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830218031

    希特勒讓德國鼓吹種族制度,他上任的時候全面試行獨裁的制度從而讓他可以擁有權利從而控制了經濟,然後就是肆意的擴張然後導致自己變得更加的殘暴,他所提出的經濟政策在一定的基礎上促進了當時德國的發展從而使得德國變得更加強大。

  • 2 # 雨後的心情l

    日耳曼民族在歐洲一直是被當做異類的存在,一直是歐洲人圍剿的物件,所以能夠在敵人的環視之下生存下來,本身就是一種民族信仰,一戰後德國能快速的崛起不單單是希特勒的功勞,最重要的是日耳曼人的民族信仰。那麼希特勒上臺後是透過什麼手段讓德國快速的強大起來的呢?我們一同往下探討,在一戰結束後,德華人感到的不是戰爭給他們帶的的恐怖和不安,而是感覺對自己民族的屈辱,因為當時的戰後德國政府是一個對內剝削,對外還要支付大量賠款的窩囊政府。這造成了德國民眾的嚴重不滿。希特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動了啤酒館暴動的,雖然暴動失敗了,可是希特勒竟然得到了大部分德華人的支援,因為希特勒代表了當時德國民眾的心聲,就連希特勒在監獄裡演講都得到了警察的支援。所以希特勒才能很快的被放出來,是他凝聚了德華人,並從精神上帶領德華人開始走出一戰的陰影。德國的工業力量在一戰結束後並沒有走下坡路,而是由於各國對德國的剝削,使得德國的工業力量沒有被削弱,反而增強了生產力,這對德國再次崛起起到了很大作用,從戰敗後德國一直償還債務,他們的工廠夜以繼日的開動著,他們的工人每天都在加班。所以希特勒上臺後他接手到了一個工業體系完整的國家,我們都知道工業體系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就像擁有一個大馬力發動機的汽車一樣,稍做修整就可以飛馳的上路。還有日耳曼人天生尚武,戰敗雖然限制了德國軍隊的發展,在1928年的金融危機也使得大量德國工人失業,很多退役軍人找不到工作,於是他們便去鄰國參軍,德國軍人的軍事素養非常高,在周邊國家都可以當個教官,當初中國也僱傭了不少德國軍人當教官或軍事顧問,這樣一來避免了軍事人才的斷層,所以當希特勒上臺後,一個德國需要你的詔令這些人馬上回國,這些都是希特勒上臺後德國提供的硬體基礎。然後希特勒上臺後開始使用各種政治經濟手腕,他首先是用外交手段廢除了歐洲各國在德國的不平等條約,拒絕賠償剩餘的款項,這一宣佈讓德華人無比的振奮,支援率空前的高漲,正在這時波蘭還很配合的表示對德國進行軍事壓力,這一下子就給了希特勒擴軍的藉口,希特勒透過外交手段獲得英法兩國默許後開始擴軍,在1936年的第一輪擴軍後已經有50萬人了,這樣一來德國已經不怕英法了,英法也不敢管德國的事兒了,德國再也不用遵從自衛的基本,開始出兵了。徹底的從一戰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也為法西斯的行程奠定了基礎

  • 3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德國在經濟上自1924年就開始站起來了,美國不斷地給德國提供貸款資助,使德國的工業恢復了過來,但是軍事工業還是沒有恢復,直到希特勒上臺後,德國為了規避凡爾賽協議的安排,開始跟蘇聯合作,由德國出資在蘇聯建立兵工廠和軍事訓練營,在蘇聯生產武器裝備並訓練軍隊,試驗各種新的戰法,著名的閃電戰就是在蘇聯完成了測試和修正。德國的軍事實力大增,最後徹底突破了凡爾賽合約的限制。不得不說,希特勒真是一個狡猾的政客。

  • 4 # 歷史上的那年今曰

    無論一戰,二戰德國迅速崛起都表現出德國自己強大的一面。

    客觀評價希特勒,不能抹殺他對德國經濟的貢獻,就經濟發展而言,從1932年到1937年,德國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

    首先是希特勒上臺後決定掙脫《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束縛,以便對內擺脫經濟危機,鞏固其法西斯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1933年10月14日,希特勒政府藉口德國在軍備上沒有平等權,宣佈退出日內瓦裁軍會議,五天後又宣佈退出國際聯盟。我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限制都多大吧,而希特勒首先打響的第一棒就是廢除《凡爾賽和約》。

