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瀋陽房小白

    1.政見不同,諸葛亮主張聯吳抗曹,劉備主張報仇吞吳

    2.劉備攻吳,也得需人防禦魏的攻擊

    3.若攻擊失敗,諸葛亮可斷後支援

    4.若攻擊失敗,諸葛亮可提供戰力持續力

    5.也是側面表現對於本地益州集團的活動

  • 2 # 嶽劍

    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不同行。

    劉備覺得當時東吳可以與蜀漢相抗衡的將領,像周瑜,魯肅等人都去世,認為東吳無將可用,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取勝。

    更重要的是劉備親自帶兵出戰,蜀漢國內必須有一個自己可以信賴可以放心的人坐鎮守,而只有諸葛亮能讓他放心。諸葛亮留守後方籌集糧草,比出徵有用的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是需要糧草,只有糧草安全,才能穩定軍心。這些事劉備只能交給諸葛亮,他才能安心上戰場。國內留的太子阿斗,需要一個內政高手來幫助他處理政務,還需要能平衡壓制國內各方勢力的的人,這個只有諸葛亮勝任。

    綜合以上,夷陵之戰,劉備沒有帶諸葛亮同行也是無奈之舉。

  • 3 # 沫白讀史

    我是沫白,我來回答。

    劉備為了給張飛關羽報仇,率軍進攻東吳。其中在這夷陵之戰中,因為自己疏忽大意,將軍營安扎在樹林邊上,遭到了吳將陸遜的埋伏,導致全軍覆沒。蜀漢因此元氣大傷,劉備自己也病死在白帝城。靈終前,將國家託付給諸葛亮。由此可見,劉備將國家和阿斗託付給諸葛亮,顯然是十分信任他的,那,南伐東吳,這麼重要的一場戰爭,劉備為什麼不帶諸葛亮同行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張飛、關羽乃劉備集團的重要人物,為蜀漢政權做出來巨大的貢獻,且劉備與之關係之深,情同手足,劉備想親自率軍為他們報仇雪恨。

    2、大軍出征,糧草亦是十分重要的。必須要有能力、且信得過的人掌管糧草。諸葛亮能力出眾,又是劉備心腹,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3、劉備與諸葛亮就南伐東吳這件事上意見不統一,產生分歧。諸葛亮認為,現在不是與東吳作戰的最佳時機,北邊曹魏虎視眈眈。一旦與東吳打起來,如有不慎,恐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但,劉備一心為兩位兄弟報仇,下定決心要先討伐東吳。於是,就將意見不合的諸葛亮調任其他職務。

    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先主劉備逝世,諸葛亮輔佐劉禪開始北伐大業。

  • 4 # 張生史話

    話說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沒過多久,關羽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水淹七軍,從此關羽之名更是遠播神州,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欲遷都,這時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上奏曹操說可以聯合孫權,同孫權合作然後讓他襲擊關羽後方,以至除掉關羽。曹操於是依計司馬懿,併合孫權暗中苟且,以圖除掉關羽。孫權即派大將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的後方,而關羽卻因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他向上庸劉封求救,劉封拒不發兵。無奈之際,關羽只得冒險突圍,突圍中又中了埋伏,與其子一同被俘,後因拒不投降,被孫權斬首。劉備聽聞關羽被斬,荊州己失,悲憤萬分,發誓要為關羽報仇,即帶七十萬大軍殺向東吳,戰爭的初期還勢若破竹,一番風順的,後來吳將陸遜守寨不出,劉備又久攻不下,加之此時又逢盛夏,蜀軍遠道而來,身體疲勞,酷熱難耐,士氣低落,劉備於是命士兵在深山從林裡安營紮寨,連續七百里,此時一勞帶逸的陸遜終於抓住了戰機,因為在深山叢林安營孔寨幾百裡,乃兵家之大忌,陸遜即命士兵們全面出擊,每人拿一把稻草,邊打邊點火,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樹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於是大亂,被吳連破四十餘營,火燒連營七百里,幾乎全軍覆沒,多虧諸葛亮略施小計,劉備一行才落魄白帝城,並命喪此地。劉備死時後悔不已,羞愧難道,可為死不冥目。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劉備出征時不帶諸葛亮呢?

