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守望者

    首先,只懂軍事,不懂政治。周亞夫可以說是西漢建立者——軍功受益集團第二代中最優秀的一位。他不僅沒有躺在父親功勞簿上吃老本,反而積極進取,在吳楚七國之亂中力挽狂瀾,使這場西漢建國以來最大的內亂消弭於無形。但是,由於他治軍嚴格,早在文帝時期,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急忙調邊將鎮守防禦。為了警衛京師,文帝派三路軍隊到長安附近抵禦守衛。宗正劉禮駐守在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在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則守衛細柳。

    文帝為鼓舞士氣,親自到三路軍隊裡去犒勞慰問。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門,這兩處都不用通報,見到皇帝的車馬來了,軍營都主動放行。而且兩地的主將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訊息,迎接時慌慌張張。送文帝走時也是親率全軍送到營寨門口。

    文帝到了周亞夫的營寨,和先去的兩處截然不同。前邊開道的被攔在營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來慰問後,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

    這就看出周亞夫的心中只有軍事沒有政治,絲毫沒有把功高震主放在心裡。平定七國之亂後,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開始景帝對他非常器重,有一次,漢景帝要廢掉太子劉榮。但周亞夫卻強烈反對,須知,周亞夫出將入相,在國家內部有極高的威望和話語權。但是他卻干預到立儲風波中,可以說是很為皇帝忌憚的。

    而後,景帝又把他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高興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樂意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所以說漢景帝防備的不是如今,而是為了避免他在日後不能輔佐少主,會謀反作亂。

    其次,周亞夫父親周勃的歷史讓人顧忌。周勃在呂后死後誅滅呂氏,雖然安穩了劉家的江山,但是,始終留下了擁兵自重的事實,自然讓皇帝心中有隔閡,加上週亞夫的性格過於桀驁不馴,所以,皇帝寧可羅織罪名,也要將周亞夫除掉。

  • 2 # 烏拉出品

    看漢武大帝有感。

    周亞夫,江蘇沛縣(今江蘇豐縣)人,是漢初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歷仕文、景兩朝。繼承了父親的優良軍事才華基因,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平定了叛軍。

    所謂鳥盡弓藏。周亞夫的直言性格在和平時期為自己的悲慘下場埋下了禍根。

    先是跟漢武帝的孃舅田紛不和,直到景帝令其帶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武帝劉徹視察軍營,在軍營裡周亞夫的性格缺陷導致其毫不收斂、盛氣凌人,根本沒把劉徹這黃毛小子放在眼裡。景帝得知後非常生氣!

    周亞夫在自己陵墓中違規違法打造了盾甲等武器作為一個軍事家的陪葬品,被漢景帝抓住不放,被冤下獄,直到閉食自盡。

    用漢景帝的話說:徹兒,將來你能降得住他嗎?!為兒子的將來掃除障礙的犧牲品罷了。

  • 3 # 酋長講故事

    周亞夫因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功勳,於漢景帝七年(前150年)被升任為丞相。由於周亞夫為人耿直,堅持正道,故而得罪了漢景帝、王皇后等人,主要有以下幾件事:

    其一,周亞夫反對漢景帝廢太子劉榮。劉榮是漢景帝的長子,在漢景帝四年被立為太子。但劉榮的生母卻仍是一個普通妃子,並沒有被立為皇后。漢景帝原來的皇后姓薄,是漢景帝祖母薄太后的親屬,漢景帝不喜歡,故而等薄太后一死,漢景帝立刻就將薄皇后廢掉了,新皇后則一直未立。劉榮的母親姓慄,為人妒忌,特別是因為不答應長公主劉嫖為其女阿嬌向太子劉榮的求婚,使得長公主劉嫖與劉徹之母王夫人聯合了起來。她們共同在漢景帝面前極盡挑撥誣陷之能事,最後使漢景帝大怒,他廢掉了慄妃,廢掉了太子劉榮,而改立王夫人為皇后,改立王夫人所生的劉徹為太子。

    廢太子雖說是皇帝的家事,但也是牽動舉國上下的重大國事,所以剛剛被提為丞相的周亞夫對此堅決反對,與周亞夫一同勸阻此事的還有竇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竇嬰等等。漢景帝此時對慄妃與太子劉榮的厭惡之情已經根深蒂固,他不僅不可能回心轉意,而且還對周亞夫、竇嬰這些反覆勸阻、反覆提意見的人,也都從厭惡而逐漸轉成了憎恨。

