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唯安180456055

    隨著物慾橫流的發展,實在太快了。網路如此好發達,人們的好奇心的失控;認為只有獨居是上上策。如果寂寞,聯絡個一夜情,或所謂的知心人也隨意,隨叫隨到,彼此都不負對方的責任…….那就獨居好吧。。。

  • 2 # 四川王蔚

    一屋一世界,一人一天下,我的世界我作主,我的天下我主宰,我的生活我安排,獨居越來越受到當下部分年輕人的喜愛,獨居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居家選擇。究竟原因,筆者認為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獨居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這一代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和她們都比較霸道專橫、佔有慾強且高傲自信,在校時合住或群居的無奈與痛苦既有老師的引導和調解,又可以在家裡得到宣洩和慰籍。出生社會後誰為誰委屈?誰又為誰受傷?大家猶如刺猾,與其住在一起互相傷害,不如分開住多點思念!分開住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可以隨心所欲生活,分開住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一覺睡到自然醒,於是大多數開始獨居了。獨居的人多了就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了!

    二、獨居是一個人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

    獨居既可鍛鍊自己的自控能力,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都得自己掂量,什麼可以吃、什麼儘量少吃都得自己約束自己;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工作與休息的分配、娛樂與社交的調節都得自己合理規劃、有效安排;還會摸索出自己與社會相處的最佳方式,與周圍鄰居如何相處才會愉快、與單位機構如何溝通才能事半功倍都得自己設身處地去實踐、去調整;同時更會磨練自己忍受孤獨的意志,只有能夠忍受孤獨寂寞,才有可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而冷靜面對榮譽鮮花、坦然面對困難挫折。

    現在的年輕人都心存高遠,在獨居中磨礪自己,在獨居中成長自己。

    三、獨居是一種不得已的情感選擇。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傳統,也是人類延續的基本條件,可是舉目一望,身邊結婚的人遠沒有不結婚的快樂,身邊離婚的數量與結婚的數量相差不大;抬頭一看,鐘意自己的又不是自己想嫁的人,自己想嫁的物件又早已名花有主,為此該"婚"的人大多昏了頭,該"嫁"的人大多心在愁。昏了頭的害怕結婚,又忍受不了父母的盤問和親人的關心,只有選擇獨居著享受生活;愁嫁的誓不將就,又受不了父母的嘮叨和朋友的安排,也只有選擇獨居著等待緣份。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不周不敬之外,望大家理解並海涵。在此祝願年輕朋友們心有所屬!情有所歸!居有所樂!

  • 3 # 且把雜談換酒錢

    7700萬獨居人口,大家都是怎麼過的?

    7700萬分之一的我,是這樣過的...

    1.關於過往

    曾經我也Sunny,曾經我也快樂,曾經我也對未來充滿憧憬,曾經我也認為世界充滿Sunny

    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有過一次奮不顧身的孤注一擲準備給美麗的姑娘一個好歸宿,可惜不幸的是我失敗了,賠個底兒掉,負債累累,翻身路還很長。所以,單起來了。段子說,一時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單著單著,就習慣了,似乎感覺還挺好。並非我對男歡女愛失去了興趣,只是逢場作戲的風塵女子是進不了我的心房的。我對愛情,依然有著高潔的追求,如果沒有遇到那個能走進我心裡的人,我一定不會把自己送出去。因為心裡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回憶,足以饗終年。餘生遇不到真愛的話,那就靠回憶終老吧。

    愛情如咖啡,苦澀與甘醇並存,歷久彌新。

    2.關於現在

    一人獨居,一人獨過,生意的話勉力維持,債務的話一點點消磨,人生,一點點度過吧。

    生計需要維持,因此即使生意再差,還是要努力一下。歸根結底,人總是要吃飯穿衣的,還是需要掙錢謀生。掙錢難,所以每天都很焦慮。更坑的是,前年掉進的大坑還沒爬出來,還欠著幾十萬的鉅債,每天接不完的催債電話。大家知道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喚的滋味嗎?我感覺我知道了。

