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橫店老大哥
-
2 # 鄧海春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經無力掌控分封的諸侯王,一時間群雄並起,諸侯林立,歷經五百餘年的戰亂,終於由秦國殲滅六國,完成統一。那是一個我們現在難以想象的大動亂時期,甚至一些小國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護後,如同薰華草一般朝生夕死。在這樣一個大動盪、大分裂時期,為何那些不屬於周朝控制範圍的少數民族沒有趁機發難,入主中原呢?
一、楚人以“蠻夷”自居,秦嬴自西陲伊始
楚國,在春秋和戰國時期,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昔日楚莊王問鼎天子,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還確定了自己“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後有楚懷王約定合縱伐秦齊,為五雄之首。楚國的強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誰能想到楚人始祖卻為“蠻夷”出身,楚族在與遠古先民的長期交往、爭戰與融合中逐步發展起自己的文化。楚地楚民雖以“蠻夷”自居,但在發展過程中,楚人北上爭霸、先後征服或滅掉諸夏之國的同時,積極地吸收華夏文化,使自己成為與華夏同步前進的先進的文明大國,楚共王即位後更是做到了“撫徵南海,訓及諸夏”。有了這麼一個心向中原的大國鎮壓周邊的少數民族,讓他們沒有辦法起兵逐鹿中原。
秦國,是不遜色於齊楚的西方大國,自秦嬴伊始,便是與西戎為敵,秦莊公受封“西陲大夫”,卻將秦人置於刀劍之前,死在西戎手下的秦人、秦國國君不勝其數,秦與西戎已成死敵。經過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秦暴霜露、斬荊棘,秦人逐步適應了西陲惡劣環境,實力與日俱增,終於,在秦文公十六年(前750),“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此後,秦穆公在與晉爭霸時失敗,轉而向西征討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昭襄王在位時,平定義渠,可以說,秦國是阻擋西戎繼續進軍中原有力屏障。除了秦楚外,還有滅了戎狄的晉國、胡服騎射的趙國、消滅萊夷的齊國,使得少數民族不敢再進軍中原,也沒能早早實現“亂華”而自取之的願望。
二、無馬鐙之鐵騎,不敵千乘之威
據目前考古發現可證,早在中國西漢時期,便有了馬鐙,可別小看這個東西,雖然它只是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卻能夠幫助騎馬者在騎行時支撐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可以說馬鐙的誕生,不僅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加強了騎兵的優勢,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改變了歷史。
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遊牧民族的鐵騎卻是不敵中原諸國的軍隊,在那個沒有馬鐙的時代,少數民族的騎手必須夾緊馬身再揪住馬鬃,才能不讓自己摔下馬背,連騎行都是困難重重,更別說拉弓搭箭、騎馬砍殺了。相比之下,中原的車乘卻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輛“戰車”中,一人駕馬,一人指揮,一人拿戈進攻,可以打亂對面陣型,進可攻退可守。同樣,沒有馬鐙的騎兵,衝鋒之勢大打折扣,比不過轟隆馳騁的中原戰車,人與馬一起,難逃冤死車輪之下的命運。裝備的差距,讓邊陲少數民族的騎兵方陣根本打不過中原的步兵軍隊,“問鼎中原”的野心被毫無懸念地澆滅了。
三、西周滅亡之恥,華夏族十倍還之
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點燃烽火而戲諸侯,不曾想犬戎真的來犯,周平王被迫遷都,東周開始。東周王室衰微,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但面對昔日覆滅了西周的犬戎,各路諸侯可是一點都不客氣。在那個中原人還不是以“漢族”而是“華夏族”自稱的年代,雖然中原各國打打殺殺,但都還是沾親帶故的,而犬戎是滅了自己“大哥”的外人,各國國君的臉上都有些掛不住啊,所以別看春秋百餘諸侯、戰國七雄逐鹿中原,打的不亦樂乎,但論血緣還是“一家人”啊,我們華夏人打架是我們的“自家事”,犬戎敢來那就是“找打”,因此靠近這些少數民族的諸侯國,個個都是摩拳擦掌,等著他們上門,“報西周滅亡之仇”。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各路諸侯征戰不斷,但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幾位“霸王”,還是戰國七雄,哪個不是積極討伐周邊的少數民族的主,或暴力征服、或懷柔內化,穩定自己的後方。在連年不斷的征戰中,這些少數民族得以儲存就不錯了,更別提是否還有餘力企圖侵犯中原、飲馬長江了。
