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浩齋
-
2 # 姑蘇君
宋代古玉未必價值高!精品或者有銘文之類的會價值高。但是哪怕是相當普通的一塊宋玉也比同類現在的高,畢竟有他的一個歲月磨礪在裡面。真正的古玉不管是傳世還是生坑都有他自然的風韻。宋代也是仿古玉的開始
-
3 # 玉見沈華
謝謝邀請,宋代玉器在繼承唐代玉器的風格上又有所發展,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達到頂峰的時期,宋代的瓷器字畫是統治階層國家社會管理者所推崇和追求的極致,那麼在宋代的文化遺產當中,玉器是被分為:古玉、時作玉,偽古玉和仿古玉幾個種類,從宋朝開始,玉器真正的走下神壇開始進入民間收藏的行列,所以從宋代開始,也才有玉器的防偽和製作,以及收藏和大量的研究,兩宋時期文化摒除了隋唐五代繁雜的外來文化因素,又繼承和發展了隋唐玉文化的世俗化藝術化特點,特別是融匯了兩宋繪畫的特點和技巧,總之,這個時期的玉器特點就是,玉材的選擇非常高,標準比較嚴,玉如凝脂,構圖繁縟,情節曲折,拓展遒勁,空靈通透,形神兼備來形容並不過份,是中國玉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時期。材料主要以透閃石為主要材料,在題材和動物造型方面,無帶式配飾,小型的動物雕琢與荷葉鴛鴦等文物人物的使用上有創新。第三,在加工的方式上,宋代的玉器都採用了透雕,鏤雕,圓雕等工藝形式,但是在工藝的加工上,更加去追求於圓滑和完美。宋代的玉器更加講究人物的比例,注重色彩的運用,玉石俏色的採納,善於運用玉皮的色彩以烘托境界與季節的氛圍,而且玉材和玉色也特點鮮明,在藝術上,創造上比唐代玉雕有過而無不及。特別是北宋時期,產生了以古器物和碑刻為研究物件的金石學,金石學的興起,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的鑑賞和收藏古代器物的興趣興趣,古代玉器與三代青銅器一起成為文玩的古董,宋代的皇帝是當時最大的玉器收藏家,宮廷式正寺玉牒所,文思院上界和修內司玉作碾磨的玉器,以及地方屬國,州郡進貢的玉器,是其收藏的主要來源,在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卷九記載,紹興二十年(1150年)十月宋高宗趙構,臨幸清河郡王張俊府邸,張俊進奉果品寶器,書畫,匹帛等物,寶器中時作玉44件,古玉17件。皇帝所藏玉器之豐,由此可見一斑,在皇帝的倡導和金石學研究風氣的影響下,文人士及階層也開始購買古玉,並對其進行考證研究,收藏玉器成為統治階級上層社會的一種時尚,北宋學者呂大臨,精於文物鑑賞,在宮內兼職監管文物,他編撰的<考古圖>十卷,收入皇宮中收藏的銅器210件,玉器14件,這是中國最早收入玉器的圖書,開中國玉器研究之先河,而宋代龍大淵的<古玉圖譜>為中國最早的古玉專著。所以宋代的玉器,可遇而不可求。
回覆列表
古玉為古代美石之泛稱,具有質地細膩、色澤溼潤、瑩和光潔、冬不冰手、夏無激感等優點,遂為世人所喜愛並逐步成為封建禮制的重要表徵。一般漢代以前的玉器為"古玉"。
1972年調入故宮博物院,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特別是古代玉器的研究、鑑定和陳列展覽工作,曾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等卷條目的撰寫;先後參加《中國美術史》(王朝聞主編)部分章節、《中國美術全集》玉器卷等國家組織出版的重點圖書的撰寫與編著。
曾在國家文物局泰安培訓中心、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物總店、故宮博物院、陝西省文物總店、山西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廣東省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民族大學研究生院、中國地質大學、新加坡收藏家協會、臺灣古玉文化研究會、香港珠寶學院等文博單位和院校授課、舉辦各種學術講座。先後應邀赴日本、澳洲、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古玉學術交流、講座、授課和鑑定等活動。主持故宮《中國古代玉器館》等大型展覽十餘次。
