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以諾她媽
-
2 # 卓別翎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成家前與父母組成的家庭。因為原生家庭是孩子快速全面學習的年齡段所處的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價值觀,消費觀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產生深刻影響。
生活為何總是不順心,不如意?怎麼我的毛病總是改不了?為什麼我的性格障礙總是克服不了?我怎麼總會遇到那些接人待物的門檻?
曾經有一個實驗,追蹤收集了將近7萬個孩子的基因,以及從出生到長大的交往物件和生活狀況。實驗發現父母很重要,這是一種投射效應。他們的人生觀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復刻式的。孩子的人生起點越低,他的父母對未來的期待值往往不高。孩子小時候不健康,少表達的習慣,形成了他往後的自身保護機制。這容易使孩子自卑,虛榮甚至影響他的婚姻。這些情緒和習慣容易影響身體,出現肥胖等健康問題。
最近熱播的《小歡喜》裡的英子因為父母離婚,她從小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明白母親獨自扶養她長大的不易。所以她不斷地逼迫自己,滿足母親的嚴格要求。以至於困在了抑鬱的感情裡,想跳海自殺。
東野圭吾曾經說過:“誰都想生在一個好家庭,可父母是無法選擇的,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1.直面自我,不做虛擬的假設。
當你逐漸長大,就該明白自己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父母不可能一輩子在你身邊,所以不要把所有的負面影響都歸因於原生家庭。不管你的原生家庭境況如何,它都是客觀存在的,承認並且接受你的父母,不要陷入自己的幻想裡,才能更好的生活。
2.覺察自我,不做虛假的自己。
當覺察到自己沒有目標時,要提醒自己,做出選擇或決定。明確自己目標的人,會聚集自己的力量前往自己的目的地。這樣的人往往會更真實,活得更真誠,更坦蕩。當覺察到自己壓抑感情,鬱悶痛苦時,要對自己真誠,放鬆一下。學會給自己父母般的愛,每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往往更Sunny,更開朗,更幸福。
3.肯定自我,不做負面的批判。
當自己處於一個新的環境,要相信在外界的刺激下有機會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自己可以藉助環境不斷克服性格障礙,期待自己的未來。可以模仿美國戒毒互助協會的形式,尋找同樣陷入原生家庭的困境的人,互相鼓勵,討論並且解決問題。中國有句古話:信則有,不信則無。如果不肯定自我,就算別人向你伸手,也很難幫助你擺脫困境。
4.遠離自我,不做一層不變的自己。
遠離不是逃避,不是違背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而是放下自己心中的執念,跳出原生家庭設給你的圈套。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但是也可以選擇放下。父母沒有辦法選擇,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己改變。放下心中的執念,改變自己與他們的相處方式,改變自己的心態,從而跨過原生家庭的障礙。
-
3 # 雁過無痕2020
這是害人的理論。本質上是因為同一個家庭具有類似的思維模式和三觀,尤其是一些家長把自己錯誤的思維模式和三觀灌輸給天真的孩子,毒害孩子,或使孩子壓力過大。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只要改正錯誤的思維模式和三觀,問題自可迎刃而解。可以看下我的文章。
-
4 # 暖眼旁觀者呀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會過這樣一種「神秘力量」:即使遠離家鄉,和家人溝通越來越少,卻在性格或者行為上和父母越來越像。雖然有時候,你並不希望這樣。
不可否認上一輩帶給了我們很多優良品質,可終究有一些我們不希望具備的特點。人們這時會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認為都是原生家庭的錯,還有句話叫「父母皆禍害」;而原生家庭則會覺得:我們都是為你好,你還好意思有陰影?看熱鬧的七大姑八大姨,會把這種現象歸為「遺傳」:誰誰那臭脾氣,和她爹\媽簡直一樣一樣的………
這「鍋」到底是誰的?是父母的?
誠然,原生家庭的互動方式對人成年後的心理狀態有很大影響,比如我在需求一文中提到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均是在嬰幼兒時期打下的基礎。而這顯然是我們自己所無法控制的。
拋開「做合格的父母有多難」這件事,既然童年經歷對現在有如此重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成為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真的是父母的錯嘍?
可父母的「鍋」又該誰背?
父母也有他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甚至比我們的更多:我們的父母輩一般有更多兄弟姐妹,而生活條件又遠不如現,兒時被忽視、缺乏關愛似乎是難免的。
再上一輩呢?祖父母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更低,生兒育女又早,還經歷過社會動盪、饑荒等,祖父母們經歷的創傷可遠不止來自於家庭。在生活都如此不易的情況下,談何關注心理健康——先填飽了肚子再說別的。
這樣看來,我們的父母及祖父母,童年似乎更加艱難。既然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被適度關愛」是怎樣的體驗,那麼怎麼有能力給我們想要的關愛?他們之所以成為了現在的人,並以這樣的方式來養育下一代,似乎也不是他們的錯。
那麼,這個「鍋」也不應該由父母來背。
誰的「鍋」真的重要嗎?