-
3 # 歷史淘沙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出現五胡亂華,因為中原太亂了,同樣的道理紛亂爭不休的三國時期也沒有五胡亂華,反倒是大一統的西晉時期發生了五胡亂華。
現在很多人可能覺得,和平年代科技會發展的更迅速,因為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人才搞科研,其實不然。一戰、二戰雖然加起來只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科技的發展程度,卻是過去工業革命時代數十年所不能比擬的,原因就是亂世對科技的需求急劇增加,倒逼著科技迅速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戰車技術日益成熟,戰鬥力急劇增加,秦國在和義渠的戰鬥中,不斷對戰車等武器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將義渠徹底吞併。
趙國在和匈奴等少數民族的戰鬥中,由趙武靈王提出了胡服騎射,徹底的變革了傳統的騎兵形式,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屢獲勝利,攻佔了匈奴的大片領地。巨大的勝利,使得趙武靈王對自己的騎兵抱有很大信心,甚至還設想過由騎兵繞道匈奴,從北面對秦國發起突然襲擊。
燕國雖然不如秦趙兩國實力強勁,但是對付北方的東胡還是綽綽有餘的,曾攻陷東胡大片領土,擴大了國土面積。
反觀北方的少數民族,純粹的遊牧,冶銅冶鐵技術通通不會,除了有大量的馬匹之外,對中原國家毫無優勢可言,在中原國家面前只有被吊打的份,這樣的遊牧民族有何能力製造五胡亂華的陣勢那。
-
4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周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王朝有八百年的國祚。中國後代王朝的很多的傳統都來自於周朝。周朝相對商朝來說強大的並不是軍隊的戰鬥力,即使周武王滅商的牧野之戰也是趁商朝主力征討東夷之機來了斬首行動攻破商朝的都城。周朝的威力在於以血緣為主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這兩種制度才是周朝強大、擴張的動力和源泉。以這兩種制度為基礎輔助其他因素才是沒有出現五胡亂華的最終因素。春秋時期雖然中原征戰且外部有北狄、西戎、東夷、南蠻的威脅,但是各諸侯國都在“尊王攘夷”的框架下一致對外所以外敵很難有入侵的機會。到了戰國時期七雄國力強大,諸侯國單挑都不畏懼外敵所以更不可能出現胡人入侵的情況。周朝宗法、分封制成為各諸侯國聯合抵禦外敵的基礎
周國的核心區域就在西部的關中地區,而商朝從歷代的國都判斷統治中心偏東以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為中心向南北擴充套件,如上圖所示。所以當週王朝以弱勝強併吞商王朝的統治範圍後,統治並不穩固。所以周王朝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宣揚自己的正統地位提出了“三恪二王“如同後代王朝修前朝史書一樣宣告了商朝的滅亡。
在三恪二王的基礎上興滅繼絕冊封上古三代後裔以及夏朝、商朝的後裔為諸侯以示寬大。再次基礎上週朝以宗室血緣關係為基礎發展出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周朝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基礎,維繫貴族間關係的完整制度。
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分封諸國之間不是親戚就是子弟,在此基礎上與外姓通婚最終形成以周王為金字塔定點,所有封君按照血脈的親疏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分封合成的制度。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尊王攘夷”的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客觀上起到了防範外敵入侵的作用周王分封諸侯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給先賢后裔以地盤來祭祀宗廟和宗室子弟分鎮天下;另一方面對就是開疆拓土,這一點非常狠。我們自己觀察一下分封的諸侯國就會發現,除了周王特別親信的子弟才會分封到周朝原來統治的核心富庶之地。其他人統統發配到邊遠地帶,比如齊國、燕國以及勉強給了百里之地封爵的楚國等等。
