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俊傑70559097
-
2 # nqeebxyooj
你的解釋和題目不配套。
電子雙縫實驗中的靈異事件指: 透過雙縫的電子,如果有人在觀測它,它就不互相干涉,不產生干涉條紋。或者說,如果有人觀測光子透過哪個縫,光子就會老老實實只通過其中一個,如果不觀測,光子就會同時透過兩個縫。
這個極大可能是科學謠言。
對於官科來說,重複這個實驗很簡單,但是除了最初版本的謠言之外,你看到過哪一個實驗影片出現不干涉?
邏輯推理上,出現干涉條紋的擋板,本身就是觀測手段,為什麼光子還要在這個觀測,讓我們看到干涉條紋,暴露自己?
-
3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 ,雙縫實驗很好解釋啊,運動的電子攜帶電磁波,當電子越過一條縫時,它攜帶的電磁場同時越過另一條縫產生相互干擾,根本就無需電子同時經過兩條縫,哪怕是電子兩條縫都不經過,只是它攜帶的電磁波同時經過兩條縫,也同樣會產生干擾條紋,別再故弄玄虛了吧?至於攝像機,難道不知道它是巨大的電磁波干擾源嗎?任何一個電子工程系的學生都知道必須把那個該死的攝像機拿走,物理學家們難道不知道?未免太弱智了吧?
-
4 # 羅輯說
科普:量子力學的單粒子雙縫實驗,它是否隱藏著量子世界的奧秘?
單粒子雙縫實驗可以說是人類史上得到的最奇怪的實驗結果之一。這也是最令人震驚的例證之一,它說明了量子世界與我們經典物理中的宏觀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它表明了現實的本質可能完全不是物質的,至少與我們所熟知的世界大相徑庭。
圖注:光波
水波干涉實驗的簡單原理
圖注:水波干涉實驗
先從大家熟悉的說起,假設我們有一個皮球,它在水池裡上下襬動,就會引起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擴散。在一段距離外設定一道中間有兩條縫的擋板,然後當波紋碰上擋板時,大部分的波都會被擋板擋住,但波紋會從縫隙處穿過,然後開始新的波紋疊加,就會形成波的干涉條紋圖案,也叫作干涉圖。為什麼會顯示出這樣的圖案呢?這是因為當波紋穿過縫隙時,一個波紋的波峰剛好與另一個波紋的波峰重合,就會導致更大的波峰。當然兩個波谷的疊加也能導致更劇大的波谷,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相長干涉”。但當一個波的波峰與另一個波的波谷相遇時,它們就會相互抵消,不會留下任何波紋,這就是“相消干涉”,所以在水面上有些地方會是起伏的波浪,有些地方是平靜的水面並且交替變換。而且任何型別的波都會產生相似的干涉圖,例如電磁波和聲波以及光波。
單粒子雙縫實驗原理
圖注:雙縫干涉實驗
1801托馬斯楊年首次觀察到了光的雙縫干涉。一束光經過兩條很窄的縫隙後產生了數條明暗條紋,螢幕上交替出現相干和相消干涉的區域。麥克斯韋告訴我們,光是電磁場中的一種波。所以,干涉條紋的出現再合理不過了對吧。我們也知道光是由稱為“光子”且不可分割的一小束電磁能量組成的,而且普朗克的黑體輻射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每個光子都是電磁場的一小段波,且每段都不能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這說明每個光子都必須決定要穿過的是哪一個縫隙,且無法一分為二穿過縫隙後再重新合成。所以只要有兩個以上的光子就會出現干涉條紋,各個光子分別穿過兩個縫隙,然後光子在縫後相互干涉,進而形成干涉條紋。但在這裡,我們將看到所有物理學中最瘋狂的實驗結果。隨後科學家們改進實驗,在每次只發射一個光子的情況下,干涉條紋依然會出現,這裡我們再說的詳細點。固定光源發射光子,第一個光子在螢幕上一個特定的位置被檢測到,第二個,第三個以及第四個也一樣,它們將其能量傳遞在任意一個點上,進而表現出有固定的位置的粒子特性,但是如果你一直不斷地發射單個光子,你就會看到干涉條紋的再次出現。開始有點詭異了吧。干涉條紋與每個光子的能量傳遞沒有任何關係,就像水波的例子一樣,每個光子都只固定在一個點上釋放能量。所以干涉條紋的出現在是由許多完全不相關的光子的最終位置組成的。這怎麼可能呢?每個光子都不知道上一個光子在哪裡落點,也不知道下一個光子會落到哪裡,然而每個光子在落向螢幕時好像就已經知道了哪裡能落哪裡不能落。它好像知道平均穿過兩條縫隙的干涉條紋圖案,它會根據這個選擇落點。並且結果顯示,光子並不是唯一這樣做的粒子,發射單個電子穿過一對縫隙,它會出現在螢幕上的一個點上,發射許多電子,它們會形成了同樣的干涉條紋。如果發射整個原子也能觀察到這樣奇怪的現象,甚至是整個分子、富勒烯都可以。每個光子、電子或分子都是以某種波穿過兩個縫隙。然後這個波與自身相互干涉產生了干涉條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圖注:不同光源雙縫實驗結果
圖注:托馬斯楊雙縫實驗原理
波函式究竟是什麼?
