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忠恕以自修,以直報怨是功用,功用須以社會責任自居,自修才能明辨是非。父慈子孝,才能激勵後來人,社會才能繁衍,最終落在做人的樂趣上。變動是人性的大求,上升的通道是社會的穩定的根基,普通民眾才是國家發展的根基。而人性的弊端必將導致社會的長久穩定,長久穩定必將阻斷上升通道,終將天道輪迴。得大道必將無好壞之分,有壞必將有好克治,無好無壞社會穩定不長久

  • 2 # 使用者369966854458

    我忽然覺得孔子的話好像就這麼隨口一說,其並沒有論證這句話是怎麼得來的!我們經常講的"你要講道理呀"難道就這樣被……

  • 3 # 儒者讀書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產生誤解,甚至發生怨懟,為此不惜互相傷害。面對這種情況,孔子認為人應該是愛憎分明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以直報怨”而不是“以怨報怨”,說明孔子不支援那種“冤冤相報”的報復,“直”是正直,用正直回報惡行。比如一個人的長輩犯罪被殺,那麼他應該以此為戒並更加重視正義,而不是反社會;一個人的利益被別人侵犯了,那麼他應該透過正當的渠道或者自身的努力拿回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透過偷盜殺人來拿回自己的東西。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經常反省自己而不是苛責他人,是孔子一貫主張的人生態度。這與“以直報怨”並不矛盾,因為這很明顯是在“怨”之前,所以說“遠怨矣”。人都不希望自己到處樹敵,所以經常反省自己就很重要了,自己做錯了,就該及時改正。

    另一個方面,自己該反省的反省了,該做的做了,還是無法化解矛盾,要麼是自己思維侷限,要麼是別人的問題,後者則“以直報怨”。

    “因己之慾,推以知人知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所謂忠也。“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所謂恕也。――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寬恕,也不是一味的原諒,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自己不願意承受的,又怎能強迫別人接受呢?復仇,是有原因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你是主動去偷盜殺人,你自己肯定是不希望自己被偷或被殺的。推己及人,人的共情即是如此。

  • 4 # 冷國儉

    “以直報怨”一語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的第34章,標號:14.3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出自《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的第15章,標號:15.15。“吾道,一以貫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的第15章,標號:4.15。

    前兩條是孔子講的人生的修養方式,方法;最後一條是講人生修養的終極目的、目標。第一條,修養成“以直報怨”,別人的怨恨、仇怨總是有原因的,自己正確地用正直心理去想,去揣度,用正面態度去對待,勿用邪心去猜測。如此,就不會激化矛盾,而平息事態。第二條,嚴格要求自己,寬宏以待人。躬,副詞狀語,親自。“自厚”,主謂結構,譯為“自己多要求自己”。自,代詞,自己。厚,動詞,厚待,多。第一人稱代詞“自”用在單音節動詞前,表示動作由自己發出並及於自身。“自厚”就是“自己多要求自己(自己厚待自己)。例如“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對於別人則少要求少麥怪。此乃修身不可或缺的態度與精神。第三條,修養的目的就是在精神上行動上悉能達到“忠"和“恕”。忠,盡心竭力,赤誠無私。豎看,對上級,對君。恕,將自己的心度別人的心。作為道德標準而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引申為饒恕、寬恕。此乃人生修養的終極目的。

  • 5 # 至尊昊

    以直報怨是在指別人傷害過你之後,你需要對他人採取的行為。人們往往會在受到傷害的那一瞬間陷入茫然的狀態,會因為正在受到傷害的力量而恐懼,同時也會因為不甘心而感到焦慮。這時候人就會陷入一種空白的狀態。而人在空白狀態下,往往會選擇將決定權交給他人。因此便會由孔子所說以直報怨來提示人們如何正確的去做。至於厚他薄己,只是在日常為人的過程中所應做到的。人都是自私的,那麼換過來講,如果一個人得到來自他人的滿足,那麼他就會對滿足她的人產生好感,而這股好感便是你今後辦事的人脈基礎。這是一種平日裡的處世哲學。是與危機條件以及過激條件下的處事方式不同的。所以兩者並沒有衝突,不過還是那句話,因材施教。什麼樣的情況下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具體還要靠實際情況,如果只是因為照搬照抄而失誤,並怪罪古人發明公式發明錯了,實在是一種幼稚的行為。

  • 6 # 標叔696

    以德報怨,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以德報德,是人情的常理。以怨報德,良心變狗肺。以直報怨,是對人對已最直接,最負責的方法和態度。――――孔子之道,忠怒已矣。這是髙徒曾子,對孔子一貫思想的貫通,貫徹的實際表現。

  • 7 # 壹壹若塵

    看提問朋友的意思,覺得三者之間似有矛盾之處,有些讓人無所適從,談點自己的看法,以期和感興趣的朋友共同探討。先把幾條原文列出來,再逐一分析。

    1、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2、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4、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上面的第4條是《道德經》裡的話,因為與之有關,所以一併列出。

