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吳主任
-
2 # k笑笑生
三國裡面描寫收服人心的故事有很多,其中被羅貫中先生稱為“奸雄”的曹操更是有著很多經典的收買人心的故事!
一
官渡之戰當眾燒信
話說在公元200元,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向另一割據勢力曹操在官渡發起了總攻,在當時的情況下,袁紹頂著祖上“四世三公”的榮譽光環,佔盡了天時、地利,門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
可是袁紹個性優柔寡斷,處事不決,手下的謀士為了爭名奪利也是互相傾軋,導致袁紹軍中的意見總是不合,袁紹自己還“選擇困難症”,一會信這個,一會信那個。
而曹操無論從名望還是軍力上都是遠不及袁紹的,但是既然袁紹打上門來了,躲也躲不了,只能背水一戰,雖然不佔天時、地利,曹操卻佔盡了人和。
曹操雖然軍隊兵力弱於袁紹,可是麾下的文臣武將都是萬里挑一,最主要的是人心齊!由此可見一個團隊的內部和諧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曹操也是憑藉“烏巢燒糧”取得了戰役的優勢,這時候在袁紹的行營中發現了很多來往信件,都是曹操營中的部下與袁紹的私密信件,裡面也不乏有想要投誠的人。
曹操在開會的時候,當著眾部下的面,直接把所有信件全部燒掉,在場的人無不錯愕,為什麼不捉拿這些叛徒問罪?曹操只回答了一句“在這種強弱懸殊的情況下,我都不知道能否自保,何況你們?”
這讓那些私通袁紹的無不感激涕零,更是佩服曹操的大度,在接下來掃滅袁紹餘黨的戰役中個個勇猛異常。不得不佩服曹操打了一手好牌呀!
二
劉備摔阿斗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這個諺語大家耳熟能詳,最可憐的是尚在襁褓中的阿斗,估計是充話費送的。
在長坂坡曹操追殺劉備,劉備不僅拖家帶口還拉著一眾百姓,逃生隊伍十分壯觀,為了不死在一個筐裡,劉備就先跑了,等跑到安全的地方才發現自己老婆孩子沒了。
這時候趙雲主動請纓,找到了阿斗,七進七出曹操的包圍圈,最後弄得自己身上大傷小傷無數,少主阿斗完好無損。
這個時候,戲精劉備上線了,接過阿斗,直接摔地上,還說了句臺詞“為了這小子,差點損失了我一員大將”。
你要是真怕損失那你直接不讓他去不就行了麼?戲有點過吧?
不知道劉備手下的將士看沒看出來,劉備的戲還是奏效了,成功收買人心!
三
曹操割發代首
曹操發兵宛城的時候,正值麥穗成熟的時候,為了體現自己的軍隊是正義之師,我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就在發兵之前立了個規矩:不管大小官員,在過麥田的時候,踐踏麥田的,一律斬首!
這令一下,曹操軍隊也是分外小心,沒有一人敢違抗命令,可是曹操的馬十分頑皮,在過麥田的時候,受驚了!在麥田裡一頓舞蹈,踩壞了無數麥子。
曹操這時腦筋一轉,趕緊叫來執法官,讓他給自己定罪,執法官哪來的這個膽子,自然就是老一套,丞相不能死啊,還搬出來《春秋》中:不能處罰擔任尊貴職務的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曹操是何許人啊,借坡下驢,自己定的規矩不能破,不然以後誰還遵守,這樣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古代是不能隨意剪頭髮的,直接對眾軍說“我今天違令當斬,無奈軍中重則,割發代首,以示三軍!”
三國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好多,畢竟作為割據勢力的首領,沒有點收買人心的手段怎麼能籠絡天下才俊呢?