    周亞夫等不僅招來漢景帝之恨,而且招來了王皇后、皇太子(未來的漢武帝),以及景帝之姐大長公主之恨,性質與後果都是嚴重的。

    其二,周亞夫反對漢景帝封王皇后的兄長王信為侯。這件事是由竇太后建議的,因為竇太后的兄弟沒能在竇太后當皇后時及早封侯,等到竇皇后當了太后再想封其兄弟為侯時就已經來不及了,其兄遺憾地死去了。故而她為兒媳王皇后之兄王信提出此事,目的是為了改善她與兒媳之間的緊張關係。結果又遭到了丞相周亞夫的反對。周亞夫說:“想當年高皇帝曾做出規定,不是皇帝劉姓子孫,一律不得封王;沒有在戰場立有戰功的,一律不得封侯。誰要是不按規定封了王或是封了侯,那就全國上下都起來討伐他。今天王信,他雖然是皇后的兄長,但他沒有在戰場立過功,封他為侯,不符合當年高皇帝的規定。”

    西漢景帝一聽,沉默不語,王信自然也就沒能封侯。這件事對於漢景帝自然是無所謂,對於竇太后也沒有實際的利害,但對王皇后就不是小問題了。這裡一方面涉及到其兄長王信的巨大實際利益,同時涉及到王皇后本人的面子與尊嚴,所以她對周亞夫懷恨在心。周亞夫的危險,又嚴重了十分。

    其三,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幫著漢景帝貫徹“一石擊二鳥”的方針,使梁國蒙受的損失很大,因此梁王劉武每次上朝,都在母親竇太后和兄長景帝的面前數說周亞夫的壞話。竇太后是從一開始就站在小兒子梁孝王的立場痛恨周亞夫。漢景帝開始時是指使周亞夫這麼做的,後來事過境遷,好了傷疤忘了疼,漸漸地也和他的母親、弟弟對周亞夫一道厭惡痛恨起來。

    其四,當時有五個匈奴貴族叛變匈奴,投降漢朝。漢景帝很高興,想封他們為侯爵,以鼓勵其他人也來投降,但周亞夫堅持不同意。周亞夫說:“如果把這些背叛本國、前來投降我們的分子封為侯爵,那以後我們將如何教育我們的子民,將如何處置那些背叛我們的國家而叛逃到匈奴去的人呢?”景帝聽了很生氣,說“你簡直是榆木腦袋,沒有一點靈活性”,當面就把周亞夫的話頂了回去,硬是給那叛逃過來的五個匈奴人封了侯。

    從以上種種情況分析,周亞夫當時在朝中所處的地位已經相當孤立、相當危險了,但性情直爽、一心為公的周亞夫竟然還沒有任何覺察。也正是在周亞夫已經招致漢景帝如此憎恨,而周亞夫的功勳、威望又如此之高的情況下,當年他那種“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的話,就被漢景帝又恨又怕,成為周亞夫必死無疑的原因了。

    漢景帝要殺周亞夫,但周亞夫沒有任何罪過,於是漢景帝就故意找碴兒:有一天,漢景帝邀請周亞夫到宮中參加宴會,席面上擺著大塊的肉,但沒有刀子,也沒有筷子。於是周亞夫就對服務人員說,讓他們把筷子拿來。漢景帝一聽大怒,他說:“我們對你如此尊敬,你還覺得不滿意嗎?”周亞夫見此情景,他就不再說話,恭敬地退出了宴會廳。漢景帝的目光緊緊跟隨著周亞夫離去的身影,恨恨地說:“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傢伙,沒法留著他侍候日後的小皇帝!”

    這就表露了漢景帝對周亞夫深藏已久的仇恨和必欲殺之而後快的禍心。對於周亞夫來說,大禍已經不可避免,剩下的只是時機問題了。漢景帝最後找了一個什麼樣的藉口呢?

    周亞夫的兒子為他父親偷著向“工官尚方”買了五百套殉葬用的鎧甲盾牌之類東西。買殉葬品無所謂,但“工官尚方”是專門給帝王制造器物的部門,買這種部門製作的器物用於臣民就有了一個“越份”的問題。於是周亞夫就以這個罪名被下獄了。當時的廷尉,也就是“九卿”之一的最高司法官審問周亞夫說:“你買這些鎧甲盾牌之類的東西,不是存心準備造反嗎?”周亞夫說:“我買這些東西是用於死後當殉葬品的,這些木製、陶製的東西可以用來造反嗎?”廷尉說:“你即使不想在陽間造反,就是要造反地下”這種開玩笑一般的語言,給一位高居丞相之職的元勳定成了“謀反”的死罪。於是周亞夫憤怒地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 4 # 洛陽劉延輝

    周亞夫是漢景帝時期的大將軍,其父周勃曾跟隨西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打天下,戰功赫赫,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周亞夫在歷史上的表現是協助漢景帝成功平叛了“七國之亂”。深的漢景帝的信任,正是這樣顯赫的人物,最終結局令人噓噓。

    為何貴為將相人物的周亞夫,最終確進了監獄呢?

