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瀚海說史
-
2 # 史海泛舟擺渡人
西漢張釋之:漢文帝統治時期,劉邦廟宇裡面的一塊玉被人盜走。漢文帝聽說後非常憤怒,派遣大臣張釋之調查,張釋之抓住了盜賊,並且判處了盜賊死罪。漢文帝非常不滿,要求張釋之修改判決,將犯人誅滅三族。張釋之解釋說:“盜竊罪最多隻能判處死刑,如果現在盜竊了廟宇裡面的玉器就要滅九族,假如未來有人盜掘皇陵,又該如何判罰呢?”漢文帝認為張釋之言之有理,便只殺死了盜賊,而沒有處罰盜賊的家人。
後來漢文帝帶著張釋之一起出行,中途有一個行人驚擾了皇帝的車駕。張釋之詢問後發現,這個行人只是不小心驚擾了車駕,並沒有任何惡意。於是張釋之按照“清道令”處罰行人,判處了罰金後便讓行人離開了。狄仁傑一直非常敬佩張釋之,在狄仁傑擔任太常卿的時候,李治因為大將軍權善才砍伐了皇陵的樹木,想要判處權善才死刑。狄仁傑舉了張釋之的例子,勸說李治效仿古人,不要留下罵名,李治聽取了狄仁傑的意見,放過了權善才等人。
北宋包拯:包拯擔任端州知府的時候,端州是生產硯臺的地方,歷代端州知府離任的時候,都帶著幾十個硯臺離開。包拯治理端州三年,一直按照朝廷的要求採購硯臺,到了離任的時候,沒有帶走一個硯臺。包拯還曾經擔任過開封府的掌管,包拯治理開封府一年多時間,沒有出現一件冤案,百姓們都稱他為“包青天”。
宋仁宗的三個兒子都去世了,宋仁宗的身體一直不好。大臣們想要勸說宋仁宗立養子做太子,卻又怕得罪皇帝。唯獨包拯敢於直諫皇帝,包拯勸說皇帝早立太子,以免未來江山社稷出現危機。宋仁宗開始的時候非常憤怒,包拯說:“臣已經快要七十歲,又沒有兒子,臣勸說立太子,不是為了自己著想,而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後來宋仁宗立養子趙宗實做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明朝海瑞:嘉靖皇帝統治時期,明朝國力衰弱,朝廷裡面一片烏煙瘴氣。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肯上朝,大臣們為了保住官位,沒有人敢於勸諫。海瑞在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官,他給嘉靖皇帝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怒罵嘉靖皇帝荒淫無道。嘉靖皇帝看到信件後非常震驚,讓人趕緊抓住海瑞,旁邊的人卻說:“海瑞早就知道必死,已經買好棺材等著下葬了!”嘉靖皇帝認為海瑞勇氣可嘉,最終沒有殺死海瑞。
-
3 # 如晴似雨
歷史上的直諫諍臣:
(一)關龍逄,(前1713年—前162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相,因進諫忠言而被殺。
說法一:據《韓詩外傳》記載,夏桀時,建造的酒池中可以運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長,池中之酒可供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向夏桀進諫說:古代的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國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定會有不測的結果。他懇請國王改變這種情況。說畢,立於朝廷不肯離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殺之。
說法二:桀讓關龍逄陪他在瑤臺觀看炮烙之刑。夏桀問:“觀看這種刑罰快樂嗎?”關龍逄答:“快樂!”桀反問:“觀看酷刑為何不悲傷?”關龍逄答:“天下人認為最苦的恰恰是君認為最樂的,我是君的臣,為何不高興呢?”桀說:“現在我聽你說,說得對我就改正,說得不對我就對你施加酷刑”。關龍逄說:“我看君頭上懸著危石,腳下踏著春冰,頭頂危石無不被石覆壓,腳踏春冰無不下陷。”桀笑道:“你是說國家滅亡,我要同國家一起滅亡。你只知我要滅亡,卻不知你現在就要滅亡嗎?”桀對關龍逄施以炮烙之刑。
(二)王累,東漢末期人物,益州牧劉璋部下大臣,擔任益州從事。
劉備大軍到來益州之際,劉璋不聽勸告迎接劉備,王累直言進諫,自己用繩索把自己吊於城門之上,一手持仗劍,一手持諫章,如劉璋不聽,自己將割斷繩索,撞死於地上。王累曰:“益州從事臣王累,泣血懇告: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會盟於武關,為秦所困。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於涪城,恐有去路而無迴路矣。倘能斬張松於市,絕劉備之約,則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業亦幸甚!"劉璋聽見以後,大怒說:"吾與仁人相會,如親芝蘭,汝何數侮於吾耶!"王累大叫一聲,自割斷繩索,撞死於地上。
(三)魏徵,字玄成(580年—643年),祖籍鉅鹿群下曲陽縣(晉州市),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輔佐唐太宗李世民創立“貞觀之治”,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李元吉等誅殺。李世民聽說魏徵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帶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於是赦免魏徵,並用魏徵為詹事主簿。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皇帝位,任命魏徵做尚書左丞,李世民多次於床前召見魏徵詢問得失,魏徵前後上諫兩百多事件,李世民全然接納。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廢朝五天。
