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問題222

    金斑喙鳳蝶

    中文名:金斑喙鳳蝶

    拉丁學名:Teinopalpus aureus

    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蝶類→鳳蝶科→喙鳳蝶屬

    中國最稀有的蝴蝶——比大熊貓珍稀得多

    ● 國際瀕危動物保護委員會:R級(最稀有的一級)

    ●《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貿易公約》:一級保護物種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

    屬鱗翅目鳳蝶科。本種是世界上最名貴、極為罕見的蝴蝶,中國特有種。長期以來,一直被世界上的蝴蝶專家譽為“夢幻中的蝴蝶”。該蝶為中國特有種,珍貴而稀少(野外生存數量遠遠少於大熊貓),是唯一的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蝴蝶。很多專家提議作為中國的國蝶。

    形態特徵:翅展81~93 mm。雌雄異型。雄蝶體、翅呈翠綠色,底色黑褐色。前翅有一條黑色斜帶,此帶以內區域色濃,以外區域色淡。外緣有兩條平行的黑帶。後翅外緣齒狀,有翠綠色月牙形斑紋,在月牙形斑紋內側有相應的金黃色斑紋。此蝶即因此而得名,並聞名於世。

    雌翅無金綠色,後翅五邊形大斑色白,尾突細長。

    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江西、福建、廣東、海南。

    金斑喙鳳蝶體長30毫米左右,兩翅展開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種大型鳳蝶。它的翅上鱗粉閃爍著幽幽綠光。前翅上各有一條弧形金綠色的斑帶;後翅中央有幾塊金黃色的斑塊,後緣有月牙形的金黃斑,後翅的尾狀突出細長,末端一小截顏色金黃。它常飛翔在林間的高空,也時而停在花叢間,其姿態優美,猶如華麗高貴、光彩照人的“貴婦人”,因此人們稱它為“蝶中皇后”。70多年前,一名外華人從中國採集到了一隻金斑喙鳳蝶,標本被帶往國外儲存。1984年8月20日,中國東方標本公司採集隊的同志,歷盡艱難,連續幾年上山採集,終於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捕獲一隻雄性金斑喙鳳蝶。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研究室的同志在整理以往採集的昆蟲標本時,發現了一隻前幾年採集到的金斑喙鳳蝶標本,而且是一隻雌的。訊息傳出後,引起生物界的重視,中國從事蝴蝶研究工作50餘年的李傳隆教授特地從北京趕往福建,對它們進行仔細觀察後激動地說:“金斑喙鳳蝶的尋獲,填補了中國昆蟲學研究的一塊空白。”

    1961年,中國郵電部準備發行一套20種中國蝴蝶的郵票,根據蝶類專家的意見,其中必須有一枚金斑喙鳳蝶郵票。可是國內一時找不到這種蝴蝶標本,圖案設計者不得不借助外國的資料。當時,在英國倫敦皇家自然博物館的昆蟲標本珍藏室裡,講解員驕傲地介紹說:“這漂亮名貴的蝴蝶,名叫“金斑喙鳳蝶”。它的產地在中國武夷山,全世界只有我們博物館裡才有這種蝴蝶的標本。”

    據悉,索羅門群島上的大鳥翼蝶標本,曾在巴黎以1800美元一隻,創下蝴蝶標本拍賣最高價的世界紀錄,而一位港商卻願意出2萬美元買下這對金斑喙鳳蝶。由於某種原因,後來雖未成交 ,但由此可見金斑喙鳳蝶的價值,真是“一蝶萬金”!

    中文名:二尾鳳蝶

    別名:雙尾褐鳳蝶,二尾褐鳳蝶,雲南褐鳳蝶,二尾褐絹蝶。

    拉丁文學名:Bhutanitis mansfieldi (Riley, 1939)

    科:鳳蝶科 Papilionodae

    屬:尾鳳蝶屬 Bhutanitis

    地位: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之一。

    分佈區域:四川、雲南,為中國特有種,屬於珍稀蝴蝶之一。

    此物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或《華盛頓公約》保護級別: 二類。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受威脅的世界鳳蝶》列為R級(個體數量甚少)。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翅展65~77mm。翅黑褐色,前翅上半部有6條黃色或黃白色的斜橫帶,從基部數第1、2條到後緣,4和5條在中間合併後到後緣,亞外緣區有1條從前緣直達後緣,使翅面黃白色與黑底色的比例幾乎相等。後翅黃色斑紋比較散亂,亞基區有1條斜橫帶,中區上半部有2~3條帶,下半部有1條曲折的黃帶和1條紅帶達後緣,外緣區有1列黃色斑紋;外緣鈍齒狀;尾突2枚,長者末端膨大呈錘狀;臀角有1枚拇指狀突起。翅反面除脈紋和脈間紋很清晰外,其餘與正面相似。

