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和溫庭筠合稱“溫李”。
4
回覆列表
  • 1 # 不古文史

    李商隱的詩歌在後人看來有些複雜、隱晦,他的詩風優美、動人、幽婉。

    後人對他的評價莫衷一是,對他作品的解讀也各執一詞。在唐代詩人中,不乏天賦出眾而氣勢飛揚者,不乏用詞驚人而奇思銳想者,不乏憂心天下而悲嘆哀慨者,但李商隱的詩卻散發出一種令人由心感動、為之著迷的魅力。

    而這種魅力,很多人甚至無法說得清楚道得明白。

    以《錦瑟》一詩為例,後人對此詩見解幾無共識,有人把它當作愛情詩,有人把它當作政治詩,也有人認為是懷才不遇的哀嘆之作……是故,金代大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感嘆到:“一篇錦瑟解人難。”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複雜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李商隱在詩中頻繁借用典故。用典的修辭手法在詩歌創作中由來已久,太康詩派中已有用典的先例。《文心雕龍》稱用典的作用是:“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我們可以從此詩中看看李商隱借用了哪些典故:

    “錦瑟無端五十弦”:此句典出《史記.封禪書》,書中記有一故事:說是上古時候,太帝讓白水素女鼓五十根弦的瑟,因聲音過分悲哀沉重,太帝聽完無法忍受,就破其瑟為二十五絃。詩人借用錦瑟發問,為何這世間無端有這種五十根弦的樂器?為何它會如此悲哀沉痛?從錦瑟思及自身,李商隱以為自己也和這多弦之瑟一般太過痛苦。有人說此句是以瑟弦之斷代指其妻子王氏去世,但這種心情究竟出自於何故,我們無法定論。

    “莊生曉夢迷蝴蝶”:此句典出《莊子.齊物論》,共故事是說:莊子有一天做夢,夢到自己變成一隻蝴蝶。醒來後,他發現自己還是莊子,他無法分清到底是蝴蝶變成了他,還是他變成了蝴蝶。這個故事在感性上講很唯美,在理性上講又很有哲理性。李商隱借用這個典故,所要表達的又是什麼?是他分不清現實和夢境而心生愁緒?還是他感嘆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望帝春心託杜鵑”:此句借用古代的傳說:蜀地有一個皇帝叫杜宇,人稱望帝。因自己不能守住江山,終生在愧疚和痛苦中度過,死後靈魂化作杜鵑鳥。其啼聲悲愴異常,每每啼到泣血才能停止。這個典故關乎家國,所以有人視此詩為政治詩也就可以理解了。

    “滄海月明珠有淚”:據說,海里的蚌只有在海上的月滿之時才能最圓; 又有一典故,是說“滄海遺珠”,採珠之人總是在採珠的過程中把最美、最珍貴的一顆遺忘掉; 既然被遺忘,如何不流淚呢?於是又有了第三個典故,是說海上的鮫人,哭泣時它的眼淚會化作珍珠。當我們理解了李商隱在此句中所用的典故,便也能感受到他的哀愁。而這種哀愁,是他自比為珍珠被人遺忘而發的嗎?也許這正是後人認定這是懷才不遇之作的緣故。

    “藍田日暖玉生煙”:此句是說盛產寶玉的藍田山,在日曬之下升起煙霧。在古代,玉常被喻作美好、美德、才子,李商隱所寫的珍“珠”和寶“玉”,何嘗不是自己的化身?

    末句才寫到“情”。可是,這情究竟是什麼情?詩人所追憶的,又是什麼過往?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錦瑟》這首詩,非愛情詩,非政治詩,也非借物言志之詩;《錦瑟》這首詩既是愛情詩,也是政治詩,也是借物言志之詩。總之,我們沒有辦法胸有成竹地說已經解開了《錦瑟》,也無法說已解開了李商隱。但是,李商隱詩之妙,或許正在於它們的難解、不可解。雖難解、不可解,我們卻能從他的詩作中感受到他心中鬱結的情緒,這是詩之藝術最美妙的地方。

    為何李商隱的詩會如此“神秘”?他詩中的悲愁、悽婉又是從何而來?其實,這可能得從詩人自身說起。

    其一,李商隱的身世孤苦:李商隱不到十歲就失去了父親,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他是家中長子,必須承擔起幫助家庭的責任,所以自小就步入社會。對於一個詩人來說,豐富的社會經驗是創作的財富之一,但是,也容易讓詩人更早地體會到世情冷暖。

