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沉的歷史

    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以後,國力雖然蒸蒸日上,但是仍舊達不到與天下諸侯爭霸的條件,終秦孝公一朝秦國很少對外發動戰爭。

    到了秦惠文王在位時,此時的秦國已經今非昔比,而作為秦國最重要對手的魏國國力日漸衰弱,秦軍從秦惠文王三年到秦惠文王十一年,在這數年的時間裡徹底將魏國勢力趕出來河西之地,其後數年又多次擊敗三晉軍隊。

    在秦國完全佔領河西之地後,對外擴張方向的選擇上出現了分歧,一方主張南下伐蜀,一方主張向東伐韓。當時的秦國張儀主張的就是後者:伐韓以臨二週,繼而爭霸中原。不過這個提議最終被主張伐蜀的司馬錯所阻止,秦惠文王最終的決策是先滅蜀國,佔領蜀地。

    要是當時秦惠文王採取的是張儀的意見,戰國的形勢會如何發展,秦國的發展道路又會如何呢?我認為如果秦軍“伐韓而臨二週”會使秦國發展將不會那麼順利,秦國要是想伐韓,就一定要攻克阻擋秦軍東出的南韓重鎮宜陽。攻打南韓的宜陽是十分困難的,到了秦武王時期在攻打南韓宜陽的時候,秦軍持續攻打了數月的時間也沒有拿下宜陽,兵力損失十分慘遭,後來秦軍傾全國之力才艱難的拿下來宜陽,也不過僅僅斬首韓軍六萬而已。

    若是以當時的秦軍實力,情況肯定比秦武王時期更加糟糕,秦軍頓兵於宜陽堅城之下,魏國必然會伺機而動以求重新奪回失地,面對韓、魏兩國的聯合攻擊,秦國恐怕會凶多吉少。伐韓尚且如此困難,秦軍想要完成入二週的戰略目標更是天方夜譚。

    與“伐韓入二週”相比,秦國滅蜀則是十分輕鬆且收益巨大。秦國也是憑藉蜀地的糧食生產,奠定了其統一天下的基礎,另外佔領蜀地後,對於位於長江中游的楚國也形成了地理上的優勢。

    因此如果秦國當時採取“伐韓臨二週”的戰略可能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發展也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 2 # 巴州刺史

    歷史沒有如果!勝利者的戰略選擇往往都是最優解。秦國選擇攻巴蜀就是當時的戰略最優解!

    至於為何秦惠文王會選擇攻巴蜀呢?可以從當時秦國面臨的基本局面、攻巴蜀的戰略優勢、伐韓臨周的問題來一一解釋。

    一、腹背受敵的困境,暴露了秦國缺乏戰略縱深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糾集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正面攻擊秦國。而秦國老冤家義渠部落則幾乎同時從西面發動了進攻。

    雖然東西兩面都最終以秦國的勝利告終,但同時面對兩場戰爭、腹背受敵的滋味,還是相當難受。

    這再一次暴露了秦國沒有戰略後方,沒有戰略縱深的大問題。這對於志在一統天下的秦國,其實是致命的。

    二、攻巴蜀的良機,秦國君臣的爭論

    公元前316年,由於巴國在與蜀國的戰爭中落敗,向秦國求援。秦國君臣面對如此良機,發生了是否進軍巴蜀的爭論。這場爭論其實更是秦國如何統一六國的戰略爭論。

    秦惠文王傾向於攻巴蜀,但是擔心南韓和其他國家背後偷襲,也對秦嶺山高路遠的行軍表示擔憂,因此猶豫不決。

    而相國張儀提出了“伐韓臨周”的主張,認為可以挾持周天子,以令天下。這也是張儀推崇的王霸之業。

    而客卿司馬錯則持相反觀點,主張應當堅決伐蜀。他認為伐蜀有巴國的請求、有“禁暴正亂之名”,在道義上首先站得住腳,其他國家不會來干涉。同時,伐蜀可以得到實際利益和戰略利益,實際利益包括土地、財富、人口、兵源等等,戰略利益就是秦國在關中之外又獲得大片領土,從而得到真正的戰略後方、戰略縱深乃至戰略基地。按照司馬錯的話“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這話就是說巴蜀實際上可以成為秦國威懾楚國、吞併楚國進而圖謀天下的戰略基地。

    這場爭論讓秦惠文王認清了秦國的戰略利益就在巴蜀,因此下定決心攻巴蜀,並一舉拿下!