-
3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最著名的當屬七擒孟獲,當時諸葛亮南征,南王孟獲不服從教化,這諸葛亮總共擒了七次,最終孟獲心悅誠服,為穩定蜀漢邊疆做出了貢獻。
此外還有曹操,曹操下令不允許士兵踐踏莊稼。自己的馬卻被大鳥驚飛了,此時曹操割發代首,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
4 # 海波看歷史
魏國:曹操割發代首。魏軍軍紀嚴明,曹操發兵攻打宛城時,釋出了這樣一條軍紀:凡過麥田者,但有踐踏者,不論大小將校,盡皆斬首。然而上天跟曹操開了一個玩笑,前邊軍隊過的好好的。到了曹操這,突然飛出一隻鳥來,使得曹操的馬受驚而踐踏了麥田。場面一度很尷尬,曹操也懵了,這運氣沒誰了。不過自己釋出的軍紀,含著淚也要履行。當即要自殺,可把曹操手下小弟嚇壞了,你來真的啊,趕緊勸阻。曹操也趕緊藉著臺階就下:“那我就割發代首吧”。還對外說:“我犯了軍紀本該被斬,無奈身肩重任,便割發代首以示正聽”。此舉不光嚴明軍紀,還收穫了民心。因為在如今剪頭髮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古代確實大罪,古代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若是損壞便是不孝。而漢朝就是以孝治天下,一個人若是得了不孝的名頭,仕途就到頭了。可以說曹操不愧是一代梟雄。
吳國,孫策義釋太史慈。孫策跟劉繇正在打仗,太史慈當時在劉繇手下當值,卻不受重任。倆人在神亭一戰,便惺惺相惜起來,可惜雙方還在對戰。隨後孫策打敗劉繇,俘虜了太史慈。親自為太史慈解綁,對太史慈說道:“可還記得神亭一戰的孫策麼?如果當時你把我俘虜,會怎麼處置於我?”太史慈對曰:“不可知也”孫策卻哈哈大笑:“今後之路,你我聯手,天下可闖”太史慈遂拜孫策為主。後來劉繇死在豫章,手下萬餘兵馬無人可以依附,孫策讓太史慈去安撫招攬。手下都說:太史慈北去,必不回反。孫策卻很信心:子義必不負我。在太史慈臨走前問其何時回來。太史慈表示不超過六十日,果然如期而至。太史慈當初可是不接受劉備的招攬,而投劉繇的。孫策義釋太史慈,不光收穫了太史慈一員猛將,還對外展示了自己的氣量和用人的不拘一格。
蜀國,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趙雲為救少主劉禪,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將劉禪親手交到劉備手上,劉備卻說:為你一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便將劉禪扔到地上,又把趙雲扶起。可以說劉備也是夠拼的了,飄零半生唯有劉禪這一骨肉。拿他去收買眾將之心,可謂是壯哉!不過王子也想替劉禪喊個冤,不都說坑爹麼?到我這怎麼爹坑兒子呢?
-
5 # 古今注
三國時期收服人心的案例實在不少,我就從蜀魏吳三家各挑幾個為大家一一說明。
魏當眾燒信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大勝,佔領了袁紹的冀州,發現了自己許多手下與袁紹私下往來的書信。於是曹操看都不看,直接將這些書信當著所有人的面全部焚燒,好讓眾人安心。
光腳出迎
這個故事官渡之戰時,許攸前來投靠曹操,而曹操當時正在床上看書,聽到這個訊息曹操立馬下床,連鞋也不穿啦,小跑著出去親自迎接許攸,許攸非常感動,向曹操獻上破袁良計。
割發代首
曹操出征在外,正值小麥成熟之際,他為了彰顯仁慈,就下令,任何人如果膽敢踐踏麥田,就要軍法從事。下完這個命令後,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出現了,曹操坐騎受驚,踏壞了一大片麥田,曹操就要給自己定罪,準備自盡,幸好被眾人勸阻,曹操就割掉自己的頭髮用來代替自己的首級。
借人首級
曹操征討袁術,軍中缺糧,又遭遇大旱,就下令將原有的軍糧以小斛發給士兵,士兵吃不飽飯,軍隊之中怨聲四起,曹操這時就將王垕當眾斬首,說他之前貪汙軍糧,現在我將糧食拿出來讓大家好好吃一頓,結果士氣高漲,一戰而勝。不得不說這也是曹操的奸雄本色,他借一人之首,收買並鼓舞所有計程車兵。
哭祭典韋
典韋曾經以一人之力,擋住了追兵,為曹操贏的了寶貴的逃跑時間,可以說典韋完全是為了曹操而死的,而曹操作為回報也沒有辜負了這份情義。在以後的歲月,曹操每次動兵只要經過典韋墳前,都要前去祭拜,可以說是風雨無阻。同樣的,郭嘉死後,曹操帶領手下全部的文武大臣前去哭祭。
收服張遼