    插一個小話題,在廢除《凡爾賽和約》之前,希特勒與當時的蘇聯簽訂了秘密援助計劃,將本國的科研人才輸出出去,在蘇聯的領土上直接合作指導工業建設,尤其是軍事工業(容克,克虜伯等德國老牌軍工),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之前,飛機和坦克,裝甲車的研製和工業已經在蘇聯成熟。

    然後推出新貨幣新經濟政策,廢除舊帝國馬幣,採用新馬幣,解決本國通貨膨脹的難題,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德國貨幣的基礎,而不以黃金為本位,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

    德國擁有大量的人才,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他們對英法的仇恨讓他們不斷的努力,而且他們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和相關人才,勞動者素質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原因是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後仍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德國參謀本部的馮·西克特(德國陸軍之父)採取用軍事素質提高國防軍的戰鬥能力,把每個士兵都培養成未來戰爭的將軍種子。(沙漠之狐隆美爾,戰神古德里安,德國空軍元帥凱塞爾等絕大部分都是這10萬國防軍中出來的)

    希特勒政府頭兩年(1933-1934年)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共約5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築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16.1億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與住宅(後來不少成為兵營)約7億馬克,開墾荒地與改良土壤等約7億馬克,整治河道、開鑿運河和架設橋樑等3.5 億馬克,修復和更新鐵路裝置約5億馬克;對參加公共工程的私人發放補助金和減免稅金約6-7億馬克。不僅解決了當時工人的失業問題,也緩和了德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問題,還極大的恢復了德國的國力。

    在整個希特勒政府期間,德國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使工人享有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透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

    綜上所訴納粹創造了德國經濟恢復的奇蹟。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使得二十年前慘敗的德國,又重新崛起成為歐洲大國。

  • 5 # 斯圖嘉特

    二戰德國元首希特勒在演講

    希特勒樹立權威的根基在於對德國經濟的快速重塑。這是關鍵的關鍵!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到1937年。希特勒只用了4、5年時間使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世界強國行列,被國內外經濟學家稱為“經濟奇蹟”。下面就讓我們瞭解一下,這個所謂的“經濟奇蹟”是如何取得的?

    德國經濟學家沙赫特博士

    納粹德國經濟真正強大起來的根本原因是擴軍備戰。換言之,他是靠“戰爭經濟”起家的。希特勒從上臺伊始就著手準備打仗了。以此目的為中心,他啟用了沙赫特博士,由於希特勒不懂經濟,他把所有權力都交給了這個人。而沙赫特博士真的是很能幹。他發明了一種叫MEFO(米福票)的東西,是用國家信譽作為擔保支付給軍工生產商,這種票據既不出現在銀行報告裡,也不出現在政府預算,但可以在國有銀行兌換出現鈔。因此對重整軍備起到了對外保密作用。軍工企業開始根據軍備的需求有計劃的組織生產,外界卻根本無法察覺。大資本家們獲得了豐厚利潤。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支付重整軍備的費用。納粹德國共發行了120億馬克。其實這只是簡單的印刷鈔票而已。本質是一種欺騙行為。

    德國工人在生產軍工裝備

    再來說說德國的工人階級。希特勒上臺後,逐步取締了工會組織和工人罷工的權利。德國工人變成了奴隸。雖然後來成立了所謂的“勞工陣線”,實際上是一個宣傳機構,而不是保護工人利益。“勞工陣線”按照資本家的願望擬定工資。代表資本家利益,而且把工人工資壓得很低。雖然失業率從1932年的600萬減少到1936年的不到100萬。可工人的工資卻下降了。儘管希特勒競選時痛罵資產階級,表示同情工人,但受益最大的卻是資本家。為了防止工人跑路,1935年德國企業實行工作簿制度,限制工人不能擅自離職。如果工人的工作薄被扣下,他將無法再找到工作。而工資低的只能勉強餬口。為了緩解工人的不滿,納粹德國發明的“精神快樂法”,可以以很低的價格進行旅遊。工人們玩得很快樂,可這筆費用是“勞工陣線”以會費名意籌集的錢。羊毛還是出在羊的身上。希特勒的空頭支票還不止這些,還有所謂的讓每個德國家庭擁有一部大眾汽車。由國家出錢製造,每部汽車只賣400美元。前提是分期購置。先付款後取貨,每個工人每星期出5馬克,付滿750馬克後可以得到一個排號領車的機會。可笑的是直到戰爭爆發前,沒有一個工人得到過一輛汽車,戰爭爆發後,大眾汽車製造廠就去生產戰爭物資了。而工人們付出的錢,一個仔兒也沒有得到償還。但即使這樣,他們仍然為得到飯碗而感到些許的滿足。像蜜蜂在蜂巢裡忙碌一樣,加班加點地為即將到來的戰爭生產著各種裝備和物資……