    三、伐韓臨周的戰略錯誤

    伐韓臨周,看上去可以降伏周天子,挾持周天子以號令天下,但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

    一方面周天子雖然已經淪落為名義上的共主,但仍然有名分在。挾持周天子,據有九鼎,會讓秦國馬上成為天下的公敵,人人得而誅之!

    另一方面,伐韓臨周並不能解決秦國腹背受敵、缺少戰略縱深的深層次問題。攻韓也可能同樣招來義渠部落在背後的襲擊。

    第三方面,楚國對巴蜀之地覬覦已久,併吞並了不少巴國土地和鹽泉。如果秦國不拿下巴蜀,任由楚國併吞,則秦國將會陷入西有義渠、東北有韓魏、南有楚國的巨大包圍圈!秦國成為四戰之地,危矣!

    秦惠文王攻巴蜀,是一招好棋。進可攻楚國,退可有後方。同時,巴蜀之地可以長期對楚國進行戰略威懾“水通於楚”,攻佔楚國的土地,牽制楚國的兵力,從而大大減輕秦國從正面東出關中的壓力!

  • 3 # 賢聚史齋

    張儀主張親魏睦楚伐韓臨二週而霸天下,正是秦武王的做法。秦國會稱霸天下,但結果難以預料。楚齊實力強於秦,趙國武靈王不可小視,韓魏首鼠兩端,秦國命運不可測。以楚懷王,齊宣王,趙武靈王的水平,秦國很可能遭到楚齊韓魏聯軍痛打,退回函谷關,秦國又將韜晦。齊國將滅掉燕國,然後或被合縱,或者退出燕國,如果被合縱,楚國就能稱霸,與趙國結盟,瓜分天下。如果齊國退了,齊魏韓,楚趙燕將會各成聯盟,就看張儀惠文王如何下注了。

  • 4 # 一世嘉文

    秦國會失敗於長平之戰

    如果秦惠文王不攻巴蜀,兵臨二週,血戰自然少不了,就算有白起加持,保持對魏韓楚的戰場優勢,但發展到長平之戰時就會失敗。

    長平之戰打的是後勤戰,趙國後勤補給線要短於秦國。秦國的後勤補給線雖長,但更有後勁,這就是巴蜀的作用!!

    如果沒有巴蜀在糧食方面的貢獻,估計秦軍等不到趙國啟用趙括就已經被拖垮了!如果秦軍從長平撤軍,六國就會堅定的跟著趙國抗秦。秦國就會像當年的魏國一樣被戰爭拖垮。

    拖到再後來,李牧出山,帶領沒有傷筋動骨的趙軍和秦軍決戰,秦軍贏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趙國統一北方,西有太行山,一道黃河三邊天險!除了秦國,我選趙國統一天下!

    秦軍改變戰略吞併攻韓魏

    如果秦軍不和趙國開戰,專心攻打南韓,如張儀所言,攻下洛陽,出九鼎,挾天子以令天下!那麼秦軍就會深入中原戰場,四面受敵,趙可以南下,楚可以北上,齊可以西進,聯軍就可以和秦軍在中原會戰,而不是每次都要攻打函谷關!

    以攻打宜陽為例,甘茂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攻下宜陽,攻城的損失可謂巨大!兵臨天子之城,問鼎中原的確可以彪炳歷史。但是一時的所得,將讓秦國的敵人同仇敵愾!秦國正面戰場一旦失利,後面的義渠就會造反,收復巴蜀的戰略時機一旦失去,秦軍的主力一旦穿越難於登天的蜀道去吞併巴蜀,中原的軍隊會馬上收復河東,兵臨函谷關,蜀道上的秦軍,還能快速回援?

    結語

    歷史的有趣之處,不就是可以馬後炮式的暢想嗎?南面的楚國,遇到明君,十年就可以崛起,齊國也一樣,魏國估計難以恢復到吳起那個年代的強悍!