這些遠距離冊封的諸侯國說白了有可能都不是周朝的領土,即使是也比較偏遠荒涼。你要想發展就得和周圍的野獸和其他部落做生死搏鬥。秦國最初的幾代先王都戰死疆場,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和實力。當敵人部落比較強大,一個諸侯國實力不夠的時候自然會聯絡附近的其他封國並肩作戰。因為大家都是親戚,或近或遠都有血緣關係。當個諸侯國領地擴大併成為富庶之地的時候,名義上這些新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周朝的領土。
因此周王坐鎮都城管理富庶的核心領地,其他諸侯國替自己和周王朝開疆拓土。周王朝的統治區域才不斷擴大,當諸侯國彼此疆界接壤的時候才會以為利益發生兼併和戰爭。此時周王朝進入了春秋時代。
此時也許富庶強大的諸侯國早已經超過了宗主周國,但是宗法制的基礎就決定了諸侯國依然要奉周王為共主。所以無論諸侯國內部如何兼併,但是都在尊王攘夷的基礎上進行。即便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地位都是在尊王攘夷的基礎上依照自己的威信和武力,最後經過周王的冊封才能形成霸主。
五位霸主或多或少都有對外攘夷的功勞才能獲得周天子的冊封。春秋時期最後的稱霸的霸主秦穆公更是透過向西“滅國十二,拓地千里,遂霸西戎”才得以實現。也就是說秦穆公滅了無數的外敵西戎小國才獲得周天子的冊封。在這種氛圍下,所謂北狄、西戎、東夷、南越如何有機會入侵中原?打擊和消滅他們都成了周天子冊封霸主的一個條件,說白了他們就是軍功和稱霸路上的墊腳石。
當然西北的犬戎曾經攻破西周的都城鎬京,導致周平王東遷。但是犬戎佔據了原來周天子的的渭水流域最後什麼下場?這塊地最後被周王封給了秦,秦國起初的幾代國君都戰死沙場打的就是這個部落。秦國為何能稱霸,那就是西戎幾乎被滅國了。所以即使有偶然的突入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最終也是被群起而攻之而消逝。
戰國七雄在自身強大的基礎上,吸收外族的戰法進行軍事改革可直接對抗到了戰國七雄時期,七個國家都比較強大。邊境與外族接壤的楚國、秦國、趙國、燕國都是比較厲害。秦國、燕國、趙國都能和匈奴單挑了,楚國更是南撫楊粵周邊的部族瑟瑟發抖。所以到戰國時期,整個中原的財力、人力撐起了七個大國足夠抵禦當時並不強大的外族勢力。
中原各國在與少數民族的戰鬥中也逐漸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並吸收改革。比如趙武靈王在吸收匈奴的戰法,透過胡服騎射來改良戰法找到了對抗對方的方法。
小結: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內都不止,但是由於制度上的約束以及透過吸收外族戰法上的特長做的改變始終沒有讓外族勢力進入中原。
-
5 # 折緣
這個問題問得就好像為什麼春秋戰國那麼亂,中國都沒有統一,為什麼沒有發生侵華戰爭,沒有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
中國專化的遊牧生產方式形成於何時,一直是學術界頗有爭議的一個論題。春秋戰國時期,農耕經濟從骨器、木器和人工勞動為主進入了鐵器耕牛時代,農業生產力有了飛越性的發展,生產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糧食產量的提高,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人口的增長則要求更多地開發可耕土地。
這樣,農耕生產方式從中原地區逐漸向北方地區擴張。而那些生活在北方地區被稱之為“戎”“狄”的居民,仍處於混合經濟階段,尚沒有完全發展到純粹的遊牧生產方式。它們的生存方式多采取定居與小範圍移動相結合、農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半農半牧狀態。同時,又以採集和狩獵作為經濟生活的必要補充。
春秋時,農耕民族不斷向北伐地區開拓,原來大量屬於混合經濟人群生活的土地被開發為農業生產區,再加上氣候乾冷化的變化趨勢,混合經濟人群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越來越差。他們一方面適應條件的變化,增加經濟生活中畜牧業的比重,同時在遇到嚴重災害或物質極為匱乏的時候,便採取武裝的方式,從農耕地區掠奪生活資料。
混合經濟生產方式的民族長期生活在可耕可牧的過渡地帶,隨著農耕去油的不斷開拓和擴張,他們被迫不斷向環境惡劣的北方地區遷移,這樣一來才完全放棄耕作,轉為了全面的遊牧經濟方式。
可以這樣說,如果春秋諸國不向北方擴張,可能北方的戎狄等民族,基本還是分散部落,穩定而弱小,不會形成統一的政權。正是生存空間不斷被壓榨,單一的遊牧經濟受到天氣和地理的影響,使得他們為了生存不斷互相掠奪,逐漸走向了統一的大的部落聯盟政權,為了獲取更多的生產資料,這才向南掠奪農耕民族的。
到了戰國秦漢時期,處於農牧過渡帶可耕可牧的山谷地區,各國修築長城圈入到了農耕經濟區域,並逐漸被開墾為可耕種的農田,那些被迫遷移的戎狄部落,完全放棄了山谷農耕畜牧經濟轉變為草原遊牧經濟,從而導致了專化遊牧生產方式的擴大。
