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eaC
-
2 # 蘇小妮
這兩篇放在一起確實讓人感覺很奇特。
晴雯去世,寶玉臨別不能一見,正自悲痛傷感垂頭喪氣之時,中間突然插進了賈政跟一幫清客們聊天,喊他和賈環賈蘭過去,說起當年恆王一事。恆王朱佑楎被叛軍所戳,他的寵姬名喚林四娘者,集府裡眾女將,為回報恆王當年恩,林四娘帶著一眾人連夜出城,殺至賊營,斬殺了幾員首賊。最後林四娘等人被賊人拿下,被殺戮,成就了林四孃的一片忠義之心。
作者在第七十八回說,《姽嫿詞》是依照白樂天的《長恨歌》來寫的,給予了很高的評。賈政一向對寶玉的詩文不願意說什麼讚美的話,但是也一直沒有發怒。賈政笑道:“雖然說了幾句,到底不大懇切。”我以前說過,賈政對寶玉笑是難得的事,雖然他不肯誇兒子好,但是,能做到笑,已是最高評價了。
作者在這樣的時候硬生生地插入這樣一件事,讓毫無心情的寶玉寫上這麼一段詩詞,實在是難為他了。也許在作者的心目中,那個對恆王忠義以身相報的林四娘,就是此時的晴雯。林四娘是恆王的愛姬,晴雯也是寶玉的最愛。晴雯雖然不是以生命相報,但是,在寶玉的心目中,晴雯已經達到了林四孃的高度——那種為了愛和忠義舍卻性命的壯烈。
寶玉得給晴雯一個說法,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蓋棺定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姽嫿詞》是《芙蓉女兒誄》的前奏,寶玉要在心中對晴雯進行祭典之前,先給她一個定位。而這首詞寫得越是壯烈,越能表達寶玉此刻的心情。
-
3 # 爨典璞旅
詞誄互文,照見丹心;晴雯黛玉,實為一人;七十二變,其人唯一;才貌空前,西江月子;太子宏願,鏡月水花;國賊祿蠹,背誓篡權;冷月因廢,掉包代玉;補裘補天,有實無名;做嫁衣裳,徒練一石;唯遺妙玉,終陷泥淖;大荒無稽,冤屈雪藏;寓意深遠,朝雪夢清!
-
4 # 藝術館的紅樓畫
這問題須掛在曹李康雍的主脈上才能弄清楚,否則討論一萬次也沒用。《紅樓夢》涉及三大塊內容,一是感恩懷念康熙,二是恨不能幹掉雍正,三是為曹李伸冤。《姽嫿詞》和《芙蓉女兒誄》正好說的是這三件事。曹家堅持認為,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為康熙復仇的情緒難抑。雍正上臺不久,京城出了個要刺殺雍正的呂四娘,此事雍正自己也承認。曹雪芹將“呂四娘”改為“林四娘”,透過林四娘為舊主復仇殺強賊的故事,傳達曹家為康熙鳴不平、想除掉雍正的強烈情感。一個“林”,兩個“木”,代表的就是曹家和李家。蘇州織造李煦被雍正發往打牲烏拉凍餓而死,是曹雪芹心中永遠的恨。晴雯就是李煦的化身。《芙蓉女兒誄》以康熙的語氣悼念晴雯,許多內容也涉及到少年曹寅與少年康熙共同生活的往事,這個“誄”是同時悼念李煦與曹寅的。寶玉悼念後黛玉出現,就是這個道理。可見,此“誄”實際就是對雍正的血淚控訴。將《姽嫿詞》和《芙蓉女兒誄》放在同一章裡,就是集中反映曹雪芹這三種情緒。什麼叫“真事隱”,這些就是!可見,《紅樓夢》裡任何人和事,不放在曹李康雍關係中分析,都是一錢不值的廢話。
