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已經過期了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關於鬼的傳說。憑藉歷史上的傳說,以鬼為媒,大做鬼的文章,充分開發利用鬼文化,發展旅遊業,並以此為契機,帶動地方經濟的全面發展,恐怕只有鬼城豐都了。

      豐都位於重慶下游172公里的長江之濱,面積2901平方公里,人口78萬,是重慶轄屬的一個縣。相傳漢代王方平、陰長生在豐都名山修道成仙,後人訛傳此地為“陰王”,即陰間之王所居的地方,以訛傳訛,豐都名山便成為傳說中人死後的歸宿之地,“鬼城”由此得名。唐代詩人李白在豐都留下“下笑世上士,沉魂北豐都”的詩句,使豐都鬼城之名遠揚。《西遊記》、《聊齋志異》、《說岳全傳》、《神仙傳》、《喻世明言》等眾多古典名著,盡情渲染,使豐都越發神秘、怪誕。“鬼國幽都”、“陰曹地府”盛名相沿,名播宇內。

      豐都雖處長江之濱,有著寶貴的文化遺產,但由於物產不豐,交通不便,“小農型”的農業經濟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被列入“貧困縣”的行列。1986年,行政部門提出舉辦“豐都鬼城廟會”的設想,打“鬼”的主意,恢復和發展陰曹地府一整套景點和與之相陪襯的人間天堂,圍繞這些景點的建設,大力發展旅遊事業,把具有鬼文化特色的工藝、食品、雕塑、建築、針織、陶瓷、服裝、印染,及戲曲、音樂、電視、電影等提到議事日程,借民俗文化為媒招攬天下客人來豐都旅遊,達到繁榮文化,振興經濟的目的。1988年3月18日,第一屆豐都鬼城廟會在豐都隆重開幕,“鬼城廟會”像一顆氫彈爆炸,在四川、全國形成眾說紛紜的衝擊波。豐都人堅持以“鬼”興縣,發揚鬼文化的精華,剔除鬼文化的糟粕,使豐都鬼城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繁榮的旅遊業成為城鎮建設一股強大的動力,同時也促進了經貿交往和交通事業的發展。

      豐都,中國唯一一個稱自己為“鬼城”的地方。在一個將死亡視為莫大禁忌的國度,這是一個奇蹟。

      曾經在逐利衝動驅使下,豐都“鬼城”以鬼文化為噱頭,凸顯陰森、殘忍、血腥的“陰曹地府”,最終因封建迷信陷入泥沼而飽受非議。而今,這個全國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面臨生存危機。

      危局之中,豐都寄望於靠建仿古鎮來實現旅遊產業的崛起。然而,當“鬼城”不再談鬼,剝離了鬼文化之後就顯得難副其實。

      一段延續千年之久的傳統文化,將面對生死抉擇。

      走向沒落的千年“鬼城”

      剛剛落幕的第一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上傳來訊息:總投資5億元的豐都名山古鎮即將在“鬼城”開建。好訊息並未讓豐都名山旅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蔣曉川有太多的興奮。

      站在鬼城名山景區辦公室門口,蔣沒有丁點好心情 放眼望去,門可羅雀的景區大門口,檢票員在一邊扎堆聊天,空餘巨大的門柱突兀地立於偌大的入口處。

      雙手反背,來回踱步數圈。蔣強迫自己坐回椅子,雙手用力抹把臉,從抽屜拽出近年遊客人數統計表。看不下三行,“啪”一聲又被他重重合上。

      2007年:遊客人數52萬;2008年:遊客人數38萬;2009年:遊客人數43萬。這樣的遊客人數曲線圖,讓他沒法不上火。

      1982年,在“旅遊”尚未走入尋常百姓家時,“鬼城”景區就被國務院審定為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當年同列此榜的,幾乎全是千年歷史的文物級景區。

      2001年,當旅遊熱開始興起之時,“鬼城”已成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區。重慶市同獲此殊榮的景區,僅有3處。

      2007年,旅遊景區遍地開花之際,“鬼城”已是全國首批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示範區。這一次,全國僅有15個景區金榜題名。入選地均是泰山、廬山等具有民族文化符號的聖地。