    諸葛亮的能力是世所公認的,至於劉備更是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心服口服的,然而征伐東吳這麼大的事情他為何出征時不帶諸葛亮呢?對於這件事大多數的人認為在這件事上劉備認為諸葛亮和自己政見不同,即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是聯吳抗魏,而劉備卻違背既定國策,不尊守聯吳的政策,因而諸葛心裡肯定不爽,何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因而出征時沒有帶諸葛亮,那麼果真是這個原因嗎?張生認為肯定不是這個理由,因為此時不尊守孫劉聯盟的是吳國,是吳國首先撕毀條約,背信棄義,背後捅刀子,暗地放冷槍將關羽殺害,並搶奪荊州,諸葛亮再能言善辯,但在事實面前他卻無言以對的,假設劉備出征時執意要他去,他是沒有理由不去的,這是其一,其二假如諸葛亮還想維繫孫劉聯盟,但劉備真的執意要他隨同,他也不敢抗命的(事實上諸葛亮向來都是尊重劉備的),而他又說服不了劉備,因而只能隨同。那麼既然知道諸葛亮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而他又沒有不去的理由,那麼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一同出征呢?張生認為也許有兩種理由才使劉備出征沒都諸葛亮。

    一,走不開。此時蜀國內部有各種矛盾,而這些不安定因素都需要一個有能力有威望的人物留在國內,看守大本營,協調各方矛盾,穩定軍心民心。另外劉備把幾乎全國的兵力都押注此戰,國力國防空虛,假若劉備同諸葛亮一同出征討吳,曹魏來襲蜀國必敗無疑,假若這樣蜀國將大廈將傾,危在旦夕,後果不堪設想。考慮到國內的不安定因素,及曹魏的偷襲可能,劉備帶全國主要兵力出征討魏,必須留一個能人守護後方,而這個人除了諸葛亮沒有別人,也就是說諸葛亮是唯一人選,除了諸葛亮誰都不行。

    二,防止曹魏偷襲大本營。失去荊州,關羽之死,正是關羽討伐曹魏,被吳國偷襲的結果,吳國偷襲荊州一是為了給曹魏一個順水人情,二是為了自己利益,奪回被劉備“借去”的荊州,可謂一箭雙鵰。現在劉備卻率七十萬大軍伐吳,在劉備看來畏於強勢的蜀軍孫權一定會請求曹操出兵的,而曹操出兵一是為還孫權荊州出兵救曹魏的人情,二來曹操出兵也有大利益可圖,因而在劉備看來必須留一個能人來看守大本營,而這個人非諸葛亮莫屬,留下諸葛亮曹魏畏於他的威名就不敢來犯,退一步講既就是來偷襲,諸葛亮也會擺平此事的,因而出征時沒帶諸葛亮。

    二,輕敵。劉備出征討吳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輕敵。因為此時的吳國周瑜,魯肅等重量級的人物己去逝多年,吳國貌似沒有能人,另外蜀軍在兵力上碾壓東吳,加之蜀軍痛失關羽,上下一心,報仇心切,所謂哀兵必勝,因而劉備認為既就是不帶諸葛亮也會完勝吳軍,甚至會直搗吳國都城建業,活捉孫權,血祭關羽的。然而令劉備甚至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自古江東多才俊,此時吳國卻還有一個軍事天才陸遜,因而才會發生夷陵之戰的殘敗。

    三,諸葛亮的默以。本來諸葛亮的既定政策是奪取荊州,益州後然後率大軍出入秦川,奪取關中,然後東出潼關消滅曹魏,統一北方,然後揮師南下,打過長江,消滅孫吳,然後統一全國,復興漢室。而要實現這一政策,荊州是關鍵的一步,好比棋眼,因而他特意派武功高強且穩重的關羽來振守荊州,然而現在荊州已失,這真使令諸葛亮一籌莫展,失去荊州一切理想都將成為夢想,成為泡影,因而只能再奪回荊洲,才能重拾夢想,一統華夏。正因為如此,當此之時,當劉備要給關羽報仇討伐關羽時,諸葛亮沒有去勸阻,而劉備也沒有帶諸葛亮出征。

    張生認為諸葛亮沒有勸諫劉備討罰東吳,而使蜀軍夷陵之後,使其一輩子所犯的最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比他後來北伐時因用人不當,錯用馬謖而使其失街亭還要嚴重。因而我們說人無完人,豈能不錯,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還是沒有算出後來的夷陵殘敗,也許這是天意,正如諸葛亮聞聽夷陵殘敗後不無感嘆道,“蜀國氣數休也”。

    話歸正題,正是因為以後三種的原因劉備出征前才沒帶諸葛亮!