    心態需要維持,怕哪天意志渙散了,人會廢掉。所以堅持給自己找點理由去奮鬥,給自己找點希望去維持。讀讀書,寫寫字,喝喝酒,排遣一下抑鬱。

    感情需要維持,愛情的話,目前以回憶過往點滴來維持;親情的話,儘量經常冒個泡,給家人打個電話發個訊息,起碼讓他們知道我還好好的。

    未來需要憧憬,其實現實雖然很難,但是離死還遠。其實有時候逼急了,乾脆就問自己一句:會不會死?不會死就繼續活著。想想也是,幾十萬而已,反正都已經扛了兩年了,大不了再扛兩年。再說,有手有腳的七尺男兒,還能餓死不成。沒死就加油活。

    心靈需要維持,我要每天看會兒書,我要時不時提筆寫幾段文字,我要每天出去鍛鍊一小時,我要經常去逛一下圖書館、博物館,我要不時地小酌一杯,神遊物外,我要時不時地回憶一下愛的酸甜。

    3.關於未來

    最想說的就是未來。獨居人口的未來,7700萬人口的未來。

    心理方面對於感情的渴望或者需求,一個人遇到苦難的時候連個傾訴的人都沒有,想哭的時候連個肩膀依靠都沒有。再說個現實點的,都成年人了,都有生理需求,想解決一下都困難。人非草木,面對孤獨和寂寞,即使再強大的心靈也會有脆弱的角落。

    再有父母的期望,親友的關懷(可能是關懷),時不時的問一句,什麼時候結婚啊,怎麼還不找物件啊,是準備當個老光棍/老姑娘嗎?

    五一放假的時候,我一同學我們倆聊了一會兒。他問我你準備單身到什麼時候,我說我可能會孤獨終老。他沉吟良久,說了句很朋友的話:在我看來,你那就是裝逼矯情...

    我覺得他說的很對,因為雖然嘴上說要孤獨終老,其實我連個成型的應對方案都沒有。

    7700萬人,不是每個都有房有車,不是每個都有一份可觀的收入,不是每個都有能力儲蓄夠養老的資產,也不是每個都有子侄後輩做養老送中的指望。所以,未來在哪裡?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房子不再是奢侈品,每個人都能透過自己努力擁有一方陋室遮風擋雨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生活不再那麼艱難,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實現衣食無憂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社會能變得寬容,不要用逛動物園的眼光看待大齡剩男剩女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醫療變得觸手可及,不要出現獨居人口死在出租屋裡直到被人發現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養老院成為社會標配,這獨居的七千萬人口可以在晚年的時候有個寄託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安樂死變得合法化,讓病魔纏身的孤獨老人可以體面地選擇死亡方式

    我希望,未來的日子,有個機構能處理後事,幫我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山大海大沙漠

    4.關於反思

    為什麼會出現獨居人口、不婚不愛者這種反常現象?

    是因為生存條件惡化還是因為思想進步?

    文明需要發展,民族需要延續,人口是最基本的戰略資源

    沒有人,談什麼發展延續。那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嘛。

    不婚不愛,是我們真的不需要嗎?

    不,是我婚不起,愛不起

    我努力掙取的財富,不足以安身立命,贍養父母,撫育妻兒

    我努力逢迎愛護,不足以打動姑娘/小夥

    我努力抓取愛情,發現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心靈慰藉

    當我拼盡全力尚不能給一個家庭幸福生活的時候,那麼就乾脆先不要組建家庭

    當我委曲求全經營一份愛情的卻發現不是靈魂伴侶的時候,那就乾脆不要開始愛情

    當我心懷的濟世為民的志向被現實打擊的支離破碎的時候,那就乾脆先過好自己

    也許有一天,我的靈魂伴侶出現了,我正好又有足夠的麵包來餵養,那一天就是我結束孤單的時候

    也許有一天,社會福利變得完善,我又正好有進養老院的錢,而且還沒有找到靈魂伴侶,那我一定會選擇孤獨終老

    孤獨跟寂寞,也許很多時候都是近義詞,但是7700萬選擇獨居/被迫選擇獨居的人,一定不全這麼認為。

    起碼,我自己,孤單,並不寂寞

    7700萬難兄難弟難姐難妹,願大家心理安寧,生活平靜

  • 4 # 瘋狂走地雞

    我的感覺:除開成本,大概是因為享受一個人的狂歡吧。

    工作壓力巨大,各種人情世故更是讓人頭疼;