      逝去的時光並不遙遠,當年曾領跑一時的豐都鬼城景區,如今不僅追不上國內同伴的步伐,甚至跟不上重慶市內的後起之秀。

      曾經的輝煌反襯著如今的寥落。蔣曉川不時回憶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鬼城”廟會時萬人空巷的盛況,而如今,他只能憑弔門前朱顏如洗的雕欄玉砌。

      “鬼城”文脈:

      從宗教聖地到華夏文明

      對豐都而言,在中國的宗教史、文化史、民俗史和考古史上,此地都隱藏著令人震撼的歷史絕響。

      豐都歷來有“陰曹地府”、“鬼國京都”之名,民間傳言漢朝方士陰長生、王方平在此修煉成仙,後人附會“陰、王”成“陰王”,豐都也就訛傳成“陰都”。

      這段看似荒誕的起名之源,卻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遙相呼應。東漢劉向所著《列仙傳》、東晉葛洪《神仙傳》均載:漢代王方平、陰長生均於豐都平都山白日飛仙。

      令考據學家倍感興趣的是,傳說中的這二位得道高人,並非虛構人物,而且他們在中國歷史上還頗有來頭。他們中一個是漢和帝劉肇的皇后陰氏之曾祖,一個是漢桓帝的朝中散大夫。甚至,“滄海桑田”的成語典故也出自於此。

      此後,道家於此山設天師,並將其列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公元198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之孫張魯,在豐都設立道教“平都治”,始為道教的傳教中心。

      豐都作為宗教聖地被推上歷史舞臺。

      鬼城之名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平都山,吸引著四方文人墨客紛至沓來。

      蘇軾、杜光庭、李商隱、陸游、蒲松齡 一個個中國文化史上聲名遠播的重量級人物來此登山覽勝,賦辭題誦,在此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文脈。

      久受辭賦浸潤的平都山,終因蘇軾“平都天下古名山”的詩句,改為“名山”沿用至今。自此,豐都脫胎換骨,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自周朝即建“巴子別都”的豐都城,極盛時期大型道觀寺廟達75座,集道、佛、儒各種文化的塑像、殿宇、亭閣和牌坊數以千計。

      這引來了四方信眾,以及追隨而至的販夫走卒。

      1993年從豐都老城148座古墓出土的十萬件文物中,數十種陶俑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生活、文化場景,有力佐證了豐都多元的民俗文化。

      “巴渝神鳥”,這個曾轟動中國考古界,後來被定為重慶市象徵物的神秘文物,正出土自豐都袁家巖。

      激動人心的發現隨著考古學家手上洛陽鏟的揮動,仍在繼續。1995年前後,豐都高家鎮、煙墩堡發現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一舉將豐都乃至三峽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了十幾萬年前。

      當時的中科院考古隊隊長衛奇教授在緊急搶救報告中寫道“該遺址 是認識三峽地區文物的視窗,是研究中國華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古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料。”

      最終,煙燉堡遺址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考古界的共識是:這是“在長江流域開啟另一部可與黃河流域相媲美的 中國二十四史 。”

      豐都,承載著一段偉大的華夏文明。

      逐利衝動下異化的鬼文化

      激動人心的歷史並不能抵禦現代社會的逐利衝動,被“鬼城”之名浸淫千年之久的豐都尤其如此。

      1988年4月18日,首屆“鬼城”廟會舉行,鬼文化一詞首次粉墨登場。事實上,此類廟會明朝就有。不過當時只是信眾自發進香的活動,要求安靜而低調,甚至路遇熟人都不準交頭接耳。

      而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衝動賦予了首屆“鬼城”廟會更為現實的意義,“以香火為本,以廟會為媒”為主導思想,經貿洽談、物資交流成為廟會核心。

      不過一位當年的參與者回憶,那不過是“一場鬧劇”。整個場面感覺就像“一次史無前例的牛鬼蛇神大匯演。”

      從1988年到2000年,這樣的廟會豐都一年不落地舉行了12屆。伴隨其間的,除了喧囂,就是不斷的質疑。

      與此同時,一場重建“鬼國神宮”、“陰司街”的新“造鬼運動”蓬勃興起。在開放包容的時代背景下,大家不再談鬼色變。

      文革時期,“鬼城”中頗具審美藝術和文史價值的廟宇殿堂和神像雕塑毀壞殆盡。而渴望將鬼神變財神的新“造鬼運動”,把十八層地獄中挖心、剖腹,下油鍋等血腥場景一一展現,將悲慘、陰森、殘忍、血腥發揮到了極致。

