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小豆包的主人

    仁君”和“仁政”作為中國傳統政治統治者的最高理想,極少有帝王被冠之以“仁”。要想得到這個稱號除了在政績上符合標準外,還需要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上符合儒家士大夫們認可的道德標準,開國帝王就不要想了,那都是殺伐果斷的雄中雄,另外在五代以前儒家士大夫還未完全佔據政治和輿論主流,所以他們心目中的“仁宗”到宋朝開始才由他們定出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數百位帝王中也只有四位皇帝被追諡為“仁宗”。

    宋仁宗趙禎:他是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仁宗的皇帝,在他主政的時代,宋朝的文治達到巔峰,出現了一大堆歷史名臣,唐宋八大家活躍在宋仁宗時期的高達六位,趙禎本人節儉樸素,善於納諫,除了因為沒有子嗣的問題略有些沉迷女色外,絕對是文人士大夫眼裡的道德聖君,死後連敵國皇帝都悲哀不止。稱為“仁”是眾望所歸。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他元朝的第四任皇帝。元朝在中原實行的政策絕談不上“仁”,不過這位皇帝能被稱為“仁宗”大概是因為他恢復了科舉制,推行以儒治國,讓大量漢族文人士大夫得到機會參政。另外停建了許多勞民傷財的大工程,還遏制了佛教徒的兼併。相比較他的祖輩在開疆拓土中的征服行為算得上是仁。

    明仁宗朱高熾: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只做了一年皇帝,不過在和他弟弟漢王的爭位過程中,他得到了尊奉嫡長制的文官集團的擁護,所以繼位後為做出迴應,他頒佈了很多按照儒家典範治國的條例,比如禁止了所謂勞民傷財、與民爭利的鄭和下西洋。從他開始,明朝的文官集團逐漸在朝堂上佔據主導,而他制定的符合儒家理念治國的政策大多被兒子明宣宗繼承下來,因此兩父子在位的這段時期被稱為“仁宣盛世”。“仁宣盛世”也是明朝開始全方位收縮,徹底停止對外探索的開端。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他的前面是所謂的康乾盛世,後面是鴉片戰爭開端,在位25年也努力過,但魄力不足,未能消除清朝面臨的隱患,除了早期的殺和珅和鎮壓白蓮教起義,後面基本上是得過且過,謂之為仁宗,大概是平常的言行舉止符合儒家倡導的“仁”的標準,比如他曾作過的詩中有這樣的語句“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詩詞中的意境算是夠仁了。

  • 2 # 李尋歡111

    【尋歡評斷】‘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歷史上仁宗並不多見,而其中名正言順的宋仁宗堪為表率!宋仁宗是誰,就是宋朝除了太祖太宗以外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宋朝一干有名的評書人物均在他的治下,譬如《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等等。而且,最牛的是,仁宗本人還是著名歷史公案——狸貓換太子的男主角——沒錯,就是那位被狸貓換掉的太子!

    何為仁呢,吊吊書袋——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仁曰仁;能以國讓曰仁;利澤萬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宋仁宗趙禎,他是歷代帝王中屈指可數的聖明之君。北宋在他的仁政統治下,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當時的中國也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仁宗稱號他實至名歸,而且他的為人也足以為人稱道!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趙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第六子,母為李宸妃。

    早年曆封慶國公、壽春郡王、升王,官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趙禎即位,時年十三歲。他在位初期,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垂簾聽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開始親政。在位中期爆發第一次“宋夏戰爭”,經三年交戰後,雙方簽訂“慶曆和議”。期間,遼朝趁機重兵壓境,迫宋增輸歲幣,史稱“重熙增幣”。針對北宋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趙禎於慶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開展“慶曆新政”,但因反對勢力龐大,改革旋即中止。

    嘉祐八年(1063年),趙禎崩逝,享年五十四歲。在位四十二年,為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諡號為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永昭陵。

    趙禎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3]史家將其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他善書法,尤擅飛白書。有《御製集》一百卷[4]。《全宋詩》錄有其詩。

  • 3 # 穿越時空小郎君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有著豐功偉績的帝王將相,但是真正做到視民如子的卻不多。縱觀歷史長河,確實有不少名留青史的好皇帝,但要說到最仁政的,當屬公元1022年的宋仁宗趙幀了,在他主政的時期,宋朝的文治達到了巔峰,出現了一大堆歷史名臣,唐宋八大家活躍在宋仁宗時期的就高大六位。趙幀本人天性仁孝,性情寬厚,不事奢華,對人平和友善,還能夠約束自己喜怒不表現與外表,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文化迅速發展。政策上更是讓百姓修生樣息,使宋朝的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時正式發行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雖然在位期間也發生和西夏國戰亂,但因策略得當,雙方互有勝負,最後西夏因連年征戰國力難支,兩國和談,夏向送稱臣,“慶曆合議”取得半個多世紀的和平,在當時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呈現出盛世繁榮的景象。由於他是文人士大夫眼中的道德聖君,死後連敵國皇帝都悲哀不已。