-
5 # 雯臣
把姽嫿詞與芙蓉女兒誄放在一起,等於挑明瞭晴雯的真實死因。晴雯並非病死,而是死於刀劍之下。姽嫿一詞原形容女子體態嫻靜美好。
出自戰國楚人宋玉 《神女賦》:素質幹之醲實兮,志解泰而體閒。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這裡的姽嫿將軍指的是,衡王朱常庶的寵妃林四娘,為救衡王朱常庶而戰死。
知道了林四娘是怎麼死的,也就明白晴雯是為救賈寶玉而死,這要從墜兒偷蝦鬚鐲說起。
【晴雯說著,只見墜兒也蹭了進來。晴雯道:你瞧瞧這小蹄子,不問他還不來呢。這裡又放月錢了,又散果子了,你該跑在頭裡了。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墜兒只得前湊。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將他的手抓住,向枕邊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亂戳,口內罵道:要這爪子作什麼?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只會偷嘴吃。眼皮子又淺,爪子又輕,打嘴現世的,不如戳爛了!】
這段話有兩個看點,一個是晴雯用來扎墜兒的“一丈青”,在這裡有兩重含義,第一,是一種造型別致的首飾,頭端為鉞斧或蛇矛的形狀,尾部鋒利尖銳,用於頭飾美觀之外,還是可做女子的防身只用。
第二,一丈青還是北京香山產的一種毒蛇,這種蛇毒性極強,是一種令人生畏的劇毒之物。
這裡的毒蛇一丈青就是墜兒,看晴雯罵墜兒的話:“要這爪子作什麼?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只會偷嘴吃!”就明白墜兒的事情不是犯在手上,而是犯在了嘴上,墜兒的毒蛇口危害到了寶玉,這才是晴雯對墜兒痛下殺手的原因。
墜兒這條毒蛇咬了寶玉和黛玉,晴雯用一丈青刺死了墜兒,刺死了墜兒的晴雯遭到報復,報復晴雯的就是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墜兒報告的訊息本來可以至黛玉於死地,結果被晴雯殺了自己的耳目,惱羞成怒的王夫人,把晴雯也被殺死了,連屍體都不讓入土為安,而是命人拉去火化了。
-
6 # 文惠來
鬼話詞,說的是晴雯,因為晴雯死時寶玉正在做這篇文章。脂批說,這篇為“賓也。”與晴雯身份相符。而後面的芙蓉女兒誄說的則是黛玉,而二者合起來,就是完整的寶玉。
-
7 # 屏山品紅樓