      這樣的演繹,很快招致當時輿論的強力抨擊,以至於當時的豐都縣委書記都不得不出面申辯: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鬼文化。

      2001年,迫於壓力,“鬼城”廟會更名為“中國神曲之鄉民俗文化節暨鬼城廟會”,兩年一屆,10月舉行。

      此舉意在借義大利詩人但丁的《神曲》比附豐都,用民俗文化替代鬼文化,同時弱化“鬼城”廟會。但與這“中西合璧”的盛會籌備同步的,是豐都不可抑制的“大幹快上”衝動。

      可不到一週,豐都又宣佈投資2.3億元,對“鬼城”進行全新規劃包裝,造“鬼城迷宮”讓遊客親身體驗“地獄酷刑”,進浮沉街體驗“生死輪迴”,建世界最大閻羅王坐像等。

      不計代價的驚人投入,最終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2008年8月,豐都公佈總投資達7個億的工程,打造鬼國京都主題公園。新華社率先披露此事,並與豐都國家級貧困縣的身份掛鉤,傳媒猛烈炮轟豐都敬鬼神不顧民生。此事一度驚動中央。

      當年9月11日,重慶市政府召開新聞釋出會澄清,此番工程系企業行為,其中景區消落帶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佔總投資90.77%,景區改造等僅佔9.23%。

      事態雖最終平息,但豐都的鬼文化之旅似乎走到了死衚衕。

      “鬼城”的名號之殤

      隨後整整兩年裡,豐都“鬼城”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幾近消失。一場猝不及防的寒冬就此到來。

      為打破營銷困局,“鬼城”二字被更顯隱蔽的“名山景區”替代,儘量避免敏感的“封建迷信”刺激外界。

      壓抑的氛圍中,豐都對鬼文化的情感認同,也出現了微妙的蛻變。一位豐都縣委常委談及豐都鬼文化時,就三句話:“我不懂鬼文化。不信鬼文化。不談鬼文化。”

      面對此境,研究了半個多世紀鬼文化的範明吉老人痛心疾首:“急功近利毀了一塊文化瑰寶啊!”範明吉,72歲,“鬼城”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鬼城”民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為了經濟效益,不尊重歷史,只知道胡編亂造。”規劃控制不力,與豐都毫無關聯的玉皇大帝也能建在“鬼城”;導遊只顧胡謅讓遊客燒香拜佛獲利。他稱是眼睜睜看著鬼文化一步步被糟蹋的。

      一個可資佐證的諷刺性事件可見當年“鬼城”編造之盛。“鬼城”名山聲稱“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詩句,是詩仙李白遊名山後所寫,不僅大肆向外宣傳,還鎏金鐫刻於名山山門牌坊兩側。

      然而1993年,全國政協常委梁從誡造訪名山時,發現李白這句詩被篡改了,原句為“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羅酆”。“羅酆”是道教虛構的冥界所在,並非實有其地,且李白從未到過豐都,亦從沒專為豐都寫過詩。甚至於唐代豐都的豐寫作“豐”,明朝才改為酆都。

      不久,梁將這段文字公案寫成批評性文章《話說“鬼城”》,刊於《東方》和《四川文史資料》。

      但2001年梁從誡再訪名山時,發現對聯仍在,只將原來“李白詩句”等字去掉,成了一副“無名聯”。

      一時興起的他,於當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九版《三峽看水》一文中再提此事,並戲謔“我想:這總比把李大詩人拉進販假團伙要強一點,也算是一點小小的改進吧!”

      範明吉老人也舉了一個鬼城忽視文化挖掘的例子:“到 鬼城 的遊客可能都聽過陰、王二人,但又有誰知道歷史上真有其人?”