圖注:波函式想象圖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科學家們認為當粒子經過兩道縫隙時,由於某種原因,這種波坍縮了,然後它在某些地方“選取”了一個確定的位置落下。並且這種現象在研究量子隧道效應時也能看到。實際上,一些量子具有屬性的比如動量和能量都在不同情況下表現出類似的特性,我們把這種屬性的類波狀分佈的數學行為描述為波函式,描述波函式的特徵是量子力學的核心。它描述了微觀系統下粒子的狀態,也就是說它告訴了我們微觀粒子出現在機率密度,但是波函式存在於哪裡呢?這就要從雙縫實驗中我們已知的說起,在兩端,我們知道粒子的起點和落點位置,它從我們放鐳射或電子槍發射器的位置開始運動,並在螢幕上一個確定的位置釋放能量,這個過程中粒子在兩端上更具有粒子特性,但在這兩者之間粒子顯現了出波的特性。這個波包含了關於粒子所有可能的最終位置的資訊,也包括了行程中每一個階段可能的位置資訊。實際上,這個波必定描繪出了粒子可能走的所有路徑。這個過程從開始到結束,但由於某種未知原因,當粒子到達螢幕時候,它會選擇一個最終的位置,這也表示它在這些軌跡中做出了選擇。現在我們仍然無法得知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多可能性的波與固定位置的具體物之間的轉換。波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答案也仍然是未知的。
圖注:波函式的含義
哥本哈根詮釋:波函式坍縮?
圖注:波函式坍縮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種哥本哈根詮釋,作為量子力學的著名代表人物海森堡和波爾認為,波函式並不具有物理性質,而是由純機率組成。這說明雙縫實驗中的粒子只以一種波存在,這種波最終包含了所有可能的路徑。只有當粒子被探測時,其位置和所走的路徑才被決定,哥本哈根詮釋把這種空間的可能性轉變為確定性的過程稱之為“波函式坍縮”。它說明在坍縮之前,試圖定義一個粒子的屬性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像是說宇宙允許所有的可能性同時存在,但不到最後的一瞬間,它不會選擇什麼真實發生。更詭異的是這些不同的可能路徑,這些不同的可能現實,會與其自身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使得一些路徑成為現實的機率增加而另一些機率會減少。在粒子最終未知的分佈情況或是干涉條紋正是這些可能現實間的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在干涉過程中大部分割槽域的粒子幾乎沒有現實性可言,但干涉條紋是真實的,在哥本哈根詮釋中,實驗的最終選擇在波函式的約束條件下是完全隨機的。量子力學理論對現實的預言驚人的準確,這也與與哥本哈根的解釋是完全一致的。
圖注:震動的波函式
-
5 # 老玩童007
我相信題主是完全理解雙縫干涉實驗的。題主的這個問題,只是疲倦了傳統的高談闊論,想尋找一點新鮮的空氣。
在此,本人以“隱形透鏡的概念”的奇談怪論,勾起好奇的網友,驅散沉蒙的空氣。許多網友已經完美地做好了雙縫干涉實驗的科普工作,在此就不再科普,而是直接上酸菜。
一、不同形狀的觀測物,影響著雙縫干涉實驗的結果
1807年托馬斯·揚開啟了雙縫干涉實驗,證明了光的波動性。然而,單粒子雙縫干涉實驗和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又使光的問題複雜化和神秘化。
有人說,光子具有意識,能夠知道我們人類是否在觀測光子。當光子知道人類在觀察光子時,就會表現出粒子特性,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測量屏上就顯示兩道槓。當光子知道人類不在觀測光子,就會表現出光的波動性,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觀測屏上就出現光的干涉條紋。
關於光子電子等粒子是否具有意識、是否知道人類在觀測光子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問題,已經有網友回答。我同意網友的這種答案:“邏輯推理上,出現干涉條紋的擋板,本身就是觀測手段,為什麼光子還要在這個觀測擋板上,讓我們看到干涉條紋,暴露自己呢?”