遊牧生產方式天生具有產品的單一性和不易貯存的特點,生存基礎非常薄弱,因此必須依賴與農耕民族的產品繳獲。由於農耕民族自己自得傳統以及對遊牧民族的歧視態度,特別是長城修築後,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產品交換的難度不斷增加。當遊牧民族遇到大的自然災害時,能否得到農耕民族產品的補充甚至關係到了遊牧民族的生死存亡。
戰國時期,農耕民族就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官僚政治體制,秦漢時期,又出現了大一統的政權組織。在遇到食物極為短缺,與農耕民族產品交換的正常渠道又被堵塞時,北方遊牧民族需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突破長城的限制,對農耕地區進行掠奪,而這種強大軍事力量的組成,就需要建立草原帝國的政權。
可以說,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匈奴,正是在這種生存需要的情況下出現的,長城的出現,阻礙了物質交換,使得遊牧部落,不得不整合在一起,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實現生產資料的掠奪。
綜上,草原帝國的形成,跟中原是緊密相連的,半農半牧的諸侯國邊緣山谷地帶的民族部落因為中原的擴張,經濟崩潰,不得不遷徙北方轉入專化遊牧經濟,使得中原與北方完全失去了緩衝地帶,而長城的修築,又間接導致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產品交換,使得遊牧民族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從而讓他們不得不依靠軍事力量對外掠奪來保證生存,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形成了草原帝國。
-
6 # 千史千尋
“五胡亂華”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等眾多遊牧民族,趁著“八王之亂”之際反晉,陸續在北方建立數個與南方漢人政權相對峙的非漢族政權。
而春秋戰國時期分別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大動盪局面,整個時代戰亂不斷,那為什麼沒有出現後世“五胡亂華”這樣的局面呢?
一、雙方實力懸殊
春秋戰國時期的遊牧民族一個個都是各自為戰,還未形成一個強大的草原帝國,所以他們還未對中原各諸侯國造成真正的威脅。
而遊牧民族和他們臨近的秦國、楚國等中原國家的實力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這不止體現在軍事制度和軍隊方面,還體現在武器方面,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武器製造水平在當時都是世界領先的,這些都是遊牧民族無法達到的,更何況下面提到的“馬鐙”還未出現。
再看“五胡亂華”時期,那時的北方遊牧民族不再是之前只會搶奪別人的蠻夷了,他們的武器製造技術和設施已經和中原地區的水平相差不大了,這使得他們在晉朝內耗的情況下很輕鬆地入侵了中原。
二、“神器”馬鐙
在馬鐙出現以前的冷兵器時代,中原地區的戰車就是戰場第一大利器,而這恰恰是中原各諸侯國具備、北方遊牧民族所沒有的。
馬鐙最遲出現在西漢時期(考古發現),馬鐙的出現,讓騎兵們更好地駕馭了戰馬,使得他們無需再用雙腿夾緊馬匹,坐在馬背上的穩定性也提高了,騎馬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解放雙手,提高了射箭的精確度。
五胡亂華時,趁著西晉內耗嚴重,北方遊牧民族藉機南下,而馬鐙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廣泛使用的,它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遊牧民族的戰鬥力。
冷兵器時代,由馬鐙發展而來的規模化騎兵部隊,則代替了戰車成為那個時代的霸主。
三、一致對外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也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比如燕國受到山戎入侵,衛國和邢國受到過北狄入侵等等,但收到侵擾的大都是小諸侯國,至於大諸侯國,他們自知實力不敵,也不敢去惹。
而且,就算小諸侯國打不過他們,諸侯大國就算因為利益也不會不管的,更何況大家都同在周天子麾下,名義上是一個整體。
就好比,我們自家人打架是我們自己的事兒,外人摻和的話,我們就要一致對外。
不止這樣,諸侯大國還主動攻打這些遊牧民族。
比如秦穆公征討西戎,兼併其十二國,擴地千里;趙國名將李牧大破匈奴等,這使得遊牧民族不敢再來進犯中原。
四、尚武精神
在春秋戰國時期,幾乎各個諸侯國的國君都上過戰場,有的勝利了,有的戰死了,有的被俘了……
就連當年愛鶴的衛懿公,也是死在戰場中的,沒有當縮頭烏龜。
為什麼那個時代上至國君都尚武呢?
