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e書會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三句話挺簡括地說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會政策和教育程式。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與教育是拿詩書禮樂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門徑和方法是藝術文學。藝術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動人,潛移默化培養社會民眾的性格品德於不知不覺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而禮卻在群體生活的和諧與節律中,養成文質彬彬的動作、步調的整齊、意志的集中。華人在天地的動靜、四時的節律、晝夜的來複、生長老死的綿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條理的。這生生而條理就是天地執行的大道。這種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體驗生命的精神境界,具體地貫注到社會實際生活裡,使生活端莊流麗,成就了詩書禮樂的文化。

    禮和樂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禮構成社會生活裡的秩序條理。樂涵潤著群體內心的和諧與團結力。然而禮樂的最後根據,在於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禮記》上說: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裡面的禮樂負荷著形而上的光輝,使現實的人生啟示著深一層的意義和美。禮樂使生活上最實用的、最物質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昇華進端莊流麗的藝術領域。三代的各種玉器,是從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磬等,昇華到圭璧等等的禮器樂器。三代①的銅器,也是從銅器時代的烹調器及飲器等,昇華到國家的至寶。而它們藝術上的形體之美、式樣之美、花紋之美、色澤之美、銘文之美,集合了畫家書家雕塑家的設計與模型,由冶鑄家的技巧,而終於在圓滿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識(天地境界)、生命情調,以至政治的權威、社會的親和力。在中國文化裡,從最低層的物質器皿,穿過禮樂生活,直達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無間、靈肉不二的大和諧、大節奏。

    孔子是替中國社會奠定了禮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進一步求禮之本。禮之本在仁,在於音樂的精神。理想的人格,應該是一個音樂的靈魂。

    社會生活的真精神在於親愛精誠的團結,最能發揚和激勵團結精神的是音樂!音樂使我們步調整齊,意志集中,團結的行動有力而美。華人感到宇宙全體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節奏與和諧。人類社會生活裡的禮和樂,是反射著天地的節奏與和諧。

    但西洋文藝自希臘以來所富有的悲劇精神,在中國藝術裡,卻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且往往被拒絕和閃躲。人性由劇烈的內心矛盾才能掘發出的深度,往往被濃摯的和諧願望所淹沒。固然,華人心靈裡並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靈的冒險,不怕悲劇,以窺探宇宙人生的危巖雪嶺,發而為莎士比亞的悲劇、貝多芬的樂曲,這卻是西洋人生波瀾壯闊的造詣! (本文有刪改)

    【注】三代:夏、商、週三個朝代的合稱。

    1、關於詩書禮樂與中國社會的關係,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詩書禮樂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與教育的根基,因此,從根本上講,中國古代社會的教育內容就是藝術文學,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動人。

    B.詩書禮樂涵蓋了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全部內容。禮作用於群體,造就群體生活的和諧;詩與樂則作用於個體,陶冶個體的性靈。

    C.詩書禮樂的文化能夠培養社會民眾的性格品德,對中國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禮樂可以在群體生活中養成步調的整齊、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於禮樂的最後根據在於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為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成為興於詩得以實現的基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石斧石磐昇華到圭璧等禮器樂器,烹調器及飲器昇華為國家至寶,禮樂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實用層面,進入藝術領域。

    B.華人對自然的態度是親和、不隔的,對用具器皿的製作不單是為了控制自然,滿足生存所需,還希望以此表現對自然的敬愛,反映自然所給予的啟示。

    C.一個鼎要能表象天地人,這反映了華人的一種文化意識:在製作具體器皿時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現宇宙秩序與宇宙生命。

    D.禮樂在社會生活中擔負具體功能,調節社會關係,只有在個人的生活中才展現形而上的啟示意義,使個體人生具有更深的意義和美。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天地的節奏與和諧在中國社會的禮樂中得到反映與體現,物質器皿、禮樂生活與天地境界並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諧。

    B.人類社會里的禮和樂體現著天地執行的大道,而禮之本在仁,在於音樂的精神,所以樂是一切人類藝術的最髙境界和最終追求。

    C.中國的禮樂文化講求個人人格、社會組織與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節律的交融,由此導致中國文化精神中沒有悲劇精神。

    D.西洋藝術直麵人生中的衝突與悲劇,展現波瀾壯闊的人生氣象,與表現和平靜穆的中國藝術相比更能打動人,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

    參考答案:

    1、C

    [解析] A.詩書禮樂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與教育的根基不能得出中國古代社會的教育內容就是藝術文學的結論。原文說藝術文學是教育的主要工具、門徑和方法,不是教育內容。原文還說藝術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動人,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動人表述錯誤。B.詩書禮樂涵蓋了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全部內容說法過於武斷,原文只是說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與教育是拿詩書禮樂做根基,詩書禮樂只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再者,禮作用於群體詩與樂則作用於個體也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是禮卻在群體生活的和諧與節律中產生作用,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D.強加因果,禮樂的最後根據在於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並不是二者成為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成為興於詩得以實現的基礎的原因。

    2、D

    [解析] 從尤以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而禮卻在群體生活的和諧與節律中,養成文質彬彬的動作、步調的整齊、意志的集中,以及禮和樂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禮構成社會生活裡的秩序條理。樂涵潤著群體內心的和諧與團結力等語句中可知,禮和樂承擔的不是具體功能,而是廣泛的、普遍的、抽象的功能。只有在個人的生活中才展現形而上的啟示意義,使個體人生具有更深的意義和美理解錯誤,原文中說人生裡面的禮樂負荷著形而上的光輝,使現實的人生啟示著深-層的意義和美,這裡的人生泛指一般人的生命歷程,不是指具體的個人;原文中是使現實的人生而非個體人生具有更深的意義和美。

    3、A

    [解析] B.所以樂是一切人類藝術的最髙境界和最終追求屬無中生有。C.中國文化精神中沒有悲劇精神不對,原文只是說悲劇精神在中國藝術裡,卻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它往往被濃摯的和諧願望所淹沒,並不是完全沒有。D.西洋藝術更能打動人,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於文無據。

  • 2 # 傲翔鷹999

    這個有點絕對了,藝術只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結晶,但不是全部目的。藝術確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從精神層面,藝術能夠反映民族、群體、時代的特質,能夠顯示出生產力水平和文明發展程度。可以說,藝術越是發達的地方,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因為思想境界不空虛,而且有創新性。從物質的角度,藝術反映了人類生理、政治、科技與勞動力的發展水平。迄今為止所有的藝術都基於人類自身的成就和社會生活與科技水平。藝術中蘊含的人類突破生理極限的形體、力量、空間想象力、創新能力等體現了人類自身的生理進化,而藝術的表現工具則體現了科技與生產力水平,從遠古的蒙皮鼓到今天的電音,從巖畫到攝影和三維光刻,藝術表現形式不斷在進步。所以說,藝術雖然不是全部,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標之與試金石。

  • 3 # 小白不拜

    1、藝術來源於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中充滿了藝術,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藝術是隨處可見的。藝術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表達情感的方式,正因為在社會生活中有了藝術,我們的社會生活才顯得更加和諧美好,是生活的氣氛更加的唯美。廣告,攝影,影視等藝術表現形式,它們表達出來的一種美,就如同社會中一場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3、社會生活為藝術提供了一個有形的空間,讓人們可以在裡面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以達到藝術與社會生活的高度融合和高度的統一,以達到一個完美的效果。

    4、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或文化現象,在整個人類文化大系統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藝術的起源同人類文化的起源一樣古老,從那時起,藝術作為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就始終參與和推動著人類文化的歷史發展程序,體現和反映出人類文化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作為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從另一方面來講,藝術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統的制約。藝術作為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只是整個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範疇。文化系統的整體性決定了它所屬的子系統,必然從屬和依附於文化大系統。對於藝術來講,社會文化大系統作為一種總的文化氛圍或文化條件,直接制約著作家、藝術家和讀者、觀眾、聽眾等每一個人“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從而間接對藝術的合作與欣賞產生巨大的影響。

    5、人類文化大系統從文化結構來看,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決定和制約精神文化。所以,經濟、政治對於包括藝術在內的精神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僅僅從精神文化內部來看,藝術同哲學、宗教、道德、科學之間,也是相互關聯、彼此作用的。藝術與它們之間的這種相互關係表現在:一方面,藝術要受到哲學、宗教、道德、科學等其他精神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藝術也反過來影響著它們。

  • 4 # 新冠康復者的美好生活

    藝術是表達思想的一種載體 藝術創作也就是思想創作 藝術激勵著人把嚮往變成現實 社會的文化發展也是需要人的嚮往朝前發展

  • 5 # 至德堂

    藝術,代表對美好的衝動和對精神的追求。這是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標誌。如果沒有藝術,那麼人豈不是與動物無異?談何意義?沒有藝術,那麼就只有動物性的意義,而無人性的意義了!