  • 5 # 歷史書寫於平凡人

    當時的秦國已經不再是孝公時期天下卑秦的時代,秦惠文王嬴駟執政之後,採用張儀為相,站在孝公商鞅變法的基礎上,合縱連橫,在六國之間以邦交為主,伐交為輔。秦國國力日益強大。

    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其實最後張儀在聽到伐蜀的建議之後已經是意識到自己的路線是有點操之過急了,伐蜀才是最為穩妥的一種策略。

    這屬於兩種不同的路線,伐韓臨二週乃是稱霸必要途徑,伐蜀乃是圖強之根本。其實當時的周王室已經名存實亡,就算是你取周氏天子而代之,也不能得到天下諸侯的信服,這可不是挾天子令諸侯,掌不了天下之柄,所以從跟本上圖強比這些虛名要好的多。

    下面說一下如果按照張儀說的秦國的發展可能會怎麼樣

    首先,伐韓的可行性,本是戰國七雄,乃是最為平衡的局面,沒有哪一國有最強大的沒有懸念的實力的時候是沒辦法輕易去動一個國家的,因為唇亡齒寒,當時的秦國還不具備對抗六國的能力,到時再來個六國合縱,兵叩函谷,秦國確實無招架之力。

    其次,是巴蜀當時正值內亂,而且當時的蜀王來秦求救,正是秦兵入蜀的最好時機,巴蜀歷來是戰略要地,而且巴蜀之地乃是水米之鄉,可以為征戰天下的秦軍提供充沛的糧草和物資。不去攻佔的話可能被其他的國家搶佔先機,到時候秦國的發展更會慢一個時代的。

    最後,伐蜀調動的兵力和民力顯然是要低於伐韓的,即使無其他國家相幫,韓地宜陽易守難攻,這個地方又是臨周必經之要道,所耗軍力畢定不小,二十多年進行的軍事上的變法可能會功虧一簣,到時候魏國在來發難,河西之地可能又再次喪失。

    總之,如上所說,沒有吃掉六國的能力之前還是強大自身為根本,巴蜀之地,不僅有糧草,還有人才,李冰等人就是出在了巴蜀,在伊闕之戰,長平之戰中巴蜀的臣民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嬴駟也是一代雄主,務實的人永遠可怕。

  • 6 # 公子北海

    開門見山:秦國不會消滅六國,統一中國。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從巴蜀地區給秦國帶來的優勢說起。

    巴蜀的地緣優勢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吞併巴蜀讓秦國對楚國形成了一個有利的地緣優勢。

    在前316年,司馬錯在吞併巴國後,繼續南下攻打楚國,並奪取了黔中郡。

    前312年,秦國與楚國交戰與丹陽,奪取漢中,從此讓漢中、秦國、巴國連為一體。

    對楚國形成了居高臨下,順江而下的地緣優勢。

    後來張儀出使楚國時,就用此優勢赤裸裸的威脅楚國。

    《戰國策》載:“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於汶山,徇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蜀地之甲,輕舟浮於汶(指岷江),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秦國以巴蜀為攻楚基地,從西、南兩個方向對楚國發動攻擊,楚國的西、南兩面幾乎無險可守,只能別動捱打,最終在昭襄王時期,被白起打垮。

    巴蜀的資源支援司馬錯指出:(巴蜀)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向楚,其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華陽國志•月志》

    巴蜀地區乃天府之國,經過秦國後期的開發,巴蜀已經成為秦國角逐天下的大後方,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農業、人口等等資源,對秦國的統一戰爭提供了有利的支援。

    在秦趙長平之戰中,雙方兵力盡出,這是一場國戰,比拼的不單單是將士的多寡,更是國力的深厚。

    長時間的對峙,讓趙國首先抗不住了,趙王才不得已將善守廉頗換下,讓能儘快結束戰爭的趙括上陣。

    即使廉頗不被換下,趙國的國力也支撐不了,最後還是會失敗。

    雖然長平之戰秦國也損失慘重,但有巴蜀的支援,很快恢復了元氣,為後來秦始皇再次征伐六國打下了基礎。

    “秦並六國,自得蜀始。……秦既取蜀取漢中,又取黔中,則斷楚人之右臂,而楚之勢孤矣。劫質懷王,操縱予奪,無不如意,於是滅六雄而一天下,豈偶然哉,由得蜀故也。——《蜀鑑》宋•郭允蹈

    說到這,巴蜀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楚國也對巴蜀地區虎視眈眈,如果秦國去攻打南韓和二週,巴蜀地區被楚國佔據了,那麼,秦國不但不能統一六國,更大可能被楚國消滅。

