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史解碼

    這句話一直飽受詬病,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儒家思想中愚忠的表現,但古代真的有這種說法麼?為此筆者查閱了相關文獻後發現,這句話最早出現於明清時期,而且還不是哪位大儒說的,而是出現在了明清時期的小說和戲曲中。也就是說,明清之前並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這個說法。

    孔子對於君臣關係的主張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語出《論語八佾》),可見儒家在君臣關係上強調的是君臣各有義務,得相互尊重,君臣關 系才可以維持下去。君如果不尊重臣,那麼臣也可不必效忠於君。“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語出《論語八佾》)這句話更能夠表明孔子在君臣之道上的觀點。

    另一個儒家大儒孟子對君臣之道的主張更是激進,他主張“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語出《孟子·萬章下》)大家看看,連“易位”的話都說出來了,這跟所謂的“君叫臣死”的說法也差的太多了吧!孟子還說過一句更絕的話,“君之視 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 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語出《孟子·離婁下》)。

    既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跟儒家思想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那麼它又是有何而來呢?

    從這句話大量出現的時間點來考慮,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答案。毫無疑問,這種近乎變態的“忠君”思想對皇權是最有利的,而明清時期恰恰是皇權達到頂峰的時期,所以這二者之間會不會存在著某些聯絡呢?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大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在洪武五年,發生了一件大事:一日,朱元璋閒來無事就翻了翻《孟子》,在他讀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一句時,頓時變得勃然大怒,認為這句話“非臣子所宜言”。 還罵道 :“使此老(孟子)在今日,寧得免耶!”隨即下令將孟子牌位逐出了文廟。

    老朱之所以如此生氣,與他想要加強皇權有關,而孟子的觀點無疑觸碰到了他的底線。清朝的皇權專制與思想禁錮的程度,比明代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些文人為了迎合上意,編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來, 也就順理成章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一類的話只有那些喜歡獨裁的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的孔聖人和孟亞聖是斷然不會這樣教育人的!

  • 2 # 永170484318

    古代的人講忠,孝,禮,義,對於當官的來說,“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對於父母來說,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做人要有禮貌,交友要講義氣,這種現象在古代的歷史中,都是做人要有的基本素質,它代表古代人性交往所注重的品質禮儀,如果誰違背了這種禮儀,就要受到社會的排拆,使人在社會上寸步難行。

  • 3 # 學習冇止境1

    在古代當王的權力很大,對自己的臣子有生殺大權,奴隸社會殺奴隸就象殺雞鴨一樣,到封建社會記載更多,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臣子不小心觸怒皇帝,可能一句話“推出去斬了”,臣子就沒命了,在戲裡出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臺詞,在孔子孟子著作中沒有記載,本來就不是他們所講,也不可能是孔子後或弟子後人演化而來,而是西漢董仲舒“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演化而來,他在漢武帝時期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給王爺劉端做個國相,劉端是位霸道兇殘,蠻橫的王爺,在他手下做國相的都被他殺了,儘管王爺因董仲舒名聲,才華而非常尊重董仲舒,但董仲舒每天都覺得提心吊膽的,後來辭職了,因為他深深懂得帝王之道。他是儒家學說高才生,又做過官,才有“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的深刻感悟,後人明代唱戲有很多漢代的題材,由編戲之人改董仲舒這句話,才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 4 # 歷史大學堂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的觀點嗎,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君臣關係呢?

    “忠”與“孝”是儒家的兩個重要概念,包含於我們常說的“八端”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中。對於這兩個概念,我們自以為熟知,幾乎不假思索地認為“忠”便是忠誠,即無條件的忠誠於君主;“孝”便是孝順,即無條件的服從父母。

    但熟知非真知。究其原因,是由於我們蔽於流而不知源。後世小說家常說:“君叫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這兩句話在市井中傳播甚廣,以至於有人認為這便是儒家的主張。其實並非如此,儒家恰恰是反對愚忠、愚孝的。我們無論是溯源於先秦還是後世儒學,都可證明這一點。

    先秦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在政治上提出“德治”的主張。他認為臣子對於君主並不是一種人身依附的關係,而是一種對等的關係。他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臣子忠於君主才是必要的,因為這符合孔子“君君、臣臣”的原則。孔子一生周遊列國,以求見用於當道便是為了尋求明君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是一味的愚忠於自己本國的君主。近年來出土的郭店楚簡有一篇叫作《魯穆公問子思》,魯穆公問道:“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答曰:“恆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這便是說明一個臣子的本分不在於阿諛奉承,而是能夠犯顏直諫,指出君主的錯誤和過失,只有如此,方是真正的忠臣。

    到了孟子那裡,則提出了“仁政”說,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個只有以民眾利益為重的君主才具有統治的合法性,否則就應該推翻他,正如“湯放桀,武王伐紂”一樣,這是弔民伐罪之舉,具有天道之合理性。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後來的荀子也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認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即認為儒家的王道理想高於現實的政治,應該以王道理想為依據,而不是一味的逢迎君主。