    (一)

    孔子上面所講的第一句話,是指個人修養的問題,他曾經說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就是從君王到普通百姓,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嚴格要求自己,寬和對待他人;與人打交道中出了矛盾,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能減少他人的埋怨與怨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第二句是孔子和弟子曾參的一段對話,講的是孔子告誡弟子們應該遵循的立身處世之道。忠的意思是忠於職守、信守諾言,言必信、行必果;恕的意思是以愛人之心推己及人,對於別人的不當之處採取寬厚包容的態度。孔子說一以貫之,是告訴弟子自己一直堅持這一原則,他認為堅守忠恕之道是君子的基本素質。

    以德報怨,是老子主張的觀點。老子是站在天地、自然的高度來看待塵世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世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在老子眼中是細微瑣碎的,不足為道,所以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柔弱勝剛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這是聖人的處世高度,是千千萬萬的凡夫俗子無法企及的。

    以老子的智慧,他不會看不透芸芸眾生人性中的弱點,所以上面的第4句話,老子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仇怨,即使一時和解了,怨恨也不會消失的乾乾淨淨,還會有一些怨尤的情緒存留在當事方的心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德報怨也未必是最好的方法。那麼,好辦法是什麼?老子沒有說,也許是不願意說。

    (二)

    弄明白了上面的第1、2、4句,回頭再看第3句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這段話的大意是:有人問孔子,如果某人對我不好、傷害我,我加倍對他好,以此來感化他,這樣做怎麼樣?

    孔子的回答是:對你不好的,你加倍對他好,那麼,對你好的,你該怎麼辦呢?如果同樣是加倍的好,那你不是好壞不分了嗎?對你不好的,你應該採取正直的態度,用直道對待他;對你好的,你才應該加倍對人家好。

    這句話裡一個關鍵的字是:直。直是指正直、直道,而不是直接、直率。

    如果理解為直接、直率,對你不好的直接懟回去,就變成了以怨報怨,不符合孔子提倡的君子之道,孔子不會那樣狹隘。

    正直、直道是什麼?一是仁,二是禮。以一顆仁愛之心待人,堅持禮的標準處世。

    孔子提倡的直道,在《論語》裡隨處可見。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在魯國當個小官,仕途一直不順,多次被罷免。有人勸他離開魯國,他回答說,做正直的人守正道,在哪兒也不會一帆風順;如果不堅守正道,何必離開祖國,只要放棄正道,我在魯國也能得寵。這裡雖然講的是柳下惠的事,同樣也代表了孔子的觀點,否則這段話也不會出現在《論語》裡。

    子曰:“人之生而直,罔之生而幸而免。”

    孔子認為:人活在世上要正直,堅守直道。一心走邪路的人,能夠免於災難,只不過是因為幸運而已。

    所以,以直報怨應該這樣理解:某人對你不好,你用直道(禮的標準)來決定對他的態度,可以包容,也可以不理睬,還可以制止,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基本原則就是不要逾越了禮的範疇。

    因此,躬自厚而薄則於人,講的是修身;忠恕一以貫之,強調的是立世應該堅持的原則;以直報怨,是要人們用大眾認可的倫理道德處理可能遇到的矛盾糾紛,這三者之間並不相悖。

  • 8 # 村夫196903617

    《論語》其實就是孔子的隻言片語集。每一句究竟有什麼意思?誰知道?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這句是允許異端存在?還是不允許異端存在?

  • 9 # 七月流火140400643

    “以直報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忠恕之道”,這三者都是孔子思想的內容。其內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它以孔子及其弟子日常的語言告訴人們為人處事的道德原則。語錄體的特點是它並非系統的闡釋,而是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來論述。這樣,就會使得不同的論述之間,可能是矛盾和衝突的。但只要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弄明白了,其背後的道理就可以“一以貫之,融會貫通”了。

    上面提到的三句話都與處理人際關係有關。 以直報怨適用於與別人發生衝突和矛盾之時。簡單的說,就是處理與敵人之間的關係。這句話出於《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說的是,別人對我不好,我反而對他更好。以此來感化他。這種思想與所謂的“別人打我左臉,我把右臉給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孔子的思想顯然沒有這麼矯情。他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對敵人這麼客氣,那麼對朋友呢?所以,平等相待就行了,別人贈我以木桃,我將報之以瓊瑤;別人對我以巴掌,我必還之以拳腳,這才是孔子。如果通俗的講就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可以用來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如果出現了問題,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先查主觀,再找客觀。薄責於人,就是客觀條件。所以,躬自厚薄責於人是有前提條件的。之所“躬自厚”,是要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找到努力加強的方向。薄責於人,是因為別人對我們沒有惡意。假如我們的問題是別人的惡意破壞造成的。那麼,我們必將與之結怨,這樣,就不用“薄責於人”,“以直報怨”就行了。

