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點歷史
-
2 # ww3721王建文
曹操打贏官渡之戰過後,還要大肆殺俘虜是胡說。曹操在官渡戰役中,都是非常殘酷攻方硬仗,守方死抗戰爭。死了很多人,但曹操政治優勢,政治壓力的讓敵人投降的。袁紹的的失敗更是張郃和高覽的戰場起義譁變造就的。曹操兵少更不能那樣。如果坑殺,張繡會再次投降嗎,還有劉琮的投降,由是官渡戰略勝利影響的,曹操速快從幾萬人達幾十萬的規模。到赤壁之戰,己經有八十三萬人馬的規模。如果有殺害俘虜的情況,誰不血戰。還會投降讓你屠殺。網路胡說,不要當真。就是戰爭總是死人的,而曹操軍隊以紀律嚴明著稱,袁曹是內鬥,是忠於皇帝和反對皇帝的人鬥爭和爭奪土地的戰爭。當然鎮壓反抗自己的人,而寬恕擁護自己的人。這個又比對外戰爭,更雜復的,有特別性。曹操殺了呂布和高順陳宮,卻留下了張遼。就是這種反映,士兵當然存在站隊問題,站錯隊必然被殺掉。也就是戰爭的生死戲遊,是小兵根本無法知道,為什麼要去犧牲,為誰犧牲的所在。現在戰爭中交槍不殺,可古代沒有這個規矩,就是看長官投降不投降。不投降只有殺。沒有別的方法。小兵也只好殉葬了。
官渡戰役袁紹大約出徵十一萬人,初戰白馬之圍戰役袁紹主力先鋒部隊顏良就遇到毀滅打擊,文丑也一同樣下場損失巨大。不是小敗。劉闢和劉備的背後干擾部隊也損失巨大。還有鳥巢淳于瓊,保護糧草人員更是不少。加上官渡攻堅拔寨傷亡更加巨大無比。
在鳥巢損失前張郃,己經說我們要成為俘虜。說明袁紹的部隊前期損失非常巨大 ,曹操也向荀彧寫信說,快堅持不住了。殺敵人一干,自損八佰,荀彧叫他堅持鬥爭。說明袁紹力量已經不多,曹操完全能戰勝的袁紹。也就是說沒有烏巢戰鬥, 曹操得勝利是肯定的,袁紹的兵力己經被曹操消滅了大半之上 。應該在六萬以上,張郃和郭圖在爭論在救援烏巢還是主攻官渡時 ,張郃就已經說了兵力不夠,要當俘虜了。張郃是三國時期第一名將 ,軍事思想豐富,判斷準確,領軍多年創造輝煌戰果。在曹操部隊高過所有的將領,不會無中生有悲觀失望,說話有造謠生事,最後攻堅失敗後投降曹操,完全形勢所迫。曹操部隊也不是能二萬滅劉備幾萬人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是青州三十萬多黃巾軍精選出部隊,最少也幾萬以上還有徐州的臧霸孫觀的部隊就不下幾萬人,缺得是糧食,連續幹早,袁術地方都人吃人了。曹操也好不了那裡去。袁紹有豐富糧草,道是缺乏兵員的,必定袁紹是剛剛打完消滅公孫纘最精銳部隊之後,還是疲憊不堪,曹操初戰時,連主將顏良,都無精打彩,更不要說士兵。文丑也一樣。所以在鳥巢戰鬥以前 袁紹人馬傷亡是殘重的,加上烏巢戰鬥和張郃高覽的是最後強勢攻打官渡戰鬥,更是傷亡殘酷,已經崩潰。張郃高覽不投降。也是失敗。可以想到死傷己經到了不可挽救地位。沒有人了張郃高覽才投降,是不得以事情。也就是剩下的人都投降了,再不投降那些沒有跑掉了的人只有被殺被埋結果。決不是人們想象袁紹有十萬軍隊攻打官渡。打到官渡是袁紹集中全部兵力不會超過四萬人,打敗烏巢戰鬥前更是人少。荀彧說”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才會斷言再堅持就是勝利,決不是還有近十萬人攻擊官渡,所以屠殺俘虜象想不成立。張郃高覽最後投降了。那些不投降人被殺是戰爭必然結果。曹魏文人繆襲是經歷人作《克官渡》說,”克紹官渡,由白馬。殭屍流血,被原野。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可見初戰就決定袁軍鬥志不堅,銳氣己挫,軍心又不甚安寧,至到一敗再敗,而不收拾。鳥巢戰鬥雙方都是孤注一擲之舉,誰勝就是最後勝利。傷亡都是再所不惜的,是曹操歷久堅守,能夠支援到最後勝利。而袁紹早就兵力耗盡了,只是拚命一搏罷了。那時己經連分兵救鳥巢兵力,都分不出兵力,可見人馬少到何等地步,失敗早就是註定了。而曹操能不斷上補足兵力,至到勝利。官渡是一場雙方都拚盡全力戰鬥,曹操對內奸都寬恕不去屠殺。華人最恨內奸,都沒有力氣殺了。在慶幸勝利而得到僥倖勝利,更不會有力氣去大肆殺俘虜,殺俘更是瞎說 ,戰爭中長期拚殺死亡是主要的。袁紹不是《三國演義》裡笨蛋,那是很多當時軍伐都尊崇領袖,相當有才能的人,也懂得用兵的人。打敗了比自己強大很多公孫瓚就是證明,不是白混的,北方雄霸。但他在官渡戰役被曹操荀攸誘敵之計大破顏良文丑。徐晃部力戰延津之戰,原武之戰 ,雞洛山之戰,都是損失殘重,更不要說烏巢之戰,官渡之戰曹操總是野戰中,在勝利後最後才主動退回官渡,阻擋表紹軍前往許昌的之路,最後勝利。曹操軍把袁紹七萬人被殺,不可能是官渡一處,是累積戰果,不是圍城戰爭,都是野戰,是一年多從河北到河南戰略防禦和進攻中袁紹損失的人數累積結果。
