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炎炎721

    這兩年為了配合孩子的成長腳步,我和孩子假期時共同閱讀了幾本書。讀書後我們倆交流一下讀書心得,這個時候才發現,大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孩子們待問題的角度真的是不同的。我曾經以為自己也是從兒童時期長大,所以我也覺得我個人是很理解孩子的。殊不知犯了一個很大的笑話,哪個人不是從兒童時期長大的呢?但是很多大人,就不理解孩子的世界。總是以一種命令、告知的方式,讓孩子們去做什麼?去學什麼?沒有學會傾聽。對於孩子所說的,總是輕易的打斷,其實這樣是很不對的。這很讓孩子煩感,產生牴觸情緒。慢慢地就不想和家長交流了,這樣代溝就產生了。和孩子一起閱讀吧!對於同一本書中發生的故事,共同去探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相信,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有很大的收穫,而增進彼此的情感,這是一件好事情。人生當中的親情建立,不能只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需要雙方面的交流,才有可能構建起來親情的橋樑。親子閱讀是一件很好的活動。透過參加親子閱讀活動,我對我的孩子有了新的認識。最深刻的感觸就是要學會傾聽,傾聽他的看法,傾聽他的意見。不是過多的去糾正他的想法。要讓他自己去體會、發現。形成自己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家長作為一個引導者,以上為我在參加親子閱讀活動後的感觸最深的地方。

  • 2 # 黃一越媽媽講育兒

    首先,我女兒現在兩歲十個月,基本上親子閱讀已經進行了兩年時間了,從最開始的只對繪本中的畫面感興趣,到現在讀完一本書會用自己的語言講給我聽,讓我覺得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其次,我女兒在親子閱讀中得到的益處還在於她的語言發展上,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她的語言能力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能夠完整的複述我說的很長的話,同時能夠自己說的又快又流利,當然個別的吐字可能不是特別清晰,但是這個是和時間有關係的。

    再次,當家長說出一句話,她可以用這句話來舉一反三,輕鬆的理解你說出來的話是什麼含義,並且自己正確運用。

    第四,一些生活習慣行為繪本閱讀,輕鬆的得以養成,並且沒有牴觸情緒。

    最後,親子閱讀的優點有太多,還有一些不會體現在某件事情上,而是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有益處,比如孩子讀書以後的閱讀能力,還有思維邏輯方式。所以,親子閱讀對我的感觸深刻的不是一件事,而是表現在多方面,也建議父母可以多花時間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 3 # 家長話題

    家長朋友,學點家庭教育吧。

    無論是閱讀,還是認字兒。家長運做的每件事,都牽涉到家長的一些基本能力。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經歷了幾個案例。大家可以從這一方面做點總結和理解。

    曾經有個家長讓我給他出教育子女的點子。

    我說你可以每天晚上讓孩子給你讀點兒小說。

    過了幾天又見了家長。家長告訴我。孩子們一天趴在桌子上讀書。考察不到具體的效果。

    我一聽就懵了。明明是說讓孩子讀書。他卻理解為讓孩子看書。一字之差,效果完全不同。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另外一個家長身上。

    這一次,家長也同樣是欣然答應。

    又過了幾天,我又遇到這位家長。家長告訴我,孩子不願意讀書。

    我說:你是怎麼說的?

    家長告訴我。

    她這個孩子說:你讀書吧。

    孩子說,我不想讀。

    她又勸孩子說,你讀吧。

    孩子說,我不想讀。

    結果糾結在這個點兒上。運作宣告失敗。

    我對著這位媽媽說。讓我跟孩子說幾句吧。

    結果說了幾句以後,我出來告訴媽媽。孩子願意讀書了。

    懂行的家長一看就明白了,又是家長的溝通問題出的錯。

    下面是一個三四歲小女孩的小故事。

    我到她家。還是不理我。然後我就告訴了孩子的媽媽。

    又是過了幾天。又見到了孩子媽媽。

    媽媽說回家問了孩子。孩子理直氣壯的說:你不是不讓我跟陌生人講話嗎?

    這一次是媽媽沒把問題講周全吧。

    下面是一個五歲女孩兒的小故事。

    我對孩子說,一會兒要搞活動了,你要表現好一點哈。

    孩子很認真的問我:老師,什麼是表現好呀。

    我努力按照他的理解水平去解釋。

    我說:你是喜歡會叫的狗呢,還是喜歡不叫的狗呢?

    他說,我喜歡不叫的狗。

    於是我告訴他。那條不叫的狗的表現。就是表現好。你明白了嗎?