因此,影響著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結果的因素,不是人類是否觀察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不是光子、電子等粒子具有意識。在單電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電子在平板的測量屏上出現波動性的干涉條紋和在觀察鏡的觀察下,出現粒子性的兩道槓,並不是光子、電子等粒子具有意識,並不是光子、電子等粒子在躲避人類的觀察。
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大平板測量屏,本省就是人類觀測光子、電子等粒子在雙縫延遲選擇現象的一種觀察手段。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人類的觀察並不會必然導致粒子的波動性消失,並不會必然導致粒子的“波函式坍縮”成兩道槓。
決定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是否會發生波函式坍縮的原因是:平板測量屏和觀測鏡。
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其他因素都沒有發生變化,唯一變化的因素就是平板測量屏和凹凸不平的觀測鏡。如果是用平板測量屏,那麼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就表現為粒子的波動性,在平板測量屏上出現干涉條紋。如果是觀測鏡,那麼就表現為粒子性,在觀測器上出現兩道槓。
嚴格來說,是不同形狀的觀測器,在影響著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結果。如果是大平板,那麼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結果就是干涉條紋。如果是像鏡頭一樣凹凸不平的物體,那麼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結果就會發生波函式坍縮成兩道槓。
也就是說:平板的觀測屏能夠使光子、電子等粒子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保持發散狀態,在觀測屏上出現干涉條紋。凹凸不平的觀測鏡這樣的物體就能夠使光子、電子等粒子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呈現出聚集狀態,出現兩道槓。
二、在物體的周圍存在著一種“隱形的透鏡”
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當粒子經過了雙縫屏之後才決定是使用平板測量屏還是用凹凸不平的觀測鏡來測量雙縫實驗,
因此,能夠決定粒子是出現干涉條紋還是出現兩道槓的因素,是在粒子還沒有到達平板測量屏或凹凸不平的觀測鏡之前,而且是在測量屏或觀察鏡的前方很小的一段範圍之內。
似乎在測量屏或觀察鏡的周圍存在著一種“隱形的透鏡”。
並且,平板測量屏外圍的“隱形透鏡”和凹凸不平的觀察鏡的外圍的“隱形透鏡”,還存在差異。平板測量屏外圍的“隱形透鏡”,能夠使粒子保持發散態,使粒子出現波動性,在測量屏上出現干涉條紋。而凹凸不平的觀察鏡的外圍的“隱形透鏡”,能夠使粒子出現聚集態,粒子出現粒子態,使粒子出現“波函式坍縮”,出現兩道槓。
是什麼原因導致物體的周圍存在著一種“隱形透鏡”呢?