    首先,是當時的大環境,西漢王朝進入到了漢景帝統治時期,這時,開國皇帝劉邦時期的政策問題越來越嚴重,那就是當時規定劉姓子弟可以封王,經過幾代的發展,藩王的勢非常的強大,甚至有同中央政府抗衡的趨勢,威脅到了漢景帝劉啟的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削藩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一項工作,要削藩就要同各地藩王打仗,漢景帝劉啟在削藩之前視察了自己的軍隊,透過視察對很多將領都不滿意,因為軍紀鬆弛,戰鬥力肯定不行,唯獨對周亞夫的軍營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感到滿意,隨著削藩的推進,果然,以吳王劉鼻為首的藩王,發起了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在這樣的情況下,周亞夫登場,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其次,周亞夫功高震主,史料記載,周亞夫多次在公共場合,令自己的“老闆”下不來臺,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周亞夫的表現犯了大忌,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漢景帝劉啟給的,讓皇帝不滿意,結果“進監獄”是肯定的。

    再次,漢景帝劉啟拿下週亞夫,是為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漢武帝劉徹繼位掃清道路,漢景帝認為,自己的兒子劉徹鎮不住桀驁不馴、目中無人的周亞夫,為了國家將來的穩定,不需要一個不聽話的周亞夫。

    最後,一個人的命運是自己的性格決定的,周亞夫也不例外,是自己成就了自己,也是自己的成就害了自己。

    綜上所述,歷史上有名的周亞夫,前半生,波瀾壯闊,後半生,在監獄中度過。

  • 5 # 孤舟釣江雪

    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是漢景帝平定七王之亂的首席功臣,他先是在平定七國之亂中擔任太尉,後又出任丞相,可謂是“出將入相”。

    不過,漢景帝認為周亞夫性格孤傲,難以駕馭,是以後來不斷打壓周亞夫。周亞夫先是在景帝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景帝決心除掉周亞夫。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載:

    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櫡。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櫡。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周亞夫連景帝都不放在眼中,怎麼可能將來聽“少主”的話呢?於是,等有人告發他謀反時,景帝毫不猶豫的對周亞夫採取了措施,意在除掉他。最後周亞夫也“五日不食,吐血而亡”。

    按照景帝的說法,周亞夫之死,更多的原因在他“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然而,周亞夫之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梁王死了。

    根據記載梁王死後一年,漢景帝就開始打壓周亞夫了,這不得不使我們把周亞夫的死與梁王聯絡在一起。如果梁王不死,周亞夫就還有利用價值,即使不讓他掌握兵權,梁王也不敢輕舉妄動。梁王一死,周亞夫制衡梁王的作用已經沒有了,且他本人在軍中威望極高,對景帝和將來的“少主”有威脅,因此只能落得一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局了。

  • 6 # 使用者9572263653355

    就是為了給漢武帝清理障礙,給周亞夫最後的機會就是把他叫過來吃飯,卻不給筷子,可惜他沒有把握住機會,自己要筷子,皇帝不給你筷子你就吃不了飯,(沒我這個皇帝給你,啥也不是)周亞夫卻皇帝不給自己要(你不給我我自己來)或許周亞夫也沒想那麼多,但是皇帝能這麼想嗎,自己他都不放在眼裡,以後兒子接手那誰還能管的了他。所以已經他必須死了。

  • 7 # 肖邦老師的課堂

    西漢有位將軍歷經文景兩朝,而且在漢景帝時期他以少勝多平定了七國之亂,之後景帝任命他為丞相,這個人就是周亞夫。但是周亞夫沒能把握住自己的好命運,最後是以某犯罪下獄的,他在獄中絕食身亡了。那麼他的這個悲慘結局是誰造成的呢?是漢景帝的問題還是周亞夫自己的問題呢?當然是周亞夫的問題,他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