現任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收藏家協會鑑定委員會常委,中國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暨學術委員會、評估委員會委員和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東方收藏家協會珠寶玉器鑑定組組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新加坡。
為收藏家協會、中國古玉香港學會顧問。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中國古玉器研究會主辦的“首屆民間古玉展”上,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南泉作了發言,其發言內容整理一下,供參考。
古玉的收藏總的來說比較混亂,真假難辨,玉器鑑定群龍無首,沒有一個人能說了算,而對於一件高古玉,要麼就是否認,要麼就是不敢認,問題一大堆。由於高古玉不能上拍賣會,因此禁錮了市場,高古玉在市場上的地位甚至不如料器。收藏市場各方要理清很多訛誤,對古玉形成正確認識。
中華民族愛玉敬玉崇玉的歷史悠久,從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們對玉均情有獨鍾,中國在各個時期都遺存有一批極富時代特徵及歷史研究價值的代表性器物,大體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銅器、戰漢漆器、隋唐金銀器、宋明清瓷器,這些器物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各領風騷,卻沒有一種能像玉器那樣經久不衰,長期受到民眾如此的寵愛,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一、對古玉器歷史價值再認識
由於玉器材質的特殊,不損壞,不怕水,不拍摔,就是壞了,大件也可以改小件,在歷史上很多材質都不能夠留存下來的時候,玉器卻完好地留給了我們,很多時候,也只有玉器才能夠把歷史搞清楚,比如說龍的產生,比如說古代人的頭飾、衣服、宗教信仰,很多人只注意高古玉的材質與珍稀性,忽視了高古玉的歷史價值,因此對於高古玉的價值認知也就出現了偏差。
二、對古玉是特殊藝術品的再認識
都說黃金有價玉無價,什麼意思?因為在古代,玉器曾經是被古代政治、帝王放在第一位,老百姓根本不能用,其價值當然也就無法估量。而這樣的東西,眼力好的收藏者花幾千塊錢就可能在如今的市場上買到很好的東西。在文化上,整個玉器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人會把最好的東西獻給神、祭祀天地,也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孫,現在我們也用玉來雕觀音等用來佩戴。在道德上,玉器所代表的文化同樣深厚。如今,玉器又具備了經濟屬性。所以,玉器是一種很特殊的藝術品,它的很多方面值得收藏者深入探討。
三、玉器唐朝以前都是“官窯”
從原始社會開始,玉器為部落首領所使用,此後直至唐代以前,玉器都是帝王才能使用,沒有民間的東西。古代玉器為什麼那麼漂亮?就是因為不惜工本來做。唐代以前的玉器如果套用瓷器的說法,都是“官窯”。宋代以後,民間也可製作收藏玉器,但也主要還是用於宮廷。
四、古玉器究竟有多少
有人認為,紅山文化有300件,我個人的觀點是紅山古玉至少10000件。當時大型地活動與重要人物都要使用玉器,這些都是很精細地來製作玉器,1000年時間能做多少?一年做1件就是1000件。現在大部分的紅山玉別人不敢認,我覺得各種好東西數以萬計,我無法否認是假的。古玉不怕火,不怕水,也不像金屬會被改鑄,古代人對古玉還要加以保護,因此歷史上大部分的古玉都會留存下來,數量肯定會很多,決不是有些人所說的沒有多少。很多人說古玉不多的原因是他腦子裡想得不對,認為不多。我認為不能隨意下鑑定結論“槍斃”不認識的古玉,說“不對”的結果只能使大部分古玉流失海外。
五、鑑定要放在第一位
作為藏家,不能收藏假的,經濟損失還在其次,關鍵是收藏變得無意義了。所以只有鑑定問題解決了,收藏才可以做,才有意義。