    還是懵懂的說。哦,明白啦。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看了這些例子。大家發現家長在運作每一件事的過程中,都需要怎麼怎樣的基礎能力呢?

  • 4 # 二犟妮

    剛去早教班上了一次親子課,就受邀回答問題,榮幸!發現以往反反覆覆講的圖畫突然有一天他自己會說了,雖然進步慢但還是很欣慰。以前讀繪本都是我在講他在玩,然後突然有一天津津有味的聽了起來,還指指點點的,閱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這點能撫慰我憂慮焦躁的心

  • 5 # 我的個神啊PK

    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情是:

    在兒子讀幼兒園中班時,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讀新買的繪本《弟子規》。在這之前,我們已經聽過n遍了,兒子拿起繪本,憑著自己的記憶,就能把整編《弟子規》給念下來。

    雖然上面大部分的字他都不認識,但其唸書的流利程度真的讓我很驚訝,小孩子的記憶力太強大了。

    自此之後,我就很著重培養兒子的記憶力。只要他一從幼兒園回到家裡,我就會播放音樂、國學或者故事,而且是在不停地迴圈播放。

    一個故事給兒子聽了幾十遍以後,他基本上都能複述出來。在複述的過程中,他還會模仿裡面人物的動作,聲音,有時候還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力給裡面的人物設定一些臺詞和動作,這對開發他的智力都大有好處。

    現在,兒子讀幼兒園大班了,他的閱讀興趣是越來越濃厚了。

    親子閱讀,不只是閱讀,更是我們母子倆交流的好時光,能增進我們的感情,使我們共同進步,我愛親子閱讀……

    我是yes麻麻,專注科學育兒,每天為你分享育兒心得,敬請關注。

  • 6 # 不丫丫124

    我家孩子雖然才20個月,但是從小時候三個月開始看黑白卡,六個月開始看彩色卡,到現在看繪本,一直都有堅持給孩子看書講故事。現在每天晚上孩子都會拿書給我主動要我講故事給他聽,甚至很多時候自己都可以拿繪本獨立看很久。就前幾天晚上給他講了一本新繪本,今天再給他讀的時候,每翻一頁,他都會學著我當時讀書的語調指著書中的內容重複嘰裡呱啦(因為還不太會說話),不斷給我驚喜,突然感嘆孩子的記憶力居然這麼好!

    這個月齡孩子的學習吸收能力真是太強了,讓我一點都不敢怠慢,給孩子培養這個閱讀的習慣相信對他終生都有益。每晚孩子坐在我膝蓋上,我們一起閱讀的時光,真是最溫馨美好的時刻了!

  • 7 # 王子書童

    我愛看書是受父親的影響,即使結婚生育後還是不曾改變。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無意的教孩子閱讀,陪他看漫畫、讀兒歌、看故事會、瀏覽雜誌等等。有時我也會刻意的去和他探討一些書中的問題,共同想象和描繪書中段落的場景。在親子閱讀過程中,我可謂是如魚得水,特別是那件事讓我感觸深刻。

    那是在孩子六歲的時候,有一次我陪他一起看一本兒童刊物。因為當時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點問題,所以在陪孩子看書時就有點心不在焉。在陪孩子看書的過程中,小孩突然指著一個不識的字問我,當時我急於陪完孩子後想去工作,自己也忘了那個字怎麼讀,就憑著認字認半邊的思路告訴了孩子。過了幾天後,我早已忘記了這件事。突然有一天,孩子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媽媽,你也會有犯錯的時候。然後,就給我指正那個我教錯了讓他認的字。在一個六歲的孩子面前,我的臉一下就紅了。唉!看來小孩子也是不能忽悠的。這件事情雖然過去很久了,但我一直忘不了。

  • 8 # 育兒教子

    可以說,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閱讀的,更不是天生就喜歡閱讀。特別是那些天生活潑的孩子,更不喜歡老老實實地坐下來看書。所以,想讓孩子喜歡閱讀,還需要大人多引導。並且,有時候孩子不愛閱讀,是他不喜歡你買的書。所以,家長行要誘導孩子愛上閱讀。

    記得兒子四歲多時,天天活潑好玩,特別喜歡去外邊奔跑,常常玩起來樂不思蜀樣子,就算待在家裡一會兒,也從不喜歡聽你閱讀,總是對看電視看裡面的動畫片或一上結幼兒節目。

    一天,我對他說:“把電視機關小點聲音吧,別影響其他小朋友睡覺。”

    兒子一臉奇怪地問:“這不是大白天嗎,誰在睡覺?”

    我對他說:“你不知道嗎?美國的小朋友現在正在睡覺呢,他們那兒正是夜裡呢。”

    兒子更好奇了,他說:“真的嗎?你怎麼知道的?”