《姽嫿詞》和《芙蓉女兒誄》,一篇是長歌體的長詩,詠歎的是恆王寵妃林四娘酬王德、戰外辱,恩義感天動地的故事,是一首悼亡的祭詩,也是一座升級版的貞潔牌坊;一篇是四六駢文,對一個受到不公對待而慘死的卑賤女奴晴雯的祭祀,當然實為祭黛玉。即便如此,兩篇祭文主體人物沒有任何可比性,放在同一日寫在一個章節裡,顯得十分割裂,可是曹雪芹如此安排絕對不是無意,按照曹公一貫的手法和似散而魂聚的結構特點,這是絕對的刻意為之。
第一問:賈寶玉彼時的情緒能做的了《姽嫿詞》嗎?一身重病的晴雯被驅逐,賈寶玉剛偷偷去探望過,看到她從養尊處優的怡紅院投入醉酒癆表哥家那黑汙髒亂的下房裡,如一盆剛出嫩箭的蘭花投入到豬窩,寶玉見到垂死的晴雯傷心哭到不行,要不是晴雯後來堅持以被矇頭不再見他,寶玉是無法挪動腳步離開晴雯的,彼時寶玉已是痛心到五臟俱焚。第二日他迫不及待的又向小丫頭詢問情況,得知晴雯已逝,想去看一眼晴雯的靈柩,因父親召他,耽誤了半日,回來後立刻趕去想做個最後告別卻撲了個空。
以寶玉一貫的心性,在這種心魂苦痛難捱的狀態下,他應該什麼事都幹不下去。偏偏賈政一會兒讓他去會客賞桂花,一會兒去參加文學沙龍,寶玉有這個心嗎?打得起精神嗎?參照前文賈政讓他會見賈雨村,寶玉因為不願和賈雨村這種官場中人多交往,都表現的葳葳蕤蕤,沒有一點揮灑的談吐,令賈政十分生氣。這個時候寶玉滿腦子都是晴雯,按常理他應該沒有辦法正常吃飯,睡覺,做任何與晴雯無關的事都沒興趣,一副生無可戀的狀態才是,令人奇怪的是,寶玉正常的密集的參加了兩次聚會,一次因才具出眾拐了許多東西回來向賈母炫耀,而且很是自得,另一次發了一大段感慨,下筆更是文思泉湧,情緒高漲,一揮而就一篇長詩《姽嫿詞》。這時的寶玉好似完全抽離了這兩日低落的情緒,變了一個人。
做完《姽嫿詞》,結束了這個沙龍,匆匆趕回的寶玉一秒鐘就恢復了對晴雯之死的傷心裡,他立即馬上又投入到另一篇更費心血感情熾烈的駢文創作中,一篇灑淚泣血,一字一血淚的誄文從他的筆下作出,誄文裡,寶玉感憤哀切、飽含深情,痛切表達對晴雯的熱愛傾慕、對施暴者的憤怒、對進饞者的仇恨、對愛姬早夭的痛心。他將晴雯描繪成天上的神仙,是芙蓉花神,給予了晴雯最美好期許,誄文文采飛揚,感情真摯,寓意深遠。連每作詩都是冠軍的黛玉都連贊寶玉這篇誄文新奇,可以和《曹娥碑》並傳於世了。問題是每次詩社都落弟,常常才思枯竭的寶玉,怎麼就能在這種極度傷心的氛圍裡,一天之內,小宇宙大爆發,連寫兩篇奇文呢?而且為兩個毫無類似性的女性而作,按照曹雪芹一貫的結構邏輯,唯一的解釋是,二者一定有著深刻的聯絡。
第二問:賈寶玉做《姽嫿詞》,是什麼因素可以讓他從晴雯之死的情緒中抽離出來呢?誄晴雯即誄黛玉,這是毫無異議的,誄文裡列舉出的樁樁件件,絕大多數也是寶玉和黛玉的往事,那麼《姽嫿詞》和黛玉有關嗎?屏山認為和黛玉沒有任何的關係,林四娘無論是身份、人格、精神都和黛玉相距甚遠,完全沒有可比性,《姽嫿詞》其實是另一首《長恨歌》,《長恨歌》是寫楊貴妃,林四娘與楊貴妃有身份上的相似性,具體到紅樓人物,勉強和楊貴妃扯得上關係的有賈元春和薛寶釵,難道這是賈寶玉提前為賈元春或薛寶釵寫的輓歌?
