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愛的嚶嚶醬
-
2 # 愛美術愛手工
孩子兩歲了,作為一個媽媽,照顧了孩子兩年,基本上每天都會聽到孩子十幾次次的哭聲,可能一開始的時候,你覺得這個哭聲很可愛,她一哭,你就想抱抱,可是時間長了,這個哭聲有時候對人就是一種壓力
如何緩解壓力?
作為媽媽,生活的全部不應該只是孩子,
因為對孩子好,是需要愛的輸出,然而自己的心情都不好的時候,如何輸出愛?
所以學會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每天留30分鐘,屬於自己的時間,比如說看看自己喜歡的書,聽聽音樂,照顧一下家裡的植物
(別把沒時間當做藉口)
-
3 # 9494萌萌噠
不知道樓主是否是全職帶寶寶的。如果是,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在正常理解範圍內。
首先,媽媽在家全職帶寶寶是很辛苦的,她們放棄了工作,放棄了自己的社交圈,忙著照顧寶寶,沒有時間出門放鬆娛樂。種種這些,再加上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沒有什麼認知能力,行為方式全憑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即使你要做的事是為寶寶好,寶寶們也未必會領情。久而久之,寶媽精神壓力大,脾氣抓狂,無法控制,就有了抑鬱的傾向。
建議寶媽懂得了向家人傾訴,尋求幫忙。當你的情緒無法控制時,行為可能會傷害到寶寶,事後會滿滿的自責。
寶媽要懂得自我調節情緒。
建議寶媽儘量不要宅在家裡,多去戶外走走,認識年齡相仿的寶爸寶媽,互相交流一些育兒經驗和心得。同時寶寶也有了玩伴。性格也會變得更活潑開朗。
同時寶媽也可以用學習充實自己,讓自己心境和情緒都回歸平和。有的時候我們焦慮,恐懼,情緒低落都是因為我們不懂,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我們要多學習,多積累,提前學習,可以消除很多育兒焦慮。
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珍惜!
-
4 # 兒科恩銘
孩子的啼哭可以表達許多資訊,孤獨、憤怒、飢餓、痛楚...,對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小朋友,如果家長們無法理解TA們的啼哭,甚至一聽到孩子啼哭就變得狂躁、歇斯底里。這會讓孩子們愈發恐懼不安,哭的更加厲害。家長的這種行為方式對改善親子關係毫無用處,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心理陰影,認為家長不愛TA。
情緒的控制對於成年人和孩子們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遇見不如意的情況十之八九,如果因為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茫然無措,哭哭啼啼,這對於解決問題來說毫無益處,而且會降低別人眼中對你的評價。積極主動的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當孩子出現啼哭時,應該主動的分析造成孩子啼哭的原因。如果孩子啼哭是表達無助,那麼家長們需要告訴孩子,可以透過請求大人幫忙。透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啼哭是代表恐懼,那麼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孩子會馬上安定下來。如果孩子啼哭代表疼痛,那麼就需要家長仔細的瞭解是否孩子受傷了,有哪些地方不舒服,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病情加重。
帶孩子的寶媽們一天到晚圍著鍋碗瓢盆過日子,的確心情有些焦躁。可以在寶爸下班回家之後,互相溝通一下,講講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趣事,這樣生活便不會那麼枯燥乏味。當孩子不聽話時,建議寶媽們深吸一口氣,在腦海中默唸三遍:“我生的。”如果無效,建議再深吸一口氣,默唸三遍:“都隨我。”如果還沒有效果的話,建議聽一段較為舒緩的音樂,雙腿盤坐,伸直腰,雙手放於膝上,閉上雙眼,隨著音樂的韻律進行深呼吸,從而將自己暴躁的情緒緩解下來。必要時諮詢心理醫師,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
5 # 停用賬號0a
你家的孩子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及發脾氣、哭鬧,你還沒辦法,很無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控制情緒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如何讓孩子不哭不鬧,不亂髮脾氣,有話好好說?
讓孩子掌握疏導自己壞情緒的辦法呢?