    其二,李商隱的感情經歷:李商隱的感情經歷,蘇雪林在《玉溪詩謎》中有作過考證,並在書中構畫了幾段較為離奇的情感經歷。不管這些經歷是否真的存在,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隱的感情生活對他的詩創作有著一定的影響。為後人所共知的是他與王茂元的女兒王氏結為伉儷,但王氏早逝,令李商隱十分悲痛。他寫有一首詩為《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

    此詩寫自己妻子走後,詩人獨自一人出遠門趙職,連寄一件寒衣的人也沒有,其孤苦寂寞可想而知。又加以他對亡妻感情深厚,這種陰陽兩隔的悲傷不亞於蘇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之沉痛。

    其三,李商隱仕途不順,抱負難展:李商隱的才華我們無需多述,但他一生仕途並不順展,而他滿腔抱負,更是難以施展。李商隱多次參加科舉失敗,後來終遇貴人令狐楚、令狐綯父子,在其提攜之下才考中進士。而後,他再參加考試,本有機會被吏部錄取,卻被人指其“不堪”而落選。之所以仕途受阻,與他直言不諱的正義感有關,也與他身陷“牛李黨爭”左右為難的困境有關。所謂牛李黨爭,是當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這場爭鬥持續了近40年之久。而李商隱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只能是一個受害者。一方面,他的恩人令狐一氏是屬於牛黨,另一方面他的岳父王茂元又是屬於李黨,李商隱便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左右不討好。

    其四,國家的變動:李商隱的生卒年雖無明確的史料記載,但後人從文獻中已推斷出,從唐憲宗元和七年開始,到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結束。而從唐憲宗到唐宣宗,李商隱經歷了六代皇帝的更替。可以說,李商隱的一生目睹了唐代政局動盪、走向衰落的過程。像他這樣一個懷著遠大理想抱負,關心國家興亡的詩人,時代帶給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歷經六朝之變,身陷兩黨之爭,空懷一腔抱負,當我們真正地瞭解了詩人的一生之後,似乎對《錦瑟》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更能體悟李商隱在他那些詩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哀愁、沉痛和幽怨。但我想,也許我們本不該去探索李商隱的每一首詩所要表達的理性思考,僅僅從詩中感受到一種純粹感性的美和情感共鳴,也許就已經足夠了。

  • 2 # 在雪一方YXW

    李商隱作為“小李杜”之一,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是極高的,在唐詩這種藝術形式達到巔峰的唐朝詩人部落裡也是數得著的代表性人物。

    今天來看,李商隱的身份有兩個:一個身份是公務員,職級不算高,但活比較操磨人,而且還和上層關係不好屢經磨難;另一個身份是業餘詩人,滿腹才華,深知民生百態,也由己推人以詩言心言志。李商隱詩歌特點概括一下用最簡練的話說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感情深摯;二是語風清新;三是句式多變;四是對仗工整;五是常用比興;六是巧於用典。

    正是由於上述這麼多原因,很多人覺得李商隱的詩有些晦澀,不好懂。其實聯想到他的人生經歷,這種風格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能高中進士步入官場,自然不缺詩書才華,但憧憬在從政路途上春風得意的豐滿理想與異常骨感的現實、生活遭遇的窮困潦倒、個人情感生活上的失意、再加上對國運及民生百態的憂思和悲憫,堆疊在一起,形成了這種風格。一個只會空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詩人是不會有好作品的。李商隱的身世讓他沒法不感情真摯,他的才學又讓他具備遣詞造句的功力,使用比興手法和引經據典也非難事。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的仕途身份,讓他不可能直抒胸臆,有話繞著說、藉此言彼就是必然了。

  • 3 # 唐詩宋詞古詩詞

    翻開唐史,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正是晚唐“牛李黨爭”的時代,而李商隱一直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鬱郁而不得志,潦倒終身。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在面對年華老去,而功業未成的之時,想的最多的一定是功名二字。