    1933年負債累累的德國農民

    1933年納粹德國的農民負債累累,境況十分悲慘。希特勒認識到糧食對戰爭的重要性。他認命了一個叫瓦爾特.達裡的農業專家為農業部長。開始了一個全新的農業計劃。這個計劃把生產和銷售重組,以確保農民獲得較高的價格。同時以法律形式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農民較以前獲得了較高的收入。但盡了所有的努力也只是達到了糧食全國4/5的自足。

    希特勒青年團組織

    談到希特勒使德國重新強大,還要涉及上層建築領域。1934年希特勒任命了盧斯特為人民文化部長。這個人的教育理念是“使學校不再成為一個玩弄學術的機構”。很快德國的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實行了“納粹化”。所有教師宣誓效忠希特勒。並以焚燒各種典藏書籍為榮。青少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接受系統的納粹思想訓練。養成絕對服從的理念。進行軍事和體能訓練。在司法領域,樹立希特勒就是法律的理念。可以對任何認為是圖謀不軌的人加以任意逮捕,毆打和殺害。成立蓋世太保,建立集中營。使整個德國變成了一個警察國家。為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掃清一切障礙。

    納粹德國早期秘密警察

    突破《凡爾賽條約》,積極擴軍備戰。希特勒除了加大國內各個領域的整合力度。偷偷命令海軍,陸軍,空軍進行秘密擴軍。想盡一切辦法,從各種渠道攫取戰略資源。透過一切政治外交手段,巧取豪奪,以爭取德國生存空間為由找各種藉口,迫使英法屈服,併為德國爭取到最大利益。不斷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直至徹底廢除該條約……

    大獨裁者——希特勒

    至此,希特勒徹底使一戰中慘敗的德國重新強大起來。同時在政治上確立起在德國不可動搖的統治地位。

  • 6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一戰後德國被掠奪式的割地賠款(316億8000萬美元的龐大賠款,喪失八分之一的領土和十二分之一的人口),海外殖民地喪失,再加上29-33年的經濟危機,國際社會也對德國非常的孤立,不友好。三十年代初的德國經濟崩潰,已經傾家蕩產了。當時的德國馬克就跟現在的今天辛巴維(威)貨幣差不多。家裡生火取暖不用再去買柴火了,而是直接燒鈔票取暖,因為燒鈔票比燒柴火還便宜。

    生活困頓的人們一般更為關心物質和生活方面的需求,而不怎麼關心有關行使公眾權力的人應當怎樣推選出來的任何理論。大蕭條為肆無忌憚的和野心勃勃的政治冒險家,為阿道夫·希特勒這樣的獨裁者開闢了道路。

    與魏瑪政府的軟弱和放任不同,希特勒上臺後透過一系列類似國家社會主義的手段把德國牢牢地控制在了政府手中。

    國際上,加強和資源大國蘇聯的合作,這哥倆一個是被剝削和孤立的一戰戰敗國,一個是被全球敵視的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抱團取暖。納粹黨全稱,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貌似代表勞動人民,“民族的”和“社會主義的”兩個詞的德文縮寫Nazi的漢語音譯,政黨的名稱聽起來也很普世,有社會主義的字眼,讓蘇聯還感到意外親切,蘇德之間合作甚至在二戰初期達到了最高峰,直到41年6月21日晚還在往德國運物資,22號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就開始了。

