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憑欄待月的哥

    李自成率軍百萬佔領北京城,逼死崇禎帝,利誘吳三桂投降,並送去糧草銀兩。吳三桂正欲降李,傳來李手下將領霸佔小妾陳圓圓。吳三桂怒髮衝冠,暗中聯絡投靠皇太極,並舉起反李大旗。李率義軍殺向山海關,吳三桂率關寧鐵騎,利用地理優勢,與清軍聯合,大敗李自成。李倉皇逃回北京,後又撤出京城。吳三桂投降清軍,導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所向披靡。自此,華人剃髮異服,華夏衣冠盡失。

  • 2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投降是 多爾袞願意出兵幫助剿滅李自成的首要條件 不存在聯手一說 要麼投降 要麼你自己去挑李自成 後果自負 所以吳三桂是在投降之後才開始著手佈置山海關戰役的

  • 3 # 紅塵築夢

    是是非非說不清楚,獻山海關之前,本來都一切順理成章投大順,結果陰差陽錯的被逼反。那就說獻關之後吧,吳三桂和多爾袞的協議是借兵平叛,割讓黃河以北給滿清作為酬勞,應該說,從法理來說,不算投降,只能說出賣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隨著關寧鐵騎的一路所向披靡,一群流民很快就被殺得一鬨而散,一直從山海關殺過了長江,在九宮山誅殺了冤家李自成,大順被滅。而然,早就打好了算盤的清軍突然翻臉不認賬,大舉入關,並迅速佔領了吳三桂打下的地盤,攆在吳三桂後面,迫使不得不轉為實質性的投降滿清。騎虎難下的吳三桂這時候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南明給滅了,鐵桿漢奸就此形成。

  • 4 # 江左吏

    一開始是想借兵打進北京,再甩了清軍的。但多爾袞也是個狠角色,同意借兵,但要求吳三桂親自到清軍大營盟誓。吳三桂沒辦法,單靠自己確實打不過李自成,只要親自去了清軍大營。結果一去,就萬事不由他了,要求他剃髮才發兵,橫豎都是死,萬般無奈之下,去的人全部都剃了頭髮。剃了頭髮,投降的心理障礙就沒了,因為不管你真投降假投降,別人都會認為你是真投降。一片石之戰後,他隨清軍入關(為什麼不是清軍隨他,因為清軍才是大部隊啊,吳三桂才多少人馬,李自成都打不過,怎麼打得過清軍),相當於被清軍實際控制了,再脫身也不容易,接受了清朝官爵,就成了徹徹底底的真投降了。

  • 5 # 比管燉豆腐

    開關揖敵入金廬,一頂王冠幾日舒?當年吳三桂找人算命,算命大師送給他的詩:

    天門之上一張口,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啼畢若不死,馬嘶雙聲萬世留。

    本為英雄豪傑種,欺天欺地欺蒼生。邪念無窮心機動,卻留萬世罵名聲。

  • 6 # 歷史神秘人

    吳三桂也不是真心就投降滿清,他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關,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吳三桂內心裡只是想利用滿清,可是滿清狡詐的多爾袞何嘗不是利用吳三桂,清楚吳三桂的心思。形勢變化的太快,在一步步逼迫和退讓討價還價過程中,精明的吳三桂碰上更精明的多爾袞,最終還是成為了幫滿清打天下的走狗漢奸,不是吳三桂沒有掙扎過,而是大勢所趨,形勢逼人,一點都不由人啊!

    當時吳三桂奉崇禎聖旨回京救駕,沒想到走到半路崇禎上吊死了,吳三桂只好回到山海關啦!歷史該如何走,吳三桂成了最關鍵的人物。關外的多爾袞也知道了明朝滅亡,認識到滿清入關爭天下的最好時機啊,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城,也清楚知道滿清虎視眈眈中原想入關,因此吳三桂怎麼選擇,就決定了大順和滿清的命運。李自成和多爾袞也是拉攏吳三桂,在這場拉攏的博弈中,也最終影響了吳三桂的選擇。

    在雙方的拉攏中,李自成首先出局了。他不僅僅殺了吳三桂的全家,還霸佔了吳三桂最喜愛的陳圓圓,這就徹底得罪了吳三桂,吳三桂就偏向滿清啦!當然吳三桂也是假意投靠,他對多爾袞說可以放清兵入關,只是借清兵,打敗李自成,為明朝報仇,壓根沒提投降的事。多爾袞才不同意呢,借兵是不可能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吳三桂剃髮投降,還封吳三桂為王,才可以借兵。吳三桂接到回信不同意,先擱著,等等形勢怎樣再說。結果李自成不再拉攏吳三桂,直接帶領大軍直逼山海關,用武力逼迫吳三桂投降,否則就攻打吳三桂。