第一種可能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入的時空彎曲。由於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平板測量屏和觀察鏡的出現,使得周圍的時空發生了彎曲,從而改變了光子、電子等粒子的路徑。
我感覺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出現的粒子波函式坍縮現象,已經超出了廣義相對論的時空彎曲概念。愛因斯坦只是說,太陽質量使太陽所在的空間發生時空彎曲,使得經過的光線發生彎曲。光線彎曲和波函式坍縮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現象。
第二種可能是,在物體的周圍存在著一種能量,而且這種能量密度還不均勻,使光子、電子等粒子經過時改變了路徑。
第三種可能是,在物體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並且,這種物質還存在著密度差異,使得光子、電子等粒子在經過物體周圍時改變了路徑。這種物質非常小,比空氣都要小。也許,這種物質就是我們傳說中的以太、光子、粒子球等基本粒子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本人認為,後兩種可能性最大。
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已經說明: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能量和物質。
至於為什麼平板測量屏就會使粒子表現出發散性,為什麼凹凸不平的觀察鏡就會使粒子出現聚集性,有待今後科學研究。
三、物體能夠使光線彎曲
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現象說明,物體能夠改變光線和電子等粒子的路徑。
廣義相對論中認為太陽這樣的大質量物體能夠使空間彎曲,從而改變光線的路徑。物體改變光線路徑和太陽產生空間彎曲而使光線彎曲,有著本質的區別。正因為有著區別,因此,一百年前,天文學家才需要選擇時機帶著儀器跑到東非去觀察日蝕時水星光線經過太陽附近時的彎曲資料。否則,完全只需要在任何實驗室設計一個物體改變光線彎曲的實驗,就可以對物體引起光線彎曲進行研究。
光線和電子等粒子,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經過了多次的路徑改變。簡單來說,光線和電子等粒子,在離開發射器後第一次改變路徑;如果在發射器和雙縫之間架設了觀察鏡,那麼光線和電子等粒子在進入觀察鏡的影響區時改變一次路徑;在光線和電子等粒子離開觀察鏡影響區時,又會改變一次路徑。當光線和電子等粒子進入雙縫屏影響區時改變一次路徑;當光線和電子等粒子離開雙縫屏的影響區時又要改變一次路徑。當光線和電子等粒子進入平板測量屏或凹凸不平的觀察鏡的影響區時又要改變一次路徑。
當然,光線和電子等粒子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的路徑改變是複雜的,而不是單一的簡單的。
正因為物體能夠改變光線和電子等粒子的路徑,所以,在單粒子雙縫延遲選擇實驗中,把觀察鏡架設在發射器與雙縫屏之間時,凹凸不平的觀察鏡周圍的“隱形透鏡”,已經使經過的光線或電子等粒子發生了聚集,改變了光線和電子等粒子的路徑,打破了光線和電子等粒子在雙縫延遲選擇實驗的平板測量屏上的干涉條紋,導致粒子的波函式坍縮,只能夠在平板測量屏上出現兩道槓。
光線或電子等粒子在到達平板測量屏上的情況有可能非常複雜,既不是干涉條紋,也可能不是粒子波函式坍縮的兩道槓。
雙縫實驗,著名光學實驗,在1807年,托馬斯·楊總結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學講義》,裡面綜合整理了他在光學方面的工作,並在裡面第一次描述了雙縫實驗:把一支蠟燭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點光源(從一個點發出的光源)。現在在紙後面再放一張紙,不同的是第二張紙上開了兩道平行的狹縫。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螢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現在眾人皆知的雙縫干涉條紋。
在量子力學裡,雙縫實驗是一個測試量子物體像光或電子等等的波動性質與粒子性質的實驗。雙縫實驗所需的基本儀器設定很簡單。拿光的雙縫實驗來說,照射相干光束於一塊內部刻出兩條狹縫的不透明擋板。在擋板的後面,擺設了照相底片或某種偵測屏,用來記錄透過狹縫的光波的資料。從這些資料,可以瞭解光束的物理性質。光束的波動性質使得透過兩條狹縫的光束互相干涉,造成了顯示於偵測屏的明亮條紋和黑暗條紋,這就是雙縫實驗著名的干涉圖案。可是,實驗者又發覺,光束總是以一顆顆粒子的形式抵達偵測屏。
雙縫實驗也可以用來檢試像電子一類粒子的物理行為,雖然使用的儀器不同,都會得到類似的結果,顯示出波粒二象性。