(四)寇準,字平仲(961年—1023年10月24日),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渭南三賢之一,北宋政治家,詩人。
19歲的寇準在參加殿試前,被人提醒把年齡往大里報幾歲,原因是宋太宗不喜歡錄用太過年輕的人。但寇準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絕了,理由是“我剛剛準備要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
端拱二年(989年),寇準奏事殿中大膽進諫,由於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了龍座,轉要回內宮。寇準卻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
(五)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直言不諱。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處理政務,深居西苑,專心設壇求福,無人敢說。海瑞在棺材鋪裡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朋友。然後嚮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世宗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弊端。
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 ,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海瑞的死訊傳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樞用船運回家鄉時,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
4 # 飛天ZY漫雪
歷史上有很多敢於犯顏直諫的護國良相,除了狄仁傑,魏徵、張九齡等……
狄仁傑,睿智、機敏、剛正不、政績卓著,是位極具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的功績,他不但德才兼備,秉公執法,還敢於犯顏直諫,是一位難得的千古名相。
魏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這是魏徵諸多富有哲理性的警世箴言中的一句。他敢於直諫,使得李世民堅持執行他的,四不,政策,不避怨仇,重用不疑,不問資歷,不分親疏,一視同仁,同心共處的。他還勉勵李世民,國君應當,克己自修,守以常謙,常懼之道。提出了,靜之則安,動之則亂,無為而化矣,帝王為政,皆志尚清靜,以百姓之心為心,等等,一系列符合儒家,中和,理念的論點和主張。制定了,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的對內對外的兩大治國施政的方針。
唐太宗李世民曾論說魏徵,關於蕭何、諸葛亮、魏徵、包拯四位宰相,那哪一位貢獻最大,最賢名?他說,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難險,玄齡之功無所上讓,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犯顏正諫,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論出了魏徵的一番風采。
張九齡,唐朝唯一一個嶺南書生出身的宰相,他也是一個位敢於直諫的宰相,開元末年,玄宗漸漸沉溺於享樂,近小人,遠賢人,在小人得志的情況下,張九齡依然能站出來直言。他曾拒絕武惠妃的賄賂,粉碎它危機太子的陰謀,反對任用李林甫、手仙客為相,因為背玄宗之意而罷官,對玄宗說,安祿山有叛亂之心,可惜玄宗不信,落得後來的逃亡。後來玄宗在逃亡時才想起張九齡之忠言,但為時已晚。人哪,不作死就不會死,多聽忠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
5 # 喬江寶
魏徵(公元580年一公元643年),字玄成,鉅鹿郡下曲陽縣人。
唐太宗李世民對魏徵可以說是既愛,又恨,又怕,因魏徵的直諫常常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和地點,弄的李世民經常下不了臺。不要說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是一個普通百姓,你三天兩頭的說他的不是,他不跟你急才怪呢。
魏徵並不是李世民的原班人馬,而是反隨義軍瓦崗寨李密的謀士,可惜未得李密重用。後又隨竇建德降唐,為太子李建成所信任並重用。
李世民在“玄武門"政變中誅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聽說魏徵常在太子李建成的面前說自己的壞話,於是就派人將魏徵抓來問道:“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李世民見魏徵與眾不同,說話直爽,就將他留為己用。魏徵的確與眾不同,他在朝堂上與李世民對話時曾說過一個奇怪的個人言論。他說他想當良臣而不是忠臣,想必很多人都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也搞不清楚良臣與忠臣之間的區別。