    以上便是儒家關於“忠”的主張,我們在儒家經典中也可以看出先秦時期還未出現絕對的尊君觀念。

    所謂的“忠”除了強調合乎道義的忠君外,最重要的還是強調對於朋友的“忠”。如《論語》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此外,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悌不僅優先於忠信,而且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更是多於“忠信”,可見在孔子那裡,“孝悌”的價值是高於“忠信”的。

    儒學發展到漢代,在漢武帝時出現“獨尊儒術,表彰六經”的狀況,儒學獲得了官方認可的正統地位。此時雖然已經由周代的封建制變為郡縣制,但宗法制的傳統還存在,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家國同構”。基於此,統治者意識到,用於處理家庭、宗族內部倫理關係的“孝”是可以被擴充到社會上的,這便是《禮記》所講的“資於事父而事君則敬同”。因此,《孝經》在漢代極為重視,不僅將“舉孝廉”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重要方式;皇帝的諡號中還含有“孝”字,如漢孝文帝、漢孝武帝等,這便說明了統治者對於“孝”的重視。

    《孝經·開宗明義》便說:“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將“孝”倫理政治化,將其視為國家實行政教的根本。又說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裡便將孝親與忠君聯絡起來。

    在《孝經·事君章》也說道:“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這裡的“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便是強調對國君正確有益的政令要積極的奉行,以使其德政能夠順利實行;但同時也強調對於國君的過錯和失誤要及時加以糾正和補救,以使其惡政暴行能夠受到制止。

    在《孝經》中最為精彩的便是《諫諍章》,曾子問道:“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則明確對之加以否定。孔子認為:“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什麼是諫諍?劉向在《說苑·臣術》中說:“有能諫言於君,用則留之,不用則去之,謂之諫;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由此我們可見一個真正的忠臣孝子不是一味的“順”,有時該“逆”的時候還得“逆”。不要一味的無條件的愚忠愚孝,因為父母、君主總有糊塗的時候,如果不加以及時的阻止他們,就會讓他們犯下更大的過錯。如果是這樣,便會毀壞他們的名節。可是後來的腐儒、小說家呢,嚴重的曲解了儒家的本意,提出“君叫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為不孝。”的極端言論。這也不得不讓我們唏噓“經是好經,可惜讓歪嘴的和尚念歪了”。

    但是,翻開歷史,我們發現歷史上雖然有很多愚忠愚孝的行為,但也不乏敢於犯諫直諫者。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海瑞,他們敢於逆龍鱗,勇於指出皇帝的過失,不僅體現了一個臣子的赤膽忠心,也讓人們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忠”。

    透過以上說明,我們更加明白無誤的瞭解到儒家不僅反對愚忠愚孝,還提倡諍子和諍臣。

    所謂的忠一方面是指君王的行為符合道義時,要積極的奉行;另一方面則是指君王的行為不合道義時,應該及時諫諍,以使其免於錯誤和過失。所謂的孝也是一方面指父母的行為合道義時,應該積極的順承他們,反之則要做諍子,以及時匡正他們的過失,維護他們的聲譽。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說苑·臣術》《孝經》《禮記》

  • 5 # 否極泰來言

    我們在看歷史電視劇或者歷史小說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這麼一幕:皇帝賜死某某大臣,而俚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說的就是這麼一種情況了。

    那麼,就有不少人就疑惑了,在古代資訊那麼落後的情況下,難道就不能跑路嗎?那我就就拿白起來跟各位朋友聊一聊吧!

    白起,長平之戰後,他本想乘勝追擊,繼續攻打趙國的邯鄲城,但南韓與趙國派蘇代前來遊說應侯範睢,範睢也擔心白起的功勞太大,以後他的地位會不如白起,所以就勸秦王停戰,秦王答應了,白起知道後,對範睢與秦王不滿。

    邯鄲之戰的時候,白起稱病不出,所以秦軍在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還有邯鄲城的趙軍的圍攻之下,敗得很慘,白起還說:秦王就是不聽我的話,才有此敗的。秦王聽了十分的生氣 ,就命白起出戰,但是白起仍然稱病不出,所以秦王免去了白起的爵位,變成了普通計程車卒,並且命令白起離開咸陽城,到陰密去。白起離開了咸陽城,走到了西門十里的杜郵。

    7

    秦王和大臣們討論說:我讓白起離開咸陽城,他還很不高興呢,很不服氣呢。秦王就派使者賜白起一把劍,讓白起自刎,白起說:我究竟有什麼錯呢?上天竟要這樣對我?過了一會兒,白起又說:長平之戰,我用欺騙的手段坑殺了幾十萬趙軍,我確實是該死,然後自刎而死。

    那我們想幾個問題,秦王為什麼要賜白起自盡?白起為什麼順從了?白起如果不順從,那麼他有其他的法子逃生嗎?