    39年古德里安同蘇聯高官相談甚歡

    在國內,首先進行了貨幣改革,廢除了黃金與股票貨幣的直接關聯(大大減輕了外債負擔),只進行貨貨交換,避免了金融危機的衝擊。同時各種名義打擊猶太資本家,甚至赤裸裸的要求他們進行各種形式的上繳和捐獻活動,進而又發展到直接沒收、掠奪。短期集聚了大量財富。同時利用普通德國貧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裡,還被勞動人民看成了殺富濟貧行為,受到底層人民的擁護。

    將猶太人財產拿出一部分補貼德國選民,換取支援。同時,類似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興建公共工程、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蘇聯老大哥給提供的建材和資源,還包郵),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鼓勵發展汽車產業和其他工業大量軍事訂單刺激容克企業,各種措施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工資收入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繁榮。魏瑪時代在經濟大蕭條下600多萬人失業,到了了36年柏林奧運會前,德國已經儼然成為了世界強國,老百姓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甚至有的工薪階層也能擔負起私家車,或者出國度假。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德國經濟主要是靠政府花錢修建大量公共設施、重整軍備,擴大軍工生產等行為的刺激而繁榮起來的,不是傳統的依靠消費的帶動的模式。這種由軍火訂單所創造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為了使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持續下去,大量的軍工生產必須有消耗才能走向迴圈,所以,短期的經濟繁榮盡頭就是戰爭。

    三十年代柏林車水馬龍的街頭

  • 7 # 鐵血檔案

    大家都在說是希特勒使德國的經濟在一戰後迅速得到了恢復,其實不然!希特勒只不過是順應了當時的形式並且巧妙地鑽了空子。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1.英美的放任政策為前提

    一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揹負了鉅額的戰爭賠款,經濟一蹶不振。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了重新洗牌。但是,在對待德國的態度上,各個國家卻存在巨大分歧。英華人為了防止法國作大,對德國的處罰意見比較保守。而美華人為了提高國際地位和美元價值,不斷向德國發行債券來向德國注入資本。由於這些債券資金流入,使德國經濟有了新的動力,國內經濟開始快速恢復。希特勒也正是利用了自己作為債券大國的身份,威脅和綁定了國際金融市場,並從各個國家手裡套來了各種有利政策和發展資源!戰勝國迫於這些複雜的利益關係,也不得不對其放任自由!

    2.貨幣經濟改革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面臨的其實是魏瑪共和國留下的一個爛攤子。國內有600萬以上的待業人員,佔德國總人口的1/10以上。他曾經對支持者許下了美好的諾言,為了履行諾言,希特勒首先把貨幣政策改革提上了日程。在美國的幫助下收回了貨幣發行權,大大提高了貨幣發行效率,激活了低迷地德國經濟。

    3.加大社會福利建設

    為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希特勒竭盡全力把社會福利進行了完善。工人可以享受休假、旅行、養老、醫療等全方位的福利保障。這項措施極大的刺激了大家的生產積極性。再加上德華人認真嚴謹的態度,產品和產量自然會大幅提高!

    4.發展軍工

    希特勒很聰明,他看中了軍火是個暴利的產業,於是加大對軍火市場的發展。同時也為自己後來發動戰爭做準備。由於德國優良的工業生產標準,軍火獲得了大量訂單並從中牟取了暴利!

    5.掠奪猶太資產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可謂空前!他利用一戰後國內的低迷情緒和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情緒,發動群眾對猶太人進行了掠奪和殘害。猶太人都是很有錢的,而且大部分都生活在德國。這一殘酷的政策雖然不人道,但確實讓德國獲得了大量財富!

    6.恢復工業

    一戰後,由於工業基礎好、底子厚,德國的工業並沒有受到毀滅性打擊。希特勒為了恢復工業生產,大力扶持,也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促進生產。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他把小企業進行了整合,進而壟斷在資本家手中。這樣一來,既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提高了產量!

    7.大興土木

    為了提高國內的就業率,大興土木建設公共工程是最好不過的了。這些工程的建設,為國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同時,人民也在政府手中得到了大量資金收入,可謂富民之國策!

    8.對外擴張

    經濟恢復後的德國,讓希特勒越來越膨脹,他開始了預謀已久的侵略戰爭。面對英法的綏靖政策,德國不斷的吞併周邊國家並掠奪資源。到1941年時,德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的武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會因為老了而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