那我們要去怪年代嗎?怪大環境嗎?……這樣追溯下去,好像也沒有個盡頭。這個鍋到底誰來背,成了未知數。
可是就算知道了應該怪誰,又能怎樣呢?我們把「鍋」甩給原生家庭,來減輕一些自我責備,給自己的挫敗找個理由。可自己終究是應該而且能夠對自己負責的那個人。
錯到底在誰,其實並不重要。
瞭解過去,是為了前行既然誰錯了不重要,為何還要對原生家庭的印記進行追溯呢?
認識到我們現在的行為其實是對過去的迴應,可以幫助我們有意識地跳出過去,真正地迴應當下。解決原生家庭問題的第一步是重建自己,而重建需要結合過去經驗,去覺察和改變。
代際傳遞,需要有人來打破
父母的過去經歷在他們的性格中留下烙印,他們又透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把烙印也打在了我們身上。可想而知,如果不去主動打破迴圈,這個烙印又將被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現在,既然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那麼就可以選擇跳出來,打破這個迴圈。不過要清楚,做出這個改變不是為了別人,最終還是為了讓自己受益。
打破原生家庭的代際傳遞,並不是去遠離、抨擊或者唾棄它。而是讓我們從過去經驗中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也成為真正的自己。
覺察是改變的根基
我們曾被原生家庭傷害,卻不知不覺學會了這種傷害這自己的思維方式。於是即使離開了原生家庭,我們也會繼續以同樣方式來傷害自己:比如一個從小很少被父母表揚,時常被以「高標準」要求的人,不管在外人看來多麼光鮮,也很難有能力由衷地接納和欣賞自己,而總會盯著達不到的目標,不停地自我責備。
可如果我們可以覺察到,自己當下的反應其實是基於過往經歷,而非當下真實的體驗時,我們就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了。
舉個例子-恐懼權威
比如我一直比較害怕權威。而這可能受到早期經驗的影響:兒時的我,面對體積和音量都高出我三倍的成年人,我的反抗永遠無效、服從是唯一選擇、不順從就會被吼,於是產生深深的無助與恐懼感。認識到這一點,再去覺察現在對權威的恐懼,會發現自己內心深處依然覺得我是弱小無助的,沒有選擇,只能服從,如果沒有讓「權威」滿意就會被傷害或拋棄。
反觀現實,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權威」也是和我平等的人,真的「權威」也不需要以這種方式來樹立威信。另外,我才是自己生活的主導者,即使被不合理對待,現在的我也有能力和權利選擇對抗/離開。可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依然在延續早期對「權威」的反應。覺察它之後,我才逐漸發現:我其實是有選擇的。如果我希望,我就可以選擇為自己而活,而不必繼續為他人而活。
那麼如何重建自己呢?如果列出曾讓我們「留下陰影」的事,然後一個個去規避,那麼不但勞心費力,而且效果甚微。提供一種思路:我們可以把行為作為切入點,發覺其背後隱藏的思維模式,再從思維入手,在根源解決問題。
從情緒入手,覺察行為
怎樣覺察行為呢?
我們可能對自己的行為習以為常,習慣到難以覺察。父母正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可以在和他們的互動中去感受,他們身上的哪些特質是我們不知不覺習得,但是想去改變的。
負面情緒是個有效的切入點。無論引起情緒的事情多麼微不足道,當一件事讓我們覺得「寶寶心裡苦」時,我們可以:
雖然上一輩的一些行為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其實我們可能也用相同方式對待著別人。試想一下,我們是否也曾對父母表達過諸如「不是已經教過你怎麼用xxx了,怎麼還記不住!」「那些都是謠言,你們怎麼還傳!」……但生硬責備的背後,想表達的卻也是關心或渴望。
改變藏在行為背後的思維
為何要從思維方式開始改變?
