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范雎與白起是什麼關係?
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三日談

    範睢與白起,一文一武,按說理應輔佐秦王,統一天下,配合起來要天衣無縫,但歷史的事實卻是白起在打贏長平之戰後,被範睢諫死,其中歷史教訓,的確值得人深思。

    戰神白起的武名,在長平之戰後達到頂峰,這場戰爭不但對於趙國是生死之戰,即使對於秦國,也是關鍵性的戰役,輸不起!

    但是就是這樣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對於白起本人來說,贏得方式同樣重要。歷史的事實是白起以坑殺四十萬趙國軍隊,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白起之死,與他贏的戰爭的方式密切相關,正是他在戰爭中過度殺人,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看似取得大勝,實則後患無窮。

    對秦國來說,在此後的征伐戰爭中,很難再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這樣秦國勢必會陷入戰爭的泥潭,強國大國不怕打仗,但他們普遍都害怕持久戰。

    持久戰對於國力的消耗才是最要命的。

    再就是對白起本人,白起坑殺四十萬人,表面上是秦國一國的舉動,實則秦國君王及百姓都覺得殺人太多,但不管哪一方,雖覺得不妥,卻都沒有責備白起的理由。

    白起打了勝仗,理應是秦國的大功臣,如果敗的是秦國,很難說同樣的厄運不會降臨到秦國君王百姓頭上。

    因此,秦國上下對於打勝仗在矛盾中舉國慶!

    範睢就是抓住了這種矛盾,認為白起殺人過多,此後的諸侯國莫不談秦色變,更何況在長平之戰時,白起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為由,縷有不馴服的舉動。

    秦昭王也是做心,加上範睢適時進言,說的似乎安危存續就在拿不拿下白起。

    耳根子一軟,先是流放白起到甘肅靈泉。

    沒來得及到地,範睢又說白起功勞太大,恐怕會反叛,秦昭王為了斬草除根,竟然下令賜死了白起。

    範睢容不下白起,不過是臣子間的權力爭鬥。

    歷史的戲謔就在於有時候打敗自己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

  • 2 # 吳說歷史

    范雎、白起是秦國的重要人物,一文一武,為秦國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范雎為什麼容不下白起,為什麼不能像藺相如、廉頗一樣同朝做官?其中原因只能讓我們猜測了。個人認為由以下幾點:

    首先,按照《史記》,白起得罪了秦王。秦王、范雎共同容不下白起。長平之戰結束,白起打算乘勝追擊,直接攻打邯鄲,滅了趙國的。但是范雎相信了趙國使者蘇代的話,認為武安君滅趙功高,將來自己在秦國地位要在白起下面,所以范雎就勸說秦王撤軍,秦王同意,白起和范雎就有了矛盾。秦國再次攻打邯鄲時,秦王強用白起,白起抗命不遵,所以秦王就殺了白起。

    第二,范雎唯利是圖。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范雎的生活經歷可以看出,這個人有才幹,能夠隱忍、死裡逃生,尊昭王,去穰侯,但是也睚眥必報,用司馬光的話就是“才勝德為之小人”。這種人一般沒有底線,或者底線很低,換句話說,就是很自私。誰侵犯自己的利益,就會嫉妒。

    第三,白起功高蓋主,卻不懂臣子保身之道。(個人認為)。 數一下對秦國有功的人,商鞅、魏冉、義渠王、張儀、甘茂、蒙恬、李斯等,大多沒有好的結果。反而王翦這種“裝窮”的人才能得到秦王的信任。無情最是帝王家,秦王駕馭不了的人,肯定不能留下活口。白起功高蓋主,已經封君了,卻敢對抗秦王的命令。所以,得罪了秦王,怎麼看白起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是秦王容不下白起。

    兔死狗亨,據說范雎也沒有好的結果。朝廷鬥爭,兩敗俱傷,多是皇帝的御下之術。

  • 3 # 瓊會玩

    秦國宰相范雎為什麼容不下戰神白起?這個問題本身有誤。在那個時代,即使天下人都容不下一個人,只要國君能容下,誰也拿他沒辦法。範睢本身就是一個好例子。所以,範睢並沒有容不下白起。白起的死跟範睢沒有關係。因為能讓白起死的,在當時,除了敵人就是秦王。

