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浦峰捉影

    現在有很多微單,體積小質量輕,都沒有問題的。高質量的攝影,其實更多的還在於攝影師,好的攝影師,用手機一樣可以拍到高質量的作品。

  • 2 # 倪華初153883948

    旅行的時候我一般會攜帶比較輕便的相機,常用的是佳能5D3+35MM定焦、富士GF670摺疊相機。當然,現在的微單非常值得推薦。尤其是某幾個大品牌的全畫幅微單,幾乎和單反沒區別了。

  • 3 # 萬里長風聽風

    帶個拍照手機 +充電寶就OK了 手機現在完全可以搞定了 可以用些拍攝技巧彌補手機攝像的不足 也是可以拍出好的照片的

  • 4 # 小眼睛的日常

    “揹包旅行+高質量的攝影”

    這個問題其實很直截了當。有了明確需求,這樣下面就很容易得出結果了。

    揹包旅行,那就要求隨身的器材就儘量輕便,而且體積不能太大,這樣才能儘可能帶上需要的物資出門上路。我我有一名愛好戶外旅行的達人朋友,ta的那個戶外包異常沉重,聽說是拎包即走,因此包裡幾乎囊括所有裝備加日用品,異常沉重。其重量和我平常飛機托執行李箱差不多。這樣想想也真夠辛苦。

    這時候,能夠精簡的,估計也就是攝影器材這塊了。按照我個人的愛好和經驗,我建議可以選擇微單、黑卡這一類輕巧又高畫質的相機。高畫質就必須選擇感測器尺寸較大,但同時相機體積和重量就不可避免的隨之增加。一般現在主流微單都是APS-C甚至全畫幅,因此在畫質上是有一定保證。鏡頭方面不用攜帶太多,常用的焦段,例如16-35mm,70-200mm這樣的就好了。

    另外提到的以黑卡為主的不可換鏡頭一體相機,因為是一體機,體積重量可以再極限地壓縮一些。而且很多一體機感測器都使用1英寸甚至APS-C畫幅,同樣畫質不用擔心。很多人聽說不可換鏡頭就不是太方便,其實不然。一體機在鏡頭焦段上配備集中在日常使用的範圍內,例如24-70mm,這樣比較符合驢友們的習慣。這樣有個好處,鏡頭可以根據機身做最大限度的最佳化,出來的效果甚至會比同樣配置的可更換鏡頭相機會好一些也不奇怪。

  • 5 # 網際飛俠

    又到春暖花開時,又是旅遊旺季開始時,誰不想在旅行中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攝影裝備就是必須品,那麼攝影器材的選擇也就成了現在大家出門前的一個頭疼的事情。

    “帶相機好重啊!”

    相機這麼重,當初在購買相機鏡頭時怎麼沒想到?

    因為那時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想要獲得最優質的畫質,最佳的效果上了,也就沒有注意到相機做為系統的總體重量問題。

    很多人就選擇了各家的旗艦機型和效能最優,畫質最優,價格最貴的,俗稱“大三元”的恆定F2.8光圈的變焦鏡頭。

    那麼這些裝置有多重呢?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大家最常選擇的相機與鏡頭的重量引數,大家可以看下,看看自己手裡的裝置或是心儀的裝置,它的重量是多少,是不是有點超出你的想像?

    佳能家:

    5D4 約800克(僅機身); 約890克(含電池、CF儲存卡、SD儲存卡)

    6D2 約765克(含電池、儲存卡);約685克(僅機身)

    大三元(共3085克)

    16-35F2.8 約790克

    24-70F2.8 II 約805克

    70-200F2.8 約1490克

    小三元(共2170克)

    16-35F4 約615克

    24-105F4 約795克

    70-200F4IS 約760克

    旅行頭

    28-300mm F3.5-5.6 約1670克

    尼康家:

    D810 約980克(含電池、儲存卡);約880克(僅機身)

    D750 約840克(含電池、儲存卡);約750克(僅機身)

    大三元(共3470克)

    14-24F2.8 約970克

    24-70F2.8 VR 約1070克

    70-200F2.8 約1430克

    小三元(共2240克)