    1.功勞大地位高

    一個大臣的功勞大地位高是件好事也是件壞事,好事是他自己可以得到很多封賞,壞事是皇帝對他不放心。周亞夫為什麼會功勞大地位高呢?因為周亞夫的父親是周勃,周勃在之前的文章講過了就不再說了。周勃去世後,周亞夫承襲了他爵位,所以周亞夫出生在漢朝功臣家中,一出生地位就很高,而且周亞夫軍事管理水平很強。文帝時期,匈奴犯邊,周亞夫就率軍防備匈奴。文帝見到周亞夫的治軍後,認為周亞夫可以帶兵打仗,漢景帝登基後,周亞夫就成了車騎將軍。不久,七國發動叛亂,周亞夫帶軍又平定了叛亂,解除了藩王對中央朝廷的威脅,並加強了中央集權。

    所以,周亞夫對鞏固西漢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按道理來說,大臣立功是件好事,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周亞夫出生在開國功臣之家,而且又立下了不少戰功,還掌握了一定的兵權,那麼漢景帝對周亞夫是有些忌憚的。周亞夫的地位和權勢總讓漢景帝有些不放心,於是漢景帝在陶青生病卸任了丞相職位後,立即任命周亞夫為丞相了。這個好像是給周亞夫升職了,但其實是解除了他的兵權,防備他功高蓋主,進而造反。因此,周亞夫的功勞和地位給周亞夫最後下獄埋下了伏筆。

    2.直率

    直率是周亞夫下獄的另一主要原因,這又是怎麼回事?直率是可以有的,但是直率到得罪了皇帝,讓皇帝的尊嚴受損,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周亞夫的功勞和地位已經讓漢景帝很不安了,然而周亞夫沒能察覺到這一點,居然屢次懟漢景帝,讓漢景帝對他非常不滿意,而且對他疑心更大了。比如,漢景帝要廢掉太子劉榮,要立劉徹為太子,周亞夫居然在朝廷上公開反對廢太子,漢景帝就此不滿周亞夫的作為,開始疏遠他了。接著竇太后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開始漢景帝沒同意,說是要和大臣商量,結果漢景帝對大臣們提出這個事後,周亞夫又立即反對,說這是違背了祖制,漢景帝也是無話可說了。然後匈奴有五個將軍降漢,漢景帝也要封他們為侯,這次周亞夫還是反對,認為把叛國的人都封侯,以後怎麼處罰犯罪的人。漢景帝對此非常不滿意,認為周亞夫迂腐,於是封了這五人為侯,但事情沒完。周亞夫不幹了,他以生病為由提出辭職,漢景帝也不含糊,也同意了周亞夫的辭職,這下兩人鬧僵了。

    後來漢景帝為了試探周亞夫是否得到反省,就設宴招待大臣,也請了周亞夫,但是周亞夫的桌前沒放筷子,周亞夫就提出來要筷子,漢景帝就取笑他,周亞夫覺得受到羞辱,然後謝罪,接著周亞夫轉身走了,漢景帝很失望,認為周亞夫還是老樣子輔佐不了太子的。周亞夫三番五次反對漢景帝的提議,而且還給漢景帝潑冷水,漢景帝大度而且也沒有得到他的罪狀,因此沒治他的罪,但是一但抓住了周亞夫的大錯,那漢景帝也是不會放過的。

    例如,周亞夫的兒子私自買甲盾,這類物品是國家禁止的,結果他兒子為了工錢還和僱工發生了矛盾,僱工就告發了他,漢景帝就派人查。周亞夫並不知道這件事,但他也不說話,大家以為周亞夫賭氣,漢景帝為此也非常惱火,就把周亞夫交給了廷尉,以謀反罪論處,周亞夫就這樣下了獄,但周亞夫不堪其辱,絕食抗議,最後是吐血身亡了。周亞夫的直率是導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他直率地不分場合,不分時候,不分人與事,只要他覺得不對的,都提出反對,這種直率是不行的,所以他為他的直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令人嘆息。

    周亞夫在歷史上來看也是個忠臣,他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不陷害忠良,提出的建議也是為國家著想,那為什麼會落得個下獄的結局呢?因為他的方法不對,他為人過於直率,只要他覺得不合理的事,他都直接提出反對,也不管人家是否能接受,再加上他的權勢和地位,使得漢景帝對他起了疑心,最後他兒子犯法牽連到他,導致他最後是冤死獄中。所以周亞夫的結局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工作中要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和領導講話,要注意用詞,語氣也要柔和,要讓對方能聽得進去,最重要的是要給領導面子,不能像周亞夫那樣,覺得領導不對了就直接提出來,搞得大家都很尷尬,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秦惠文王不攻巴蜀而是聽從張儀意見伐韓臨二週,秦國會怎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