    [編輯本段]生物習性

    生物學:一年發生1代,成蟲多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上氣候溫和、冬季乾旱晴朗、夏季較為潮溼的高山峽谷林地中。

    [編輯本段]保護意義及措施

    瀕危原因不明,但過度採集無疑是一嚴重威脅。本種是世界珍稀種,科學上尚可能有新亞種待發現,故列為保護物種。建議將其棲息地建為自然保護區,嚴禁捕捉及隨意採集;開展生態、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拉丁文學名:Bhutanitis thaidina

    別名:中華褐鳳蝶,三尾褐鳳蝶,三尾褐絹蝶

    科:鳳蝶科 Papilionodae

    屬:尾鳳蝶屬 Bhutanitis

    分佈區域:甘肅、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省,中國特有種,屬於珍稀蝴蝶之一。

    寄主:馬兜鈴科的木香馬兜鈴(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

    地位: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昆蟲之一,該種為中國特產、瀕危、珍稀蝴蝶。

    此物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或《華盛頓公約》保護級別: 二類。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受威脅的世界鳳蝶》列為R級(個體數量甚少)。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三尾鳳蝶屬高山種,目前僅發現於雲南東川市、巧家等地。成蟲每年5月間出現,喜在樹梢頭來回飛舞,彼此追逐。雌蝶產卵於寄主絨毛馬兜鈴葉子背面,卵粒排列較整齊,一次產卵約30粒。

    生物學:一年發生1代,成蟲五月出現,生活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地區。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翅展86~92mm。身體黑色,腹面有白色絨毛。翅黑色。前翅有8條橫帶,從基部數第1、2、4、8條到後緣,第6和7條在中部合併後到後緣,但是第7條上半部不十分明顯。後翅上半部有3~4條斜橫帶,近基部1條到中室恰好與Cu2脈並連走向近臀角處的紅色橫斑;紅斑下面有3枚藍斑,外緣有4~5枚斑,其中有的呈彎月形;尾突3枚。翅反面脈紋及脈間紋十分清晰,其餘與正面相似。

    [編輯本段]辨別特徵

    本種與二尾鳳蝶(Bh. mansfieldi)很相似,不同的是本種前翅上半部有8條橫帶,二尾鳳蝶有7條橫帶。後翅本種有3條狀突,無指形突;二尾鳳蝶有2條尾突,另有1枚指狀突。

    [編輯本段]保護意義及措施

    瀕危原因不明,但旨在貿易的貪夢採集無疑是一嚴重威脅。本種是世界珍稀種,故列為保護物種。建議將其棲息地建為自然保護區,嚴禁捕捉及隨意採集;開展生態、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中文名:中華虎鳳蝶

    拉丁學名:Luehdorfia chinensis (Leech , 1893 )

    類屬:鳳蝶科 Papilionodae 虎鳳蝶屬 Luehdorfia ( Cruger , 1878 )

    得名原因:翅的基色黃,前翅外緣有寬的黑帶,翅面有很多黑色短紋,猶如虎皮,故名。後翅外緣波形,尾突短,外緣黑帶上鑲有彎月形黃斑,黑帶的中間嵌有藍色斑點,最裡面一列彎月形紅斑。

    分佈:河南、山西、陝西、湖北、江蘇、浙江等省,是中國的特有種。

    相關:在陝西秦嶺和太白山近年還發現李氏亞種和太白虎鳳蝶(L. taibai Chou)(L. ch. lee Chou=L. huashanen Lee)均為中國特有珍稀種類。

    [編輯本段]瀕危原因與保護

    瀕危原因:本種分佈侷限中國東部平原及丘陵地區。該區人口稠密化與都市化以及大農業化,極大地破壞了本種的棲息與生存條件,加之多年來的貪夢採集與捕捉,已對該種的生存帶來極大的危機。

