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小金呀01
-
2 # 書華36
明朝對中國封建制度的影響最大的有兩項,一是廢除了丞相制,改為內閣集體負責制。二是完善了科舉制,分省分榜錄取。
一、內閣制:所謂內閣制的含義是多方面的,第一加強了皇權,無論皇帝是不是著調,皇權基本上不旁落。這樣在大明、大清兩個朝代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皇權是保證和前提。
第二內閣集體對皇帝負責,防止了專權,沒有出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更沒有大臣專權而出現朝代更替的現象。內閣是更替的,又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學士,正是由於內閣制防止了外戚專權、和專權大臣的產生。
第三內閣制的另一個重要含義為文人政治,文臣的地位高。這些文臣手眼通天,對不法的文臣武將有彈劾之權,對皇帝旨意有封中、留中的權力,即對皇帝的旨意覺得不對時,可提出反對意見,或不執行。
同時大明的科舉制度是極為完善的,可以說登峰造極。大明朝庭考慮全國文化教育水平的差異,鄉試分省進行,分省錄取。在會試時分南北(東西)榜,能最大限度的發現選拔人才。同時還不定時的開設恩科,利用皇帝登基、太子出生、太后生日等舉行恩科,進一步拓展了發現人才的途徑。
清承明制,大清的政體(設軍機處)和科舉(設滿蒙榜),只是在大明的做法上的小改小革。
現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實行政體制上的內閣制。中國現階段的高考制度,在考試的方式方法上基本沿用了以前科舉的做法。現在的內閣制和高考制度雖不能與大明同日而語。但本質的東西變化不大,至少在形式上有相同和相近之處。
-
3 # 火狐安安
明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繼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第三個黃金時期。明朝曾經輝煌無比,擁有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萬曆中興等治世,也曾經歷土木堡之變的屈辱。明朝疆域不僅囊括中華帝國傳統勢力範圍,還有所擴張,朱元璋透過大規模移民和殘酷鎮壓,使雲南和貴州徹底成為中國牢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還是第一個對西藏擁有主權的漢人王朝。明朝極盛時期,國土面積約達1100多萬平方公里,奠定了今日中國之版圖基礎,在漢人王朝裡,明朝版圖僅次於唐朝,擁有的勢力範圍和藩屬國之多,可謂歷史第一。明朝因為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康熙帝和明史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朝對當今中國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奠定今日中國版圖之基礎。明朝除了新疆與今日不同,其他基本無異,甚至略大。第二,奠定今日中國文化之根基。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小說創作的繁盛時期,在其後的清朝包括當代,小說仍然是文壇創作的主流,甚至不少人認為,評價一個作家文學成就,取決於其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創作水平高低。第三,奠定今日中國製度之根基。明朝政治制度建設成就巨大,對後世影響深遠,今天很多方面都受其影響,中國今天省份劃分在明朝基本就有了,明朝內閣首輔負責制度,和我們今天總理負責政治體制也很像,當代高考制度其實也借鑑了明朝八股取士,比如劃定考試範圍,公開統一招考等。
-
4 # 穿越再現彼岸
明朝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制度應該是內閣制。朱元璋執政後期廢除宰相制,直接管理六部,皇帝集君權、相權於一身,權利達到最高峰。明成祖朱棣時期,他經常出外作戰,有很多政事管理不過來,又不想盲目行政,於是組建了內閣,這時的內閣類似於皇帝的秘書團隊,為皇帝服務,幫助皇帝進行科學決策,內閣制度初步建立。後經過幾代皇帝的改革,內閣制度日趨完善。(廢宰相之朱元璋像)