回覆列表
其實光的雙縫試驗只告訴我們一個真像,就是光是波,然而人們對波和粒子因為定義和實際的差異,被曲解了,我們整理一下思路,當然,很多官科會認為我是瘋子,無所謂了。我們儘量迴歸到本源的物質和運動,淺顯的理論分析複雜的現象,才會有更多人明白。
首先什麼是粒子,粒子是質量很小的一個質點,定義上的光子是構成光的最小粒子,這裡定義和實際已經出現嚴重的差異了,因為光子壓根不是大小,質量,能量相同的粒子,而是多種粒子都可以形成光,是不是瘋了?一會解釋。
如果光是粒子,定義上的單光子,只能被一個人看到。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理,因為光子到了我們的眼睛裡,其他人怎麼看的到呢?其他光源的單光子“撞”到這個單光子還能反射到一個人的眼裡機率是不是很渺茫?而已一樣只有一個人看的到。說光子還能分身的,都不是單光子,而光壓根也不是光子的射流,而是一種波,這個波發散出來的波到了我們眼睛裡,或者,其他光源的光波被這個光波折射到我們眼睛裡我們才看的到。
什麼是波,這裡只講機械波,因為瘋子告訴大家,電磁波的傳遞一樣需要質點和介質。
定義上的機械波,是震源的能量擴散過程不同質點粒子位置來回變化並在介質中不斷傳遞的過程。為了形象用聲波這種縱波機械波先解釋一部分。
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個“聲子”的概念呢?因為我們知道,聲源的振動,在不同介質裡,質點不同,其實,在同種介質裡,質點也不同,比如聲音在空氣裡傳播,質點是空氣分子和原子,而空氣分子也是多種的,不同氣體的分子量並不一樣,不管是分子量小一些的氫分子,還是比較大一些的二氧化碳分子,他們都可以傳遞聲音,而且即便是分子量更大的固體化合物和原子量很大的金屬單質,他們一樣也可以作為質點傳遞聲音,只是傳播速度不同。所以“聲子”的叫法有些荒謬。
光和聲音除了一個是橫波一個是縱波(其實都是橫中帶縱,縱中帶橫),還有什麼不同呢?其實只是能量擴散的速度和質點大小的不同。是不是又瘋了。
首先,按照這個理論,光在空氣中如何傳播的呢?光源向外傳遞的能量,能不能造成空氣分子振動呢?答案是一定的,但是對於這種“大”
的粒子,能量一定的情況下,振幅極小,微乎其微,所以波長極短,我們可以認為它在一般光源下,並不振動,而是雜亂的在做著熱運動。
那麼再小的粒子,比如電子,我們知道電子吸收到微小的能量也會從基態越近激發態,其實這就是比較明顯的波動,當空氣中等離子態的自由電子“甚至正在隨著原子核熱運動的電子”在光源的振動方向上出現規律性的振動,就會形成一條條定向的波,這條波必定是一條橫波了。(在這條橫波的中心線位置,必然又存在一條縱波,這個不好理解不具體解釋了)這條波里的電子以下的粒子,振動頻率到了可見光頻率,就是我們看到的光束,當然,其實是無數條方向性基本一致的波集合在一起的,點光源各個方向傳遞的頻率基本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散射狀態。
到底有多少種粒子可以作為質點傳遞光波呢?不清楚,小到定義上的場物質,大到電子,能量足夠是還包括了原子分子,這個不敢亂說,但是可以根據太Sunny的色散探究一下。
我們在一個平面上振動一些質量不等的物體,會發現質量越小,密度越大的物體振幅越大,因為質量越小越容易產生加速度,密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小。從而逐漸分層,只是這些物體由於較大的重力,並不能形成穩定的振動狀態,需要人不斷的提供振動需要的力來和重力平衡。
構成Sunny的粒子因為質量和密度並不一致,一樣會分層,同樣的能量轉換,質量越小密度越大的粒子振幅越高,振幅一定的粒子,質量越小密度越大,頻率越高,因此,Sunny裡無數的光波頻率並不一致,透過不同介質的時候,因為粒子大小發生變化,頻率越快的粒子,偏折越小,就會出現色散,可以確定的是,紫色光波部分,粒子平均質量小緊度大。
我們認為的真空裡,只是空氣分子較少,等離子態的電子較多,所以光波頻率更快,速度更快些,那麼到了等離子態的自由電子沒有多少的地方,光波質點是什麼呢?可以是我們說的場物質,但是它一定有極小的靜止質量,也可以是以太物質。而恆星周圍,自由電子一定遠比地球周圍多。什麼物質都沒有的地方,那就是宇宙之外,不可想象的什麼都沒有。
下面有關以太對光速的影響,講的生硬,可以不看了,不管以太靜止還是運動,自由電子等相對地球是靜止的,所以光速已經基本確定了,而且光是一定頻率的波,所以他的速度已經確定在一個範圍內了。流體介質對振動的影響,希望可以更好完善
當初為什麼愛因斯坦拋棄了以太論呢,因為在同種介質裡光的傳播速度不變,那麼如果以太是介質,以太必須和地球相對靜止,這說不通了,因為人們認為以太是絕對靜止的。其實以太靜止不靜止,對光速影響很小,或者說,以太的速度影響的是光的傳播距離而不是速度,光線本來就是粒子互相接力的振動,平衡流動對他提供的質點振動頻率影響很小,而這個頻率主要取決於質點粒子的質量和密度。這裡實在不好解釋,也不好理解。流動壓強和溫度對振動的影響足夠複雜。
其實,對所有波,都一樣。
比如聲波在分子量越大且緊度越高的介質裡傳播速度越快,可以是空氣裡的十幾倍。
怎麼解釋聲波的傳播速度受空氣影響呢?