    16-35F4 約680克

    24-120F4 約710克

    70-200F4 約850克

    旅行頭

    28-300mm F3.5-5.6 約800克

    索尼家:

    A7M2 約600克(含電池、儲存卡);約556克(僅機身);

    A7R2 約630克(含電池、儲存卡);約582克(僅機身);

    大三元(共3046克)

    16-35F2.8 約680克

    24-70F2.8 約886克

    70-200F2.8 約1480克

    小三元(共1784克)

    16-35F4 約518克

    24-70F4 約426

    70-200F4 約840克

    旅行頭

    24-240F3.5-6.3 約780克

    選擇好的裝置,不就是為了追求最佳的畫質!

    決定畫質的好壞優劣,和裝置有著密切的關係,畫質越好的裝置,重量就會越重,這是目前攝影器材的鐵律。

    但是,畫質除了受到鏡頭、機身本身固有效能,如CMOS大小、高感的效能等的影響外,還會受到曝光引數的選擇和還有很多機身引數設定的影響。

    如果不說,上面這張照片你能看出來是半畫幅的微單相機拍攝的嗎?

    如果使用的引數不對,設定錯誤,那麼,一臺效能再牛的相機,一個畫質再出色的鏡頭,配合在一起也只能拍出畫質很渣的片子。

    比如,你用旗艦機身配大三元鏡頭拍攝,卻錯誤的使用了極高的感光度,那畫面質量是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的。

    我們追求最好的畫質和效能當然沒錯,但是,這麼優異的畫質與效能,你需要嗎?

    如果對照片只是這些需求,那麼強調那些優異的畫質與效能,用昂貴的價格換來的優異的畫質與效能,犧牲便攜性用沉重的重量換來的優異畫質與效能,全無用武之地,只剩下沉重的負擔。

    所以,放下負擔,只帶個手機或是卡片機輕鬆出行,就足夠了,心情是最重要的。現在手機,卡片相機的成畫素質也是相當的高了。只是在藝術表現力上,較專業相機在某些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可以取其長,避其短啊。

    要是對於那些對照片有高需求呢?我想要優秀的畫質,同時也需要表達自己的藝術追求呢?

    那就要在出發前就做好拍攝方案,明確你去的地方會有什麼樣的拍攝題材,需要用什麼表現形式表達。

    比如只是在旅行中拍攝遇到的那些風光,記錄路上的所見所聞,拍攝一些高標準的紀念照,這些都需要表現出比較清晰的背景,也就是需要的都是大景深,那麼我們就不需要準備F2.8這樣的大光圈鏡頭,小三元和旅行頭就可以了。

    小三元鏡頭群,本就是各廠家專門針對需要高標準畫質和攜帶輕便需求的使用者設計的。畫質不輸大三元。

    而旅行頭,大家也不要看不上眼,隨然設計上突出的是便攜,犧牲的是畫質,但是隨著現在鏡頭設計能力和製造技術的提升,畫質也足夠我們的正常需求。

    選用這些輕量化鏡頭,就可以減負很多,特別是旅行鏡頭,一支就代替了中焦、長焦兩支鏡頭。

    如果需要拍攝夜景,旅行中的夜景通常是星空一類的,那麼我們只要帶上一支大光圈的廣解鏡頭就可以了,其它的鏡頭不必追求超大的光圈。

    如果還想在旅行中拍攝一些有格調的純人像的作品,那可以再帶上一支35毫米、50毫米或更長的定焦頭,光圈夠大,素質夠好,重量也算輕便。

    如果去的地方僅限在城鎮鄉村,幾乎是用不上長焦的地方時,甚至可以只帶一顆廣角鏡頭,比如16-35MM。

    濾鏡系統也不用追求全面,一片偏振,一片減光,一片漸變就可以了。

    所以,出去旅行前,瞭解拍攝地的情況,認清自己的需求,放棄不需要的裝置,選擇合適的裝置,走到戶外,快樂拍攝才是我們追求的,不要為了不切實際的畫質需求和用不上的藝術效果,將攝影變成痛苦的事情。