-
3 # 一丹流青
獻帝起居注記載:"凡斬首七萬餘級,輜重財物巨億。"
扣除掉戰爭中正面殺傷的敵軍,估計曹操斬殺的俘虜高達5萬。
那麼為什麼曹操要殺害這些戰俘呢?
曹操在官渡戰場上的兵力,也就是1萬多人。 這1萬多人,不僅要打掃戰場,還要繼續追擊袁紹,擴大戰果。
那麼能夠留下來看管5萬俘虜的兵力,絕不會超過3000人。
試想用3000人來看管50000人,一旦遇到士兵譁變,則這3000人危矣!
如果用更多的兵力來看管這5萬人,則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擴大戰果,讓袁紹獲得喘息之機。
尤其是,如果把這5萬人留在後方,一旦這5萬人造反,則後方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撲滅他們,那麼官渡之戰的勝利將會前功盡棄,甚至丟掉後方。
所以與其關押,不如殺掉。
那麼為什麼不釋放俘虜?
要知道,當時官渡之戰的戰場,主要是在曹操的地盤上。
雖然袁紹兵力喪失殆盡,但地盤也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而且四州財力很厚實。
如果這5萬人回到袁紹的地盤上,被重新募集起來,就會形成新的戰鬥力。
對曹操來說,這就是放虎歸山,危害非常的大。
在當時那種特定的環境下,時間非常緊迫,必須馬上追擊袁紹,擴大戰果。
又沒有足夠的兵力來看管這5萬人,那麼最簡便穩妥的辦法就是殺掉!
當然,曹操不是濫殺一氣,而是放過一些投誠的重要將領,把這些投誠的將領收歸己用。
這裡面比較著名的,就有大將張郃、高覽等人。
後來,這些人為曹操征戰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所謂‘慈不掌兵",講究仁義道德的儒生,是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名將。
因為戰爭的本質本來就是殺戮。
如果殺戮能夠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那麼殺戮就是有效的。不管這個殺戮是正面殺傷敵人,還是殺害俘虜。
所以說,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曹操殺俘是他最優的選擇。
-
4 # 漁耕樵讀
三國志上解釋說是詐降,餘眾偽降,盡坑之。很明顯這句話不可信,首先你如何知道他們是詐降。
如果是詐降最該殺應該是張郃,高覽,因為他倆投降最早,而且還是主動投降,後來的都是走投無路才投降的。結果他們不但沒有被殺,反而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再則主將袁紹都逃跑了,還詐降什麼。見過一部分詐降,從來沒見過全軍都詐降的。
如果說是曹操只是為了發洩怒火或者疑心太重也是不成立的。因為曹操連部下給袁紹私通的信件都一把火燒了,所以曹操也沒有那麼心胸狹窄。
既然不是因為詐降,也不是因為疑心重,那曹操為什麼要殺這數萬人呢,我個人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曹操斷糧了在許攸在投曹操前,曹營已經快斷糧了。何況袁紹的軍隊要比曹操的多,如果再加上這數萬人,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說投降計程車兵沒飯吃會反叛,就是自己計程車兵沒飯吃也要譁變。張郃,高覽就是因為聽說烏巢的糧草被全部燒燬才投降的。而且歷史上因為斷糧而導致士兵譁變的次數數不勝數。
在唐德宗時期,關中斷糧。因為領不到糧食,連禁軍都譁變了,還好糧食及時送到,德宗抱著太子大呼:“吾父之得生矣!”
如果真沒了糧食,留著這些俘虜,那曹操就可以大呼:“吾命休矣!”