第三問:《姽嫿詞》是賈寶玉提前為賈元春或薛寶釵寫的輓歌?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呢?有,但是太勉強了。元春的可比性幾乎沒有,會是寶釵嗎?賈寶玉一天之內寫兩篇祭文,一篇祭晴雯,實是對黛玉的祭悼;而薛寶釵是曹雪芹心中另一位重要的悼紅物件,比重上並不低於林黛玉,既然判詞二人可以一首共用,當然也可以讓男主人公分別對二人進行祭悼。《姽嫿詞》裡能找到寶釵的影子嗎?說實在話,是找不到的。不過,賈蘭做的那首詩完全是一個讀八股死書的書呆子在讚美一個以死酬郡王的標準封建道德下的女子,簡直就是給林四娘立牌坊:
姽嫿將軍林四娘,玉為肌膚鐵為腸。捐軀自報恆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賈環為此做的詩主題也一樣,不過比賈蘭的更有水平一些:
紅粉不知愁,將軍意未休。掩啼離繡幕,抱恨出青州。自謂酬王德,詎能復寇仇。誰題忠義墓,千古獨風流。二人的詩通篇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林四孃的價值就在於她自身的節操忠義和為報恆王之德慷慨赴死,為這個男人犧牲,就是這個女人的全部價值。這不就是封建禮制對女子的道德要求嗎?這位林四娘不就是李紈和寶釵的化身嗎?當然不可能是李紈,那麼只有是寶釵。還有一點,後來寶玉作《姽嫿詞》幾乎就是《長恨歌》第二,紅樓女兒中,楊妃從來用來比寶釵,而用西施比黛玉,所以,說寶玉的《姽嫿詞》是在祭寶釵也算是可以找得到這麼兩點小依據。
八十回後的內容盡數遺失,我們也不能否認此迷案是曹雪芹打了一個埋伏,後續還有解密之舉,不過,《紅樓夢》戛然於第八十回,《姽嫿詞》為何必須與《芙蓉女兒誄》相對照?為何讓正痛徹心扉的寶玉連做兩部大作?為何讓姽嫿將軍姓林?寶玉一貫的價值取向為何在這次沙龍上顯得與平時相矛盾?這一系列的疑問隨著八十回後內容的遺失已成永遠的謎團!
-
8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七十八回是不簡單的一回,賈寶玉一天之內撰寫兩篇悼亡詩篇《姽嫿詞》和《芙蓉女兒誄》。《姽嫿詞》悼念傳奇女性林四娘,《芙蓉女兒誄》明悼晴雯,暗悼林黛玉。那麼,曹雪芹安排賈寶玉一天之內作兩篇長文,有什麼深意?二者之間又有什麼聯絡呢?其實,分析賈寶玉的心路歷程,可知曹雪芹如此寫真是大事手筆!
一,《姽嫿詞》王夫人雷厲風行攆走晴雯後,賈寶玉買通老嬤嬤去見晴雯最後一面,第二天從小丫頭口中得知晴雯已死。來不及傷心賈政就將他和賈環,賈蘭叫來,講述了一個林四娘以死籌恆王的故事!賈寶玉聽過林四孃的故事,當場創作長篇悼亡詩《姽嫿詞》,歌詠悼念。
賈寶玉為什麼會在晴雯死後的悲傷情緒中一揮而就寫出《姽嫿詞》?皆因他心中藏著一股憤懣,借《姽嫿詞》以抒懷。
林四娘是恆王的姬,身份與晴雯基本相同。恆王被“黃巾”“赤眉”俘獲後慘死,林四娘奮起反抗,帶領娘子軍替恆王報仇不果後寧死不屈,香消玉殞!林四孃的果敢性格與晴雯如出一轍。她以死籌恆王的故事,也與晴雯對賈寶玉的感情遭遇一樣!
如果將大觀園當成一塊封地,賈寶玉就像其中的恆王!晴雯是被恆王寵愛的林四娘,她“舞槍弄棒”的做什麼姽嫿將軍,不容於俗流,最後遭遇敵對勢力摧毀。“黃巾”“赤眉”之禍明顯指出王夫人推動,王善保家的發起的抄檢大觀園。賈寶玉幻想自己類似恆王出師未捷身先死,晴雯摔箱子反抗最終以死籌寶玉了。
抄檢大觀園、晴雯被攆而死一系列事件,賈寶玉這個“已死”的恆王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他借林四娘之死,長文悼念晴雯,將之當成大觀園的“姽嫿將軍”,發洩心中憤懣!
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
馬踐胭脂骨髓香,魂依城郭家鄉隔。
賈寶玉對抄檢大觀園造成晴雯之死,恨之入骨!