    每一臺相機,每一個鏡頭,都是優秀的,只是他們面對的需求不同,明確好自己的需求,就很容易選擇到合適自己,能讓自己開心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

    輕輕鬆鬆旅行,高高興興拍攝,這才是我們需要追求的攝影生活。

    又想享受快樂攝影生活,又想追求好畫質怎麼辦?那就打好攝影知識理論,去榨取相機的全部效能就可以了。

    三腳架,是我個人覺得必須帶的攝影裝備,可說以寧可少帶一支鏡頭,也要帶上三腳架。只是選擇上,我們選擇能穩定支撐你的相機,自重儘量輕便的三腳架。所以,相機鏡頭越輕,你的三腳架也可更輕便。

    最後,我給大家三個旅行裝備方案以供參考,請按需選擇:

    1.只是拍個到此一遊照:手機;

    2.想拍點效果更好的旅遊紀念照:高效能卡片相機;

    3.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比較高的要求:小三元廣角鏡頭 + 旅行鏡頭 或 小三元廣角鏡頭 +50mm定焦 + 小三元長焦

    4.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商業需求:大三元廣角鏡頭 +50定焦 + 小三元長焦 或 全套大三元都帶上吧。

  • 6 # 棣哥在路上

    我現在的揹包裡就揹著一套器材:尼康D3+14-24+24-85,有時還要加上70-200,總重量6.5-10公斤,平均每天1萬步,腰疼背痠,累得不想說話!

    所以,如果想輕鬆旅遊攝影,單反不推薦,最好是索尼的全畫幅微單系列,也不用專業的G頭,套頭或者普通的蔡司頭畫質絕對可以接受。

    索尼的a7s2、a7r2不巧我都用過,旅拍推薦a7r2,是風景、人文攝影的不二之選。

    喜歡影片或者街拍的,也可以考慮a7s2,超高的感光度可以讓你用更小的光圈拍攝,超焦距不是夢,就算光線不好也不用擔心,省得帶閃光燈了。

    如果你有鏡頭,幾百或者上千買個接圈就可以了,不用單獨再買鏡頭,慢慢玩,反正旅拍又不是奧運會,對速度、時效要求那麼高。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有一臺索尼的a7r2,至於富士或者奧巴,沒用過就不隨便推薦了。

  • 7 # 紅塵映像

    揹包旅行,同時兼顧高質量攝影,你會選擇什麼裝備?

    前幾天剛出門,走之前想帶24-105L,可長可短,可是出行前又換了17-40L,為什麼呢?風光攝影超廣角鏡頭還是相當給力的。

    這個焦段也可以兼顧人像,比24-105L輕便。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微單系列,必須有取景器吧,不然大晴天你拍攝會受影響,電池也不耐用。我的佳能單反5天行程裡,沒有帶充電器,兩隻充滿電的電池拍攝1000張不成問題。

    半畫幅的話也最好有10-18或者圖麗11-16等廣角鏡頭要好些,而且更輕便。現在卡片機最大廣角端也就是24mm端,仍然不能滿足大場景的需求。

    手機廣角也就可以達到27左右。

    想拍人像的話可以配個50/1.4也很輕便,還可以人文,對花鳥魚蟲有需要就要配百微之類的。長焦70-200很出片,你體力好的話就帶著吧,不然真有了需要要後悔來不及了,我本來出行前已經把百微裝裡了,太沉,又拿了出來。用處真不大,拍當地的花鳥魚蟲不好麼,百微拍照是要需要時間的,耽誤行程得不償失吧。

    好了,手機可以當備機,卡片機扔掉,來張自認為不錯的手機全景。

    裝好行囊,上路吧!

  • 8 # 光線攝影學院

    一、揹包旅行和自駕旅行,其實是兩碼事了。

    二、搭帳篷的攝影,又和一般的揹包旅行不太一樣。

    三、你究竟打算拍攝什麼?

    A,精美的垃圾。

    B,個性化的,但畫質可能一般的。

    C,獨一無二的,極致的風光攝影,同時有極高的畫質。

    D,為了某種實用的目的而拍攝,收集素材。

    四、一般的風光攝影發燒友,究竟追求什麼?