再則袁紹未死袁紹如果沒有死,那袁紹的地盤就一定還在,而這些士兵的親眷還在袁紹那裡。如果袁紹死了,曹操斷糧還可以考慮把這些士兵放了,但是袁紹沒死,這些士兵一定不能放。
如果把這些士兵放了,逃回河北。那袁紹還可以在河北繼續徵詔他們。那曹操不是白忙活一場。
-
5 # 恬然滋味
官渡之戰,曹操奇襲烏巢,一把火把糧草燒的乾淨。沒燒盡的時候還在打仗,燒完了,戰爭也就結束了。曹操贏了。
怎麼就曹操贏了呢?
人這東西吧,歸根結底那是肚子決定屁股,屁股決定腦袋。你讓他餓肚子,你就是他親爹也不行。知道軍隊因無糧譁變的可怕嗎?袁紹知道。所以袁紹帶著八百人跑了。幾萬軍隊丟下不要了。因為那已經不是幾萬軍隊,那是幾萬餓死鬼。許攸說曹操“休騙我。糧已盡矣”。的確,曹操此時沒有糧食。所以,曹操一看跪倒的這些士兵,馬上反應是詐降。這哪裡是投降,這是“打食”來了!”盡戮之”。是不是盡殺,殺了多少?糊塗去吧!
我認為這和道德無關。和智慧也無關。
這是人“活命”的本性決定的。不幸的人是攤上了那個殘酷的時刻。
-
6 # 關東俠客
公元200年,東漢末期北方兩大勢力集團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展開決戰。,這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戰爭一方袁紹擁冀,幽,青,並四州之地,統一河北地區,意國提兵十萬南下滅掉曹操。。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優勢,但諸侯們只是貌合神離,只是觀望和投機心態,曹操居四戰之地,實力比袁紹小很多,可以說是被動應戰。戰爭之初,袁紹擁有絕對優勢,但他手下將帥謀士不合,驕兵輕敵,剛愎自用,好謀無斷,幾次拒絕正確意見‘,喪失良機。兩軍硬天幾天後,白馬之戰袁紹失顏良,文丑兩員大將,挫動銳氣,曹操僅兩萬之眾僅剩三天之糧,許攸來投出現轉機。曹操依許攸計策率五千精銳火燒袁紹軍糧。正在攻打曹操大營的張鴿,高覽聽說軍糧被毀投降了曹操。加速了袁軍混亂,內部分裂,全軍潰敗,袁紹本人僅剩八百人逃到河北,有七八萬袁軍成了曹操俘擄。這個意外勝利是始料不及的,大量物資珍寶圖書信件都被剿獲,當時曹軍糧盡,無力供養這麼多士兵。袁紹雖然失敗了,四州之地仍在,袁軍俘虜家小仍在袁紹手裡,不可能真心降曹,放了如虎歸山,後患無窮,對曹操一方來說只有把這些俘虜全部殺死才是安全的,以絕後患,也可以打擊北方士氣,於盡坑之。此外從歷史上看曹操比較好殺,搞屠城的構當。當初攻下徐州後,無論男女,老幼盡屠之,泗水為之阻塞。這樣做非常殘忍,但可以打擊瓦解敵人的軍心。
-
7 # 劉一千五
曹操在官渡之戰後,不可能幹屠殺俘虜的蠢事!
戰爭,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二戰罷),對於戰後的俘虜問題,一直是戰勝方頭疼不己的事情。這涉及到一個人要活著所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即使是最低限度的供給,也要保證。所以,成千上萬人的糧草消耗,不是件輕易的事情,長此下去,問題就越來越多。遣散吧?這又不可能,收編倒不失一種辦法,留下的隱患還是不可豫料,隨時有"變化"的可能。為了徹底消除這種麻煩,不消說,屠殺是種解決辦法。
秦昭王時的白起,他會打仗,殺的人多,殺的俘虜比正面戰鬥中殺的人還多。長平之戰少說四十萬趙軍被坑。原因是怕趙軍"心不服",坑了一切了結。白起坑殺過好幾回六國俘虜,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千古一坑"將軍。項羽在新安城外坑秦兵二十餘萬,還是怕"心不服",坑了絕後患。至於城破後的"雞犬不留",那就更常見了。逢戰爭就有的再平常不過的事。
曹操在官渡大戰裡,有過殺俘虜的事?曹操這人喜歡收編臣服了的人眾來壯大自己的力量。整個官渡之戰的形勢強弱,曹操都處於下方。力量遠遜於袁紹。但曹操幹羸了。燒了袁紹的糧草,袁紹就跑了。袁軍大部分棄戈歸降。與其殺卻,不若收編。留一條命給俘虜,就看俘虜要不要。不要就是想造反,為誰造反?為袁紹,這就可笑了?張鴿,高覽投降過來不是過的有滋有味的麼?至於士兵,收編的肯定多。至於糧食,袁紹一跑,倉庫裡的糧不就有了,運送糧草的路不就通了。況且,這些兵尚可在就近服役。所以,在當時各地爭雄壯大勢力的背景下,收編是最直捷最能體現仁義而擴大勢力的最好辦法。曹操在官渡大戰中不可能幹屠殺俘虜的蠢事。除非也固步自封,不想與其他軍閥較勁,而較勁需要兵員。八十三萬大軍裡,有多少是他自己的嫡系?收編的雜牌也是軍,軍閥打仗,多多益善。嫌少不媒多,這道理曹操懂。
-
8 # 古今夢迴
官渡之戰三國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袁軍輕敵,十萬餘人渡河。結果顏良文丑被殺,許攸,張郃,高覽降曹,袁軍驚懼,各營四散潰逃。兵敗如山倒,十萬軍隊來不及渡河,袁紹帶八百騎逃回河北。袁軍敗得太快,大量物資被曹操繳獲,來不及渡河的八萬士兵,成為俘虜。
曹操為絕後患將八萬士兵活埋,製造了三國規模最大的殺俘事件。至於曹操何這麼做?