空氣的流動會改變空氣分子的振動頻率,退相干的時候,造成聲波傳播速度降低,傳播速度減慢,慢到頻率過低那是次聲波,聽不到了,而相干的方向,頻率增加,傳播速度加快,超過一定頻率那是超聲波,也聽不到,因為我們耳朵對聲音訊率的接收有一定範圍,如果空氣分子振動頻率過快,那麼我們根本聽不到聲音,所以我們說聲音在在”空氣”裡傳播速度大約是多少,不是一個固定值。
對於光,一樣,可見光的頻率有一定範圍,這個頻率範圍內的光傳播速度差異很小,以太對於地球的速度,加上以太物質的質量極小,密度更小,對這個頻率範圍影響很小,所以我們可以有效測量光在不同介質裡的速度差異,而不能有效測量運動狀態介質裡光速的差異,因為同種介質裡,質點基本是確定的。
比如在黑洞的周圍,我們可以理解為那裡的大質量粒子很多,嚴重降低了粒子振動頻率,因此出現不了可見光波。
修改了好多次,對閱讀造成的不便表示道歉,有不當的地方歡迎私信討論,或者對於熱衷於研究光是本質的愛好者有幫助的話,對我也是極大的欣慰。因為量子力學裡,光的定義自相矛盾,波粒二象性不能有效看清光的本質,光量子的叫法更加違背科學,光子作為最小粒子,一定不是最小單位的能量,一個強壯的人發出的能量並不一定比一個瘦小的人發出的能量先,要看他們做功的多少。
對於以太這種基礎物質的理解,我們可以確定的幾個點是,他是密度極低的一種流體,對於它不要用它是什麼粒子組成的這種概念去理解,因為它是實心的流體,就如我們沒有認識到水是分子組成的時候,認為水是滿的狀態存在的,而基礎物質,一定是真的滿了。
以太的理解很困難,因為我覺得,不同空間區域的以太,“密度”並不相同,但是一定存在密度最低的地方,但是它依然不存在真空,它外面的真空空間,可以理解為可視宇宙之外,那裡的空間也不是我們認知的空間,因為物質決定意識,我們意識不到絕對什麼都沒有的絕對空間,況且,哲學上,空間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不用燒腦的去想了,可以和它叫“非自由空間”。
註解:理解光波的時候,其實,振動方向垂直於光波傳遞方向的橫波質點越多,光波強度越高,同時,平行於光波傳遞方向振動的縱波也是如此,不過感覺上,這個縱波會弱於橫波,因為縱波造成的質點擠壓會使質點垂直於縱波方向振動形成橫波,而橫波振動造成的質點虹吸又會造成縱波。
對於振動的理解:就是以一箇中線,粒子來回垂直於中線位置變換。
對於方向的理解:上帝視角下,所有物質其實是四面八方運動的,所謂振動是某個具體方向上的規律性位移變化。
以太運動不運動的理解:個人認為以太是流體,依然運動,而整個宇宙就是不同密度下,一個個能量級不同的以太流的漩渦帶動的,萬有引力也源於他,黑洞就是一個大能量級的以太漩渦,銀河系中心的最大的漩渦內層吸各種物質,外層甩出了整個銀河系。等這個漩渦能量吸收更多物質,能量轉換完成到一定程度,漩渦會角速度減慢,露出本來面目。當然這些理論需要完善,太燒腦了。
再是光波的傳遞距離,同能量的光波傳遞距離和質點質量成反比,和質點緊度成正比,和介質密度成反比。
有人願意看的話回頭分析為什麼分子量越大的物體越容易“吸收”光,而密度越大的物體越容易反射光,分子量越低密度越低的越容易形成透明體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