魏徵解釋到:“所謂忠臣就是像比干那樣,.自已死於非難,而又使君王揹負惡名,最終家國並喪,空有虛名。而良臣則像管仲、皋陶那樣,身獲美名,君受顯號,福祿無疆"。李世民聽後大為讚賞,隨即便賜魏徵五百匹絹。
在英明的君主他也是凡人,是凡人就有七情六慾,就容易犯錯。李世民常被魏徵的諫言刺激的怒不可遏,但魏徵總是毫無懼色,一樣侃侃而談,最後弄的李世民都沒了脾氣,見他如老鼠見貓一般。
曾有一次,有位西域使臣進獻了一隻漂亮的鷂鷹給李世民,李世民很喜歡,就讓鷹站在自己的手臂上逗弄玩耍,恰巧魏徵有事面奏,李世民急忙把鷹塞進懷裡藏起來,他怕魏徵說他"玩物喪志"恐怕又得嘮叨半天。其實魏徵早已看見,嘴上沒說什麼,卻故意拖延時間,等他走後,李世民掏出鷂鷹一看,喲喝!鷹早就悶死了。李世民氣的指著魏徵的背影說:"又被你這老小子陰了一把,算你狠!"魏徵之所以一直被李世民所納諫和尊重,除了他自已是一個千古明君之外,還與長孫皇后的賢淑善良是分不開的。
有一次,李世民在散朝後氣啍啍地跑到後宮,咬牙切齒地說:“真想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大驚失色,急忙問是哪個鄉巴佬。李連民一臉委屈地說:“就是魏徵,他老是在朝堂上反對我”。皇后聽完,沒吱聲地退回寢殿,片刻後一身鳳冠霞帔地來到李世民面前,皇后說:“臣妾聽說,君主英明,臣子一定正直,如今魏徵之所以敢直諫,正是由於陛下的英明,臣妾怎麼能不向陛下道賀!"一句話說的李世民心花怒放,氣恨全消。
魏徵對李世民諫言無數,其中對後世帝王及政治家們廣為傳誦,出自《荀子》的一句名言是:"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所以李世民與魏徵的關係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魏徵去世後,對李世民來說是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良師益友,沉浸在一種難以排遣的寂寞和寥落中。所以他發出了出自肺腑的感慨:“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6 # 老貓談史
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我們國家創造了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在這麼長的歷史長河中也誕生了許多憂國憂民的傳奇人物,他們為了國家,為了百姓不顧個人安危,敢於直諫君王,他們是最值得被後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在我的心目中,比干和魏徵都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而且他們憂國憂民,敢於直諫。
比干是商朝貴族商王文丁之子,他在幼年期間就展現出了他聰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還勤奮好學,他一生從政四十多年,為商朝走向強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在從政期間多次直諫商王,主張輕搖賦稅,鼓勵民間農牧業的發展,演練軍隊,富國強兵,在他的幫助下,商朝迅速走向了強大,但是到了商朝末年,商紂王昏庸無道,殘忍暴虐,多次至人民與生死而不顧,比干內心非常焦急,他認為現在正是國家最危難的時期,如果這個時候不直諫就是不忠,如果害怕被施加刑罰就是不勇敢的表現,於是他孤身前往摘星樓直諫三日,商紂王實在是煩的不行,遂把他砍頭挖心,一代名臣就這樣死於暴君之手,真是令人惋惜。
魏徵是中國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魏徵真的是忠心於大唐,但是他的勸諫方式一直非常直白,可能讓人聽了很不舒服,好在他遇到了一代明君李世民,這是有了這位伯樂,魏徵這匹千里馬才有了用武之地。
即使是李世民生病時期,魏徵依然孤身一人向李世民提出建議,李世民欣然接受了這些觀點。
魏徵是出了名的敢於直諫,即使是李世民也經常被他弄的很不愉快,但是正是有了魏徵的敢於直諫,才能開創大唐的貞觀之治。魏徵的勸諫面非常的寬廣,小到百姓生活,大到軍國大事他都要發表一下自己的建議。他極力勸諫李世民不要太過於奢侈,要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將人民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他還建議要勸善懲惡,要下大力度打擊枉法之徒以此來維持社會的安定,他的這些建議都極大的影響了後世社會的政法規定。由此可見魏徵對唐王朝的貢獻之大。
-
7 # 小萌萌說歷史
魏徵是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魏徵以進諫為天職,總是擔心君王沒有堯、舜之心胸,魏徵死後,唐朝那麼多大臣沒有敢如其進言之人,為貞觀之治的出現貢獻力量頗多。魏徵能夠以仁義為本心,制止君王的不當之舉,實屬難能可貴。
-
8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自古文死諫武死戰,在中國歷史上,就有很多大臣敢於冒死直諫的大臣,隋煬帝太史庾質數次勸諫不要征伐遼東,隋朝楊廣皇帝不聽,認為遼東遲早是大隋心腹大患,如不及早消滅,以後還會和大隋爭奪江山,為了長遠利益必須犧牲眼前利益,楊廣英雄豪傑,雄才大略,如果當時楊廣不征討高句麗,東三省必將不保,還會逐鹿中原,還不知鹿死誰手?,楊廣第三次東征高句麗,庾質又勸諫,當然要是為了眼前利益,必然犧牲長遠利益,庾質稱病,楊廣震怒,將庾質投入獄中,並且死在牢獄之中。事實證明東北一直是中原心腹大患,直接威脅朝廷統治。
