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文小通
-
2 # 周律師說法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故事、神話小說,一般都容易把二者聯絡在一起看待,個人認為,原因大致如下。
一.《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內容和故事情節高度相似甚至重合。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是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基礎上,整合加工而成的神話小說,千百年來,中國民間關於天地鬼神的傳說一直存在,古時候科技不發達,人們多是口口相傳,一代傳一代,一個地域傳到另一個地域,因而存在不少差異,後來,大致在明代時逐漸統一下來,差異逐漸縮小。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雖然展現的是不同的故事,但故事框架和人物時代背景等基本是一樣的,如都認為存在人、鬼、神三界,三界的共同統治者是玉帝,所有人物都在三界中輪迴等。
二者故事情節中都是佛家、道教思想在人、鬼、神三界中起統治作用,圍繞著兩家的思想去發展和延伸。裡面的人物都有能變能飛的神力,都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都能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等。
二.《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部小說形成的時間和時代背景相同。二者有著深厚的“共同語言”。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小說,都是對廣為流傳的民間神話故事的總結。
這兩部小說大致完成於明朝中後期,作者的時代背景相同,因而無論是寫作手法、人物情節等都十分相近,給幾百年後的現代讀者一種“一個味兒”的感覺。至於把《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裡面的人物混淆,東拉西扯的都不在少數。
總的說來,《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二者除了故事假託的歷史朝代不一樣外,其他的打鬥啊、法力啊什麼的都差不多,看其中一部時不自然地就聯想到了另一部。
-
3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封神演義,也只不過是給西遊記故事作鋪墊。以主觀的視角,來講萬仙陣,誅仙陣,只不過是因為西方,人力資源缺的很,來東土仙教挖資源。一切都是西方設的局,至於申公豹嘛。他是個豬隊友。東土恨他恨的牙癢癢了,可是西方出面才讓他有神封,之後便是西遊記,你發現沒,師徒四人去取經。路上遇見的妖精多半是道教的,伏牛山青牛精,,,,,等等,慕後是說東西二方達成約定,派妖精下界歷練唐僧,可是你發現沒下手最狠的都是,東土妖精仙怪,就如鎮元子,同樣是仙,吃了幾顆人參果,就把唐僧抓起來,他大仙唉,他缺這幾顆人參果,所以講東土有點公報私仇的味道,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更是如此,公報私仇來了,他們這麼歷害把唐僧綁了不就好了麼,,,偏偏用法寶,這是太上老君找悟空報仇來了。
-
4 # 南極星不亮
封神演義成書在西遊記之後,當西遊記大火之後,許仲琳既有自己自己的想法要表達,又想借西遊記的東風,誇大影響力。怎麼辦呢?在設定上和人物上蹭西遊記的影響力。好比西遊記中的哪吒和李天王的故事就幾句,但許仲琳在封神演義中給擴展出整整兩章。再好比西遊中的二郎顯聖真君,封神給加了名字。再好比,西遊主角是個七十二變的石猴,我封神就來個七十二變的袁洪。你有千里眼順風耳,我就有高明高覺兄弟。等等這些,一是補全了西遊設定,二是蹭了熱度,不必再額外創造讀者不熟悉的角色。另外說一句,西遊記中加入二郎神,也是因為作者吳承恩要借二郎神的名號給孫悟空拉人氣。因為在那個時代,二郎神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神,而孫悟空還不是。只是二郎神的名字,是封神演義才給補上的。
-
5 # lio285734372
姜子牙昆侖山學法,受師父委託下山,興周伐紂,最後上封神臺封神。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空碰到的天空諸路天將,都是透過姜子牙封神臺封神而來的。如托塔天王李靖的前身,就是封神榜中的乾塘關總兵。三太孑哪吒,就是乾塘關總兵的第三個公子。所以說是先有紅塵後有天。先有封神榜,後有西遊記。
-
6 # 億人侃叨叨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神仙體系基本相同,中國的神仙體系其實是在兩部著作中形成的,一是封神演義,一是西遊記。
西遊記對封神演義既有繼承關係,又有很多衝突之處.
道家鼻祖乃洪鈞道人,所謂的道教三清其實並非道教最高權威,他們是洪鈞道人的三個弟子而已,"一氣化三清"就是三清與洪鈞的關係描述;另外,三清的內容也非原始道德靈寶,而是原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他們分別為廣義道教下包含的闡教,道教,截教教主.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其實在封神演義裡有原形可稽,不過是降了一輩,為原始天尊門下13弟子裡的靈寶大法師和道德真君.
封神演義裡關於西方教的描述其實是後來佛教主流神仙觀點的雛形,兩教主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基本上與如來和彌勒二佛祖相吻,無論在西遊記還是各種關於佛教眾神的傳說中,對彌勒佛的身份和地位均無準確定位,人們的印象應該都是這樣:法力和如來在伯仲間,稱謂也是佛祖,但他在佛教裡地位到底如何,卻沒有答案!來看:準提道人在封神演義里正是西方副教主身份,哈哈,對應上了吧!
再說說菩薩,封神演義裡有這樣幾個人:普賢真人,慈行道人,文殊廣法天尊,他們是原始天尊門下弟子,和太乙真人,具留孫,雲中子等同出闡教,只因與西方有緣,被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化過西方,此三人與後來佛教四大菩薩中的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及文殊菩薩對應,只是地藏菩薩在封神演義中無藍本可尋.
