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慕鄉關
-
2 # 盧溝古橋寫江山
論起平反力度之大,範圍之廣,乾隆可謂遠超他的先祖。
從順治年間的開國元勳,到他的父親雍正時期奪嫡失敗的宗室,乾隆都一一平反,可謂魄力十足。
不過這個問題有點語病,多爾袞並不是被赦免,而是平反昭雪,有罪之人才可以說是赦免。阿濟格也並沒有被遺忘,他是屬於被赦免之列。
阿濟格與多爾袞、多鐸都是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所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然而在現代的影視劇中,老是容易被遺忘掉,比如影響力最大的《孝莊秘史》,阿濟格壓根就沒出現過,多爾袞跟多鐸倒總是一起亮相。
其實根據史書記載,阿濟格與多爾袞的關係遠不如多爾袞與多鐸的關係那麼親近,也許是因為阿濟格年長,多爾袞與多鐸只差了不到兩歲,更容易有共同語言吧。
阿濟格在天命年間就已經開始征戰疆場,並因功被封為貝勒。在皇太極時期,更是屢次隨軍徵明,英勇善戰。皇太極稱帝,他受封為郡王。
然而,阿濟格其人,能征慣戰有餘,運籌帷幄不足,在政治上並不像他的兩位兄弟,尤其是弟弟多爾袞那麼敏感,多次因為看不清形勢而被皇太極訓斥,甚至在皇太極稱帝大封諸王中排名在兩位弟弟之後。
這一點在多爾袞攝政期間尤為明顯。順治初年,阿濟格受命追討李自成及其餘部,一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小皇帝派人到軍中慰勞,當然,實際上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的意思了。沒想到詔書還沒到,阿濟格徑自班師還朝了;再加上他先前謊報李自成已死,回朝後又違禮在午門外張蓋而坐,除了被訓斥一番,在清軍入關過程中因立功而被升為親王的爵位又被降回了郡王。
順治六年,豫親王多鐸染天花而逝,作為一母同胞的兄弟,阿濟格不僅不悲傷,反而在多爾袞面前攻訐多鐸,想趁機奪取輔政王的位置。多鐸是多爾袞最寵愛的同胞幼弟,可想而知,阿濟格又捱了一頓訓斥。
順治七年底,多爾袞薨逝喀喇城,兩白旗大臣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依然拒絕了阿濟格的拉攏威脅。可見他做人有多差勁了。
不出意料,阿濟格隨多爾袞的靈柩剛到京師,立刻被鄭親王濟爾哈朗等人鎖拿監禁,十個月後被賜死,子孫俱被廢為庶人。
這位對清朝立下赫赫戰功的王爺,就這樣走完了一生。
如果阿濟格稍微爭氣一點,是絕對可以把握到當時政局的主動權的,此時多爾袞餘威猶在,局勢未穩,兩黃旗、兩藍旗早已被打壓的無所作為,兩紅旗是代善那幾個騎牆派的子孫,他又是兩百旗旗主多爾博、多尼的親伯父,接管兩百旗的勢力理應是順利成章。再者,作為努爾哈赤僅存的兒子,阿濟格在宗室中的地位應該無人能及(濟爾哈朗畢竟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
就是這樣的一手好牌,全部被阿濟格打的稀爛,不光兩百旗大臣對他失望,也給了兩黃旗、兩藍旗絕地反擊的機會。最終,兄弟三人身後個個都是悲劇收場。
阿濟格次子傅勒赫,起初受牽連被削去了宗籍,順治十八年得以恢復,並追封為鎮國公。子孫爵位在康熙、雍正年間略有起伏,但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蓋棺定論,將阿濟格後裔全部恢復宗室身份,爵位遞降,以奉恩將軍的爵位世襲(宗室爵位十二等中最低的一等)。
戲劇化的是,阿濟格整個一赳赳武夫,後代中卻出了不少文人。他有一女嫁給了明珠,生下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重孫輩的普照、經照等人,在軍事上沒什麼成就,文學方面卻頗有造詣。再往後的敦敏、敦誠,經常與當時的文人名士交遊,這些名士中還包括寫出了《紅樓夢》的曹雪芹(出自二月河《乾隆皇帝》)。
-
3 # 西蒙君simonjun