    範睢是從魏國逃到秦國的,他能被封為應候,說明他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的本事能令秦昭王信服。

    白起,作為南征北戰的大將軍,被封為武安侯。他與範睢,一文一武,都同樣受到秦昭王的信任,本無什麼矛盾。

    問題就出在“同樣”兩個字。有一天,白起突然發現自己跟範睢並不是“同樣”被秦昭王信任。

    那一天,著名的長平之戰接近尾聲,白起本來可以乘勝追擊,但因為範睢接受了蘇代的豐厚禮物,於是也接受了蘇代說的“白起如果乘勢滅了趙國,馬上就可以位居三公,職位馬上比你高很多,如此下去,你恐怕連封地都沒剩多少了。”

    範睢說服了秦昭王,接受趙韓兩國割讓的城池,讓白起馬上退兵回國。這一刻,白起發現自己在外面無論怎樣拼命,都抵不上日夜陪伴在秦昭王身邊的範睢這麼受秦昭王的信任。

    從此,他開始消極怠工。這就令秦昭王“不悅”了。

    如果白起只是怠工也就算了,他偏偏還多嘴。上了戰場他是神,下了戰場他就變成蠢豬了。你可以不做事,但不能亂說話。他拒絕了秦昭王給他和解的機會,不肯為國出征滅趙。偏偏他預言又準,秦昭王派出去的王翦鎩羽而歸。

    你把領導的面子掃光了,就是神也救不了你了。

    此時,範睢或許看著秦昭王的臉色,也趁機踩了幾腳。

    最後,武安君被賜長劍,自殺身亡。在自殺前的各種“待遇”這裡就不細說了。

    所以,範睢並沒有容不下白起,是秦昭王容不下白起。範睢只是沒有救他而已。

    《史記》記載,白起自殺時,曾長嘆自己在長平之戰使用詭計坑殺趙國45萬兵卒之時就該死了。我認為他從長平之戰回來以後,肯定有心理疾病,不單單是其它毛病。他之所以不肯再帶兵出征,是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

    所以說,白起其實在長平之戰時就已經死了。

  • 4 # 看點兒歷史

    白起功高蓋主且居功自傲,不諳君臣之道,其實不是范雎容不下他,而是昭襄王容不下他。

    白起的一生功績可以說都是用雙手親自開拓出來的,行伍出身,一步步走上秦國曆史舞臺。

    戰國兩百萬的傷亡,他獨佔一半。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士兵被坑殺,封武安君。作為魏冉一手提拔的人才,范雎整死了魏冉,自然不可留白起大患。范雎是一個真小人,有恩必還,有仇必報。深得昭襄王的信任,也明白其內心想法。因此,亡白起,范雎不過是一個棋子罷了。

  • 5 # 刀刀開心

    首先,我想明確的是:並不是範睢容不下白起,真正容不下白起的是秦昭襄王,範睢只不過順從秦王的意思,順水推舟而已!

    範睢的性格:範睢是屬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的那類人。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鄭安平和王稽人,範睢都給予了回報,王稽被任命為河東郡守,鄭安平做上了將軍。就連曾經羞辱過自己的須賈也因為給了範睢一件絲袍而免除了一死。

    範睢和白起的政見

    範睢和白起在政見上其實並沒有衝突,範睢所提:勿獨攻其地而攻其人。最終也得到了白起的認可!而後的衝突,不過是範睢妒忌白起的地位會蓋過自己,加上秦昭襄王后期對白起有所保留,說到底就是 暮氣太重,缺少了年輕時的銳氣,認為舉國大軍滅趙,本土可能會有危險。

    白起優先忠於秦國,而不是秦王,這才是白起被殺的根本原因!

    長平之戰後,白起奉命退兵,在家閒賦。趙國未履行合約割地於秦,秦王使武大夫王陵率兵攻趙,但進展緩慢。秦王三請白起,白起都拒絕了。白起並非認為此時伐趙不能取勝,而是錯過了最佳時機,會犧牲更多的秦人士卒,與自己的信念相悖,故而拒絕!這也令秦昭襄王十分不滿。

    白起雖然未想過謀反,但有謀反的實力!

