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齊遊戲

    第一部分:“愛爾蘭之殤”

    V2中的愛爾蘭大饑荒

    這是當時的社會背景:

    愛爾蘭大饑荒,俗稱馬鈴薯饑荒,(failure of the potato crop)是一場發生於1845年至1850年間的饑荒。在這5年的時間內,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這個數目除了餓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萬因饑荒而移居海外的愛爾蘭人。

    造成饑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種稱為晚疫病菌(致病疫黴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馬鈴薯腐爛繼而失收。馬鈴薯是當時的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來源,這次災害加上許多社會與經濟因素,使得廣泛的失收嚴重地打擊了貧苦農民的生計。大饑荒對愛爾蘭的社會,文化,人口有深遠的影響。

    在愛爾蘭發生馬鈴薯饑荒時期大不列顛仍從美洲進口大量糧產,其中一部分甚至經過愛爾蘭的港口轉運;但飢餓的愛爾蘭人卻買不起這些糧食,英國政府提供的協助也十分稀少,最終造成高比例的愛爾蘭人餓死。

    馬鈴薯是19世紀愛爾蘭人賴以維持生計的唯一農作物,而作為地主的英華人卻只關心穀物和牲畜的出口。自然災害以及政治壓迫迫使人們揭竿而起,但最終失敗。一百餘萬愛爾蘭人死於饑荒。

    當時的愛爾蘭人,民不聊生,易子相食:

    1845年收到真菌災害的收成是10月-11月,國家東部較為富庶的地區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從那裡,病害向西部蔓延。整株整株的幼苗還沒等到收穫就腐爛了,家家戶戶一年的儲備喪失殆盡。”

    真是英國姥爺的 傳 統 藝 能 啊。

    饑荒逃難的愛爾蘭難民

    而當時統治愛爾蘭的英華人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真實歷史下的故事。

    日不落帝國

    英國就是那個時代繁榮、發達和文明的象徵,其國力居世界翹楚,世界列強之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甚至就在大饑荒四年前,英國為開啟中國的大門,不惜從印度募兵、勞師動眾從印度派軍艦發動了鴉片戰爭。而且此時,英國正全力籌辦人類歷史上首屆世博會。

    無動於衷

    然而,聯合王國面對愛爾蘭的史無前例的大饑荒卻無動於衷,任災情蔓延和愛爾蘭人民拋屍遍野。

    甚至後來災情危重,當第一艘運糧船達到愛爾蘭時,運送的救災玉米卻無法食用(因為過於漫長的運輸時間而已經腐爛),即使無法食用的玉米,申請也需要極其複雜的程式。甚至英國政府對自發的出於人道主義的救助也橫加阻攔。

    據土耳其《今日時報》(Today’s Zaman)2012年1月報道,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默西德一世(Sultan Abdülmecid I)也看不下去了(大尾巴熊注:其實蘇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在實施漫長的坦齊馬特改革,需要西方英法等列強的默許和民意支援,本質上是用廉價的捐款換昂貴的政治影響力);他宣佈將向愛爾蘭饑民捐資1萬英鎊。

    不過,維多利亞女王私下要求蘇丹捐資1000英鎊即可,因為女王本人不過捐資2000英鎊(大尾巴熊注:這個確實無法怪罪維多利亞女王,當時1000英鎊確實不是小數目,還是從女王的小金庫裡拿的,並非國庫;主要罪人,應該是下議會的各位“英倫紳士”們。)

    於是蘇丹在捐資1000英鎊之後,又“悄悄”將三船糧食運到愛爾蘭,援助饑民。此外,1847年,美國印第安喬克託部族(Choctaw)也籌集了710美元善款捐助給愛爾蘭饑民。

    都柏林街頭的大饑荒紀念雕塑

    自私法令

    英國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大饑荒期間即1846年廢除了《穀物法》,破壞了愛爾蘭糧食自由輸入英國的權利,使愛爾蘭的小麥失去了它在英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從而反過來破壞了愛爾蘭的農業經濟;在愛爾蘭的英國地主,自《穀物法》廢除後,無視愛爾蘭的饑荒,多半由種植小麥改為經營畜牧業。

    為什麼?因為畜牧業更能!賺!錢!

    愛爾蘭人餓死了關英國姥爺P事!這就是滋乎上某些人要的市場經濟、要的自由市場噢!