  • 4 # 一笑讀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要說仁政,應該就是宋仁宗趙禎。

    趙禎(公元1010年-1063年),原來的名字叫受益,宋真宗趙恆第六子,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被皇帝賜名為趙禎,他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史稱“宋仁宗”。值得一提的是,公案小說裡有名的“狸貓換太子”就是說的他,歷史並不存在。

    趙禎時期的北宋王朝,人才濟濟,像範中淹、文彥博、晏殊、呂夷簡、韓琦、狄青、包公都是當時的名臣。趙禎在這些名臣的輔佐之下,精心治國,實現了國家安寧、經濟繁榮昌盛,科學文化高度發達,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是中國封建社會少有的太平盛世。

    趙禎在位一共42年,一直實行仁政,尤其在景祐年間(公元1056-1063),宋朝的政治、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歷史把這一時期稱為“景祐之治”。

    由於趙禎以仁義治國,百姓對他極為尊敬,景祐八年,趙禎於汴梁皇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記載,趙禎駕崩的訊息傳出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甚至遼國得到訊息也“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國皇帝停朝致哀,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這是感慨宋仁宗不動干戈的德政。

    有詩人曾題詩:農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夢覺,春風吹淚過昭陵。

    趙禎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死後上諡號為“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永昭陵。

    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一直提倡仁政,所謂“為人君,止於仁”,縱觀整個封建社會,真正做到“仁政”的,唯有趙禎一人,可以說他是千古帝王仁義的典範。

    再補一句:自仁宗趙禎後,中國文官死後最高級別的諡號“文貞”,為了避趙禎的諱,改為“文正”,一直到最後一名文正公孫家鼐(清朝)。

  • 5 # 一枚史迷

    趙禎天性仁孝,性情寬厚,不事奢華,對人寬厚和善,還能夠約束自己喜怒不表現於外表。其在位幾十年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文化快速發展。朝堂上對臣子寬厚以待並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政策上讓百姓修生養息使宋朝的經濟生產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在其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就是一個證明。

    趙楨的生活也較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趙楨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二十八枚,每枚錢主幹。趙楨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二萬八千錢,朕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

    他在位期間雖然發生了和西夏國之戰,但因策略應對大致得當,雙方互有勝 負,西夏因連年征戰國力難支,最後兩國和談,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史稱“慶曆和議”。由此,大宋又取得了近半世紀的和平。儘管有種種外患內政上的問題,但仁宗一朝無論如何還是宋朝的治世,除卻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頗有些盛世氣象。

  • 6 # 齊君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那麼多的帝王,唯獨仁君的當屬宋朝皇帝趙禎。據說趙禎死了,當時的遼國皇帝都為其痛哭。趙禎為什麼說和別的皇帝不一樣呢,因為有幾下幾點。有次趙禎生病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食慾,大臣們就想辦法讓趙禎吃東西,就從很遠的地方弄了一批蛤蜊,希望趙禎能開胃緩解食慾。當蛤蜊端到趙禎面前的時候,趙禎第一時間並不是開吃,而是問這個怎麼來的?大臣們不敢騙皇上,就實話實說了!而且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據說(兩萬八千錢),趙禎十分生氣,說:“我是不會吃的,幾個蛤蜊就要這麼些錢,我是不會吃的!”趙禎不會把錢浪費在自己的身上,而且趙禎都十分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一般都不亂花錢。還有一次大臣們進貢美女,趙禎害怕自己荒淫無度,就婉拒了大臣們並且還不讓美女們白來,所有的美女都被賞賜並且讓她們在皇宮裡玩個夠,趙禎十分仁慈並且和藹。還有就是在趙禎當政期間出現了有名的包拯,包拯在給趙禎進諫的時候不小心把口水噴到了趙禎的臉上,包拯嚇壞了!可是趙禎就當沒事人一樣繼續聽包拯的建議。並且趙禎在位41年,並未與宋朝老對頭遼闊發生過一次戰爭,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經濟文化及其繁榮昌盛。被乾隆皇帝稱為:“除了康熙和唐太宗我最佩服的就是宋仁宗趙禎。”

  • 7 # 小歷說史

    大漢王朝自從建立以來,從劉邦開始就喜歡用武力治國,執政之風特別的彪悍。但是有一個帝王,他從繼承大統以來,一直就以仁治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家也越來越興盛,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盛世,這個帝王就是漢文帝。

    他之所以想著推行仁政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的母親地位特別的低,原來就是一個漢朝的俘虜,後來被劉邦寵幸生下了他。不過他的母親一直就不受寵,位分到死之前還是“姬”。所以從小他就特別的謹言慎行,害怕出錯,因為在皇宮裡,沒有背景的人總是需要小心翼翼。