一、軍中無糧養不活,許攸到曹營後,曹軍只有3天的軍糧,面對人數這麼多的俘虜,根本養不活,不如殺了乾脆。
二、北方兵士難為自己所用,跟當年黃巾軍改為青州兵不一樣,黃巾軍是流民給碗飯吃就行。而袁紹的降兵,家小都在袁紹那,不會安心待曹營。再者都是訓練有素計程車兵,都成建制,很容易叛亂。
三、曹操嗜殺,曹操手段狠辣,征伐徐州數次屠城,婦女兒童都殺,泗水都為之不流。殺掉這些人令北方人喪膽,也為將來徹底滅掉袁紹。
-
9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曹操這種人,很少記載他殺俘虜,能拉過來就拉過來,而且殺俘虜以後對方會死扛到底,對自己沒好處。不過曹操也確實贏的險,大家且看:在曹軍猛攻袁軍屯糧營時,袁紹卻不急於救援,而提出要攻擊曹軍官渡老營,說:“就操破瓊,吾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乃派大將高覽、張郃率主力軍進攻曹營,張郃提出反對意見,說:“曹公(率)精兵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事去矣。
請先往救之。”郭圖等則固請攻曹營。張郃說:“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擒),吾屬盡為虜矣。”袁紹不聽,只派輕兵救援烏巢,而遣重兵攻曹營,不能下。當袁紹所遣輕兵至烏巢時,曹軍有人建議:“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曹操怒曰:“賊在背後乃白。”曹軍皆殊死奮戰,大敗袁軍,斬淳于瓊等,盡焚其糧谷,殺袁軍士卒千餘人以示眾。
袁軍皆恐懼。郭圖雖自知其失策,反而向袁紹誣衊張郃對袁軍失敗感到高興。張郃忿懼,遂與高覽一同投奔曹營。袁軍大潰敗,袁紹遂與其子袁譚率八百騎兵渡河逃走,曹操追不及而歸,盡收袁軍輜重、圖書、珍寶等物。官渡之戰曹軍先後共殺袁軍七萬餘人,以曹操勝利而告終。
回覆列表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戰鬥。
曹操196年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袁紹的勢力也在不斷增大,擊敗公孫瓚之後統一了河北,當時實力遠在曹操之上,同年袁紹發兵十萬進攻曹操,而曹操只有兩萬兵力,實力對比懸殊。
官渡之戰的過程就不說了,大家都耳熟能詳,許攸投曹,奇襲烏巢,大將張頜,高覽降曹,袁紹大敗,僅帶800人逃回河北。
十萬大軍僅逃走八百人,剩下的除了戰死,四散奔逃的,大部分做了俘虜,而曹操是怎麼對待這些俘虜的,《三國志》記載:“餘眾偽降,盡坑之”,根據各種記載,所殺俘虜數量應該在七八萬。
這是歷史上又一次殘忍的殺降,可是知名度遠不如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
曹操為什麼要大肆殺降,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洩憤,官渡之戰初期曹操被袁紹逼迫的比較狼狽,曹操的地盤是四戰之地,當時劉備已經反曹,如果不能儘早結束戰爭,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所以戰鬥結束後,曹操為了洩憤而殺降。
2、以除後患,曹操雖然獲勝,但是袁紹卻逃走,這些俘虜自己沒辦法提供足夠的糧食供養,放歸又怕再回歸袁紹,而自己這點兒兵力也沒有實力完全控制這麼多俘虜,所以殺了以絕後患。
3、雖然一些記載中說袁紹軍事“偽降”,故而曹操殺之,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真實的歷史我們只能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