內閣制度中權利如何分配?明朝以前的宰相權利非常大,各個王朝往往採用群相制分散宰相的權利,宰相的權利和君主的權利有對沖,宰相有時大權獨攬,直接影響到君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宰相的權利主要有決策權、參政權和行政權,俗話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是指宰相了。(建內閣之朱棣像)
明朝非常明確規定朝廷事務的決策權必須是皇帝本人,內閣的主要權利是參政權,六部主要是行政權,地方上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管行政、司法和軍事,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內閣的首輔不是單純的皇帝決定,而是與群臣推舉相結合,內閣首輔的本人必須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才能使國家的行政良好的運作。
此外,六部的重大事務,六部不能單獨決策,必須提交內閣、司禮監、皇帝,進行廷議。群策群力,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內閣制度是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到嘉靖、萬曆時期內閣的權利達到頂峰,分別出現嚴嵩、張居正這樣大權在握的內閣首輔。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有幾十年時間不上朝,但內閣制度按照規定的流程辦事,這兩位皇帝躲在幕後只處理重大事務,看似“怠政”,實際權利一分都沒丟。(內閣首輔鼎峰之嚴嵩像)
內閣制度對後世的影響有哪些?內閣制度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制度,歐洲資本主義啟蒙運動中,很多人對明朝的內閣制度推崇備至。對這一制度研究後進行本土化政治運作,他們推行的“君主立憲制”,整體模式基本和明朝制度差不多,只不過內閣首輔成了首相,首相的權利超過了君主,變動不是太大,內閣制度對西方的政治制度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明朝內閣制度對清朝和現代的政治制度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清朝搞得是軍機大臣、首席軍機大臣,對應明朝的內閣成員和內閣首輔,權利上略有差別。我們也可以看到明朝中央和地方的權利分割和劃分也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只要是好的制度一般都會沿用到下一個朝代,甚至更遠。不過內閣是在君主的控制下參政,也和皇權發生衝突。(內閣首輔鼎峰之張居正像)
內閣制度的弊端。一、導致宦官專權。
內閣制度形成後,明朝的皇帝擔心內閣的權利過大,建立司禮監製衡內閣。司禮監開始時權利並不大,並且受到嚴格限制。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後,像嘉靖、萬曆等多年不上朝,內閣權利急劇膨脹,皇帝擔心內閣權利過大,賦予司禮監太監權利,互相制約。
具體行政流程是:明朝內閣對國家的政事提出處理意見,即“票擬權”,主要是參政議政權的體現;然後交由皇帝批紅,明朝後期皇帝怠政,批紅的權利被皇帝劃歸到司禮監太監手上,等於是分得皇權的一部分,權利急劇膨脹,出現了王振、劉瑾、魏忠賢等權勢滔天的太監,但也有很多的太監盡忠職守。
二、導致朝堂大臣黨爭不斷。
內閣首輔這一職務並非由皇帝親自決斷,由朝廷官員推選,皇帝決斷。這導致在明朝的中後期形成形形色色的黨派,為了首輔以及內閣的控制權,各黨合縱連橫,紛爭不斷。本來用這種制度使得政治清明,結果是搞得烏煙瘴氣,加劇明朝的社會危機,導致明朝迅速滅亡。大名鼎鼎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奪取這一職位,也是用盡各種手段,轟跑了原內閣首輔高拱,自己才坐上去。
明朝時期的“黨”不是政黨,是朋黨!
明朝中後期的朋黨有:東林黨、宦黨、浙黨、齊黨、楚黨、昆黨、宣黨等。 -
5 # 超級兔子15
橫向對比豬明王朝是歷代大一統王朝裡外患最弱的局面,一個常年四分五裂的蒙古,只在也先與達延汗兩代人短暫統一,然後是野豬皮之前同樣四分五裂的東北,最後是三百年沒有強大勢力的新疆與西藏。然而就這麼大好局面下,豬明卻是歷代大一統王朝裡內部崩潰前棄地第一多,沒有之一,沒有之一,沒有之一,重要話說三遍。北韓東北,外東北奴兒干都司,長城外內蒙,新疆哈密,西藏青海,緬北越南千萬裡土地全都是主動放棄。
縱向對比同時期全世界所有主要勢力,包括西歐,毛子,土雞,波斯,莫臥爾,都在擴張,豬明是唯一一個,唯一一個,唯一一個,重要話說三遍。內部沒有大亂卻不斷萎縮,還有一群書呆子美其名曰不割地,笑死人。