  • 5 # 一人倆狗啊

    首先,那個時候劉備已經不是剛認識諸葛亮的時候那麼重用他了,諸葛亮一生擁漢,希望有朝一日匡扶漢室,還於舊都,而劉備自從打下了漢中,就開始想要自立為君了,所以不重用一心擁漢的諸葛亮也是很正常的了。

    再有,諸葛亮留守成都,也是很重要的任務了,想當年漢高祖劉邦,每次打仗,都是讓蕭何鎮守後方,統配補給和糧草,西漢立國後,蕭何被評為第一功,這也說明了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最後,諸葛亮的個人形象,也是被世人誤解太多,《三國志》裡是有對諸葛亮的總結評價的,翻譯過來就是說,諸葛亮擅長政治治理,而軍事才能是有待商榷的,所以《三國演義》裡那種神乎其神的諸葛亮形象,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劉備出征,也就沒有必須帶諸葛亮的必要了!

  • 6 # 中孚鑑

    在東漢末年,劉備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得以建立蜀漢政權,在當時三分天下得局勢中取得一席之地,而劉備這一路走來,有兩個重的人物一直追隨者劉備,就算劉備落魄時,他們從未離棄劉備。所以他們二人深受劉備的信任、器重和倚重,其二人就是關羽和張飛。

    也正是因為劉、關、張三人情深義重,所以當關羽被東吳所擒殺後,劉備就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堅決要伐吳為關羽報仇。那時劉備親率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奔東吳。

    本來氣勢強大的蜀軍是給了東吳極大的震撼、震驚,然而東吳陸遜看出蜀軍是急於求戰,所以吳軍就堅守不出,劉備後因輕敵、布兵失誤,最終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

    因為夷陵之戰中劉備的慘敗,讓蜀軍損失慘重,同時也讓蜀漢元氣大傷,就連劉備本人沒多久就病逝於白帝城了。

    蜀漢的主公是劉備,而軍師卻是諸葛亮,諸葛亮足智多謀、很會用兵,但是劉備在出兵伐吳夷陵之戰時,他卻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劉備和關羽情深義重,因為關羽被東吳擒殺,所以劉備就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堅決要伐吳。而這些反對劉備伐吳的人中,就有諸葛亮。

    如此,諸葛亮既然心裡是反對伐吳的,帶上諸葛亮就頗為不便。

    其次,劉備早年落魄四處奔走,但他素有大志,主要是那時因為他沒有實力和資本,正如他說的: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

    而如今劉備貴為蜀漢之主,他又是帶著大軍,他有這樣好的條件,如此用兵一世、英雄一世的劉備覺得就算沒有諸葛亮在身旁也是可以取勝的。

    最後,當時是蜀漢、曹魏、孫吳三分天下的局面,而此時劉備伐吳,就是蜀吳交惡,但不要忘了,中原還有一個實力更大的曹魏哇塞虎視眈眈呢!

    在三國鼎立時期,是互相制衡、互相制約的,無論是哪兩個國家交惡,都會考慮第三個國家存在的因素,也就是會考慮到第三個國家給自己帶來的威脅。會不會在自己用兵時,突然攻打自己。這種考慮是最常識性的問題,劉備、曹魏、孫權都不會沒有考慮的。

    故劉備伐吳時,劉備就會考慮到曹魏會不會突然對蜀漢本土用兵,若蜀漢本土一旦有失,這將會給劉備帶來巨大的災難、損失,故而劉備就需要一個倚重、信任、有能力的人坐鎮本土。只有本土萬無一失,劉備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攻打東吳,而這個坐鎮蜀漢本土的就是諸葛亮。

    所以,劉備出兵伐吳時,於夷陵之戰中,劉備並沒有帶上諸葛亮。當然,本來用兵一世的劉備覺得可完勝東吳,卻沒有想到會在夷陵之戰中慘敗。

  • 7 # 文史磚家

    蜀漢昭烈帝劉備稱帝后不久,便打著替“義弟”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222年)慘敗給江東將領陸遜(注:孫權此時尚未建立東吳,因此只能稱之為江東集團),不僅盡喪主力,而且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此戰過後,劉備羞惱至極,因為覺得沒有臉面回到成都,遂遷入永安宮居住,但沒多久便駕崩,終年65歲,時在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四月。