漢武帝時期,李廣的長孫李陵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兵敗降服,群臣都說李陵有罪,只有司馬遷為李陵說話,而去救援李陵的公孫敖因本人瀆職,懼怕獲罪,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準備攻擊漢朝。漢武帝夷李陵三族,司馬遷為李陵說話,以腐刑代替殺頭。完成屬於太史公的神聖使命史記。
中國歷史上有敢於直諫的賢臣,唐朝的魏徵敢於直諫,多次上書勸諫李世民,寫下流傳千古的《諫太宗十思疏》,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唐太宗李世民對群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
9 # 趙永志67
歷史上敢於冒龍顏直諫者,多剛直為國之臣。東漢的強縣令董宣,湖陽公主的家僕白天殺人,逃入府中不出來,官府不敢抓,洛陽縣令趁湖陽公主:領其家僕外出,抓住他正法。公主大怒,求光武帝做主,劉秀欲嚴懲董宣,董宣以死相諫,以頭撞柱,頭破血流拒不向公主認罪,義正辭嚴,劉秀無可奈何,對其大加讚賞。唐代的名相魏徵,敢以直諫,不計個人得失,太宗從諫如流,開啟貞觀盛世。宋代的范仲淹不惜罷官遭貶,直言上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世人稱道。包拯七彈王逵,三彈張堯佐,不恂私情,令朝堂內外稱其"包青天‘。’明朝的袁可立直言犯上,將生死置之度外,蒙‘震門之冤’二十六載。明朝楊鼎直諫嘉靖皇帝不理朝政,雖受盡酷刑,幾番昏迷,仍不改初心。眾言官前赴後繼,雖寧死而不屈。忠義之臣,數不勝數。
回覆列表
話不多說,直接開門見山,筆者馬上給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還有哪些敢於直諫的忠臣。
東方朔別出心裁,以理說服漢武帝
建元三年(前138年), 漢武帝為了自己的私慾,盡情寄情于田園, 擬劃出關中方圓百里的良田, 建造規模宏大的林苑以供狩獵。朝中大臣紛紛附議,稱聲叫好,而東方朔則不一樣了,他大大不贊成,在朝堂上直接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
東方朔據理力諫:“聽說謙虛謹慎, 天將降福, 驕傲奢侈, 天將降災。現在聖上嫌宮殿不高大, 苑林不寬廣, 要建上林苑。試想, 關中一帶, 土地肥美, 物產豐饒,國家賴以太平, 小民賴以富足, 劃地為苑, 將上乏國家, 下虧小民;為建造虎鹿樂園而毀人墳墓, 拆人房屋, 將使小民無家可歸, 傷心流淚, 怨恨朝庭。昔殷紂王建九市而諸侯叛亂, 楚靈王造章華臺而楚民離心, 秦始皇修阿房宮而天下大亂。前事之鑑, 不可不察。”漢武帝也是個明事理的人,他對於東方朔格外賞識和讚歎,因此漢武帝下詔賜給東方朔黃金百斤, 並授予太中大夫給事中的官銜。幸好的是,東方朔遇上了這樣的明主,明主不惱怒成羞,反倒成了其伯樂。
魏徵逢善不欺,逢惡不怕,冒死向唐太宗直諫魏徵是個不阿諛奉承的人,他甚至是“不把唐太宗放在眼裡”。他時時刻刻盯緊自己的君王,見其稍有不慎,就直接指出來讓其修正。 魏徵直言不諱地對太宗說:“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他還引用荀子的話告誡太宗: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讓唐太宗為之所動,銘記於心,久久不能釋懷。一次,唐太宗問魏徵怎樣做一個明君而不要做一個暗君,魏徵就講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專門投隋煬帝所好,專說順話,不講逆耳之言;專報喜,不報憂,結果隋朝滅亡。由此魏徵得出了一個著名的結論,即“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幸好的是,真心人同樣遇到了真心人,魏徵和唐太宗兩個人的關係十分微妙,不僅僅是君臣之間的關係,而且兩人更相似摯友的親密關係。
《貞觀政要•論任賢》中記載,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極為思念,感慨的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筆者看到這樣的君臣故事甚是為之動容,這種推心置腹、肝膽相照的關係實在是罕見,不由得在心裡為他們比一個大大的贊。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魏徵屍骨未寒,唐太宗便懷疑魏徵生前私結朋黨,加上小人進言,傳聞魏徵生前曾自錄下給皇帝的諫詞,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這個訊息讓唐太宗肝火大怒。唐太宗不僅僅取消了衡山公主許配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還毫不留情地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時隔兩年後,在兩年後又重立紀念。到底真正的史實是如何的,無人得知。筆者只能說,在君臣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個人倒是認為魏徵這個敢於直諫的人,怎麼也不會做私底下那麼齷齪的事,這樣的人都是直腸子,沒有過多的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