    一張張笑臉的背後,你都分不清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

    可能今天稱兄道弟、相見恨晚的那個人,到了明天就形同陌路;

    不僅得討好老闆,還得討好同事,要去討好全世界,卻唯獨忘了討好自己;

    不想說話,也懶得聊天,不願意在那些無謂的社交裡被折磨致死。

    做一個合格的成年人真累,因為總是會被社會強加這樣那樣的要求。

    不愛與人打交道,不喜歡虛假的應酬,不願意去進行無營養的尬聊……不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都不行。

    因為是成年人,因為是在職場,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性子來,別人會說你情商低、能力不行、最後把你淘汰出局。

    所以即便心裡有千萬個不願意,還是隻能帶上虛假的面具,成為無數虛偽面孔中,平凡普通的一員。

    在這樣壓力重重的世界中,自己的房間,成了唯一一個可以卸下面具,放下偽裝,不用顧及別人感受的安全所。

  • 5 # 李安迪

    現在社會,老人獨居挺多的,這可能源於離異、伴侶去世,而子女有自己的生活,這是被動接受的。

    但作為年輕人選擇獨居,我覺得這是主動作為,可以讓自己早日獨立起來,面對工作和生活的一起。

    不過,獨居有時會讓人產生時間和空間的錯覺,變得不願與外人交流,時間的概念也變得模糊。

    因此,選擇獨居的年輕人一定要在獨居時保持自律。

    作為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深度研究近10年的行家,我來多聊兩句選擇獨居的年輕人應該如何保持自律吧。

    01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獨居的年輕人不能自律。

    從我的個人體會看:在沒結婚前,特別是沒女朋友前,我的狀態還真蠻不自律的。

    就拿工作日來說吧。

    那時候每天早晨9點上班,住的地方離辦公室也近,鬧鐘8點響,但我要賴床到8點半才起來,急急忙忙洗漱好走人。

    而前一天晚上,我通常要12點甚至1點睡,每天如此。

    造成這樣的狀態,跟自由支配時間多有很大關係。這反而和已婚特別是有小孩的成人生活有很大不同。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換到時間的話題,也是一樣,單身狗的時間自己說了算,自律的要求反而不高。

    已婚有小孩的人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但這種時間支配是有前提的,即存在明確的時間開始和結束時間。

    比如每週日早晨8點半到10點,我要接送孩子上課,中間這一個半小時就是自由支配時間。一般8點20左右把孩子送到補課地,我會到附近便利店買杯咖啡,然後走到最近的一家圖書館處理事情,直到9點55左右再去接孩子。

    所以,同樣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但年輕人和成年人完全不同,關鍵區別在是否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即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縱然都是自由支配,但成年人由於受到時間節點的限制,反而更加自律,珍惜難得的個人時光。

    獨居的年輕人難以自律,主要源於沒有明確的時間節點,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只要上班不遲到,哪有動力和能力來自律。

    02

    搞明白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思考如何解決年輕人獨居時的自律問題。

    我自認在年輕時唯一作對的事就是利用業餘時間在一所知名高校完成碩士學位,交了幾個好朋友,其他的收穫都是在有了家庭和小孩後迫於生活壓力才開始自律的。

    想想當年浪費了不少好時光。

    表面看自律受到時間節點的限制,其實從深層次看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獨居年輕人的業餘時間都能幹點啥。