豬明前期各個領域都可以說領先世界,然而掛機二百年無所作為,後期各方面都落後,文化不如文藝復興的意呆利,軍制不如古斯塔夫的瑞典,集權不如英法,航海不如兩牙,貿易不如荷蘭,結果是全世界小冰河,只有豬明一個,只有豬明一個,只有豬明一個,重要話說三遍,把自己玩掛了,應對災變能力還不如同樣遇到小冰河的毛子,大波波與土雞。豬明最後幾十年沒有拿出哪怕一個有用的政策應對危機,然後今天一群智障還在吹豬明猶如掛機一般無能的內閣體制,笑死人。
吹得神乎其神的豬明火器更是個人類歷史上的大笑話,全世界擁有火器的部隊都在毆打蠻子的時代,只有豬明被蠻子毆打,毛子依靠一些粗製濫造的火器反推遊牧的同時期,擁有所謂精銳火器的豬明被漁獵遊牧們打的只能龜縮長城,更是創造了唯一一個,唯一一個,唯一一個,重要話說三遍,火器軍隊被農民軍從外面以武力打進首都的奇蹟。然後今天一群鍵盤俠整天大明天下無敵,笑死人。
豬明財政也是個奇葩,統治億萬子民,歲入不過五百萬兩白銀,同時期法華人口1700萬,歲入折白銀六百多萬兩。三餉加起來不過兩千萬兩就把國家壓垮,為什麼呢?因為國家被書呆子們綁架,只知道欺負農民,既得利益者全部免稅,江南一片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原西北餓殍千里流民遍地,一邊餓死人一邊不收稅給豬都能萌芽,笑死人。
豬明末年更是造就最壞社會風氣,一眼過去滿朝都“君子”,朝廷全“聖賢”,一個個和皇帝吵架來勁,真的國難當頭全跪迎新主子。豬明王朝更是培養了人類歷史最強漢奸團,兩年半從山海關打到廣州,比三百年後擁有大炮卡車的某黨還快半年,同時精準屠殺自己全部能人,豬明末年的有能力者只有兩個下場,被自己人害死或者投降滿清,看不到李鴻章曾國藩之流,碩大的王朝最後只能靠一個土匪李定國一個海盜鄭成功支撐,體制內那群滿口正氣的大人們呢?不是已經被搞死了就是在對面跪舔滿清呢,就這個最不要臉的時代還吹噓最有骨氣的王朝?呵呵,笑死人。
就這麼一個二百年無所作為,糟蹋光中華千年優勢,敗壞民族風氣,棄地千萬裡的王朝,一群智障天天吹,我只能微微一笑,呵呵。
-
6 # 歷史評說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家對這一朝代的關注點大多集中在各色各樣有個性的皇帝,或者力圖將明朝在邊疆與民族上的功績一再突出,以弘揚大漢沙文主義。但要是站在歷史學的角度來審視這一朝代,我們會發現,他留存下來最寶貴的國家治理經驗,不是別的,正是他的財政制度。
農業帝國的危機大家所熟知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具有十分傳奇的個人經歷,由於從小見慣了貪官汙吏的橫徵暴斂,見慣了朝廷所主張的苛捐雜稅給廣大農民造成的深重災難,使得朱元璋格外的痛恨官僚群體,也格外的同情農民,於是他在明朝初年確定了一項收稅制度:定額制。
所謂定額制就是確定收稅的額度為3000石,並再也不加徵賦稅。這一政策的提出,為明朝的恢復生產力奠定了制度基礎。可在隨著歷史的發展,隨著新的社會矛盾的產生,由朱元璋定下來的財政制度逐漸弊病橫生。
定額制的初衷的確是好的,因為他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但是定額制也為政府收入製造了一個無形的天花板,若是後來的君主想要多徵稅的話,必然需要繞過正規渠道,採取不合法的措施。
白銀製度下的問題對明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知道張居正所推行的一條鞭法,簡單來說,這一變法就是取消傳統的雜亂的糧食,布匹,勞動力的徵收,而統一採用對於白銀的徵收。
一條鞭法的初步實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朝政府徵稅的效率。採取以白銀作為徵稅內容的徵稅方式,會使中國經濟無可避免的與全球經濟所接軌。
張居正活著的時候,這一制度尚且能夠穩定的推行,可在萬曆親政的後期,全球經濟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在歐洲和美洲之間爆發了戰爭,日本在幕府統治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白銀的產出停滯,白銀的流透過程出現重重阻礙,白銀供應一旦緊張,明朝的財政則會出現重大問題。
而一開始介紹的定額制,在這一背景下產生了極壞的作用,由於無法透過正規渠道獲取足夠的經濟資源,當時的明政府不得不使用一些新的徵稅名目來攫取經濟資源。比如萬曆朝派遣太監去徵收的礦稅,崇禎朝為了應對東北危局而徵收的遼餉,剿餉,練餉。