二,《芙蓉女兒誄》賈寶玉懷著一腔憤懣作完《姽嫿詞》後,意猶未盡,回怡紅院後,藉著《姽嫿詞》餘韻,再作《芙蓉女兒誄》。
《芙蓉女兒誄》世人皆知明悼晴雯,暗悼黛玉。尤其賈寶玉將誄文修改成“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連林黛玉都悚然而驚,可知《芙蓉女兒誄》不同於《姽嫿詞》表彰晴雯,實為祭奠林黛玉!
芙蓉花並非晴雯,而是林黛玉。六十三回群芳夜宴中,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證明芙蓉花正是林黛玉。抄檢大觀園雖因“繡春囊”而起,實則王夫人就是要順手收拾怡紅院。而她之所以攆走晴雯,更多是衝著寶黛愛情而去。看看王夫人罵晴雯的那些難聽話:
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的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你乾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著你,自然明兒掲你的皮!去!站在這裡,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誰許你這樣花紅柳綠的妝扮!王夫人攆晴雯不過是敲山震虎,晴雯是要攆走,但敲打林黛玉才是王夫人的主因。過後她回覆賈母攆走了晴雯,就是告訴賈母,你選的人我不滿意,我要挑我選的。賈母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再次掰謊,說賈寶玉不懂男女之情,別是個女孩投胎吧。
【三】《芙蓉女兒誄》和《姽嫿詞》《芙蓉女兒誄》與《姽嫿詞》其實一唱一和。所謂晴為黛影,就是二者之間互為影射。《姽嫿詞》也並非只讚譽晴雯。林四娘偏巧姓林,影射林黛玉無疑。而林黛玉最後為什麼與賈寶玉勞燕分飛?根據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以及《題帕三絕》《五美吟》、瀟湘妃子與賈探春牽連不斷的線索推斷,林黛玉最終遠嫁異鄉後客死他鄉。
黛玉遠嫁會不會是籌“恆王”的舉動呢?我認為極可能!林黛玉和賈探春最終遠嫁,很可能也是挽救賈家的無奈之舉。
“黃巾”“赤眉”侵略大觀園,晴雯是受害者,林黛玉更是受害者。寶黛姻緣在抄檢大觀園後幾乎再無可能。而黛玉遠嫁更可能源於救賈家,救寶玉。
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自蓄辛酸,誰憐夭折!仙雲既散,芳趾難尋。洲迷聚窟,何來卻死之香?海失靈槎,不獲回生之藥。眉黛煙青,昨猶我畫;指環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餘痕尚漬。《芙蓉女兒誄》這一段深受《姽嫿詞》影響,殺伐之氣濃烈。《姽嫿詞》讚揚因愛以死相籌,影射晴雯、黛玉的以身殉死結局。《芙蓉女兒誄》卻纏綿悱惻,其恨幽幽,是為生前身後悼念香魂。
賈寶玉最終拋下妻子薛寶釵出家為僧後尋到林黛玉的香丘守墓一生(二十三回變個大王八,馱一輩子墓碑),踐行《柳絮詞》中那句: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寶黛二人隔年之期再見,已經天人永隔,僧俗兩隔!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覺得,觸及了關鍵。
姽嫿,諧音“鬼話”。
小說中有一段情節,寫寶玉在紫鵑的試探下,以為有林家人來了,要接黛玉回南方去,急瘋了,嚷嚷著只許黛玉一個人姓林,其他任何人都不許姓林。——這段情節讓人讀了,一定會和故事中寶玉身邊的賈母等人一樣,感到又好氣又好笑。然而它說明了在小說中,姓“林”不是隨意的。
另有一個情節,就是寶玉是在黃昏時(但願我的印象沒錯)拿著那篇誄文來到荷塘邊祭奠晴雯的。當他念完了誄文並把它掛在一棵花枝上時,書中寫,此時林黛玉的身影從花叢中飄然而現,(說實話,讀到這裡時我還嚇了一跳)——我個人理解,作者這樣寫實際上是暗示我們,寶玉所祭奠的,是書中的人物晴雯,也是林黛玉,因為寶玉剛剛所念的,也是一篇姽嫿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