    這不,本來就饑荒,英國地主把有限的土地拿來發展畜牧業更大減弱了抵抗饑荒的能力,從而相當程度的加重了饑荒的發展。

    趁火打劫

    在饑荒最嚴重的幾年間,愛爾蘭仍然向英國本土出口糧食。(因為英華人出的價格更!高!呀!你們愛爾蘭人就是畜生不如!)

    而且整個饑荒期間愛爾蘭都是糧食淨出口。

    這不僅僅是饑荒,更是人禍。

    這種趁火打劫、釜底抽薪不顧愛爾蘭人民死活毫無人性的做法,使得這場自然災害迅速演變成人禍。

    而1782年至1783年的饑荒,當時的愛爾蘭政府把港口封閉,全部糧食價格大降,以自救。

    摘自維基百科:愛爾蘭大饑荒,英語很簡單我就不再翻譯了

    第二部分:“救亡圖存”

    以下開始是我在客觀基礎上的合理推演,別拿我的這些段子去糊弄人(摳鼻)

    1846年初,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大學,查爾斯河畔響起了激昂的聲音。

    “諸位同學們,我來自愛爾蘭,科克的波普適街;

    六個月前,我還在那裡的聖安妮教堂為主做見證。在波士頓這樣一個宗教自由的大學,我想,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和在座的各位一樣,都是蒙主保佑的孩子。”

    “但我為何來到這?因為,我的家鄉出現了危機。糧食一天一天的價格變高,四面八方的面黃肌瘦的難民,我的同胞,湧入科克;我身為當地的望族,我明白我必須做點什麼。

    我去了倫敦,拜訪了我所認識的一位有良知的英國議員,向他陳述了我的擔憂,希望帝國能接濟愛爾蘭一點糧食,畢竟,我們都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他向我保證,一定將我的主張轉述給首相,羅伯特·皮爾爵士(1841-1846 保守黨黨魁)。

    然而結局是殘酷的。我得到的訊息,無一是否定的。“愛爾蘭可以靠自己”、“我們正考慮廢除《穀物法》,任何干預市場的行為都是難以忍受的”、“相信我,市場有一隻無形的手”,我點上了一支菸。

    我又去了中英格蘭。但,我聽到的無一不是這種支支吾吾地迴應。

    我只能去格拉斯哥碰碰運氣。但得到的資訊和倫敦差別無幾。

    走出格拉斯哥,行走在蘇格蘭的拉納克郡,我看到街上滿臉紅光、到處追逐的孩子們,讓我想起家鄉那些面黃肌瘦的孩子們;我給了一個叫做羅伯特·吉芬的孩子一顆糖吃。老天!他真聰明,我和他講起我家鄉的饑荒,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並表明它長大一定會找出這場饑荒的原因。他真有想法,可我沒有時間多留了。

    我登上火車,向他揮帽告別,火車開往利物浦,我要去那裡登上輪渡,回家。”

    我回到家裡,情況卻只是更加惡化了。我和許多當地商人在科克成立了科克糧食價格聯盟,確保在饑荒年代糧食價格不惡性上漲;但那些英格蘭人表示決不會參加這個公會,他們要賺錢;而糧食在他們手上,我們毫無辦法。

    終於,隨著局勢進一步惡劣;愛爾蘭各個城市的望族召開了一次會議。我從他們那聽到,阿斯隆甚至已經開始相互吃人了……

    我們決定,為了愛爾蘭,為了我們世代生活的同胞們,我們必須尋求外國的幫助。這就是我來到這的原因,希望你們能幫助我們。

    他半步蹣跚的走出教室,但似乎是什麼牽絆了他;他轉過身,眼神透過厚厚的眼鏡,依然燃燒著不甘滅亡的光,旋即大步走上講臺,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了一行字:

    剎那間,教室只剩下呼吸聲和重重的筆觸聲。

    “Beo beo in Éirinn!(愛爾蘭萬歲!)”