    而且李商隱在思想上是繼承屈原、杜甫之衣缽,始終秉著一顆安邦治國之雄心,如他的《安定城樓》所寫“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將自己比喻成賈誼、王粲,既是對此二位才子的懷才不遇的同情,也是一種自我情感的宣洩。

    當然他的建功立業並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因為接著他又說“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就是說只要實現了他的治國理想,他就會歸隱江湖,做一個像魯仲連那樣的人。

    可是他的治國理想實現了嗎?沒有,就是他一塊讀書長大的好朋友令狐綯做了宰相,也沒有給他這個實現理想的機會,因為令狐綯認為他不屬於牛黨,以後這樣的機會也不會給他了。

    在“牛李黨爭”之中,他最終淪為雙方爭鬥的犧牲品。

    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後因李黨的王茂元愛其才而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

    李黨也因為他曾是牛黨的人不加以重用,從那個時候起,詩人就能知道他這一生的命運必將是多舛的,現在回想起來年輕時候的追求治國之理想不可能實現是早就知道的啊!

    李商隱的詩具有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文辭清麗、意韻深微,有些詩可作多種解釋,好用典,有些詩較晦澀。清朝詩人葉燮在《原詩》中評李商隱的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比如《錦瑟》是李商隱的一首著名的詩,其中以其朦朧華美的詞藻掩蓋詩人真正的主旨,而被歷代專家學者津津樂道。此詩的主旨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有悼亡說、戀情說、自傷說、寄喻說、論詩說、樂志說等主要幾種說法。

    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從李商隱的諸多言情詩之中,不難推知李商隱是一位用情甚專的才子,在年過半百,功業無望之時還有心事思念從前的戀人,我個人認為不符合李商隱此時的心境。而最為樂道的是認為悼念亡妻所作,是符合詩人用情甚專的一面,卻不符合原詩的主旨,諸多解釋牽強附會,都沒有自傷說中懷才不遇這一說更能體現詩人此時的心境。

  • 4 # 師範小王子

    謝邀。李商隱處在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日漸衰敗的時代,雖然滿懷報國之心,然而一生只屈任幕府小吏,鬱郁不得志。他不滿皇帝無能,宦官專權,藩鎮跋扈,同情百姓苦難。他的詩受屈原、李白、杜甫、李賀影響,有積極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有雄渾,謹嚴,深沉之風,也有使用點故太多,晦澀難懂的傾向。其詩還受齊梁詩風影響,又有綺麗穠纖的特點。由於特殊時代背景和個人的經歷,造成了李商隱詩作的思想內容和風格的多樣性。

  • 5 # 夢酣三天

    李商隱,唐朝最後一位詩中大家。稱之為大家的,必須在詩界有所開創,自成藩籬。論起來,可有大小李杜,王孟,白居易,王昌齡,八人而已,八人之中,也高低不一。

    李白,無須贅言,舉詩必太白,才情絕倫,肆意西東,可稱詩之天; 杜甫,工部大人以筆寫實,以史入詩,波瀾壯闊,細緻入微,可稱詩之地; 孟浩然開創田園詩派新疆土,啟迪了王維的後期詩作及唐後世的隱士詩風,抒發主觀情感,為詩之我。

    七絕聖手王昌齡,邊塞詩的開闢者和先驅,擅長五古七絕,詩可悲情哀怨,可高古矯健,是為詩之骨; 王維前期清新自然後期禪意幽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淺言深意,可稱詩之禪。

    詩到中唐,格局漸小,白居易復古新樂府,古為今聲,又向俚俗傳詩篇,將通俗做到極致,可謂詩之腹;杜郎俊賞,本是晚唐集大成者,詩、賦、古文、書法諸方面都是高手,卻僅有個風流詩人的頭銜,杜牧,詩之魂。

    李商隱,晚於杜牧十歲,工於情詩。如果說杜牧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那麼,李商隱只能算是炮灰。兩人的處境有些相似,都在牛李兩黨的夾縫裡生存,卻又有區別。杜牧是才情超絕,引得雙方矚目,各自交好,但黨爭一起,杜牧成了替罪羊,雙方都攻訐小杜,兩面擠壓,終不得志。

