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snow

    企業風險存在於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中,任何一環的疏忽和紕漏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危害,規避風險,防患於未然成為當今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那麼企業應當如何控制經營風險呢?

    如何防範企業經營風險

    1/3 分步閱讀

    首先,企業必須全面分析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並對風險進行評估容忍度的確認,建立規範的風險監控體系。

      

    2/3

    在風險管理框架中,由於要針對不同的目標分析其相應的風險,因此目標的制定自然就成為風險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驟,並將其確認為風險管理框架的一部分。按照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理論,企業應當在以下8個領域確定目標:即市場營銷、創新、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實物資源、生產力、社會責任、利潤需求等。

      

    3/3

    企業的目標是由相應的機構和部門去實現的,這些部門也就成為風險監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在企業目標與相應目標的風險確認後,定期地進行風險測評成為風險監控的重要過程。風險的測評,不僅要有測評結論,還必須對今後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範措施。

    從制度上控制和規範風險的發生

    1/7

    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從制度上控制和規範風險的發生。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內控,就是要透過制訂流程、執行流程、監控流程,來控制“不同人的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保證風險可知、可控、可承受。目前,國內有眾多的公司在美國上市,根據2002年7月30日美國國會透過的薩班斯法案,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成為在美上市的必備條件。

    2/7

    五點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相互牽制原則。企業每項完整的經濟業務活動,必須經過具有互相制約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控制環節方能完成。在橫向關係上,至少由彼此獨立的兩個部門或人員辦理以使該部門或人員的工作受另一個部門或人員的監督;在縱向關係上,至少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或環節,使下級受上級監督,上級受下級牽制。對授權、執行、記錄、保管、核對等不相容職務要相互分離控制。

    3/7

    2.協調配合原則。各部門或人員必須相互配合,各崗位和環節都應協調同步,各項業務程式和辦理手續需要緊密銜接,以保證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性和連續性。協調配合原則是相互牽制原則的深化和補充。貫徹這一原則,尤其要避免只管牽制錯弊而不顧辦事效率的機械做法,必須做到既相互牽制又相互協調,從而在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經營任務。

    4/7

    3.程式定位原則。企業應該按照經濟業務的性質和功能將其經營管理活動劃分為若干個具體工作崗位,並根據崗位性質相應地賦予職責許可權,規定操作規程,明確檢查標準,責、權、利統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職、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以此定出獎罰制度,增加每個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5/7

    4.成本效益原則。實行內部控制的成本要低於由此產生的收益,力爭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6/7

    5.層次效益原則。正確處理企業內部控制層次與工作效率的關係,防止以增加層次的“人海戰術”來獲得較好內控效果的現象。以高效、有用為出發點,合理設定內控層次(或人員),明確各個層次的職責許可權,強化各相應層次的責任心,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7/7

    國內各公司正競相推廣和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構成公司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風險管理的框架中包含內部控制,對管理層來說是一個豐富的概念集合和管理工具。以往我們許多企業經營風險的發生並非是沒有制度,而是企業經營者違規操作。所以內控制度還必須規範這種違規操作的行為,從根本上實現內部控制的管理作用。

    建立風險應急機制

    1/2

    一旦風險發生,應採取最有力的措施,將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內,減少損失,保證企業的根本利益。

    2/2

    這種現象的發生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但又是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在前兩個方面的努力是為了控制風險的發生,但如果出現控制的失敗,風險就必然會發生,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有相應的應急措施,將風險重新加以控制,其結果是要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範圍,保證企業的根本利益不受損害。

    注意事項

    在風險的控制和管理中,企業的領導者處於風險控制的核心,企業領導的風險意識、自覺遵守內控制度的決心和行為影響著企業風險控制的成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假日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