    第三部分:危機爆發

    而這時,離饑荒爆發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半,此時的愛爾蘭因各種原因,非自然減員已經達到10萬人以上。

    倫敦,白金漢宮。

    “約翰·羅素(1846年 英國首相 輝格黨黨魁)勳爵讓我告訴你,別忘了東方危機是誰支援奧斯曼帝國的”,一位僕人不經意的從奧斯曼帝國外交使節身邊掠過,只留下了耳畔的低語。

    萊希德帕夏背後已經冒出了冷汗,奧斯曼帝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他猶記得蘇丹叮囑他的話。

    “英國比奧斯曼強出三十個埃及,決不要動搖我們和英國的同盟關係。”

    這個僕人並沒有走開,而是倒上一杯葡萄酒,向了西班牙帝國的使節繼續走去。

    “胡安·洛佩斯閣下?薩拉戈薩的卡洛斯派一定很難纏吧?如果有武器支援應該就更難辦了。”

    西班牙帝國的使節回想起伊莎貝拉女王的囑咐,咬緊了牙關,輕輕地點了點頭。

    “拿破崙先生和奧爾良王朝皇室都在倫敦。”對法國代表的低語似乎更簡單明瞭。“我建議你們還是穩一點,不然新立的第二共和國仍然是搖搖欲墜的。”僕人一笑,隨即離去。

    “1848年2月22日,巴黎爆發革命。2月23日,革命者同前來鎮壓革命的政府軍進行了激烈的街壘戰,工人、市民和學生唱著《馬賽曲》,高呼“革命萬歲”、“共和國萬歲”,衝進波旁宮,取得勝利。起義者反對保留君主制,宣佈既不要國王,也不要攝政王,並驅散了立法會議。國王路易·菲力浦的半身銅像被推翻,國王的寶座等被焚燒,在革命不斷高漲的形勢下,國王及其家族被迫逃往英國。這場革命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更深刻、更廣泛的革命。”

    奧地利帝國,天主之盾;也是最可能支援同為天主教徒的愛爾蘭人的列強。

    “維也納起義和匈牙利革命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而這和我們國內的愛爾蘭人,和維也納城區的無套褲漢、佩斯的匈牙利叛匪,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反對神聖君權的無病呻吟。”

    1848年3月1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爆發了推翻梅特涅政府的示威遊行,示威群眾築起街壘與政府軍展開戰鬥。限令奧皇立即解除梅特涅的職務;他們高喊“立憲、打倒梅特涅。”

    在人民的壓力下,奧皇被迫讓步,於3月17日改組內閣。4月25日頒佈帝國憲法。但新內閣繼續推行反人民的政策。5月15日和26日維也納人民再次起義,迫使奧皇及其皇室逃出維也納。

    9月29日,匈牙利國民自衛軍在同奧軍的決戰中,擊潰了耶拉契奇(1801~1859)的軍隊,並於10月10日直逼奧地利邊境。奧皇調兵增援。維也納居民為反對奧地利入侵匈牙利舉行了十月起義。10月31日起義被鎮壓,11月1日維也納陷落,奧地利革命最終失敗。

    “我們希望愛爾蘭人和華沙的波蘭人都一樣,答應這個要求,我們向奧斯曼帝國提出請求,引渡約瑟夫·貝姆。”

    (波蘭著名革命遊俠將軍,著名詩人裴多菲就是他的摯友,兩個都不知道沒關係,他寫過一首詩)”

    1848年春,奧地利統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已經達到白熱化程度。裴多菲目睹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大聲地疾呼:“難道我們要世代相傳做奴隸嗎?難道我們永遠沒有自由和平等嗎?”詩人開始把理想同革命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決心依靠貧苦人民來戰鬥,並寫下一系列語言凝練的小詩,作為鼓舞人們走向民族民主革命的號角。

    他與其他起義的領導者在佩斯的一家咖啡館裡議定起義事項,並通過了旨在實行資產階級改革的政治綱領《十二條》。

    15日清晨,震驚世界的“佩斯三月起義”開始了,1萬多名起義者集中在民族博物館前,裴多菲當眾朗誦了他的《民族之歌》。起義者呼聲雷動,迅速佔領了布達佩斯,並使之成為當時的歐洲革命中心。

    翌年4月,匈牙利國會還透過獨立宣言,建立共和國。副導師曾指出:“匈牙利是從三月革命時起在法律上和實際上都完全廢除了農民封建義務的唯一國家。”

    面對布達佩斯起義,決心維護歐洲舊有秩序的奧地利皇帝斐迪南馬上聯合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34萬俄奧聯軍向著人口僅有500萬的匈牙利兇狠地壓來。民族危難時刻,裴多菲給最善戰的將軍貝姆去了一封信:“請讓我與您一起去戰場,當然,我仍將竭力用我的筆為祖國服務……”

    (大尾巴熊注:有一首,華人一定聽說過,卻不知道是誰寫的,這個人就是裴多菲。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 )

    在1848這一戰火紛飛的年份裡,裴多菲寫下了多達106首抒情詩。詩人像他詩歌中寫的那樣,為了“自由”而獻身在了戰場。

    是啊,哪怕沒有這些因素,誰有願意為了小小的愛爾蘭挑戰世界第一的聯合王國呢?