    而政治小白李商隱,是一頭霧水的鑽了進去。不怕站錯隊,就怕跟錯人。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幫助下中舉,令狐楚剛死,就李商隱做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因此,李商隱的行為就被很輕易地被解讀為對剛剛去世的老師和恩主的背叛,並且很快就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做了牛李黨爭的炮灰後,李商隱鬱不得志,加之出身不高,與家學淵源豪門鉅子杜牧的風流瀟灑不同,李商隱開始挖掘內心。詩人易引世界入我心,一花一葉總關情,景物是內心的反映,以我手寫我心,也是處於這個藩籬。而李商隱不同,他直接寫內心,向內挖潛,卻發現了一個煙波浩渺蒼茫詭譎的心的世界。

    李商隱的詩歌能在晚唐獨樹一幟,在於他心靈善感,一往情深,以對愛情的執著,開創了詩歌的新風格、新境界。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與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

    此外李商隱不善抗爭,在牛李黨爭之下,杜牧隱形於煙花青樓,而李商隱無處容身,只有隱化內心,將含蓄、朦朧的表現手法運用到了極致,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

    綜上,李商隱,可稱之為詩之心。

  • 6 # 亦有所思

    李商隱是一個下半身特別容易衝動的人,他是一個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的人,只要情之所至,決不收拾!

    所以每當事後,便痛苦莫名,斷腸百般!

    新唐書評李商隱,帶一個“詭”字,舊唐書評李商隱,也帶一個“詭”字!

    詩如其人,同樣很“詭”,可是這種“詭”在藝術上卻呈現出極大的生命力和美學法則,他將詩歌的隱晦之美,達到了巔峰,讓無數後人和少男少女為了傾倒。

    可詩歌的美好,卻掩蓋不住自身的強大缺陷!

    好色,衝動,糾纏,不忘,求全!

    所以,他的詩歌總是充滿著悔恨和憂傷,而這種悔恨和憂傷完全是自己的不檢點,不約束,不自愛所造成的。

    無論是懷孕的女道士,還是嫁做人歸的柳枝,或是自殺殉情的鸞鳳,他辜負了所有深愛的女人,他每愛上一個人,便會給這個人帶來災難或者痛苦。

    這種情感割之不去,像毒蛇一般每天噬咬著自己的靈魂,無奈之下,只好把他們都放進詩裡,可卻又不能明目張膽地訴說或慚愧,更不能指名道姓大肆渲染以敗壞她人的名節,所以不停地比喻,不停地借物,不停地糾纏。

    他只有這一種方法才可以將灰色的情感表達出來,所以他的詩裡有血,有淚,有恨,有悔,有悔,唯獨沒有Sunny!

    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管不住褲腰帶,沉迷於肉慾,然後昇華為情感,見一個愛一個的結果,竟然是失去所有,真真是天大的諷刺!

    所以,他一生只是做各種幕僚,並不稀奇!

    他在其它詩作詠物,詠懷,詠志,甚至在詩中比喻自己有大才,這個如今看來,不必相信,因為大凡詩人在詩中都是說自己有大才的,比如李白杜甫,說自己有才並不意味著有才。詩歌的創作才華也不等於當官的仕途藝術。

    所以,他一生孤苦,杜牧還能縱情於風月,而李義山卻孤寂到只能在孤館雨中哀傷自憐,偏偏還總是寄人籬下。

    他的詩,美絕人間!

    他的人,蠢絕人寰!

    他和其它詩人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區別,自尊高,架子大,脾氣臭,敏感,多疑,天真,幼稚,可是他自己還多了一樣,懦弱!沒有擔當的懦弱!

    除了後期的妻子王氏,他前面的所有女友的悲慘都源於自己的懦弱,沒有擔當的懦弱。這一點,任何詩人或許都比他強。或者是強在無情無義,或者是強在挺身而出,哪怕是陸游唐婉,也僅僅是因為孝道之下的無可奈何!

    李商隱,無法挽救任何一個人,所以自然無法挽救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通天的才氣將這些相思,悔恨,無奈,以美好的樣子寫進詩裡,在詩裡,把過錯交給命運,把謬誤交給際遇。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個控制不住自己慾望和情感的人,如何成就大事?

    所以,他只能是詩人,只好是詩人,也只配是詩人!

    正所謂

    當年意氣亂塵緣,錯裡錯將燼鄭箋。

    春雨落花終不許,唯吟錦瑟恨流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抑鬱症慢慢流行起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