國家的神權教會統治的基礎,解放了思想,重新審視了人的價值。而正是因為重視了人的價值,才產生了自信張揚的地理大發現,歐洲才會走上發展巔峰。

    所以,歐洲的英、法、德三國成為最發達先進的國家不是偶然的。憑藉先發優勢能得逞一時,如葡萄牙和西班牙,但是國力競爭的根本是文化核心,這也是英、法、德後來居上的原因。

    英國很快接受了新教(因為新教離婚娶老婆比較自由一點,英國國王對這個有需求),法國則是新教勢力與天主教勢力並重(法國甚至還發生了宗教戰爭)。所以,英國發生了革命,很快就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法國則是不斷的革命,在革命中獲得進步,有時候也會倒退。

    作為新教發源地的德國,本來是有更大的機會發展出中央集權的體制,形成一箇中歐帝國的。只是由於法國的蓄意破壞,使得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直到普魯士出現,打破了歐洲的戰略平衡,德國才開始謀求統一。

    從這個角度看,英國是最有潛力的。因為英國不僅發揚光大了新教,還又有創新,發展出了清教徒。這些清教徒有一批去了美洲,建立了美國。

    法國依然是天主教、新教各有勢力,所以,法國的未來還是充滿變數。德國當然還是新教主導,只是德國距離成為正常國家還有距離,實在不能與兩個常任理事國說長道短。

  • 6 # 金十七讀歷史

    一、從經濟上看,德國要更勝一籌。2018年,德國GDP為4.03萬億美元,英國為2.8萬億美元,法國為2.79億美元。從人均來看,德國仍然優勢明顯,2018年,德華人均GDP為4.8萬美元,英國和法國均為4.2萬美元。德國在經濟上有優勢,但不是質的優勢。

    (2018年各大國GDP)

    二、從軍事上,由於二戰的原因,英法大大強於德國,其中英國又強於法國。以航母為例,英國正在服役的航母有兩艘,分別是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法國正在服役的航母有一艘,就是戴高號核動力航母。

    (伊麗莎白女王號)

    德國在二戰後一直奉行非軍事化政策,現有武裝力量僅夠維持治安和緝私捕盜的水平。戰後美國在德國駐軍,總兵力達5萬人,主要是為了防範東方的俄羅斯。駐軍費用大部分一直由美國承擔,最近特朗普要求提高德國負擔的比例,這等於叫德國交保護費。特朗普以為德國會像南韓一樣乖乖就範,誰知道德囯一口回絕。

    這是因為,只要德國願意,它能在很短時間武裝成一個軍事大國。

    從現有軍事實力來看,英國仍然佔優。

    三、從政治勢力看,英國佔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在全球範圍看,英國話語權更大。這得益於兩點。

    首先是英美同盟。爭取與美國一個聲音說話,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英國的影響力。

    (英聯邦成員國)

    而法德兩國在歐盟內部,話語權更大。這也是英國要急著脫歐的原因之一。

    從總體來看,相比法德,英國優勢更大一些,但是又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究竟是哪一類人在懷疑美國登月是假的?為什麼各方都證實了卻還是有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