    範睢向昭王言明,武安君在軍中威望甚高,留之必成後患。昭王因武安君三次拒絕帶兵伐趙而心生嫌隙,範睢又為自己找到了極好的理由,故此賜死了白起!

    容不下白起的不是範睢,是秦昭襄王而已。範睢一生為秦國所做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是絕對不在白起之下!

  • 6 # 哈哈欠為你違逆

    範睢是一個玩政治的人,一方面,他有政治家應該有的韜略,比如提出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幫助秦國一部一部完成了統一大業。

    另一方面,政治家工於心計,冷酷殘忍的一面在他身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後者,讓他擔心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會被戰功赫赫的白起奪去,欲殺之而後快,甚至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

  • 7 # 史論縱橫

    不是范雎容不下白起,而是秦昭襄王容不下啊!

    很多人都認為范雎入秦之後,給秦昭襄王獻計驅逐了魏冉和宣太后,在長平之戰後范雎設計陷害了白起!很久以來,這種聲音一直很強烈!

    其實,我並不認為一個客卿在秦國能有這麼大影響力,包括商鞅以客卿身份在秦國立下不世之功,後來想讓你死,你也是不得不死,更別說范雎這樣並沒有未秦國做出多少貢獻的人了!

    在秦昭襄王登基之時,是戰國形勢最激烈的時期,很多人看《大秦帝國》以為,秦國從商鞅變法之後一直在變強,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其實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只有魏國在衰退,齊國、楚國、趙國都相繼崛起,可以說當時是四國爭霸的形勢!

    但是,魏冉主政期間,與白起搭配,先後打敗削弱楚國,擊敗齊國,使能夠最終爭霸的國家只剩秦國和趙國。秦趙之間必有一戰,因此,採取“遠交近攻”可以說是正當其時,如果不是五國伐齊,你憑什麼跟人齊國交,齊國一直都是伐秦的策源地,只有打敗齊國,才能說交齊。

    事實證明,遠交近攻在長平之戰後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長平之戰後,秦國再次發動邯鄲之戰,當時白起主張長平之戰後直接攻趙,但是秦昭襄王沒有同意。當發動邯鄲之戰的時候,白起拒絕,秦昭襄王於是賜死白起。

    白起,說到底還是魏冉的班子,如今罷黜了魏冉,秦昭襄王因此很忌憚白起,對白起並不是很放心,秦昭襄王是那種做了四十年傀儡,極力想證明自己的人,長平之戰初期也沒有用白起,是長平之戰到決戰了,不啟用白起不行的情況下才啟用白起。

    結果,秦昭襄王不聽白起的,繼續發動對趙的戰爭,慘敗之後希望白起再次出戰,白起當然生氣,於是拒絕,白起的內心想法是,叫你不聽我的,這下打敗仗了吧!對於自負的秦昭襄王王來說這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歸根結底,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遇到一個政治極其幼稚的君主的悲劇,范雎只是秦昭襄王親政的工具而已,就像以前秦昭襄王是宣太后的工具。

    為什麼很多人把范雎的作用誇大,其實這和戰國末期的文化有關係,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很多史書都被焚燬,到司馬遷的時候能夠查閱的資料,很多都是縱橫家和遊說家寫的,比如范雎就是遊說家,縱橫和遊說家都強調口舌和諜戰,因此,在他們的嘴裡,書裡,都是過分強調張儀、蘇秦的間諜作用和遊說作用,以此來博取人的眼球。

    事實證明,秦昭襄王和范雎差點將秦國帶向深淵!