大量傳說中的散仙遊神更是在封神演義的彙總下成為體系,例如28星宿,五嶽神,瘟神,四大天王,風雨雷電神等等都是在封神裡彙總或成型,這個體系相當豐富和全面,其功效較之與水滸把大量傳說中的綠林原形一股彙總到梁山的手法極為相似.因此說封神演義不單奠定了道,佛兩大派的人物體系,更是為人們熟悉和樂道的平民神仙構建了一個框架.
-
7 # 阿昌影劇
一.《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聯絡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從兩部作品中派生出來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就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兩部雖然講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裡面的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楊戩等人在兩部書中都有體現。而《封神演義》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燃燈道人經過若干年後,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後來分別成為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燃燈上古佛。這些人物也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可見,兩部作品關聯之緊密。
二.《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厲害人物簡介
1.《西遊記》二巨頭
a.如來佛祖
b.菩提祖師
2.《封神演義》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幫助闡教力退截教眾仙。也曾一氣化三清,戰敗過通天教主。《西遊記》中,他住在離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聖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稱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闡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以及“過去七佛”中的懼留孫佛都曾是他的門人弟子。而楊戩、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孫。後來他成為三清教的主管——《西遊記》中的玉清聖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鴻鈞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門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濫竽充數。不過他也為上天做了不少的貢獻。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普天星相幾乎都是他的門人。通天教主聽信眾弟子的讒言,擺了下“誅仙”、“萬仙”二陣,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後來多虧四大教主同心協力才破得此陣。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聖地通天教祖靈寶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極樂之鄉。此人身高丈六,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後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惡陣。
e.準提道人
準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來到東土度化有緣人。他比接引更開明,也多次幫助闡教解危難。可以說是二道皆通。他手裡的加持神杵和七寶妙樹真可謂是法力無邊。通天教主曾兩次敗在準提之手。
三.《西遊記》中隱藏著線索
《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裡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臺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徵。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麼對道教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麼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四.《封神演義》尋答案
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迷。但我們知道《西遊記》裡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西遊記》裡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佈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準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來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麵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遊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兩人相貌如此相似,並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聖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閒極樂是西方。
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準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遊記》中第七回對如來的描述:
只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
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
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閒極樂那西方。
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
c.在《封神演義》裡,還有這麼一段:
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如何下來得。西方教主進了戮仙門,至戮仙闕立住。
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後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準提道人VS菩提祖師
我們再來看看兩部作品對另外二人的評價如何:
a.準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見《封神演義》第六十一回:
文殊廣法天尊聽得腦後有人叫曰:“道兄劍下留人!”廣法天尊回顧,認不得此人是誰;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面黃微須,道人曰:“稽首了!”廣法天尊答禮,曰稱:“道友何處來,有甚事見諭?”道人曰:“原來道兄認不得我,吾有一律說出,便知端的: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道人曰:“貧道乃西方教下準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師首次亮相,見《西遊記》第一回:
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封神演義》中的準提道人是一個開明人事。他多次來再東土度化有緣人。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對佛學文化自然更是瞭如指掌。《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見他與西方道教淵源極深。他們一個掌教於西方極樂之鄉,一個隱居在西牛賀洲教徒。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準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併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準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
五.答案揭曉
根據以上二文、四詩的評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菩提祖師便是準提道人,是如來佛祖的師弟。兩人曾經共同執掌西方教。後來如來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併。菩提祖師也從此隱居山林,將高山命名為“靈臺方寸山”,與“天竺靈山”相對。以後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道自己的師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賀洲還有仙人存在。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回)。可見,同處西牛賀洲的如來,卻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點都不遜色於如來。甚至可以避開如來的法眼。
回覆列表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是中國明朝時期的兩本小說,其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是神話小說!也都是中國明清小說當中的佼佼者,而《西遊記》更是貴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現今社會,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解讀名著的人,這些人當中就有許多解讀《西遊記》和《封神榜》的,更是出現了很多人,他們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進行解讀,把《封神演義》作為解讀《西遊記》的依據無外乎下面的原因:
《西遊記》中的人物和《封神演義》中的人物的高度重合性!
眾所周知,只要你讀過這兩本書,你就會發現,這兩本書中的大神級的人物都有出現,只不過有的是輕描淡寫,有的是筆墨濃重而已。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拿元始天尊來說,在《西遊記》中,吳承恩只是提及了那麼幾次,比如在五莊觀一難中,作者說是鎮元子到彌羅宮聽原始天尊講“混元道果”去了等等,這些都是簡單的一提,說明有這個人,是這個三界體系當中的一員。
而在《封神演義》中,原始天尊也是大神,但是作者卻描寫的很詳細,就連其師傅、徒弟、師兄弟等等,所有的人物關係都異常詳細,而這些詳細的情節,正是那些解讀《西遊記》的人所困惑的地方。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觀音菩薩,在《封神演義》中她是慈航道人,這只是許仲琳的人物設定,而不是吳承恩的。
也正是這些人物關係,填補了《西遊記》中那些看似不清晰的人物關係脈絡,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神仙體系,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把他們放在一起解讀的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我們要知道,《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成書時間不同,更不是一人所作!
《西遊記》成書比《封神演義》早大約80年左右,作者一個是吳承恩,一個是許仲琳,兩本書的故事架構不同,人物設定更是不同,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如果拿《封神演義》的人物關係去套《西遊記》的人物設定,更是不妥!
所以說,無論這兩本書再怎麼相像,人物再怎麼一致,也不能放在一起進行解讀,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