這裡葫蘆弟弟童書專家就不得不提這3本,讓孩子有效的控制情緒的繪本了
1. 《把壞脾氣收起來》讓孩子跟小老虎一起在故事中學會把壞脾氣收起來。
小老虎的脾氣很大!如果事情沒按他的想法來,他就大哭、大叫,或是跺腳,有時候還三招一起用。
但是這次,當媽媽說“把你的壞脾氣收起來,否則......”的時候,小老虎不得不有所改變了。
他應該把脾氣收到哪裡去呢?
放到口袋裡,還是小褲衩裡?
如果您的孩子壞情緒來臨時,可以把“壞脾氣”收到哪裡呢?
給孩子這本情緒控制書,讓孩子不亂髮脾氣
. 奇趣故事,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 思想啟發,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已的情緒
. 行為規範,讓孩子瞭解亂髮脾氣的壞處
每個孩子從小就表現出人際交往的需求,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會因為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
交往有利於孩子的智慧發展,2~6歲是人際交往智慧成長的關鍵時期
交往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拘謹膽小、害羞怕生、或自我中心。
故事貼近入園孩子的生活,故事幽默,語言和圖畫俏皮客氣,兩個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讓孩子瞭解群體相處生活
3. 《我的情緒小怪獸》一本書搞定孩子所有的情緒問題
一個小怪獸,就愛鬧情緒,快樂時它想笑,憂傷時它想哭,生氣時就像一隻燃燒的小火球。
想跺腳,想咆哮,還想大聲哇哇叫,小朋友猜一猜找一找,這隻小怪獸像誰?
一隻有各種顏色的小怪獸,幫助孩子輕鬆認知情緒,快樂管理情緒。
學會管理情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修的課程之一
現在就從這3本繪本開始吧!教孩子好好說話,表達自已,不再以情緒來達到目的,讓孩子成為一個溫文爾雅的人。
-
6 # 伊貝育兒園
孩子不停的哭鬧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往往我們都不清楚孩子為什麼哭鬧,並且情緒非常激動,難以平復。
其實孩子哭鬧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首先我們需要排除的是孩子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家長要靜心的去詢問孩子,切莫著急,家長越著急孩子也就哭的越厲害。
另外,兩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欠缺,有些事情他無法表達出來,唯一能快速表達且能引起家長注意的就是哭鬧,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慢慢引導孩子,告訴他只有停止哭鬧,爸爸媽媽才能幫助他他想要的事情,切莫孩子一哭鬧就著急去滿足他,這樣反而是得其反,讓孩子認為哭是可以解決問題。家長必須明確態度,哭不是爸爸媽媽去幫助他的理由,只有停止哭泣,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忘記的苦惱。
作為家長朋友,平時應多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懂得去觀察孩子,有些孩子他想要一件東西,但他不會明確表達需要這個,有時他也會不好意思,他會採取一些行動或者表情去暗示父母,如果父母不瞭解孩子的一些習慣舉動,孩子接下來就會以哭的形式表達。所以父母需要提前明白孩子的意圖。
最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平時多陪陪孩子,讓孩子保持快樂積極的心態,有時家長陪伴孩子少了,孩子就會採取一些讓家長引起注意和關懷的方式,比如大聲哭鬧。切記不要採取粗暴的強硬手段試圖讓孩子安靜下來,所以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陪陪孩子,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還是很大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能有一定的幫助。
-
7 # 酒爺書生劍主