  • 8 # 使用者94738516596

    不是範睢容不下白起,而是秦昭襄王容不下白起。範睢其實在白起被殺的這個過程中起到的只是推波助瀾的作用,有沒有他其實都一樣。

    白起一生無敗績大小七十多戰全部都是勝利,作為白起最後一戰,也是決定了秦國的命運一戰,更是決定了整個戰國的一戰,那就是長平之戰,此時的白起可以說是在歷史上是巔峰時期,但是在秦國或者說是在秦昭襄王的眼裡那就是在走下坡路了,或者直接說已經是白起的末路了。大致看一下白起的戰績: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白起攻趙,拔光狼城。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當然還有長平之戰。

    可以說白起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大秦帝國,其實這個時候白起和範睢是沒有什麼衝突的,一個文臣,一個武將兩個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很多人說範睢怕白起壓到自己的頭上,當然這個是有可能的,因為當時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文臣武將之分的,特別是在秦國,都要有功才能封官的,但是這個時候,白起在長平打贏了,誰都知道長平之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白起從此在秦國可以說出了秦王,沒有人可以敢和白起平起平坐,那麼此時不除掉白起的話,範睢的丞相職位遲早是白起的。這個說的通但是也是很勉強的。

    其實最想讓白起死的就是秦昭襄王,首先此時的白起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天下大勢基本上已經明朗了,而且白起這個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長平打贏了,但是以後的戰爭基本上是上不了戰場了。而且白起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跟秦王作對,自古以來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秦王三番五次的要白起去打邯鄲,白起就是不去,那麼作為一國之君的秦昭襄王肯定是無法忍受自己的臣子這樣做的。

    最關鍵的還是白起的軍功實在是太大了,這個在任何君主下都是很難壽終正寢的。可以說在秦軍中基本上都只知有白起,而不知還有秦王,加上攻打邯鄲的時候王陵和王齕兩員大將都不能攻克邯鄲,這兩個人的軍事才能也是非常厲害的,而此時的趙國可以說是一群老弱病殘,但是他們兩個打不下來,秦王肯定會想到是不是白起在從中做詭。所以秦昭襄王肯定是想把白起手中的兵權奪過來的。明著來肯定不行,而此時的白起抗命那就給了秦昭襄王最好的理由。

    而且白起本來就是魏冉的人,如果沒有魏冉也就沒有白起,可以說白起一路做到大將軍,都是魏冉栽培的,而魏冉就是被秦昭襄王和範睢搞下去了,白起不恨範睢也是不可能的。那麼範睢只能是先下手為強了。

  • 9 # 一道知衡

    最近正在研究戰國史,我來回答一下我的分析。

    秦國宰相范雎為什麼容不下戰神白起?原因如下。

    1、兩派勢力

    白起自宣太后、魏冉時就以被提拔任用,所以白起在秦國朝中屬於宣太后一方的一個得力干將。范雎和秦昭襄王想要奪權,收拾白起也是思索應當的一步棋。

    2、白起功勞太大

    白起現在都被稱為戰國戰神,戰國四大名將,他殺計程車兵過百萬,他奪下的城池多達70座。他的功勞高說白了已經高到天際了。如此大功不但范雎忌憚,就連秦王都要忌憚,萬一他要反叛,沒人受的了。所以范雎容不下他,其實秦王更容不下他。

    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史記》

    3、白起居功自傲

    長平之戰後期,白起要打邯鄲,范雎說要休兵,秦王聽了范雎的。後來秦王要打邯鄲,久攻不下,派白起去,白起卻因病不能去。後來病好了,他居然諷刺秦王當初沒有聽他的意見,秦王大怒,讓他攻城。到了這個節骨眼上,白起竟然撂挑子,又稱病不去。秦王一氣之下貶為士兵,遷出咸陽,又派使者追上賜死了!

    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史記》

    雖然打勝了長平之戰,但白起已經居功自傲的何種程度?

    別說是范雎容不下白起,連白起自己都已經不知道自己什麼水平、什麼身份了。所以,白起的死歸根結底都是自己作繭自縛的結果,他終究沒有後世王翦的大局意識,也沒有范雎察言觀色、揣摩君王的水平。

    所以,范雎容不下白起,整個秦國都已容不下白起了。

  • 10 # 歷史小公子

    自古文武不合

    在筆者看來,兩人最開始矛盾是源自於文武不和,這是古今中外並存的一個狀態,而這個狀態也是統治者們最喜歡的樣子!