    “忠恕之道,一以貫之”現代的理解,有很大差異。前些年傅佩榮先生在《百家講壇》講孔子的時候,提過這個問題。傅先生認為,曾子解釋的“夫子之道的一以貫之”指的是“忠恕之道”的解釋是有問題的。因為“忠恕”明明不是一,而是“二”,忠是忠道,恕是恕道。明明是兩個方面,怎麼可能是“一”呢。傅佩榮認為,孔子所謂的“一以貫之”的“一”指的是“仁”。傅先生說,孔子對自己的學術很自信,於是,他便問曾子,曾參啊,我的學術有一條始終聯絡的主線,你知道嗎?曾子說,知道。孔子課講到這兒,沒什麼講的,便出去了。孔子出去,在傅先生看來,是因為生氣。當孔子問曾子問題的時候,他應回答:何謂也?說明自己不知道,請孔子解釋。於是,孔子就可以給予解答了。可以現在情況是,孔子問的時候,曾子說“知道”,孔子自己的答案沒辦法公佈。所以生氣出去了。其它學生問曾子的時候,他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曾經很贊成這個解釋。可是,讀了朱熹的《四書集註》之後,我對傅先生的這個解釋有點懷疑了。

    傅先生想象的孔子教學的場景,不太符合孔子的個性。如果曾子的解釋確實是錯誤的。孔子大約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予以糾正。可是,論語中並沒有體現。而且,後世的學者,對曾子的解釋並沒提出異義。可見是認同的。下面我把程子對“忠恕之道”的解釋抄過來,大家可以看看,到底誰是誰非,大家自下定義。

    盡已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或曰:“中心為忠,如心為恕。”於義亦通。“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夫子之一理渾然而泛應曲當,譬則天地之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以外,固無餘法,而亦無待於推矣。曾子有見於此而難言之,故借學者盡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曉也,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本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此觀之,“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體,恕者用,大本達道也。此與“違道不遠”異者,動以天爾。又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聖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貫之’唯曾子能達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猶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謂‘忠恕違道不遠’斯乃下學上達之義。”

    朱子的解釋,透過“忠恕”二字,把《易傳》以及《大學》《中庸》全部聯絡了起來。傅佩榮先生以現代科學的眼光,可以把忠恕解釋為“二”。而儒家根據易經的思維可以一與二,二與一混同起來,背後也有其學術上依據。

    我們先按忠恕為“二”來說一下。忠,簡單的說,就是辦事盡心盡力,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事,就是忠。忠,說的是主體做事的態度。恕是,個體對事的態度。由“忠”推出儒家做人最重要的原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由“恕”推出,己所不欲,勿使於人。由忠恕向外推,得到為人處世的原則,向內,都歸結到行為的主體,也就是個人,既是中庸。

    總之,《論語》中的這三個觀點,看似有相互矛盾之處,但在內在的文學精神和思想邏輯上是相通的。

  • 10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你可能有誤解,其實三句話含義相同,沒有如何選擇的問題。簡析幾句,供參考。

    【1,三句的所指】

    共性有五個:(1)都是自修的標準,只對自己,不對別人。(2)都是反省的內容。(3)都是“誠意、正心”的要領。(4)都是“以人為師”的態度。(5)都以“思無邪”為方向。

    【2,三句的關聯性】

    區別只是用詞和含義側重不同:“以直報怨”偏向對人示以“無私的事實”,取得他人的諒解,強調“平等”之意,以化解矛盾;“躬自厚,薄責人”偏向正己,以低姿取得他人的諒解,強調“攬過”之意,以化解矛盾;“忠恕,一以貫之”偏向對人示以“心行一致”,先為榜樣,強調“先正己,後正人”之意,以化解矛盾。從含義外延看,“忠恕”這句可包括前兩句。

    【3,容易誤會的原因】

    主要是兩個:(1)把“忠恕”解讀為對待別人的處事態度,其實該詞指學人的心態,與外人無關。換言之,該詞是包容一切的心態,是內在的心理要求,與面對物無關。(2)把“以直報怨”解讀為“冒犯別人後的做法”,其實立志做君子的人,心無爭、無得,也就無敵和無我,不會與人爭私利,也就不會主動製造矛盾,而只能是別人誤會後,才如此做。換言之,這是別人有錯後的應對法,不是自己錯後的應對法。同理,“躬自厚,薄責人”也如此,也是面對別人犯錯,學人的應對法,也不是“己錯後的做法”。

    【4,經典裡三句的語境差別】

    “以直報怨”的引申義是不悔,主要強調以“正”化解矛盾;“躬自厚,薄責人”的引申義是謹謙,主要強調以“仁”化解矛盾;“忠恕,一以貫之”的引申義是忍耐,兼有前兩者的化解矛盾法。

    【5,三句態度的差別】

    “以直報怨”是被動態度,“躬自厚,薄責人”是主動態度,“忠恕,一以貫之”則不論態勢,是一律平等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創板在滬掛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