    劉備稱帝后不久便東征孫權

    劉備之所以在夷陵蒙受奇恥大辱,可以總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似乎是沒有把大謀士諸葛亮帶在身邊。那麼,劉備為何沒讓諸葛亮從軍?是信不過他,還是另有隱情?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4點:

    01 諸葛亮反對東征孫權

    早在劉備“蝸居”新野期間,尚未出山的諸葛亮便透過“隆中對”,為他設計了一套光復漢室、謀定天下的大戰略。這套大戰略的核心,便是奪取荊、益兩州,盡佔長江上游、中游的有利地形,然後“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見《三國志·卷三十五》),與曹操集團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並尋找北伐中原的良機。

    三國對峙形勢圖

    要想保障這套戰略規劃最終能成功,有兩個前提絕對不能丟,即佔據荊益二州、與孫權建立穩固的同盟關係。哪怕是喪失其中任何一項,劉備集團的北伐事業不僅要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而且有陷入兩線交戰的危險局面。如今,荊州雖然已被孫權奪取,但諸葛亮還是主張忍耐,儘量維持雙方哪怕是表面上的同盟關係,以防止曹魏從中“下蛆”,而這是劉備絕對不能接受的

    02 諸葛亮雖然是大戰略家,但並非優秀的作戰參謀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戰略規劃、治國理政等方面都具有非凡的智慧,取得過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堪稱三國頭號政治家,劉備對他無比器重,在此不需贅言。然而,大戰略家往往著眼全域性而忽略細節,能把握大形勢但難以應付瞬息萬變,因此可以用來治國,但充當作戰參謀卻並不一定合適。

    諸葛亮劇照

    不僅如此,諸葛亮生性謹慎,不擅長設奇用險,也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在戰場上總是謹慎有餘而冒險性嚴重不足。總之一句話,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不能應對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優秀的作戰參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正因如此,劉備在入蜀前後一直使用龐統、法正做謀士,幾乎從未把諸葛亮帶上戰場,討伐孫權一戰亦是如此

    03 劉備盲目自信,認為自己可以輕鬆地擊敗孫權

    劉備征戰天下多年,除曹操外,在對陣其他軍閥時取得過不少佳績,自認為還算是一流軍事家。至於孫權,在劉備的眼中不過是“黃口小兒”罷了,哪配跟他較量?不僅如此,劉備麾下的荊州兵、東州兵都是身經百戰、驍勇異常的勁旅,在他看來,完全可以擊敗名將凋零、實力不濟的江東軍隊。

    孫權劇照

    除了軍事經驗、戰鬥能力外,劉備自認為佔據長江上游,擁有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只要乘船順江東下,便可形成泰山壓頂之勢,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奪取長江中游,直擊江東腹心。在劉備看來,討伐孫權一戰純屬“降維打擊”,沒有任何不成功的理由,也沒有必要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至於一旦遇到挫折怎麼辦?從戰後的事實來看,劉備似乎根本沒做好心理準備

    04 鞏固大後方的需要

    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講,後方與前線同等重要,因此每當帝王在前線作戰時,必然會選擇一位重臣輔佐儲君留守京師,目的無非是確保大本營的局勢穩定,同時為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員和補給。由於留守的任務艱鉅,因此帝王無一例外都會選擇忠誠可靠、位高權重、能力卓絕、大局觀強的大臣,對於劉備來講,諸葛亮無疑是最佳人選

    夷陵之戰形勢圖

    除留守大後方外,劉備還考慮到太子劉禪年幼稚嫩、缺乏鍛鍊,讓諸葛亮進行輔佐、教導,對於他未來扮演皇帝角色裨益良多。更何況,劉備與諸葛亮在是否討伐孫權一事上意見相左,勉強“綁”在一起行動勢必造成內耗,所以為凝聚共識考慮,劉備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讓諸葛亮從軍,而是讓他留守後方

    後續

    劉備攻伐孫權的戰事,最終在夷陵之戰中以慘敗收場,不僅徹底斷送收復荊州的夢想,還幾乎賠光全部“家底兒”,甚至連他本人也差點兒被俘虜。夷陵之戰後,劉備沒有返回成都而是躲進永安宮,因為憤懣、羞慚至極,1年多後便鬱鬱而終。劉備駕崩後,諸葛亮主導蜀漢與孫權重新結盟的策略,終究還是回到“以和為貴”的既定軌道上。

    參考書目

    陳壽(西晉):《三國志》,中華書局2007年版。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15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深愛卻沒在一起的人,現在遇到了困難應不應該不顧一切去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