孩子哭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不舒服,情緒不穩定,性情多變,高興就笑不高興就哭,是因為孩子小對自己的情緒沒有控制的能力,但是作為父母不能因為孩子鬧就影響了大人的情緒,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去空置自己的情緒,不能跟著孩子的情緒去走,有時間可以多看看關於這方面的影片書籍,多學習學習,如果孩子鬧大人也跟著情緒不好只會影響孩子,
-
8 # W飛花令9
孩子哭鬧很正常,因為他會說的話不多,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排除生病了孩子會哭鬧之外,他哭可能是引起家長的關注:渴了,餓了,或者想達到目的自己沒有做到。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及時關注一下孩子的需求。孩子哭家長馬上發火,孩子會有樣學樣。不管你多麼忙,既然生了孩子,養育孩子更辛苦,為人父母就應該有這個責任義務把孩子育好。
首先抱起孩子,給他安全感,多撫摸頭後背,讓孩子感覺到愛,幾歲的孩子也是建設情商的關鍵期。
其次尋問孩子的需求,讓他說出來,同時訓練了語言。
然後對於孩子合理要求該滿足就滿足。如果不合理,去超市看到了什麼就要求買什麼,那麼家長應該反省是不是原來什麼都滿足他,現在你不幹了,孩子能願意嗎?從小就應該告訴孩子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做對的讚美他,錯了告訴他。
有些孩子莫名其妙的哭鬧可能是媽媽平時抱的少。我親身經歷:女兒一歲在外婆家斷奶。我回去看她,玩著玩著就莫名其妙的哭鬧,怎麼哄都不行。後來看心理學知道,斷奶期的孩子如果缺少媽媽的懷抱時常哭鬧,叫面板飢餓,大體上是這個意思,我馬上接女兒回去了,邊工作也帶孩子,也是說不盡的辛苦。
克服困難,養育孩子的過程回報的幸福是相似的:怎麼愛你也不夠!
-
9 # 動媽育兒
成為父母后,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寶寶開心的笑,哪怕他要“使壞”都覺得他是可愛。
成為父母后,最恐懼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哭鬧,孩子一哭鬧就覺得“腦仁”疼!
今天,動媽就碰到一個把自己爸爸哭得手足無措、直叉腰嘆氣的孩子——爸爸推著手推車站在佩奇玩偶的擺櫃前,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兒手裡懷裡緊抱著個大約60釐米左右的佩奇,站那一動不動,看樣子父女兩人已經這樣僵持了一會兒了!
爸爸特別不耐煩的說:“快點!媽媽等著呢!”
孩子頭都不抬的說:“我要這個”
爸爸:“家裡已經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了”
孩子:“我就要這個”
然後,那位爸爸拿出手機看了一眼,直接鬆開了手推車,走到女孩面前,將小豬佩奇直接放回了擺櫃上面。
這個小女孩也挺倔犟,又一步上去拽到了懷裡!
爸爸很生氣,從孩子手裡搶下來,放到了高處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然後,拽著孩子就要走。
女孩順勢兩隻胳膊一抬,就坐地上了,癟著嘴就開哭——特委屈的那種哭,邊邊用袖子蹭眼淚。
就看那位爸爸在旁邊直嘆氣,那小女孩哭了三四次分鐘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最後那位爸爸特別無奈的又將那個佩奇放女孩邊上了。
特別神奇的就是,剛放旁邊,女孩哭聲就停了。
那個爸爸還說:“以後還是你媽帶你出來吧,都被她慣壞了!”
動媽在旁邊挑禮物的時候心想“您這也不是沒慣著!還好意思怪她媽媽呢?”
一般來說,孩子哭鬧的原因有三個:
孩子哭鬧原因之一:釋放情緒
孩子從一歲左右開始有自我意識,然後會慢慢的衍生出各種情緒。但是他們還不擅長表達,所以只能以哭鬧發脾氣來表達。
有一天,動媽和寶爸在忙自己的工作,姥姥陪寶寶在圍欄裡玩。突然圍欄裡特別安靜,寶寶一點聲音都沒有。
動媽好奇就悄悄走近看了一眼,發現寶寶自己低頭在擺弄玩具,姥姥在另一邊給他收拾其他的玩具盒子。
動媽剛要走開繼續工作,就看玩具上有“滴答”的水跡。動媽趕緊進圍欄裡抱起寶寶。果然,小傢伙在那默默的流淚呢——眼眶裡都是淚水,一直流到了下巴上、嘴巴撅得老高。
姥姥看我抱寶寶,還詫異了一下,再一看寶寶哭的,更驚訝了!一個勁兒的問“怎麼了?”
寶寶到動媽懷裡哭得更傷心了!