    先以成年人為例。之所以自律,是由於不自律就影響生存和收入,時間管理不好就無法按時接送孩子,倍加珍惜在自律時間內努力提高自己。

    我最近在B站上關注一個vlog博主。她的影片簡單得有點枯燥,就是記錄了一年來每天的學習時光。因為婚後有小孩要照顧,又要備考CPA,於是她每天早晨3點半或4點準時起床學習3小時。這是她僅有的自律時間,但又是非常高效的自律時間。

    因此,作為獨居的年輕人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獨居期間幹什麼。

    關於獨居期間幹什麼,從大類看兩方面:工作和生活。

    03

    首先從工作上細分讓自己增值。

    工作上包括主業和副業。副業可以不著急,因為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副業能幹什麼,通常建立在個人的興趣愛好上。

    那麼主業就變成自律的核心目的。

    但要注意:把主業工作的事項作為獨居年輕人自律的目標不能等同於加班。

    今年有個網路流行詞叫996,我個人是舉雙手反對的。

    本質上,這是老闆蠱惑人心的伎倆。

    大部分老闆不會關注年輕人的成長和進步,他們的關注點在於員工能否付出工資數倍的價值,這無可厚非。

    但在員工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之前,只能靠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換取。

    而這不能產生累積效應,屬於短視行為。雖然老闆心裡明白,但從成本和收益看,這麼做是老闆最希望看到的。

    因此,獨居的年輕人在工作上自律必須以提高個人業務核心能力為重點,讓自己更加值錢,有足夠的價碼向老闆提出升職加薪的要求。

    04

    其次生活上分三塊:交朋友(包括找物件)、健身和培養興趣愛好。

    人真正成熟,需要工作和生活的歷練。廣交朋友、成家立業是很重要的人生大事,我個人認為結婚可以早些,但生孩子要晚些。

    鍛鍊身體是年輕人特別人容易忽略的事。我年輕時除了偶爾打球,並沒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至今身體不錯的基礎是在大學期間為了增強肺活量,每週一次固定的長跑,工作後反而不自律地放棄。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三十歲後我們會明顯感覺到體力的變化。

    至於培養興趣愛好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與自己不同的領域交到新朋友;二是從長遠看,將來能成就你的可能反而是興趣愛好。

    比如現在的網紅王左中右從小習得毛筆字,顧爺痴迷西方藝術,六神磊磊說金庸,以及混子曰的漫畫歷史才能。

    05

    有了方向後,就是如何具體操作。

    我現在的體會:目標不要太多,按照數字“3”的原則。即任何時候都不要超過3個重要和有價值的目標。

    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數字3是個有意思的數字,代表著平衡和穩定。

    時間管理專家戰隼的“100天行動計劃”就是在踐行1年只做3件最重要事的原則。

    既然要自律,那當然希望有效果。都說三十而立,努力把自己從單身獨居,變成有家有口的成功人士。

    可能有人會說:“我不準備結婚,我也不想生孩子。”

    沒關係,工作是你的,身體是你的,獨居沒有錯。但有了家庭和孩子,會讓我們更加成熟和懂得肩上的責任。

    2016年,英國放映了一部紀錄片叫《富哥哥,窮弟弟》。

    哥哥事業有成家境富裕,而弟弟一事無成生活窘迫,一對親生兄弟卻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為了消除三十年來兩兄弟之間的誤會,他們將住進對方家裡八天,互相體驗對方的生活。

    弟弟之所以窮困潦倒,正是源於與哥哥相反的人生態度——弟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毫無責任可言。哥哥從小獨立自主,處處擔當,終於創業成功。

    我曾說過:我們如何過一天,就會如何過一年,甚至過一輩子。

    計劃很重要,哪怕是有計劃地玩,也比沒計劃的玩更好玩。

    不自律的獨居生活是可怕的。自律,就是在有計劃、有步驟的範圍內得到更高質量的生活。不要貪多,一個個目的達成,感受成功的喜悅,才能有效地保持自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土地種棉花適合用哪種鉀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