      “導遊都不知道!這是景區的恥辱,也是 鬼城 文化的悲哀。”老人憤言,想靠文化吃飯卻不學不懂文化,這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

      範明吉一語成讖。2008年全年,名山遊客人數陡降至38萬人,幾成歷史最低點

      鬼文化漸行漸遠

      憤怒歸憤怒,這個1958起就從民間傳說、殿宇開始研究鬼文化的倔強老人,仍在全力以赴為鬼文化正名。他先後寫下《分清真偽,把握本質,讓鬼城文化大放異彩》等大量分析文章,試圖將融合了道、佛、儒文化的鬼文化與封建迷信徹底廓清。

      與此同時,豐都縣委宣傳部也於2009年組織大量專家學者,蒐集整理海量文獻資料,一氣推出《映像豐都》光碟、《魅力豐都》畫冊和《神秘豐都》典故集。

      在這些裝幀精美的宣傳品中,陰森、血腥、胡編亂造的駭人故事悉數被剔除,代之以《唐王添壽》、《東坡訪鹿》等有據可考、發人深省而又優美雋永的傳統典故,強調鬼文化“懲惡揚善,唯善呈和”的教化功能,正本清源。

      然而,當民間和官方都在默契地為綿延千年的鬼文化尋找出路時,今年1月,一則訊息打破了這種默契。訊息稱,“鬼城”景區將投入5億巨資打造400餘畝明清風格的仿古鎮。

      豐都縣旅遊開發管委會副主任熊子華證實,“鬼城”景區確實要建“長江沿岸最大的仿古鎮”。具體規劃是引入古代72行會,以及川東民俗文化等建立“傳統記憶文獻古鎮”。

      對“鬼城”景區是否將放棄鬼文化的問題,熊沒有正面回答,稱2007年鬼城已交由交旅集團整體打造。不過他表示,“鬼城”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休閒、度假”,因為這是國際趨勢。為此,將投入1000萬元建遊客接待中心。

      作為“鬼城”景區實際經營方,重慶交旅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蔣宗金坦承,單純從旅遊產品唯一性、獨佔性、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上講,鬼城是絕對的優質資源。

      但出於意識形態上的種種禁忌,目前鬼文化已是“高壓線”。他無奈地表示,日常工作中,“鬼城”二字已從檔案和講話上消失。宣傳營銷上,集團也已無所適從。

      基於此,集團只有另闢蹊徑,希望透過建設明清仿古鎮,拉動已大幅度滑坡的“鬼城”景區。蔣宗金承認,在可預見的未來,哪怕以後宣傳營銷“鬼城”,也得把握好“分寸”。

      “鬼文化很難再成為豐都主角了。”曾是豐都旅遊局辦公室主任的蔣曉川語帶落寞。

      新城與歷史的對望

      “ 鬼城 景區一開始就沒有找準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以至於後來亦步亦趨地跟風,反而喪失了自身特性。”同為旅遊從業者,凌健對千年“鬼城”的遭遇感嘆不已。

      凌健,新加坡籍華人,長期從事國內外旅遊戰略規劃設計,擅長文化型旅遊區和生態型旅遊區規劃設計。

      1997年,凌健慕名前往豐都“鬼城”。本以為可以見識中國罕見的道、佛、儒文化大融合的奇觀,但景區以膚淺簡陋的聲光電裝置,刻意營造的恐怖,令他大失所望。

      隨後,他索性獨自在坊間尋訪散落的文化遺蹟。結果他發現,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儲存有與鬼文化有關的年畫、法器、書籍。

      “為何不從民間徵集這些帶有強烈文化和歷史符號的實物,匯聚成一個鬼文化博物館或展覽中心?”凌健說,假如真有這樣一個去處,會吸引絕大多數華人前往參觀。

      相反對於豐都“鬼城”目前改弦更張,建仿古鎮的做法,凌健大呼危險。

      他認為,且不論全國範圍內具有悠久歷史的天然古鎮已成海量。僅就重慶而言,40個區縣中幾乎個個都有古鎮,有的還不止一個。

      豐都盲目投入巨資,生造一個似是而非的仿古鎮,很難吸引審美眼光日益提升的遊客。加之豐都目前的旅遊格局是過境遊而非目的地遊,更令這種休閒型旅遊區前途未卜。

      “豐都要復興旅遊,非鬼文化主題不可。靠人工堆砌的東西,不可能超越有千年歷史的文化符號。”範明吉老人站在新城江邊,遙望江對岸的鬼城,表情倔強而複雜。

      落日餘輝中,豐都新城與“鬼城”名山,似乎近在咫尺,卻又被滔滔江水無情隔開,只能默默對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魂斷藍橋》,《雲中漫步》,《諾丁山》,您能說出幾個自己認為很浪漫的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