現在的鑑定專家,要麼是從民間收藏實踐中練出來的,要麼是從國家博物館和考古界出來的。但是玉器鑑定不像其他收藏門類那麼好鑑定,除了乾隆玉器有的有款以外,其他玉器無年代款,全*掌握規律。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科研部門可以進入到古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比如說,以玉質來說,現在很多仿古玉都是用青海玉和俄羅斯玉來做,青海玉、俄羅斯玉與和田玉是有區別的,這用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既然肉眼都可以看出來,那麼科學儀器為什麼就檢測不出來?如果科學儀器把材料搞清楚了,使用不到30年的俄羅斯玉與青海玉就會被識別出來,很多爭議也就不存在了。
再以沁色來說,500年以上古玉就有沁色,現在市場上的玉有自然形成的,有用人工的,比如火烤、用硫酸等方式來做,用科學儀器分析解決這個問題,鑑定問題不就很清楚了嗎?儀器解決不了,就只有*人眼,這就會有誤差,就會看不準。
從工藝來說,製作玉器的各種工具留下的痕跡是不同的,如青銅、鐵器、機器等的不同痕跡,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下功夫搞清楚。
六、鑑定專家幾種
第一種,冒充專家。主要是一些民間藏家,主要特點是說自己的東西好,然後賣給別人。
第二種,很權威的專家。這些專家往往有“官方”背景,但對民間藏玉不敢認,都說是假的,這樣一種態度存在潛在的危害性。
第三種,不懂裝懂的專家。這些專家往往是玉是石可以分得清楚,但對於古玉瞭解多少就難說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專家自己不出面,請學生出面鑑定。鑑定本身是很嚴肅的事,走眼在所難免,但不能隨意下結論,肯定或者否定。
古方先生治學嚴謹,教學規範,此次來錫講課,他採取講課與實物標本相結合的方式,由淺入深,循循善誘,聽者會有茅塞頓開、得益匪淺的收益。古方先生鑑定玉器嚴肅認真,規範仔細,他本著對中華傳統藝術負責,對藏家負責的精神,辨偽求真,實事求是,多年來。他為全國許多博物館、文物商店,民間收藏者沙裡淘金鑑別揀選出不少珍貴的玉器精品,這些精品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問題一:如何判斷一件古玉的價格?
古方:玉器自身有六大優勢:
1.文化內涵最豐富;
2.時代悠久;
3.堅固耐久,易於儲存;
4.便於展示;
5.保值效能良好;
6.群眾基礎好,市場廣闊;所以“黃金有價玉無價”。
直接判斷一件古玉的價格是非常不容易的,目前市場上玉器價格一般都是由玉料、工藝、斷代、品相和交易方式五部分決定的。直接決定價格的是交易方式,從發現玉器到料質、工藝、斷代、品相等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但卻對玉器價值影響較大。古玉從出土到收藏家手中,每交易一次,價格就會翻倍,到終端收藏家基本就是最高價格。
問題二:現代的仿古玉都有哪些特點?
古方:如果有條件,大家最好結合典型器進行對比觀看。仿古玉的識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最常見的如玉璧,仿品的特點有:
1、仿品的玉質為俄羅斯玉料,俄羅斯玉料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才開發出來;
2、工藝痕跡,即使在古今都有金屬工具的情況下,但仍會存在機器工藝與手工操作工藝的差別。現代仿品多為機器製作,砣具走線非常均衡,深淺度完全一樣,而舊時做工並不是每條線都會走線勻衡,完全一致的
3、新作器握在手中時有一種刺痛感,是新做器物未經任何打磨的感覺。
按照古玉器照片或印刷品如式仿製,這一方式自古有之。故宮現還存有一些清代仿古玉,仿製品與原件存於同一匣內,尺寸、樣式、工藝非常接近,老仿又經做舊處理,很難區別。由於現代制玉者手中無真玉可仿,因而變換方式,照圖冊仿製。市場上能見到很多仿圖錄玉件,如仿紅山文化玉龍、玉鳥,仿漢代玉馬、玉獸,仿戰國璧、璜、佩等。
(二)、重色。仿古玉做舊時,一般都進行人工染色。許多作品帶有重色,最常見的為黑漆古、棗皮紅及石灰沁。黑漆古整體為黑褐色;棗皮紅整體為紅褐色,色厚重而不見玉材本色;石灰沁為白色,作偽者或將器物表面燒成斑駁狀,斑坑中施色,或於器物表面燒出一層,白而微透,或於玉上製出一塊—塊若石灰膏狀,或呈斑片狀。