    這時,我故作神秘地說:“我當然知道了,因為我小時候看了很多書啊。所以,我不但知道這個時候美國是黑夜,還知道地球是圓的;並且,還知道天空中的很多有趣的事情呢。”

    “哦,那書上有月亮的事情嗎?那天我聽小表哥說月亮上很好玩,他還說他長大了要到月亮上去呢。媽媽,你也給我買一本有月亮的書吧。”兒子高興地說,他開始對書有興趣了。

    第二天,我就去書店買了一本書叫《宇宙裡的星球》,兒子走過來說:“媽媽,月亮在哪兒,讓我看看。”

    “好啊!你看,這些文字都是在說月亮的事情,我現在講給你聽好嗎?”我對他說。

    “太好了!我也可以知道月亮的故事嘍。”兒子拍著小手高興地說。

    於是,我就拿在書,一頁一頁地翻著,一給邊他講聽,兒子坐在身邊聽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記了到外面撒野,直到我把月亮的故事講完了,他還意猶未盡。

    就這樣,閱讀慢慢地成了兒子的一種習慣。

  • 9 # 像天使守護你

    在親子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事就是:讓孩子識字很容易!

    女兒Angel快一歲半時開始給她讀睡前故事,發現她很愛聽,幾乎每天睡前都會給她讀。我用的方法是指讀,具體說就是完全照著書本用手指著讀。在她4歲左右對於閱讀簡直到了痴迷狀態,每天晚上讓我沒完沒了地給她讀故事,一個睡前故事大概300字左右,連續讀十幾個還不夠,而且她還喜歡點播,有的故事反覆讓我讀。那會給她當復讀機的感受可以用“痛苦”來形容,通常讀得我口乾舌燥,兩眼發花。經常讀故事讀得我自己都快睡著了她倒精神頭十足。

    在2017年7月的某一天,4歲5個月的Angel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驚喜。那天,從社群閱讀室借了本故事書,回到家女兒自己拿出書來看,我忙著做飯也沒空理會她。臨睡前,我讓她把書拿過來給她讀故事。

    她說:“媽媽,那本書我早就看完了。”做飯最多也不過1個小時,在這麼短時間裡看完整本書,這讓我很是懷疑。“全部看完了?你每個故事都看了嗎?”

    “是啊!”她歪著小腦袋疑惑地看著我,臉上分明寫著: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把書拿過來,在目錄裡隨便指了一篇問她:“這個故事講的什麼呀?”她想了想便給我講了起來,故事講得不完整,但足以說明她確實看過而且記住了內容。整本故事書有143頁,這麼短時間內可以自己獨立看完還能記住內容,不得不讓我驚歎。女兒在親子閱讀中不知不覺累積了這麼大的識字量,而這個過程非常簡單且自然。自從她體會到了識字帶來的閱讀樂趣,獨自看書的興趣很濃,我這個復讀機自然就下崗了。透過閱讀她又認識不少字,這是一種很好地良性迴圈。現在她看一本6千多字的小說也就二十幾分鍾時間。

    寫下女兒成長故事,把好的方法分享給更多的粑粑麻麻,讓您的孩子早識字,輕鬆識字。

  • 10 # cola小窩繪本時光

    親子閱讀,在與孩子伴讀的時光,看著她一點一點的成長,那份幸福才是最彌足珍貴的。我家寶寶還小,剛滿1歲,但是這麼小的寶寶,我也有能和她共同分享的閱讀時光。

    因為從小就開始做繪本閱讀,小月齡開始,cola已經形成了習慣——和書籍做朋友。一歲的娃說她多麼多麼會讀書那肯定也是吹牛,但是她能把書當作一個陪伴的“玩具”一樣,會去翻,去玩,就非常好了。

    最記得有一次特別有意思的是,11個月的她自己一個人在小床上睡覺,然後早上我醒來,偷偷的看了她一眼!喲,這傢伙已經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老早已經醒了!重點是,她竟然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在那翻一個小翻翻書!一個人嘮嘮叨叨,伊伊呀呀的一邊嘴裡說著聽不懂的話,一邊不時用手指一指,指指點點再嘮嘮叨叨!真的特別的逗!當時把我給樂翻了!

    她還不知道自己一個人翻了多久呢!

    一個小寶寶一大早醒來,不哭不鬧,竟然就抓起了床邊的小書,坐在那,自己在那默默的翻書指指點點,為娘還是非常感動,感覺小朋友從小能有與書為伴的習慣,就是好。

    希望大家都有很多美好的親子閱讀回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色的黃鱔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