行為千變萬化,而思維是驅動行為的根本。改變思維,行為自然會產生變化。
舉個例子
比如,A小時候總被父母拿著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A非常不爽,發誓以後有了孩子絕對不會這樣做。他把這一條戒律銘記在心,但是並沒意識到,「和別人比較」這個行為給他帶來的創傷,根源其實是:覺得自己總無法讓父母滿意;只有「比別人強」才是值得被愛的。那麼如果A依然帶著這種思維,即使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也會不知不覺用其他方式給下一代帶來同樣的影響。
可見,如果想破除自己內心的自卑感和討好的人際模式,A需要扭轉父母用行為傳遞給他的觀點,去建立「自我評價體系」,而非依賴「他人評價」;並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想轉變思維方式,的確不簡單,但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這條路將很漫長,至少,現在終於知道了前行的方向。
知道了這些,依舊無法原諒,怎麼辦?
沒關係,我們現在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去原諒。重建自己是打破原生家庭魔咒的第一步,用新的自己去和原生家庭重建關係是「高手進階」。我們可以闖過第一關,變成了更強大更真實的自己後,再去攻克「進階關卡」。
一步一步慢慢走,其實是最快的方式。
-
5 # 丁建說
相親後怎麼看對方有沒有看上你?
同事給介紹了一個物件,加上微信後也一直沒有打招呼,(原因是剛做了手術,不能盯著手機看)本來以為就直接涼了,過了兩天,突然說要過兩天約出來吃個飯,然後昨天晚上就一起吃飯了,之前也沒有聊過天,也沒有了解過,但是給我的感覺是很帥的,條件也很好,我自卑了!!本人不善言辭,加上第一次見面也很尷尬,比較羞澀,也一直是男問什麼答什麼,感覺自己當時就是個s子,吃完飯後男送我回來了,晚上回去後只是發了個到了,說了2句話,今天也沒有聯絡,是不是涼了呢,我覺得自己是個女生也不好主動啊。。感覺對對方感覺挺不錯的,該怎麼辦?
分析:
說個扎心的,
就算對方看上了你,你也是不知道的。
但是你的行為會讓對方覺得,你對他沒意思,那麼對方也就可能撤了。
結果就是,
你在不斷猜測對方到底喜不喜歡你,不斷的糾結他到底看沒看上你,而對方卻認為你不喜歡他,哪怕你心裡很喜歡對方,對方也不知道,那麼他接下來的行為大機率就是撤退。
這就是很多內心自卑,脆弱,害怕受傷,被動的女生在感情中的投射性認同。
她們一碰到自己喜歡的男生,內心就慫如狗;
和自己不喜歡的男生互動,反而能大方,自然,自信的表達自己,反而會讓那些她們不喜歡的男生來更加的喜歡自己。
因為,她們在碰到自己喜歡的男生的時候,內心的潛意識其實是在求著男生喜歡自己,伸手向別人要東西的話,當然內心就會沒有底氣,這也是她們內心的不配感,覺得自己不配擁有。
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就會不斷的去測試對方,而不去主動和對方建立連結。
因為她們會認為主動很丟臉,主動很掉價,主動不矜持,拿這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來說服自己不主動。
她們會說:“不是我不主動哦,而是這樣主動不好。”
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當然只能想象自己是否中了彩票一樣,我什麼也不做,對方就能喜歡我,來追求我,這樣,我就不用主動了。
但是如果他們真的在一起了呢?
她們也依然不會相信,男生會喜歡她們,所以她們在相處中,還會不斷的給予男生測試。
比如,
1、是否記得我曾經說過的話?
其實,我覺得,就算你媽都不一定記得你昨天說過什麼。
2、明知道對方今年沒錢買房,還拿不買房的事情,去壓迫對方,說他不愛你。
這哪是不愛,而是明顯超出了對方客觀現實的能力,這本身也是一種測試,而是女生希望男生可以跪舔乞求證明,這就是女生內心的需要。
等等。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戀愛了就幸福了,戀愛和幸福不是必然的聯絡,結婚和幸福也沒關係。
幸福只和自己有關。
這種不配感會伴隨你親密關係的始終,這就是你大腦的工作模式。
這種“你覺得對方不會喜歡我”的不配感,關係裡,你就就給不了對方好的反饋,對方收不到你的正向反饋,也會認為你不喜歡他,所以他就撤了。
但是正是你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沒底氣,就被動,玻璃心,脆弱等等,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我喜歡的愛人,結果就一定會印證這個“你不配擁有”的結果。
回覆列表
原生家庭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性格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在兒童未成年錢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認識發展也不完善,必須依賴別人,處於生存的本能都會主動適應周圍的環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生活認知模式,久而久之就把父母早期生活的生活模式,無意識的帶到了自己成長的生活中,並且自己還覺得理所當然,
關於原生家庭或親子關係的話題,其實靈音心圖一直像祥林嫂一樣不斷向大家提起,是因為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是對我們大家的情緒狀態,我們無法逃避,也無需逃避,因為只有我們有勇氣面對過去時,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現在,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