乾隆給多爾袞平反卻不給阿濟格平反,不是因為他忘記了,而是因為不能給阿濟格平反,這是為什麼呢?西蒙君今天好好給大家說一說。
如果我們仔細讀清史,就會發現乾隆四十三年是個轉折點。在這一年,乾隆不但給多爾袞平反,還給他的八叔九叔平了反。給多爾袞平反其實都能理解,因為乾隆這一脈能繼承大清皇位,是靠著多爾袞當時給爭下來的,並且多爾袞對於大清的建立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給雍正的兩位弟弟八爺和九爺平反,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為雍正當時恨極了他們,親自給他們改名字叫阿其那和塞思黑,意思就是豬狗。乾隆是這麼解釋的:
朕今臨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後世子孫無敢言者。允禩、允唐仍復原名,收入玉牒,子孫一併敘入。此實仰體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緒,想在天之靈亦當愉慰也。不過在為一些有罪宗室平反的同時,他對卻對另一些清初功臣們進行了鞭撻。在為多爾袞平反的前一年,乾隆皇帝命人編撰《貳臣傳》,裡面收納的洪承疇、李永芳、孔有德、吳六奇等人,無一不是對大清朝的建立立下過功勞。乾隆是怎麼評價他們的呢?乾隆說:
乃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輒復畏死悻生,靦顏降附。意思就是說,雖然這些人對大清有功,但是他們對於舊主人是厚顏無恥的,我不認可他們,總結一句話就是“大節有虧”。編撰《貳臣傳》,就是要警告他身邊的大臣,你們只能做忠臣,不能做事二主的貳臣。當時大清朝已經穩固了全國的統治,乾隆帝作為大清帝國的主宰者,想要的是海內晏平、上下一心,忠君的思想必須要深入人心,乾隆帝一方面想要做人人稱頌的聖主,一方面也要敲打、震懾那些懷有二心的人。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不給阿濟格平反了。阿濟格功勞是很大,宗室地位是很高,但是他也是一個壞榜樣。簡單總結,就是身體發達、頭腦簡單、暴虐狂妄、不尊皇帝。我們簡單看下他做過的那些事。
天聰二年,阿濟格擅自主持多鐸婚禮,被削爵位;
順治二年,不等班師詔令下達就提前班師,謊報李自成死亡,稱順治帝為“孺子”,被貶為郡王;
順治六年,豫親王多鐸去世,阿濟格自認功勞卓著,並貶低多鐸,求封“叔王”,被多爾袞斥責,同年製造大同大屠殺;
順治七年,多爾袞病死,阿濟格造反奪權失敗,最後被賜自盡。
所以說,乾隆帝是萬萬不會給阿濟格平反的,阿濟格不尊重皇帝,還造反企圖奪位,他的所作所為和乾隆帝所營造的忠君思想背道而馳。
-
4 # 玄坤文史
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12個兒子,他也是清初攝政王多爾袞的胞兄,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阿濟格隨清軍入侵大明。立下了不少戰功,清軍入關之後,順治皇帝登基,他被封為和碩英親王。阿濟格雖然能征善戰,但是是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性格暴虐目光短欠。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在攝政王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親政,阿濟格被順治皇帝削去爵位,幽禁賜死,後來經過的康熙和雍正的過渡,清朝朝政逐漸穩固,國家逐漸強大。乾隆皇帝登基之後,決定將過去自己父輩們誤判的一些案件,誤殺,懲罰過渡的大臣進行平反,但是最本質的還是要體現乾隆皇帝自身比較大度,是一個明君,因此很多過去被除去宗籍,削爵的大臣,乾隆皇帝都一一給他們平反。
陳年舊事,順治皇帝一支怎麼當上皇帝的這其中就包括了多爾袞,多鐸,胤禩,胤禟等人,但是讓人好奇的是,多爾袞,多鐸乾隆皇帝都給他們平反了,卻偏偏忽視了阿濟格?