(三)、披紋。即在一般的器物上加作古代紋飾,如在方形印色盒上加上戰國勾雲紋、蟠螭紋等。因而在識別古玉時不僅要看紋飾,還要看造型,紋飾及造型應協調統一。
(四)、區域性照古器仿製,略微帶有變化。這些做法亦自古有之。尤其是清代的一些玉器,往往在區域性採用古器造型,但多數不做舊。現代的仿古玉者,為了掩飾仿古的意圖,使自己的作品不被別人識破,在仿古時加以變化,這類作品給人一種看不明白的感覺。
(五)、模糊。這是古玉做舊的一種方法,把玉器表面紋飾做得模模糊糊,細部紋飾似有似無,很像古玉受蝕的樣子。這類作品上往往出現不該模糊的紋飾反而模糊不清的情況。尤其是一些仿古璧、璜,上面的谷紋模糊,是人為而致。事實上,古玉器中紋飾模糊的作品是有的,但數量很少,模糊紋分佈得又很合理,鑑別時需注意。
(六)、拼接。拼接是各類仿古器物中都採用的方法。把不同器物的區域性湊到一起,組成新的作品。這樣的作品,細看時,看到哪一個區域性,都使人覺得對,但整體風格不倫不類,有時還會出現將不同時代風格的作品拼到一起的現象。
(七)、憑想象臆造。這類作品略有一點古器的意味,但帶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造型奇特,工藝頗為古樸,使人感到不知為何物,不知為何用。而出售者又能編造出很多故事。鑑玉者遇到這類作品時往往尤需注意。
(八)、特型。也屬臆造範圍,常見為構圖複雜、體積超大,有很強的特殊感。另外,作品樣式若同已知圖錄上玉器相同,或某些銅器、陶瓷作品區域性相似時,就要認真分析這件作品是否採用了移植方式進行造型設計。
問題三:常見的仿古玉玉料有哪些?又如何來分辨呢?
古方:現代仿古玉所使用的玉料多為青海玉和俄羅斯玉,這兩種玉料都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發出來的,在市場上多充和田玉料銷售,但溫潤程度不如和田玉。
青海玉產於青海格爾木市南面的阿爾金山,礦物成分為透閃石,顏色有白、灰白、灰色等,還有藕色帶綠、白中夾黑色等混合色。多數玉料總體感覺發灰粉色,往往夾帶有條狀透明筋線(俗稱“水線”)。青海玉儲量大,開採容易,價格便宜,已成為目前仿古玉料的主流。特別是仿製清代大件爐、瓶、人物等,非它莫屬。
俄羅斯玉料產於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的東、西薩彥嶺,礦物成分為透閃石,顏色有白、青白和青色,多雜有墨點和糖色。俄羅斯玉料儲量和產量都較大,質量高於青海玉,價格也較高。一些體形較小的明清玉件,如手把件、子剛牌等,就是用俄羅斯玉料製作的。
染色籽料
另外,近年來市場上出現很多人造的和田籽玉。這種人造籽玉是用小塊山料在滾筒裡磨滾後,再用染料染出籽玉紅皮。(如染色籽料)
問題四、現代仿古玉作舊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古方:
(1)、酸性作舊。作舊會產生白灰皮,並可加色,經打磨表現光澤,更加更具“漢代古玉”的感覺。
(2)、火燒作舊。火燒作舊一般無玻璃光,顯得較硬,所仿器物至多像宋或明清件,還有直接放在火上燒或放在氧氟酸內浸泡後打磨的,效果一般較差,容易識別。
(3)、鹼性作舊(又稱高壓作舊)。此種做法主要是仿新石器時代到戰國的器物,做成後器物的色及所謂皮殼能浸到較深的地方,不易鑑別。
問題五:專家對玉器收藏者和愛好者的建議
古方:面對種種誘惑,不少的收藏愛好者過於心急,盲目的追求器物的大和美,貪圖便宜並與港臺或歐美的價格來比較,如此一來收藏者不僅走進了收藏誤區且還費工傷財,而港臺歐美對玉器價格的定位則是針對其具有的歷史意義而定的。
另外中國玉器擁有萬年曆史,一般人的財力和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收藏各個朝代的每一類玉器,在此提議大家應該有針對性地收藏。從目前海外古玉收藏情況來看,有以下幾種專題型別:
1、從造型和紋飾方面來收藏,有動物、人物造型和幾何形等;
2、從工藝方面來收藏,有圓雕、平雕、透雕等;
3、從斷代方面來收藏,可分為史前、商周、春秋戰國、漢代、唐宋、明清等;
4、如果財力允許,有朝一日收藏齊了各歷史時期的典型玉器,那就是一部中國玉器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