可是這些新發明的徵稅名目對於徵稅的效果是特別差勁的。 這也就導致發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朝後期,卻怎麼也沒錢組織起強大的軍隊來應對西北鬧事的李自成起義軍,以及異軍突起的女真軍隊,最後只能抱著遺憾走向覆滅。
雖然明朝滅了,可他將白銀作為徵稅內容的制度依舊留存到了清朝,使得中國在早期經濟全球化的程序裡邊始終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
-
7 # 北洋海軍炮手
明朝的許多制度因為違背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在清朝基本上都已經基本廢除了,比如說海禁以及勳貴不繳稅不納糧;即便是沒有被廢除,但是也基本上剃掉了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比如說戶籍制度對人身自由的限制以及階級固化。
不過還有一種玩法被清朝繼承,也就是皇權專制這一方面。明朝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專制廢除了宰相制度,而朱元璋個人能力又無法應對全國繁雜的政務,所以朱元璋搞出了內閣這套秘書班子,協助他處理政務。雖然內閣學士品級越來越高,甚至出了殿閣大學士這種頭銜,雖然明朝君主因為偷懶經常把政務推給內閣處理,但是依然改變不了內閣秘書班子的本質。
加強專制有一點好處,也就是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方面君主可以憑藉皇權,集中力量辦大事,比如說戰爭、救災、公共工程建設;但是負面問題更為明顯,那就是國家的好壞完全和君主的個人能力掛鉤,如果君主是個哲學王那麼國家就會興盛,如果君主是個王八蛋,那麼整個國家也會走下坡路。
只不過,古典社會是透過道德來治理天下,所以只有道德能夠制約君主。但是問題是,專制君主決定一切的君主專制時代,所以君主完全可以解釋道德。所以明清時代,皇權在專制程度上是不相上下,登峰造極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明朝的皇權是為所欲為,清朝的皇權有所收斂。這也是為什麼《海與帝國:明清時代》就如此評價明清兩朝:恣意的明朝,剋制的清朝。因為明朝政策不穩且多變,對老百姓影響較大;而清朝政策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連貫,因此對民間影響較小。所以相比於明朝,清朝更接近於近世帝國。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康乾盛世歷史報告》當中曾經提到魁奈和伏爾泰對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評價,其中都提到了中國的社會道德以及習慣法是一套科學的管理方式。魁奈還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君主作惡,無獨有偶,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也有類似的觀點,其在《中國近事》當中也有如此評價。所以也往往有人認為清朝的君主專制在古典社會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政治制度,但問題是,這在現代社會也能找到對照。
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法治的基礎是透過法律建立起來的社會和公民之間的契約,是權利和義務的平衡,而不是道德。所以這也是需要亟待改革的方面,不過好在國家已經開始法治社會的建設。
全文完
-
8 # 遠處吹來陣風
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制度莫過於為確保皇權專制廢除丞相後建立的內閣。雖然只是個秘書班子,但由於直接聽命於皇帝,使得起初只有四五品官階的內閣成員政治上發揮的作用遠大於二品的六部長官。清承明制,清朝建立後為維護君權獨大擺脫原本部落貴族民主的殘留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對君權的分流,康熙年間有了南書房行走,雍正時期更上一層建立了軍機處。清亡之後北洋政府乃至民國政府的總統府諮政都是不離其宗的表現形式。當然最牛逼的是XX領導小組。
回覆列表
明朝洪武13年取消了丞相制度。
透過建文帝與永樂帝的努力,建立了內閣制,內閣制對中國的影響,現在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