曹操在消滅呂布以後,俘虜了呂布手下張遼,張遼視死如歸,大罵曹操,曹操大怒就要斬殺張遼,結果張遼就將脖子伸了過去,曹操就扔掉手中寶劍,親自為張遼解開繩索,還脫下自己的衣服為張遼披上,張遼非常感動,從此張遼就死心塌地的跟著曹操。
厚待關羽
曹操有那麼多成功收服人心的案例,那麼有沒有失敗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關羽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待他可謂情深義重,無所不用其極,每天都要對關羽噓寒問暖一番,賞賜更是無數,可是關羽絲毫不動心,堅決要回到劉備身邊,這就有了後來後來的關雲長千里走單騎。
雖然曹操沒有收服關羽之心,可是他的意義不在於關羽,而在於曹操,曹操所表現出的大度和氣量已經不是常人可比,而大度是收服人心的一個關鍵條件,你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為考慮問題,你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顯然曹操做到了,所以他成就了一方霸業。
蜀劉備摔孩子
大家都應該聽過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歇後語,這個故事是發生在長坂之戰,趙雲為了保護劉備幼子阿斗,殺人曹操百萬大軍之中,七進七出終於成功將少主帶到劉備身邊,劉備為了收買人心就將阿斗摔在地上,說“為了你這個小子,差點損失我一員大將”。趙雲感動,從此趙雲也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備,無怨無悔。
三顧茅廬,劉備贈帽,白帝託孤
之所以將這三個故事放在一起,因為主角都是劉備與孔明。三顧茅廬應該說是家喻戶曉,劉備求賢若渴,不惜三次上門拜訪諸葛亮,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打動,決定幫助劉備。
諸葛亮跟隨劉備之後,劉備經常說自己得到了諸葛亮就是如魚得水,這還遭到張飛關羽的羨慕嫉妒恨。而就在這時曹操發兵攻打劉備,劉備不慌不忙,親手編了一個草帽送給了諸葛亮,雖然遭到諸葛亮的責備,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諸葛亮施展智謀成功退敵。
夷陵之戰後,劉備大敗,逃到了白帝城中。劉備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託孤給諸葛亮,語重心長的對諸葛亮說“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若不能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劉備表現出對諸葛亮完全的信任,使諸葛亮感動不已,從此歷史上出現了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
七擒孟獲
諸葛亮為了消除蜀漢的後顧之憂,親自率領大軍征討孟獲,將孟獲擒住七次,又將他放了七次,成功收服孟獲,使孟獲心服口服,蜀漢後方也一直穩定,不在出現動亂。
與曹操相比,劉備收服人心的手段多是採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溫柔手段,這種手段非常適合劉備的性格,所以經常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而曹操多是“恩威並施”,這與劉備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兩者卻有異曲同工之妙,效果同樣非常明顯。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吳國孫權。
吳親迎魯肅
赤壁之戰後,魯肅奉命回到柴桑,孫權就帶領手下文武親自相迎,魯肅見到後,趕緊下馬拜見孫權,孫權也親自起身向魯肅行禮,並對魯肅說“子敬呀!你看我用這樣的禮儀歡迎你凱旋,足以彰顯我對先生的重視了吧!”誰知道魯肅面色沉重的對孫權說,“不,這還不夠。”這句話說出來,群臣變色,然而魯肅接著說“我希望主公將來成就帝王基業,然後用天子之車來迎接我,那才是我最大的榮耀。”聽完這話孫權哈哈大笑。
放權周瑜