動媽只好抱著寶寶在懷裡,輕輕拍他。邊拍邊和他說話:“爸爸媽媽都在忙,沒有陪你玩,你現在很委屈,對不對?”“媽媽知道你委屈了,這種感覺不舒服,媽媽抱著你哭”
寶寶哭鬧的原因之二:引起注意
朋友家有兩個孩子,姐姐六歲,妹妹今年剛滿週歲。
姐姐是個挺活潑的孩子,一般不怎麼哭鬧。但是,她每次哭鬧都是在朋友照顧妹妹的時候。
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朋友正給妹妹衝奶粉,姐姐那邊突然就大哭起來!動媽接替朋友衝奶粉,朋友去姐姐身邊,姐姐就開始哭鬧讓抱抱。
朋友說,之前沒覺得姐姐愛哭愛鬧,也不粘人,現在特別容易哭鬧,動不動就哭,還黏人。
其實,這就是姐姐在用哭鬧引起朋友注意。
在姐姐的意識裡,媽媽除了她還有妹妹,媽媽為妹妹做的好多,她擔心媽媽給她的愛會少。
寶寶哭鬧的原因之三:用哭鬧讓父母向自己妥協
這種例子太多了,比如文章開頭動媽見到的那個小女孩的哭。
其實,無論孩子是哪種原因的哭,家長都不能冷處理,但也不意味就順從他。
首先,如果孩子哭,家長應該允許,並幫助孩子認知不同的情緒。
孩子的哭鬧,是因為有負面情緒,不高興、傷心了。此時,如果父母和她講道理,勸她“別哭了”“別生氣”基本上都是沒有效果的。
家長此時應該做的是認同孩子此時的負面情緒,給孩子哭泣的權利,讓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溫和的將孩子的感受複述給他,然後告訴他這種感覺叫什麼(生氣、委屈、難過)
比如,動媽會溫和的告訴寶寶,他的哭是“委屈”,媽媽能夠理解;而朋友那裡,則是應該告訴姐姐,她的哭是“不安”、“擔心”,然後告訴姐姐自己是愛她的,不會因為妹妹而減少,平時生活中更要注意對姐姐的關心;而文章開頭的爸爸,則應該靜靜的等孩子哭,等她平靜了再和她溝通。
對於孩子的哭鬧,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的打罵、冷處理(仍孩子在那自己哭)
動媽特別贊同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對待哭鬧的孩子,“四個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不要打,以大欺小,不公平;不要罵,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示範;不要說,孩子正在鬧情緒,聽不進去,說多了會讓孩子以為你在求他;不要走開,因為走開就成了單獨緊閉,那叫懲罰,沒有教育意義;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
陪伴卻不妥協,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但是對於他的無理要求你是拒絕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哭鬧都是對某一件東西的執著,並不是單純的想要這個東西,而是為了讓父母證明對他的愛。
孩子哭鬧時,會自動在心裡出現一個公式:我要什麼,你都給我=你愛我。
所以,每一次孩子哭鬧時,父母的陪伴就格外重要。因為,只有陪伴才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被孤單、放棄的一個。
回覆列表
可能你的心理壓力有點大吧,可以和自己的伴侶說一下這種情況,讓你的另一半安慰安慰你,如果還是不行,可以考慮看看心理醫生。
孩子哭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有時候還是是餓了,有時候是調皮耍賴。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確實是不喜歡小孩子,尤其是小孩子的苦鬧,真的很煩。
但是你既然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那就要把不好的情緒收起來,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因為你的情緒也會感染到孩子的。
多想想孩子的好,當你累的時候,孩子軟軟的一聲“媽媽辛苦了”,是不是感到內心很柔軟,似乎什麼苦什麼累都不是個事。
積極一點,不要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地方想。當孩子大一點,你可以陪她一起玩,一起學習,我朋友家孩子也才三歲多,他還在手機上下載了“貓小帥學漢字”,每天抽個時間一起教孩子認字。雖然是學習,但因為軟體的呈現生動形象,所以孩子也不會討厭學習,反而可以和父母培養感情。
如果還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建議約個心理醫生,和醫生聊聊,緩解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