    地位:華虎鳳蝶是中國陝西華山特產,著名的珍貴蝴蝶,其中華山亞種十分稀少,已被列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皮書《受威脅的世界鳳蝶》列為K級(“險情”不詳類)。 中華虎鳳蝶是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的會徽圖案。

    此物種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在祖國長江南岸的早春3月,就能看到一種體型中等、色彩豔麗、翅面斑紋黃底黑條而有似虎斑的鳳蝶在翩翩起物,這就是久負盛名的中國產珍蝶 - 中華虎鳳蝶。由於它出現在驚蟄前後,所以也有人叫它為驚蟄蝶。

    中華虎鳳蝶雄蝶體長15-17mm,平均16.2mm,翅展58-64mm,平均60.8mm;雌蝶體長17-20mm,平均18.6mm,翅展59-65mm,平均62.2mm。翅黃色,間有黑色橫條紋(黑帶),酷似虎斑,亦稱橫紋蝶。除翅外,整體黑色,密被黑色鱗片和細長的鱗毛。在各腹節的後緣側面,有一道細長的白色紋。

    中華虎鳳蝶的前翅基部及後翅內緣密生淡黃色鱗毛。前翅正面的基部,外緣及斜行於其間的3條橫帶呈黑色,另有2條短的黑帶相間其間,終止於中室的後緣。前翅外緣呈曲線狀,有一列外緣黃色斑,近翅尖的第一個黃色斑與後方7個黃色斑排列整齊,無錯位。後翅外緣呈波浪形,黑色,中間有4個小的青藍色斑點,具金屬光澤,在臀角處也有1個同樣顏色的臀眼斑。在青藍色斑外側還有4個黃色半月斑。亞外緣有5個發達的紅色斑連成帶狀,自內緣開始,終止於M1脈。亞外緣的黑色斑細小。中室的黑帶分離成二段。尾突較短,長度約為後翅的15%。臀角有1個缺刻。後翅緣毛除尾突處外均為黃色。

    前、後翅背面斑紋與正面基本相似,但前翅外緣第1-5黃色斑顏色較深,呈橙色。其外側有1條橙色帶,終止於Cu1脈,內側還有1條淡黃色帶。後翅外緣的半月斑略大,呈橙色。在亞外緣紅色斑之前,近前緣處有1塊橙色斑。亞外緣紅色斑與外緣青藍色斑之間呈黃黑色混雜。

    雌、雄斑紋相同,但雌蝶的黃色往往要略深一些。

    卵 立式卵,頂部圓滑,底部平,呈饅頭形。卵粒直徑0.969-1.00 mm,高0.721- 0.803 mm。初產時淡綠色,具珍珠光澤,孵化前變成黑褐色。卵集中成片產於寄主植物葉片的背面。

    幼蟲 頭部堅硬,黑褐色,1~3齡時有光澤,老熟幼蟲無光澤,密被黑色剛毛。單眼6枚,深黑色而光亮,半環狀排列。頭蓋縫淡褐色。胸腹部深紫黑色,體表剛毛叢共6行,分別為:亞背線 - 氣門上線叢2行;氣門下線叢2行;基線叢2行。其中氣門下線叢著生在略呈半球形的大疣突上。各節的剛毛叢深黑髮亮,中間常夾有1~2根白色的長剛毛。氣門長橢圓形,深黑色。

    蛹 體型粗短,粗糙不平,具金屬光澤。體長15~16.5 mm,寬7.5~8.3 mm。初化之蛹頭胸部外觀溼潤,除翅芽淺綠色外,其餘呈淺黃色,以後隨著蛹體乾燥,色澤逐漸變深,呈紅棕色,最後整體呈茶褐色,且質地堅硬。蛹背面:頭端有排列整齊的4個突起,其後方有2個突起。胸部遠比腹部窄,前胸背板有一倒丫形脊突;中胸寬大、鼓突;後胸較窄,有一細絲圍繞在後胸背面;胸部中央有蛻裂線。腹部可見10節,第1~3腹節由窄到寬,第4與第5腹節之間可以上下活動。每一腹節有矩形褐色內凹塊5塊,中央一塊最寬,第一腹節中央凹塊兩側有乳白色斑一對。蛹腹面:頭部呈長方形;複眼半圓形,位於前方兩側,近觸角基部;上唇圓弧形,中央凸出。腹末端強烈向腹面彎曲,與體中軸成直角。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成蟲於每年3~4月間出現,一年一代。交尾後雌蝶腹下產生褐色平板狀衍生物,有蟲寄生植物為細辛,在受驚嚇時幼蟲還會自前胸中央翻出紅色泌腺,這種具有絹蝶和鳳蝶兩科特徵的蝶類是罕見的。成蟲喜歡在Sunny充足處,具有一定溼度的林間溝旁活動。