春秋時期,只有貴族才有從軍資格,並受到軍事訓練,他們從生下來就流淌著尚武的血液,開疆擴土、為國家而戰的觀念始終瀰漫在這片時空;戰國時期,尤其是商鞅變法後,平民們也有了爭取貴族身份的機會,那就是殺敵建功。
而從漢朝到西晉,中原地區的戰爭中胡人士兵的身影越來越多,被依賴度越來越高,戰鬥力也越來越強。
漢族的貴族、官僚和士兵在幹什麼呢?他們在享受安逸,他們骨子裡的尚武精神已慢慢消散。
就這樣,待到西晉末年,中原軍隊的戰鬥力已遠遠落在了這些少數民族後面。
這便是春秋戰國時中原戰亂不止,卻沒有出現五胡亂華的原因了。
雖然那個時代禮崩樂壞、爭權奪利、戰亂不斷、流派眾多,但中原各諸侯國共同抵禦了遊牧民族的數次入侵,避免了之後類似“五胡亂華”、金滅北宋、蒙滅南宋的厄運,而且在那個時代中,不管是經濟、政治領域,還是軍事、文化領域,它們都在那個時代大背景下碰撞出了最燦爛的文明火花!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說“吾心嚮往之”?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大分類時期,那個時候出現了很多的國家,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各個諸侯國連年征討,戰鬥不止,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但是大家在研究那一段歷史的時候,你會很明顯的發現一個事,就是那個時候竟然沒有發生過外族禍亂中原的事?這一點在後世都沒有達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第一點就是當時的中原很亂,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因,那個時候的春秋戰國算得上是冷兵器史上打仗打的最多的時候了,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各個國家都是全民皆兵,外族不是不想來,而是不敢來啊,你想一下,當時那麼亂,實力又比較強,你沒點實力幹什麼來,人家不找你就算好的了,就像二戰一樣,沒實力的誰瞎湊熱鬧。
第二就是當時的各個諸侯國經常打架,在春秋戰國那種時代殺出來的國家,那個不是身經百戰,當時的人口也多,民風彪悍,很多的人拿起棍子就可以上戰場,打一個外族人根本不是問題,而且當時各個國家的政治、軍事實力都是很高的,不是外族人可以相比的,人家不去找你就好了,你看當時的秦國和趙國,時不時的打一下林胡、婁煩等異族。
第三就是當時的打仗靠的是戰車和步兵,那會可不是騎兵的天下,要是後來,還說不定真會有異族來打,但是在那會沒有騎兵的時代,周圍的異族都沒有那麼強大,步戰的話還不知道誰打誰了,到了後期的時候,騎兵興起,但是那時候騎兵領先的是趙國和秦國,人家比你還成熟,你會找一個比你厲害的打嗎?
第四就是當時的諸侯國比較團結,你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周王室還是存在的,許多的諸侯國之間多多少少還是存在著血緣關係的,別看我們自家人打的熱鬧,你要來,人家直接尊王攘夷的旗號一打,都去打你了,你來了我們刷怪練級不是正好嗎?反正異族人,死一些他們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