    人類社會發展了,必然會有藝術,這是人性決定的。而且社會發展水平越高,美感能力越強,這是自然規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類社會不會沒有藝術!只要看過原始人的巖畫就明白了

  • 6 # MuseumArt

    科技發展也有倫理、宗教、意識形態等人文價值的對映,並不是只有邏輯。

    同樣,藝術發展也離不開物質繁榮、生產力進步與科學理論的支援,從金字塔工程中耗費的人力物力支援、材料搬運技術,到青銅器中的金屬冶煉、鑄造、焊接技術,從西方油畫中各種顏料礦物質的發現、調製、混合,到光學理論、透視成像理論、色彩理論的逐步完善,科技進步啟發了藝術的革命,藝術用美的形式去表達科技的貢獻。

    從宏觀上看,人對美的感知與追求是非常原始的衝動。跟所有生物一樣,人有活著的執念,但人又不僅僅滿足於活著,還開始追求活得“好”,比其他同類“好”,而“好”就體現在生存底線以上的那些“表面功夫”,人開始追求活得與其他人不同,要有體面、要有格調、要有風格,這是人建立起自我意識後的必然結果。於是人不但學會了欣賞美,還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主動創造美,並且隨著生存狀態的改變不斷思索美的新境界。

    具體到微觀視角,藝術當然也有很多方式推動社會的發展。舉些直觀的例子,比如推動貿易交流——歐洲自中世紀晚期開始對“群青”色彩的狂熱迷戀,以至於不惜重金從阿富汗進口稀有的天青石原料,只為了讓藝術家們畫出聖母那身藍色長袍;比如推動科學的發展——比如還是那令人意亂情迷的群青,1824年時,法國的國家工業振興會懸賞6000法郎,獎勵給任何能夠以較低廉的方式生產群青顏料的人,這筆賞金最終在1828年由一名叫讓—巴普蒂斯·吉美的人獲得,因他所發現的化學合成方法成功把群青顏料的價格從每公斤6000--9000法郎大幅降低至880法郎;比如推動產業發展——洛陽紙貴;比如創造社會財富——各種大熱電影票房;比如賦予人精神力量——在經歷社會革命、戰爭動盪時期,藝術以其特殊的表達語言給予人們以渡過難關的撫慰、信心和勇氣,此類例子多如繁星,就不一一例舉了。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其他方式,如何理解就有賴於觀察和多方位、多維度的思考了。

  • 7 # 縱觀山水

    藝術能生活新增色彩.能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美好和信任.讓業餘不在枯燥.讓夜晚不在漆黑.可以說帶有推動和發展的重要性

  • 8 # 生活旅行家FJJ

    藝術確實是代表了人類社會文化發展的部分意義。

    碰巧,週日剛去了敦煌莫高窟藝術展,所以有一些小感想,比如,敦煌莫高窟的經變畫,除了佛經內容外,大量記載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內容。

    從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一代一代的僧侶就在這些洞窟裡修行,用繪畫、泥塑的形式記錄、展現當時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有些洞窟的壁畫都是一層一層疊加上去,後人不斷的在上面創作,每個朝代繪製的佛像或人像又都帶有當時的獨特魅力和特徵,符合當時的審美。

    其中首次出現的三藏西天取經的影象甚至比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了三百年。

    當時的人們可能並不知道他們從事的是“藝術”,或許只是根據供養人的需求在製作神像、開鑿石窟,每天做著日常的工作和真實地在生活。千年後,誰也沒想到卻成了世界級的藝術瑰寶。

    現代社會對藝術的定義為: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這是對生活的深刻記錄,也是對人類社會的精煉。

    至少在我看來,社會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藝術。

    藝術就像空氣一般無處不在。

  • 9 # 近景魔術小桑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並且服務於生活。生活是什麼呢?生活是人類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動。藝術是什麼呢?藝術是人類在自然界內一切活動中,對自然現象進行的體驗、感悟、提煉、加工等,並用藝術形式去表現它。所以說藝術與生活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囗!藝術離不開生活,生活亦離不開藝術!

  • 10 # 畫家段東梁

    生活本來沒有意義,從哲學上說地球、人類或者宇宙存在都沒有意義;而人類有了智力以後就開始創造他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藝術屬性的事物;比如一個陶罐單純打水沒有藝術,而在陶罐上畫上草葉紋或線條、魚紋這就有了藝術,陶罐上沒有實用價值的部分卻滿足了人們的心理感受和審美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都說徐階鬥嚴嵩是為夏言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