愛新覺羅·多爾袞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阿濟格和多爾袞等人,被處罰的本質不同,順治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在皇太極暴斃之後,他根本來不及選一個接班人,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選擇嫡長子繼承比較穩妥,那根本就輪不到順治,皇太極死後,能左右朝政的一個是多爾袞。另外一個順治皇帝的大哥豪格,照這樣的情況來看,豪格毫無疑問就是下一任的皇帝,多爾袞只能稱臣了,但是多爾袞大腿粗啊,完全有能力篡位。
皇太極的大哥代善在一次議政中說了句:“我已年老,無力繼承大位!”(本來也沒人問你呀),這樣一來多爾袞恨不得撕了他,他總不能說我這個叔叔來代替豪格當皇帝吧,但是又不甘心啊!這時朝中的一些大臣比如索尼,鰲拜,他們是堅決主張皇太極的兒子繼位,瞬間豪格的形勢一片大好。
愛新覺羅·代善
但是多爾袞不能讓他得逞,很快他就想到了對策,在下一次議政的時候,他仍然堅決的反對讓豪格繼承皇位,於是大臣們,還有皇族宗親們都不知道要該怎麼辦了,就問他:“難道你要來當皇帝嗎?”多爾袞這才丟擲了早已準備好的圈套,他說:“要立我們乾脆就讓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來當皇帝,我們來輔佐他。”
此話一說,大臣們和這些皇室宗親們都沒建議了,畢竟讓豪格當皇帝,大臣不好乾,但是讓才六歲的福臨當皇帝,那麼大臣們就輕鬆多了。順治皇帝就在這樣機緣巧合下登基了,多爾袞順理成章成了攝政王,豪格也在多爾袞的打壓下,病逝了。順治皇帝的統治,也就更加穩固的,所以沒有多爾袞,那就不會有順治,康熙,乾隆皇帝,給多爾袞平反這就可以理解了。
愛新覺羅·豪格
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給阿濟格的翻案呢?在多爾袞攝政期間,他掌握了所有的軍政大權,順治皇帝就是一個傀儡,多爾袞才是清朝的實際統治者,阿濟格是多爾袞的兄弟,他也握有兵權,看著多爾袞攝政,自然非常眼紅,多爾袞死後, 順治皇帝親政。阿濟格以為自己的機會到了,於是就召集自己手下的兵馬,準備兵變。
阿濟格腦子不太好使,造反這種事情本來越隱蔽越好,結果,他擔心自己的兵力不夠,去要挾正白旗的大臣一起造反,結果這幾位哪有這種魄力呢?轉眼就吧阿濟格賣了,順治皇帝調來重兵,等阿濟格來造反,阿濟格的兵馬全軍覆沒,經過商議後阿濟格被幽禁。蹲大牢這兄弟一點沒有成了階下囚的覺悟,不但沒有收斂,整天對順治皇帝破口大罵順治,皇帝非常惱火,於是就下令將其賜死。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我們從這兩件事一對比,就明白為什麼乾隆皇帝在這之後給多爾袞平反,卻沒有給阿濟格平反,多爾袞雖然是攝政王,導致順治皇帝大權旁落,但是多爾袞卻始終沒有兵變,他擁護順治皇帝登基,打壓政敵,穩固了順治皇帝的統治,但是阿濟格卻發動了兵變,如果兵變成功,順治皇帝大位不保,更沒有後面乾隆皇帝什麼事了,就此來說阿濟格書十惡不赦,乾隆一朝將其恢復宗室已是網開一面了。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
5 # 四川達州人
阿濟格不一樣。
對滿清而言,三個親兄弟中,多爾袞具備真正的大功勞,而且即便飛揚跋扈,但始終沒有正式篡權,被清算也是因為順治對其的仇恨與控制政權的需要。到乾隆時期,政權穩定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而且滿清始終繞不過帶領後金入關奪取江山的法統——否定多爾袞,後金佔領的華夏江山有何依據?
幼子多鐸是滿清入關的兩大主力統帥,本人被剝奪王爵主要是受多爾袞的牽累。
只有阿濟格——多爾袞死後,阿濟格竟然希望自己繼任攝政王,結果被輕易拿下,不僅說明阿濟格能力人品不足,也說明其具備極大的政治野心。乾隆給他平反,豈不是鼓勵宗親類似阿濟格一樣?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清朝有八家鐵帽子王(另有四位是後來恩封的),鐵帽子王與普通王爺最大的區別就是普通王爺死後,繼承人繼承爵位,爵位自動降一級,例如公爵死後繼承者的爵位就是伯爵。這一做法既可以看做是皇權對勳貴的一種獎勵,也可以看做是上層權力的再分配。
但有一種爵位卻不在此範圍之內,那就是影視作品中經常提及的鐵帽子王,所謂鐵帽子,到不是說他們的帽子是鐵的,而是說,他們的地位是鐵打的,鐵帽子王的爵位世襲罔替,從始至終爵位不降。
清朝的八位鐵帽子王,都是入關前戰功卓著的勳貴,無論是功績還是血緣,都非常人可比,這八位鐵帽子王中有兩位經歷較為特殊:多爾袞與多鐸,生前極盡榮寵,死後卻遭到清算,不僅爵位被奪,還遭到挖墳掘墓,暴屍荒野,可謂悽慘,直到多年以後乾隆皇帝繼位,才又恢復了他們的爵位,其後人也得以繼承。
說道多爾袞與多鐸,就不得不提起他們的兄弟:阿濟格。這兄弟三人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並且都是為清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的人,但是為何多爾袞與多鐸都能得到乾隆皇帝的平反,並且被封為鐵帽子王,唯獨阿濟格仍舊是戴罪而死未得平反?