    這時的吳三桂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頭疼的很。和李自成打吧,又沒有信心打的過,真的去投降滿清,內心也過不去,沒辦法,他只好再次寫信給多爾袞,要求借兵打敗李自成為明朝報仇,條件是以割地作為報仇,以黃河為界,北邊是歸滿清,南邊是南明。多爾袞接到信後,明白吳三桂還是不想投降,對明朝有依戀之心,但是態度變的很低微,可見吳三桂受到李自成的壓力很大,多爾袞覺得時機到了,他也怕李自成真的攻打了山海關,幹掉了吳三桂,然後李自成接過了山海關,滿清還是進不了關啊!所以多爾袞和吳三桂達成協議,要放清軍入關,一起幹掉李自成,之後的事再說,吳三桂也是能接受這個協議的,於是吳三桂就放了清軍入關,歷史終於開了新篇章。

    滿清,吳三桂,李自成這決定了歷史走向的三方勢力終於在一片石決戰啦!狡詐的多爾袞在戰時擺了吳三桂一道,說好一起打李自成,可是戰時,吳三桂和李自成打的你死我活,多爾袞卻遲遲不參戰,這就是多爾袞聰明的地方。他知道吳三桂還沒有真心投降滿清,無非是想儲存實力,以後侍機而動,甚至有爭霸天下的野心。所以多爾袞可以用吳三桂,但是要利用李自成削弱吳三桂的力量,變弱小的吳三桂,多爾袞才好拿捏住控制住吳三桂為滿清賣力啊!當吳三桂和李自成雙方流的血夠多了,多爾袞立刻出兵,清軍的加入,結果很快出來了,李自成打敗了。戰後多爾袞逼著吳三桂剃髮投降,無奈的吳三桂只好投降滿清了,沒辦法,清軍留在旁邊,不投降,就只有死了。吳三桂雖然投降,想的還是以後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也說不準啊!

    只是形勢變化太快,吳三桂的心思化成泡湯啦。多爾袞佔領北京城後,立刻接了順治入北京城,宣示了滿清正式入主中原,這個政治影響力是震撼的。而且多爾袞為了儘快統一天下,幾路大軍南下,吳三桂和阿濟格一路,其實阿濟格就是監視吳三桂的,吳三桂也做不出什麼動作出來。結果不到半年,南明幾乎被滅了,南明最後的永曆皇帝被趕到了緬甸地區,滿清已經控制了整個天下啦,吳三桂再有什麼心思也無能為力啦!多爾袞立刻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昭告天下,吳三桂這時真的沒有退路可走了,只能當滿清的臣子啦,最後他殺了永曆皇帝,成了鎮守雲南的平西王。

    不管吳三桂當時放清軍入關時候不是真心投降滿清,只是形勢逼人,大勢所趨,已經不是人為所能抗住的,明朝滅亡,滿清統一天下,這就是時代的選擇,吳三桂投降滿清不過是順歷史潮流而行,當然他是順了,那就要揹負歷史的罵名,他不想被歷史潮流吞噬生命,只好那樣做啦,這就是代價,不順就死,順了包住生命,但要付出代價罷了!

  • 7 # 俠義為懷蕭大王

    我是蕭峰,我來回答。

    這段歷史其實有些曲折,吳三桂在歷史上乃至今日的文化領域內都是被打著漢奸的標籤。到底事實如何了?且聽我仔細剖析一番。

    民間有種傳聞說吳三桂降凊是因“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是闖王攻破北京城,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帶軍進京救駕,在行軍至河北京師附近時獲悉崇禎皇帝已經上吊身亡!

    不知何去何從的吳三桂率軍返回山海關準備看看局勢再做打算,這時候的吳三桂應該是不會想投降後金的,畢竟後金騎兵強是強,但是還沒入關,中原大部還在漢人的掌控中,再加上老父親以及家人均在京師李自成的控制下。

    一邊擔心家人安危一邊關注天下大局之際,恰逢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派遣手下將領唐通來商談聯合抗擊後金鐵騎,於是本著“兄弟關起門來打架,外人來了,自當放下仇隙共御外敵”的想法,吳三桂答應了李自成一方的請求準備投靠李自成一起對付當時由後金“攝政王”多爾袞領導的鐵騎。

    人算不如天算,流民起家的李自成一方軍紀渙散,李手下將領私自搜掠吳三桂父親吳襄在京師的府邸,無故拷問吳襄並帶走吳三桂愛妾陳圓圓!事已至此,李自成也無可奈何,本想控制住此事不讓吳三桂知曉,但是京師混亂之際,吳府有人趁亂逃出,見到了正率軍行至永平西沙河驛的吳三桂並將此事告知。吳三桂立刻大怒,撕毀先前與李自成達成的“聯合協議”,立即釋出討伐李自成為崇禎皇帝雪恨的檄文,這時候的李自成心中怒火雖盛,但是還不至於想要獻出山海關徹底的投降後金一方。為什麼了?要知道當時普通老百姓雖然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但是士人階層領軍將領還是很有民族大防這種思想的,像屈膝草原“蠻酋”,帶外敵入侵中原這種事那可是要背上奸賊的罵名,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