    因為只有,文武不和,當權者才可以控制手下,掌握朝政!而范雎如何不明白秦昭王意圖,所以他順勢而為,就理所應當的會與白起拉開距離甚至於和白起唱反調,這是為取悅秦昭王的必要手段,也是維護自身權利的必要途徑!

    白起功勞太大

    我們都知道白起此人所向無敵,沒有誰能擋的住他,尤其是自重長平一戰之後,白起聲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點拉。

    那麼如果此時白起再封,對於范雎意味著什麼?是取代范雎的丞相之職,而范雎已經在這個位置勤勤懇懇的幹了那麼多年了,享受到了權利給予的快感,他如何可以放棄?

    這就好比如:讓一個癮君子放棄毒品,可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范雎沒有別的出路,只能請白起死亡維持自己權利了!

  • 11 # 負重前行

    範睢是政客,白起是戰將,看起來兩個可以相輔相成,但是白起做大後,範覺得他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於是要將其搞掉。不過白起殺了那麼多人,也確實天怒人怨了,他自己臨死前不都覺得自己殺人太多理應如此麼!

  • 12 # 寒鯤

    白起是魏冉舊黨,範睢是秦王親信

    白起是秦昭王早期(前306-前266)外戚權臣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名將,其戰功顯赫固然與其自身實力有關,但也難以避免因為履歷上與魏冉的親密關係而遭致秦昭王的猜忌。

    範睢以打擊魏冉之勢作為博取秦王信賴的突破口,而秦昭王本來也有打擊權相魏冉及其背後勢力的考量在裡面,範睢也在談話之間證明了自身的戰略眼光與謀劃能力,使得秦昭王確信範睢就是自己等候多年的合適人選,君臣二人可謂一拍即合。再加上,範睢本來就是一個客卿,出身不是很高貴,背後沒有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支援,使得秦昭王大可放心任用。

    白起、範睢之於秦昭王,一親一疏,利害關係一下就明瞭了。範睢是個智謀之士,不可能看不出魏冉倒臺之後,有利於自己的微妙形勢。既然範睢是以扳倒魏冉為起點登臺的,那麼範睢便必須繼續完成打擊魏冉餘黨的政治使命,以博取秦王更大的信賴,以及自身的安全。否則,一旦範睢在政治上對白起手軟,那秦王大可懷疑範睢是否與白起搞到了一起,進而對秦國王室不利。畢竟,此時的秦昭王已近暮年,他最忌諱有一個強大的政治派系形成並威脅下一任秦王的繼位與執政,以免重蹈他自己當年的覆轍。

    長平之戰需要有人背鍋

    雖然從長平之戰所處的歷史時期以及戰爭形勢上看,白起坑殺降卒有其軍事必要性存在,並且從結果上來說,也是有利於秦國軍政戰略的。但道義二字,即便在戰火頻仍的戰國時期,也不能毫無底線的放棄,所以白起坑殺之後的國際輿論其實是對白起、秦軍乃至秦國相當之不利的。長平之戰的不利影響,直接導致了緊隨其後的邯鄲之圍的失敗,也激化了秦軍在長平之後向東進軍過程當中遭遇到的關東諸國的反抗,甚至被秦末起義拿來作為宣揚秦軍不義的口實進而引發報復性極強的“新安坑殺”。

    長平戰後的這般無法遏制的輿論環境惡化,是秦昭王與範睢所沒有料到的,所以才會故意強行讓染病在身的白起上陣代替王齕主持邯鄲之圍,硬生生造出一個“不從王命”的口實,這才把白起殺掉。仔細想想,秦王也不是不知道趙人對於白起的仇恨,如若真把白起派到邯鄲前線,無異於進一步激化趙軍的抵抗意志與六國的聯合意識,對於秦國是相當不利的,所以秦王此舉不過是為了逼死白起,以消弭掉一部分東方諸國的阻力罷了。

    質言之,並不是範睢本人容不下白起,而是範睢所依傍的秦昭王容不下白起這般的功高震主之人,範睢僅僅是起一個操持匕首的君王之手臂的作用,真正要殺白起的是秦昭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圈分手開心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