    顯然,秦王並沒有夷白起三族,他之所以要殺白起,是因為邯鄲之城的戰敗再加上白起拒不聽命,還冷嘲熱諷,秦王一氣之下就將白起貶為庶民,並令他離開咸陽,並將之賜死。

    而白起,此時已是個庶民,派去的使者,當然不可能只有一個人,而是帶著一隊人馬過去的,如果白起不自刎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對白起行刑的,另外白起如果自刎,那只有他一個人有事,如果他逃跑的話,那麼他的三族將被株連。

    白起,這個時候也逃不了,即使逃了,也只能逃一時,終究還是會被秦王抓住的,而且還會連累三族,所以一般來說,被賜自盡的人都選擇了順從,而不會選擇逃跑,其實自盡算是最體面的死法了,罪止一人,不禍及其他。

  • 6 # 歷史燈泡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的觀點

    這個說法在古代真的是真實的,原因有三:

    1.古代人迷信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那個封建社會,皇帝就是天子,大家那麼迷信,當然得乖乖聽話了。很多人從小就被灌輸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言論,一旦引起皇帝的不高興,很有可能會以死謝罪,就向觸犯了神靈,這可真是可悲的一件事情,當你自己都覺著自己有罪後,根本沒有自救的想法。

    2.資訊傳播不快

    古代不比現代,很多資訊傳的非常的慢。人們並沒有知道訊息的門路,往往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被抓了。即便得到訊息逃跑,也可能很快被人追上。除非躲進深山老林,與世隔絕。

    3.生存條件惡劣

    讀書人最終的目的就是入朝為官,朝廷是誰的?皇帝的。可以說皇上就是你的衣食父母,讓你你就得死,即便不死,你還能做什麼。再就是農民們,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都會在家裡度過,那裡有自己的土地,飯碗,還有自己的祖宅。如果要逃跑,這些都要捨棄,甚至連自己的生存都會出現問題。而且能逃到那裡去呢!又有誰敢收留他們,很多人一旦離開,就意味著死亡,既然橫豎都是死,那麼還不如早死早超生。

  • 7 # 一炊之夢

    古代的皇帝掌握著最高的權利

    在古代做臣子的要對皇帝忠心耿耿,一旦引起皇帝的不高興,直接抄家滅族,可謂是不留情面,而這些人,大都不會反抗,乖乖受死。可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就是以下這幾個

    1封建迷信害人

    畢竟那個封建社會,皇帝就是天子,大家那麼迷信,當然得乖乖聽話了。很多人從小就被灌輸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言論,一旦引起皇帝的不高興,很有可能會以死謝罪,就向觸犯了神靈,這可真是可悲的一件事情,當你自己都覺著自己有罪後,根本沒有自救的想法。

    2生存技能太差

    讀書人最終的目的就是入朝為官,朝廷是誰的?皇帝的。可以說皇上就是你的衣食父母,讓你你就得死,即便不死,你還能做什麼。再就是農民們,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都會在家裡度過,那裡有自己的土地,飯碗,還有自己的祖宅。如果要逃跑,這些都要捨棄,甚至連自己的生存都會出現問題。而且能逃到那裡去呢!又有誰敢收留他們,很多人一旦離開,就意味著死亡,既然橫豎都是死,那麼還不如早死早超生。

    3資訊傳播慢

    古代不比現代,很多資訊傳的非常的慢。人們並沒有知道訊息的門路,往往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被抓了。即便得到訊息逃跑,也可能很快被人追上。除非躲進深山老林,與世隔絕。

    以,古代人在這三種原因的影響下,即便是知道皇上要殺自己,也依然只能乖乖等死,畢竟活著也許還不如死了。即便有幾個人能逃脫,也是有大運氣的人,而且很難活下去。

  • 8 # 史曼羅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們印象裡,古代君臣關係似乎永遠蒙著這樣一層陰影。

    但是,從儒家經典到朱熹理學著作,並沒有這句話,而孔子、孟子的經典中也沒有這句話。

    真實的君臣關係是什麼樣的呢?

    《左傳》記載了一個故事叫做:“晏子不死君難”

    也就是說,晏子被人告知,自己的君主被人幹掉了,而且人們問晏子,你要不要陪著去。

    而晏子說,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君主,為什麼要我去死,我又沒犯罪。

    然後晏子接著說,君主是人民的君主,君主的責任是掌管國家,而臣子的指責是保護國家。

    難道君主為了國家而shi,臣子就要跟著去shi?那君主逃跑了,臣子也要跟著逃跑?

    而孟子是這樣說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

    還有《孟子·離婁下》是這樣說的:

    “君之視臣如手足, 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尚書》說: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根基,根基穩定則國家穩定。

    《論語·八佾篇》:

    “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所以,孔子覺得:君主對臣子要以禮相待,臣子對君主也要盡忠。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沒錯,是從明清小說裡,比如從明代《西遊記》《封神演義》到清代的《呼家將》《說岳全傳》等均有出現,越有名的小說越是有這句。

    而當時的演義小說,常常會在這句話前面加上:“常言道”“古人云”之類的話。

    所以,根本原因是明清時期封建皇權的巔峰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政府重新開門,在“關門之戰”中是特朗普贏了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