這兄弟三人的人生其實很波瀾起伏,他們的生母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寵妃,愛屋及烏之下這兄弟三人也深得努爾哈赤喜愛。喜愛到什麼程度呢?據傳說,努爾哈赤本想傳位多爾袞,奈何多爾袞當時年幼,且滿清沒有立儲君的傳統,所以遲遲未的冊立。努爾哈赤暴斃後,第一批知道訊息的四大貝勒等人擔心多爾袞當政之後失勢,於是擁皇太極繼位並且逼迫阿巴亥為努爾哈赤陪葬,就這樣,原本勢力極大的兄弟三人第一次失勢。
皇太極上臺後,沒有為難這兄弟三個,還著力使用他們,尤其是多爾袞,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成熟,在此後幾年的征戰中,脫穎而出,成為滿清上層中最有才華和實力的軍事將領。
按說皇太極搶奪了多爾袞的位子,應該對他多加防範才是,以他的個性不應該讓潛在對手做大。這種說法忽視了當時的實際情況,一來當時滿清並未入關,需要各種人才為己效命,多爾袞有能力,自然要使用,二來皇太極春秋鼎盛,縱然多爾袞有不臣之心,他也可以全面壓制。
可惜天不遂人願,1643年皇太極暴斃,雖有野史記載皇太極為多爾袞所謀害,但這種說法缺乏證據,可信度不高,有歷史學家考證,皇太極家族可能有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可能性較高。
由於去世的太過突然,加之滿人沒有立儲君的傳統,皇太極死後,滿清陷入權力真空,各派系蠢蠢欲動,妄圖搶奪權力。
此時的多爾袞已經羽翼豐滿,以他的身份地位,加上軍功,爭奪皇位也在情理之中,親兄弟多鐸與阿濟格對他鼎力支援,多爾袞下定決心,要把失去的位子搶回來。
當時最具有競爭力的除了多爾袞,還有皇太極的嫡長子豪格,論實力,多爾袞在豪格之上,但論血緣,豪格又優於多爾袞,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爭鬥過程中,大臣們的意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索尼鰲拜為首的文臣武將們,擔心多爾袞繼位後,清算皇太極陣營,傷及自身利益,所以堅決不同意多爾袞繼位。多爾袞雖然勢大,但也不能不考慮其他人的意見,加之滿清尚未入關,一旦陷入政治鬥爭,將功虧一簣,考慮再三,雙方達成妥協,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這便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順治繼位後,滿清順利入關,此時的多爾袞大權在握,連帶著多鐸與阿濟格也掌握重權,多爾袞在朝中獨斷專橫、打壓異己,傳言多爾袞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內院,並且還與順治帝的母后——孝莊太后有染。本就懷疑多爾袞有篡權之心的順治帝在多爾袞死後“開心不已”,追定多爾袞一十四條大罪,還對多爾袞鞭屍。已經病逝的多鐸也受到牽連,爵位被降。
此時的三兄弟還餘阿濟格一人在世,身為三兄弟中最年長的一人,阿濟格行事魯莽,能力有限,多爾袞死後,阿濟格密謀成為新的攝政王,他先是強制多爾袞管轄的兩旗歸順自己,又在護送多爾袞靈柩回京的問題上打主意,希望來個出其不意,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阿濟格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順治。順治發覺阿濟格的舉動之後直接將其幽禁,過了不久就將阿濟格賜死了,還廢除了阿濟格的爵位。
乾隆皇帝雖然熱衷於為老祖宗平反,但是也要有足夠的理由,多爾袞與多鐸雖然在當時風評不好,但是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有非分之想,不臣之心,且滿清能夠順利入關,以弱勢兵力佔領中原,定鼎華夏,多爾袞與多鐸的功績可謂當然不讓,作為坐享其成的後輩,乾隆對祖先開疆拓土的功績報以感恩之心,完全可以理解,在他給多爾袞的平反詔書中也寫的很清楚: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與他們哥倆相比,阿濟格的功績就遜色多了,雖然也有擒殺劉宗敏的功績,但整體來說,乏善可陳,並非不可替代,其他為人粗魯,性格暴虐,就連多爾袞對他這個哥哥都不怎麼感冒,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不僅如此,阿濟格還想著謀朝篡位,不僅沒有功績,簡直就是有罪了,要知道,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第一條,就是不能捲入謀逆大罪,否則神仙難救。
如果乾隆給阿濟格平反,那就意味著,謀反這種誅九族的大罪也可以商量,對於掌控權柄的皇帝來說,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自然,阿濟格也就別指望後人會為他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