    寄主:幼蟲取食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的杜衡(Asarum forbesii)、華細辛(Asaru sidboldi)等植物。

    生物學:一年發生1代,以蛹越夏、越冬,部位多在枝幹或樹皮上、枯枝敗葉下及石塊縫隙中。成蟲於3、4月出現,飛舞在潮溼的林間。卵初見於3月中旬,盛見於3月下旬、4月初。4月初至5月中旬為幼蟲活動期,5月上旬開始陸續化蛹。每一雌蝶的平均懷卵量為122粒,平均產卵量為23.5粒。本種己人工飼養繁殖成功。

    臺灣寬尾鳳蝶

    拉丁文學名:Agehana maraho(Shiraki et Sonan)

    英文名:Brood-tail Fwallowtail Butterfly

    別名:八百圓蝶、夢幻之蝶大燕尾蝶

    分 類:動物界fauna-節肢動物們arthropoda-六足總綱hexapoda-昆蟲綱in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鱗翅目lepidoptera-錘角亞目rhopalocera-鳳蝶科papilionidae-寬尾鳳蝶屬agehana-臺灣寬尾鳳蝶

    [編輯本段]描述

    臺灣特產大型蝶類。翅展 90~120mm。和中國大陸產的寬尾鳳蝶非常接近。前翅底色黑而略帶褐色,後翅在中室附近有白色大紋,在外沿則有一排紅色弦月型紋,雌蝶較雄蝶略大,由於具有特別寬大的尾狀突起,同時因二支翅脈貫穿其間,乃其他鳳蝶所無之特徵,因此舉世聞名。

    相同處有:都具有寬大尾狀突起,且有兩條尾脈。

    不同處有:後翅中室和附近呈白色,外緣各室、臀角、尾突上的紅斑呈圓門形。雌蝶翅面較寬圓。

    [編輯本段]發現

    在1932年於宜蘭烏帽子河灘被發現,日據時代任職宜蘭農林學校的鈴木利一,是相當有名的蝴蝶痴,在一次意外的巧遇中,他捕獲了全世界第1只寬尾鳳蝶,當時就被其特別寬大的尾突所深深吸引。

    鈴木隨後立即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素木得一,素木隨即帶著助手前往宜蘭捕獲了第2只寬尾鳳蝶,由於旅費高達 800 日圓,因此她也被日人戲稱為「八百圓蝶」。在他發表寬尾鳳蝶時,將其種小名命為「maraho」,正好與泰雅族中「酋長」之意同音,意味著其與眾不同、唯我獨尊的象徵。

    素木更將寬尾鳳蝶列入天然紀念物名單之中,這也是臺灣產蝶類首度出現在天然紀念物的名錄中,而在1936年,寬尾鳳蝶與中國寬尾鳳蝶,更被生物學界將它們從原來的鳳蝶屬中,被提升成為一個新屬,也就是「寬尾鳳蝶屬」。

    [編輯本段]生態地位

    該種為臺灣特產,極為稀有。成蟲棲息時常平放翅膀,飛行緩慢,常作滑翔飛態,幼蟲寄主於檫樹。在烏來和臺東都有采集記錄。該種在學術上有很高的價值,有中國“國蝶”的美譽。

    [編輯本段]保護

    寬尾鳳蝶喜歡出沒於海拔1000到2000公尺的山區,早期這些地點都是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的地方,加上其發生期僅限於每年5到8月間,因此當時的採集記錄非常稀少,而被稱為「夢幻之蝶」,但卻也因為聲名大噪,一對寬尾鳳蝶往往可以賣到上萬元,在金錢的驅使下,也使寬尾鳳蝶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編輯本段]分佈

    臺灣。海拔1000到2000公尺的山區,喜歡在向陽的崩塌地活動,並將卵產在屬於崩塌地先驅樹種的檫樹上,因此已有生物學家提出一個相當諷刺的論調,就是去年921大地震所造成的山崩地區,由於適合檫樹的生長,因此對於瀕臨絕種的寬尾鳳蝶而言,說不定反倒是個絕佳的生命轉捩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ACD指標在實戰中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