    “這樣就沒問題了。”首相約翰·羅素,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口長氣。

    會議召開。

    愛爾蘭的地方代表卻被毫不留情的拒之門外。

    聯合王國堅持此為國家內政,其他國家可以給出建議,但無權干涉,干涉者即為聯合王國之敵。

    “其實想想也對,我們只不過是大國利益的一顆棋子罷了。”他疲憊地笑了,眼神中透過眼鏡,當中流露的頹勢一覽無遺。“讓我們低頭,向主祈禱吧。”窗外的泰晤士河靜靜地流動著,似乎也不知道愛爾蘭人的命運究竟如何。

    會議結束,厚重的黃銅桃木門被僕人拉開,與會的一個個衣著光鮮的紳士們談笑著走出;只不過,卻刻意迴避了他焦急而期待的目光。

    首先是西班牙代表對他輕輕的搖了搖頭,他默默的點了點頭;

    其次是沙俄代表,直接回避開了他,他暗自咬緊了牙關;

    還有奧斯曼帝國,代表直接大步向他走了過來,“Tanrı seninle(願蒸煮的安寧與你同在)”,並大力擁抱了他。

    他無暇去顧及奧斯曼帝國使節身上濃重的香水味;

    愛爾蘭人,真的只能靠自己了嗎?

    法國和奧地利代表最後向他走了過來。

    “我們答應聯合王國,愛爾蘭問題是聯合王國內政,我們不應干涉......任何愛爾蘭人遷徙到他國的舉動,都會被認為是對聯合王國的挑釁。

    我們的國家都在經歷暴亂,美利堅合眾國也正在進行美墨戰爭,需要聯合王國的支援,他們不願也不能接受聯合王國的暴怒。”

    “夠了,紳士們,真的,夠了……”他垂下頭,無力地摔在椅子上,用遍佈皺紋的雙手按住他因失望而過度扭曲的臉。

    “但,先生。聯合教皇國、奧地利帝國、法蘭西共和國的力量,我們最終還是達成了一個聯合提案。”

    “是什麼!”他原本耗盡力氣的身軀重新挺起,遍佈血絲的雙眼燃燒著熊熊的火焰,是,對那些孩子,那個民族,生的渴望!

    “法蘭西共和國利用對教皇國的影響力,教皇最終宣佈這場饑荒,是主的懲罰,也是上帝的見證。

    愛爾蘭人,需要離開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埃及”,去往主應許他們的“迦南”,流著奶與蜜之地,“New found land (紐芬蘭)”,建立起他們自己的王國,但愛爾蘭島,永遠屬於聯合王國。”奧地利代表低聲說。

    “是的,法國願意捐出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組成紐芬蘭王國的一部分。奧地利和法國、西班牙帝國、奧斯曼帝國、美利堅合眾國願共同提供不攜帶武器、攜帶糧食的聯合救濟艦隊,幫助你們到達那裡。”

    “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毫無作戰經驗,他們乃是一大群男女老幼烏合二百萬之眾。從埃及到迦南最近的路線就是穿越善於戰爭的非利士人的沿海大道。

    神體貼他們的軟弱,怕他們初見敵人便灰心喪志,因此故意帶他們繞道而行(13:17-18),繼以日間雲柱、夜間火柱帶領他們,使他們日夜平安,又能看到神的同在。(13:21-22)

    這可不是紅海啊(暴論

    “神恩待我們的寫照,在我們的敬拜生活上,神有無限的忍耐恩慈,叫軟弱的人能悔改歸正,走在合神旨意的路上。”奧地利代表低聲朗誦。

    “願主和他的威名,永遠與你同在。”法國代表補充道。

    隨即奧地利代表和法國代表相互握手,大步走出白金漢宮,只留下原地愣怔的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地方能體現蔡康永老師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