    在他八歲的時候,被封為了代王。於是他就離開了皇宮,帶著自己的母親去了自己的封地。其實這樣對於他也好,因為畢竟在皇宮內,他總是過得那麼的謹慎,離開了對於他來說反而是好事。而且離開之後的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大展拳腳,在政事上也初露鋒芒。看到自己的封地被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在在政治上也是有著不錯的造詣的。

    在劉邦死後,呂后一直專權,劉恆不過就是呂后的一枚棋子。大家都活在呂后的陰影中。在呂后病逝後,朝中重臣把她的餘黨都趕盡殺絕了,可是這時候還是需要一個有著正統身份的人來繼承大統啊,於是身為代王的他被迎接回長安,繼承了皇位。

    他繼位之後,一直都在施行仁政。漢朝初期,國庫不是那麼的充盈,所以為了百姓的生活能過得富裕一些,他大力的發展農業。不僅如此,他還減免了很多的賦稅,使得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足。其實最開始推行這些政策的時候,也受到了不少臣子的阻撓。他們認為百姓只有不斷的壓榨才能激發出更大的潛力,貢獻出更多的能力。可是因為自己曾經地位很是低下,深知底層百姓的不容易,如果這個時候再對他們進行壓榨無異於是壓垮他們最後生存意志。所以他還是頂住了壓力繼續推行這些制定好的政策。

    除了農業以外,他還把原來屬於國家的森林都放開了,允許個人開採木材和礦石。原本只能靠農業的百姓,現在也可以發展林業或者是採礦業。並且還允許個人開採漁鹽,使得鹽業有了一個高速的發展。

    不僅如此,他為了鼓勵百姓耕種,還親自耕種,種的糧食用於宗廟祭祀。使得百姓都爭相向他學習,效仿他大力施行耕種。所以漢文帝期間,農業發展的特別快,社會秩序也就越來越穩定。在漢文帝之前,漢朝的帝王對於百姓的徭役都很重,他繼位以後,減輕了徭役。這是一個創舉,之前歷朝歷代都很少有減輕徭役的。而這一系列政策推行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百姓在重重壓力下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期盼,所以他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很快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的糧食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越來越多了。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走在大街上大家不再看到的是相互發愁的臉龐,而是帶著笑意和幸福的笑臉。大家提起皇帝的時候也是不斷交口稱讚。

    他在位期間,只要是發生了重大災情的,一定會動用國家的力量幫助災民度過困難。對於諸侯國,他也是儘量減少對於中央的進貢,因為他之前就在諸侯國,所以明白這些國王的難處。這樣的他不僅得到了百姓的愛戴,也得到了各個諸侯的擁護。

    他本人也是一個特別勤儉君主,連龍袍都是穿的很舊了也捨不得穿新的。不僅對自己自己他這麼的節儉,對於後宮的妃嬪也是如此,他曾經幾次減少後宮的用度。多年來,漢朝在他的治理下,迎來了文景之治。後世提到這個皇帝的時候都是很認可和贊同的。不過這也就是針對安穩時事下的國家了,如果是亂世還是得重典才能治國。

  • 8 # 浴血榮光

    論仁政,個人偏向於東漢光武大帝劉秀,作為東漢開創者,結束了全國的分裂,軍事指揮才能突出,個人魅力也突出,雲臺二十八將的光輝被光武帝一人遮擋,建國後也做到了不殺功臣,使和他一起征戰天下的名將都能善終,輕徭薄賦,重視民生,使人民安居樂業,免於戰爭的痛苦,對外和匈奴主張和平共處,邊境也免於戰爭蔓延!後來的繼承者漢明帝劉莊,繼續光武帝的優良傳統,把大漢繼續帶向繁盛!

  • 9 # 雜家說雜

    首先這個問題說最仁政,我覺得吧事情也沒絕對單就我的認識來說宋仁宗算比較仁政的吧,為何這麼說呢接下來咱就說說宋仁宗

    事實上,趙禎既沒有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樣多才多藝,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論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論學問,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藝;但論生前死後的名聲,他卻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趙禎廟號“仁宗”,“仁”就是對他的蓋棺論定。所謂“為人君,止於仁”,這是對君主的最高評價了。宋仁宗的過人之處,即“仁”。宋仁宗親政後對臣僚、對百姓比較寬容、寬仁,正史及宋人筆記都多有記述。仁宗在位41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他在位幾十年裡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大家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繁榮。他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修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科學文化文明發展的頂峰。接下來在具體說一兩件事情。

    一日,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后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還有就是是他對士大夫的寬容,他在位期間從未興過文字獄。嘉佑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裡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應給予嚴懲治罪。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洩洩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甲雙胍常吃傷腎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