    A,完全忠實於自己的興趣,只拍自己喜歡的。不考慮用途,也不考慮賣照片。

    B,在滿足自己的興趣之餘,也兼顧給照片找個具體的出路和用途,考慮賣照片。

    C,打算揚名立萬。

    接下來,我來談談具體的一些攝影器材選用的辦法:

    1,就是為了寫遊記,或者留下旅途的記憶,這個,帶上一個長焦卡片機或者拍照手機就基本ok了。如果願意帶上一個1英寸的長焦卡片機會更好。當然,也可以帶個尼康單反配尼康18-200。(單反和微單,只推薦尼康18-200鏡頭一鏡走天涯,適馬騰龍概不推薦)

    松下FZ系列數碼相機,蠻適合旅遊攝影的

    我建議大家去書店,把所有能夠找到的lonelyplanet的圖書都看一看,看一看書裡面的配圖都是些什麼樣的圖片,我覺得,如果你真的分析透徹了,對於你的攝影,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改變和提升

    其實,大多數旅遊愛好者,比如說lonelyplanet這樣的忠實讀者和忠實實踐者,真心沒有必要追求畫質,完全沒有必要的了。

    2,為了拍攝精美的垃圾。

    這種,帶上全畫幅的單反或者微單,大三元為基礎,帶上足夠穩定的三腳架。

    對於這種風光攝影來說,我個人覺得,純粹是拍攝精美的垃圾。這種照片再精美再漂亮,也就是那麼回事。

    3,為了賣照片,為了給雜誌或者媒體供稿

    這個和拍攝精美的垃圾是不一樣的了。這個考慮了用途,考慮了受眾,那麼,這種會更有針對性。從實際的用途出發,來決定自己的裝備。每個人的選擇可能都會不一樣,每一次的出行,也可能會不一樣。

    4,以人文紀實攝影為主,風光為輔

    這種,在正常拍攝風景的裝置之外,帶上適合拍攝人文紀實的照相機或者鏡頭即可。

    比如說,松下微單配20mmF1.7,富士微單配23mmF2.0,徠卡Q,等等。

    李少白,李少白大師的作品,我覺得你如果認真看一看,可能會改變你對於攝影器材的很多固有的看法,這種改變有可能對於你來說是革命性的!

    5,追求個性化的風景,這個,我覺得還是要向李少白學習

    據說李少白很不喜歡使用三腳架,他拍攝風景,基本上很多時候,都是ISO1600-6400開乾的了。

    說實話,我看了很多風景照片,看到現在,確實發現,還只有李少白的照片看得下去,絕對不是精美的垃圾,這種確實是有味道的,可以品一品的。

  • 9 # 極致影像

    我是風光攝影師張玉遵,我經常揹著包在高原攝影,剛剛從西藏回來不久。

    我帶的裝備主要分為攝影和露營裝備,攝影裝備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以輕便為主,露營裝備屬於雪線(海拔5000米)以下不會冷的等級,當然還有一些禦寒衣物如羽絨服和抓絨褲等。

    攝影裝備:

    佳能 EOS 6D

    佳能 EF 16-35mm f/2.8L II USM

    佳能 EF 50mm f/1.8 STM

    佳能 EF 70-200mm f/4L IS USM

    腳架 捷信GT2545T

    雲臺 馬小璐 FB-2R

    三塊備用電池

    露營裝備:

    3F單人帳篷

    TAR蛋槽防潮墊

    黑冰(Black Ice)B1000鵝絨睡袋(極限溫度-17℃)

    三天的給養加上這些裝備重量已經接近70斤了,長時間揹負這麼重的包對膝蓋和腰椎肩膀都有傷害,重量能減則減。

    關於攝影裝備我的原則是保證畫質的前提下儘量選擇輕便的,5D4+大三元真的太重了,我認為器材與攝影師最好的狀態是,攝影師能夠發揮器材的優勢,也能規避劣勢,而器材也不會限制攝影師的創作,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雖然大三元的畫質表現更佳,但是好作品和好器材沒有必然的聯絡,如虎添翼的前提你得是虎。

    最後上一張我在上圖位置露營拍的星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破解孩子“聰明卻不愛學習”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