孫策死後,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因為威信不足,然而孫權繼承江東之後,因為年輕所以威信不足,他就常常禮賢下士,放低姿態走進基層。而周瑜是當時江東軍方代表,威信極高,甚至可以說是威脅到了孫權的地位,而孫權呢!他以對待兄長的禮儀對待周瑜,將軍事大權交給周瑜,表現出對周瑜極度的信任,正是因為孫權的形容,周瑜才能集中精力與曹操決戰,這就有了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
重用陸遜
劉備討伐吳地,勢如破竹,在這無計可施的時候,孫權啟用陸遜,而陸遜無論是名聲還是地位還是功勞在東吳可以說完全排不上號。可孫權用人不疑,用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方式,拜陸遜為大都督,又當著眾人的面,將自己的配劍賜給了陸遜,表現出對陸遜的重視和和絕對的權利,正是因為這樣東吳又一次戰勝了強敵,這也就有了後來的夷陵之戰。
青羅傘蓋
這個故事是關於周泰的,周泰可以說是孫權最喜歡的武將,早些年時孫權與孫策一同討伐山賊,結果孫權遭到襲擊,左右驚慌,唯有周泰處驚不變,拼死保護孫權殺出重圍,身受十二傷,周泰昏迷不醒,幸好神醫華佗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第二次合肥之戰,同樣的孫權被困,同樣的還是周泰拼死護主,這才讓孫權成功逃命,這一次周泰依舊身中數十槍。事後孫權讓周泰,當著眾人的面脫下衣服,為大家講述身上傷疤的來歷,並且讓他一到傷疤喝一杯酒,然後周泰就當場喝醉啦,不僅如此,孫權還賜給了周泰青羅傘蓋表彰其功。
孫權比曹操劉備都要年輕,但他的用人智慧也絕不輸給兩人中任何一人,而他的方法與兩人也不相同,他善於放低姿態去接近下屬,察人於日常細微之中,並且非常重視臣下的意見,他的方式顯然也是非常成功的,當然也是非常適合自己的,不得不說劉備孫權曹操三人都是具有大智慧的傭人用人高手。
-
6 # 泰山7001
劉備摔孩子。
請注意畫裡劉備胳膊的長度,據某書記載劉備雙臂過膝。長坂坡一戰,趙雲趙子龍七進七出,單槍匹馬、浴血疆場,終於把劉禪全須全影的給帶了回來。劉備卻為了褒獎、拉攏趙雲,做出了摔孩子這一振聾發聵、技驚四座的舉動,不僅成功的將趙雲未來的命運與自己這條破船緊緊地聯絡在一起,更讓當時在場的所有其他人瞠目結舌、肝膽俱碎,這樣的老大,絕對不敢背叛啊!劉備本人也憑此獲得了當年荊州地區最佳男主角的榮譽稱號。
趙雲:老大夠狠,我差點就白乾了...........
劉禪:都別說我慫,我可是創造了最年輕的參戰記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得好,三國時代,有多少人是憑著“感其義氣,為其鬆綁”從而獲得了歷史的銘記,已經不能完全考證是否真實,為什麼在古代傲嬌人家叫有骨氣
放在現代傲嬌.....
老司機總結幾個經典案例,給大家分享
一.諸葛亮七擒孟獲
蜀漢建興三年三月,南中四郡協同當地蠻族領袖孟獲起兵造反,沒錯,在不毛之地造反,身為蜀漢大管家的諸葛亮當然不答應,以趙雲為先鋒,親率精兵十萬深入不毛,親渡瀘水,掃平孟獲七次
前六次,孟獲皆背離承諾,再次走上反叛的不歸路
第七次,孟獲不反了,他八尺高的漢子,已經全然被眼前這個只是六尺高的儒生給感動,當時下拜,認作乾爹,發誓再也不反叛了
二.張翼德義釋嚴顏
劉備攻入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拼死抵抗,但奈何寡不敵眾,而且被張飛秀了智商,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叫人活捉了,嚴顏也覺得面子過不去,給人張飛甩臉子
“此州只有斷頭將軍,絕無投降將軍”
誓死不降!還不斷地擺出傲嬌臉,張飛這個後生大事不糊塗,根據他多年糊弄老人的經驗,老人嘛,哄哄就好了,於是張飛趕忙給嚴顏鬆綁,說:早就聽說您老剛正不阿,沒想到是真的。佩服之情溢於言表
嚴顏一聽,得嘞,是個上道的後生,算了給個面子吧,要不然等會真的給砍了就沒地方說去了(這句話純屬調侃)
嚴顏,一位七老八十的老人,徹底被一位五大三粗的漢子折服了
三.長坂坡趙雲摔侄子
話說劉皇叔兵敗當陽,被曹操亂軍害死了糜氏,兒子阿斗也找不見人,幸得一位神將趙雲橫刀立馬,七進七出,在被推倒的石牆下拾回來了阿斗的命
劉備腦子一轉,頓時覺得有戲可唱,拿起趙雲好不容易搶回來的阿斗噗嗤就摔倒地上
被摔懵逼的阿斗:我在哪?發生了什麼?
劉備氣憤極了,指著劉禪看著趙雲說:為了一個小破孩,差點損失我一員大將
看,這知遇之恩,這對猛將的愛惜,瞬間就給趙雲圈粉了,趙雲感動的稀里嘩啦的,原來自己在小備備心裡地位這麼高
雖然只是一場戲,但戲裡戲外,趙雲還是決定把一生奉獻給眼前這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