    而在長平之戰中,沒有巴蜀支援的情況下,雙方誰能堅持到最後也難說了。

    秦國後來即使有巴蜀之地取攻打南韓的宜陽,也困難重重才拿下宜陽。

    前308年,秦國名將甘茂攻打南韓宜陽,想要打通通向二週的道路,結果歷時5個月,未能攻克,損兵折將,士氣大受影響,最後甘茂將個人全部財產賞賜給將士,才拿下宜陽。

    可見,如果當時秦國選擇了去攻打南韓,那麼沒有巴蜀支援的秦國即使獲勝也只能是慘勝。而沒有巴蜀支援的秦國想要統一天下,是絕對不可能的。

  • 7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先來看看張儀和司馬錯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張儀建議秦惠文王說:

    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資治通鑑》

    張儀的策略是什麼呢?

    就是把和魏國、楚國的外交關係搞好,暫時不要和這兩個國家發生軍事摩擦,而是把精力都用來對付南韓。

    因為這個南韓是二週接壤,而且南韓是七國中疆域最小,且實力較弱的一個。

    張儀的思路是什麼呢?

    就是“挾天子以令天下”,也就是曹操玩的那一套,透過把周天子扶持為傀儡,然後號令天下。

    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把周天子取而代之,從理論上來說,張儀的這套策略是不錯的。

    但現實情形是怎樣的呢?

    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昭襄王時代,曾經僭越禮制稱帝,《史記》記載說:

    十九年,王為西帝,齊為東帝,皆復去之。

    記住,只是稱帝,還沒有把周天子取而代之。

    但是秦昭襄王害怕自己孤掌難鳴,於是把齊湣王也拉上,讓他稱東帝。

    結果齊湣王在蘇代的建議下放棄了帝號,還聯合其它五個諸侯發動了攻擊秦國的戰爭,迫使秦昭襄王放棄了帝號。

    實際上從這件事情上你可以發現一個很微妙的事情,周天子雖然失去了影響力,但是誰也不願意見到它被取代。

    因為周天子的存在為戰國的局勢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就是周天子依然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大家雖然都不聽從他,但是誰也別想取代他。

    因為每個諸侯都想自己來取代周天子,但是並不願意其它諸侯取代周天子,但這就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平衡。

    像秦國、魏國、齊國這些都是強國,甚至就算南韓都有實力把當時的二週消滅,但是誰這麼做了,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當時就連楚國也想把周天子取而代之,但是卻被人勸誡說:

    今子欲誅殘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傳器,器南,則兵至矣——《資治通鑑》

    其實說白了,就是輿論形勢不允許,時機還不夠成熟。

    所以張儀的這個策略如果在當時被秦惠文王採納的話,那麼我認為有極大的可能會引來六國諸侯的聯合攻擊。

    因為當時的秦國本來就已經被各個諸侯國敵視和防範,那麼各個諸侯肯定不會坐視秦國把周王室取而代之了。

    而司馬錯則提出了什麼建議呢?他說:

    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資治通鑑》

    司馬錯把問題看的很透徹,他認為王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地廣、民富、博德。

    就是說國家想要富有必須開疆擴土,軍隊想要強大必須讓百姓富裕(這樣才有軍費開支),想成為王者必須有廣博的品德。

    這是司馬錯在反對張儀“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的策略。

    他認為周王室現在還是天下共主,如果攻擊二週,那麼周王室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南韓為了保護自己的三川而聯合起來。

    接著又會去聯合齊、趙、楚、魏這些國家,甚至主動讓楚國佔有九鼎,讓魏國佔有土地,那麼到時候秦國就成為孤家寡人了。

    不僅啥也沒有撈著,還成為天下諸侯的敵人。

    所以,不如去攻打蜀國,得到了土地,又不至於讓諸侯們聯合起來攻擊自己,這是最保險的。

    南下伐蜀最多也就和楚國為敵,風險也是最小的。

    可以說,司馬錯的這個策略最為符合秦國當時面臨的局勢。

    而如果秦惠文王聽從了張儀的策略,那麼秦國顯然將面臨來自六國諸侯的聯合攻擊。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牛肉比豬肉貴,是營養價值高嗎?如果豬的市場供應比牛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