    被攻破北京城這樣的軍事勝利以及手底下人多勢眾表象刺激的自大狂妄又急不可耐的李自成部得知吳三桂不肯投效自己,自然不會把問題歸結到自己身上。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劉宗敏親自統率大軍往山海關,另派大將唐通率兵兩萬從山海關北一片石出長城,夾擊吳三桂。隨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吳三桂父親吳襄等人。李自成本人則率主力佈陣於石河(今秦皇島燕塞湖水庫)。

    軍伍出身,手上握有實力強勁的“關寧鐵騎”的吳三桂自是絲毫不虛,但是考慮到敵我雙方在軍隊人數上確實存在著巨大差距,吳三桂還是派出了信使請求後金排軍協助……

    篇幅有限,戰爭的過程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相關資料。

    戰爭開戰之初,待價而沽的多爾袞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觀,在吳三桂一方漸漸露出疲態並且有部分人投降李自成的大順軍後,多爾袞在再一次接到吳三桂的請求後派出三路軍隊入關參與戰局。有了後金騎兵的加入,李自成的大順軍很快就抵擋不住,一路潰敗,直至最後走入窮途末路身死煙消。

    好了,此時咋們回到題主的問題上。在李自成的大順軍的進攻前期,自知不敵的吳三桂開始想的是請求後金派軍入關協助他對付李自成的進攻。這時候他應該許諾了後金一些政治上的好處的。吳三桂也不是三歲小孩,他也知道請賊容易送賊難的道理,清軍入了關,在想他出去不拿出相當大的代價是不可能的。吳三桂打自己的小算盤,多爾袞集團所圖之大怎麼會是他能想象到的!

    事實就是如此,清軍入關後一路勢如破竹,打流民起義軍,打明朝殘餘勢力那可是連戰連勝!清軍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心驚膽戰害怕清軍回過頭將自己也滅了的吳三桂此時只能順勢而降了,投降後的吳三桂依然獲得鎮守一方的權勢,甚至可以說比在崇禎手下當個總兵獲得的權勢利益要多得多。這時候的吳三桂應該是徹徹底底的投降了清軍了。為表忠心,投降後的吳三桂在協助清軍清繳明朝殘餘勢力以及殺害南明皇帝等事上可謂主動的很了!

    所以題主的問題,我不能簡簡單單的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準確的說,在初期,吳三桂只是想利用清軍而放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後面一看自己無法控制局勢時才算是徹徹底底的投降了。

  • 8 # 野山cium

    吳三桂本來打算向滿清借兵討賊,殺敗李闖軍後再閉關以拒清兵的。那知多爾袞心計更深,在吳三桂與大順軍作戰不力時,拒不出兵,逼迫吳三桂主動降清。並在入關後,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以吳三桂的關寧軍作先鋒一路攻城掠地,同時達到削弱關寧軍的實力的目的,這時的吳三桂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 9 # 冷月鉤沉

    明末清初,隨著崇禎帝自殺,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只存在三個軍事力量,分別是後金,吳三桂,李自成。

    其中吳三桂的處境最尷尬,他本來屬於明朝的將領,負責在寧遠抵禦後金的侵略,但是崇禎皇帝已死,明朝群龍無首,他現在也很迷茫,不知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北方有後金,南方有大順,自己腹背受敵,如果不歸順其中一方,那麼自己肯定會被消滅。

    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多爾袞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覺得滿清畢竟是異族,自己投降大順似乎更好。

    但因為小妾和父親的緣故,吳三桂選擇了第三條路,那就是借刀殺人,因為他在看來,自己不是數十萬農民軍的對手,只有藉助後金的力量,才能戰勝李自成,到時候雙方兩敗俱傷,自己可以坐收漁利,說不定可以光復大明,迎回大明王朝的下一代皇帝。

    可是,吳三桂的計謀並沒有逃過多爾袞的眼睛,他知道吳三桂不是真心投降自己,於是讓吳三桂和李自成先交手,等到兩敗俱傷時,多爾袞出來收拾了殘局。

    吳三桂的如意算盤落空了,眼看李自成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他只能投降後金,等待日後再重做打算。

    歷史證明,最後的吳三桂果然起兵反清,最後以失敗收場,只能說歷史不青睞吳三桂,而青睞滿清政府。

  • 10 # 小主宰影視說

    本來他可能還要猶豫,到底跟誰混,結果李自成手下殺了他家人,奪了他老婆,還有的選嗎?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就是男人,也順應了歷史潮流,畢竟李自成這個農民起義家目光短淺難成大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最高領袖力挺總統魯哈尼,反對議會罷免,哈梅內伊的真實想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