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峰說史
-
2 # 影子創作者
其實照顧孩子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原因,父母為了照顧孩子,一夜可能會起來好幾次,有的時候甚至根本就無法休息。出生在官宦之家達官貴族,是王侯將相的,他們有的是錢,他們不想遭這個罪,所以他們就為自己的孩子找了奶孃。
其實在挑選辱罵的時候,也不是隨隨便便從民間找來有乳汁的女人,在挑選奶孃的時候非常的嚴格,尤其是為皇家挑選,這就好比是千里挑一,甚至達到了萬里挑一比我們現在考公務員還難。因為他不僅僅要看你的才學品行,他還要看你的外貌生辰八字,最重要的一點,她還要檢驗你的乳汁程度。這必須要經過層層的選拔,最終留下來的只能是一個才有可能留在皇室當奶媽。
對於奶媽這個職業是在明清朝的時候最為流行,歷史上最著名的奶媽就是萬貴妃。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時候,朱見深的奶媽,就是後來的萬貴妃。兩個人正是因為在一起時間久了,日久生情。由原來的母子變為了後來的夫妻,朱見深當了皇帝之後,更是把奶媽封為了貴妃,而且萬貴妃還是他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這種不倫之戀的產生,都是因為和奶媽在一起的時日多導致的。
當然了皇宮之中,為皇子聘請奶媽還有一種政治目的。那就是用奶媽的話,皇子和親生母親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近了。這樣一旦皇子日後繼承了皇位,就不會懼怕母親的權威,重用外戚派了。還有母親一般都有護犢的情節,生在皇室裡,皇子們要學很多規矩,要讀很多書。若是親生母親管理這些事的話,難免會產生溺愛的想法,這反倒對培養孩子不利,而交給奶媽就可以杜絕這一切。
地位
如果是大官或者皇宮裡的乳孃,那麼乳孃的地位更高!如果是在大官的家庭裡,乳孃除了給小寶寶餵奶,其他的事是一律不用做的。如果乳孃年紀大了,那麼就是老太太身邊的紅人(老太太是乳孃哺乳寶寶的媽媽),連家族裡的夫人或者其他少爺,都需要給乳孃一個面子。都要對乳孃客客氣氣的禮讓三分。
如果是在皇宮裡,乳孃哺乳的是皇子或者公主,那麼這個乳孃就不是普通的宮婢了,而是有宮級的官女子。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還是大臣,都要尊稱一聲:姑姑或嬤嬤。
結果
乳孃的地位相當於主人家孩子的半個娘,老了是不能打發賣了,或者驅趕出府的。乳孃是需要主人家贍養的,就算不養也需要給大筆銀子安頓好。不然就會落下不孝,不記哺乳之恩的名頭。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奶孃這個職業,是時代的產物。它對奶孃個人來說,自己賺到了一筆錢,對於王官貴族來說,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3 # 黑白歷史說
乳孃行業,古已有之。主要是受僱哺育主家的嬰兒。一般的民間大戶,大多都會選養乳孃,培育下一代。
早在《禮記》中已有相關記載“士夫之子有食母”。而皇宮中的乳孃則又有所不同。因為除了個人目的之外,還有政治目的。畢竟皇宮不是民間,這裡是權力中心,稍有不慎,就是禍國殃民。
但是乳孃的選用,絕不僅僅是政治目的,而有多重因素的考量。
一、環境因素民間大戶,乳孃流行,更有攀比之風。有乳孃的家庭,被視為地位富貴,媳婦嬌貴,孩子受寵。
如此一來,百姓家有乳孃,作為天下至尊的皇家,又怎麼可以沒有乳孃呢?不僅要有,還要優!
皇儲貴胄,鳳子龍孫,顯赫地位的彰顯必須體現在方方面面。乳孃從民間走入皇宮。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皇家顏面不容染指,更不能給民間非議的機會。而皇家乳孃的應運而生,又促進民間乳孃行業的發展,乳孃成為天下緊俏的職業。
二、個人因素皇家子嗣,母親嬌貴,孩兒高貴。都需要加倍照顧,小心看護。
許多嬪妃都是大家閨秀,自小嬌生慣養,身體嬌嫩,生產之後,氣血兩虧,身體虛弱,沒有足夠的精力與體力,來照顧孩子。畢竟懷中的孩子,都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不可疏忽。萬一有個不適當,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嬪妃個人身體需求,要有個身康體健,奶水充足,經驗豐富的來照料襁褓嬰兒。以保證未來的皇帝能夠平安健康。
這樣,嬪妃的身體也能得到快速的恢復,為下一次孕育,打好身體前提與時間前提。
三、政治因素後宮干政、外戚專權,一直都是皇家中央集權的兩大險關。為了把這種威脅扼殺在萌芽之中,就需要隔離皇子的母子關係,不能讓他們太親近。
乳母的出現,一箭雙鵰,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皇子自小在乳孃懷中長大,對親媽的感情必然受到削弱。皇子的將來繼位,對母親感情淡然如水,能夠專心皇權,不受母親掌控與干預,才能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
後果乳孃從民間到皇家,“一朝入選,終生富貴”。皇子繼位之後,都會厚待乳母。
漢武帝劉徹登基之後,冊封乳母郭氏為山陽君,綾羅綢緞,金銀珠寶,賞賜無數。郭氏入宮,只要看上眼的寶貝,漢武帝從不猶豫,立馬賞賜。
郭氏後來恃寵而驕,在民間公然搶劫,百官彈劾,要求治罪。後來漢武帝不忍心,只將其貶為庶民。
乳母郭氏,已然無視法度,藐視朝臣,算是行為不檢。還有甚者,乳母勾結內臣,禍國殃民。
明天啟皇帝朱由檢,寵信乳孃客氏。客氏與太監魏忠賢勾結,矇蔽聖聰,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把整個明朝都掏空了,明朝處於崩潰的邊緣。
結語隨著時間的流逝,乳孃這個封建社會等級制度衍生的行業,已經煙消雲散。而乳孃在皇宮之中,因為特殊的皇家外衣,讓乳孃極度接近權力中心。
乳孃的產生,是為了限制“後宮權力”,可卻產生了另一個弊端,乳孃仗勢欺人。這種危險,同樣不容小覷。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看一個人成色到底如何,將他放在權力中心,一切皆明瞭。
只是這樣做,代價可能是整個天下。
-
4 # 豫北老崔
透過一些藝術作品和歷史書籍我們應該都知道,在皇宮之中有乳孃這個職業的存在,一些帝王在稱為九五之尊以後對自己的乳孃都及其尊重,甚至給自己乳孃很多榮耀和特權。歷史上有也不乏乳孃成為了皇帝的妃子。但凡說道皇室我們自然而然的與政治目的聯絡在一起,那麼皇宮裡乳孃的誕生,是因為政治目的的考慮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代只有富貴之家才會有乳孃的存在,當時的人們為了彰顯富貴才讓家裡乳孃來哺育自己的子嗣。有的則是因為女子天生沒有奶水餵食自己的子嗣才選擇乳孃的幫助撫養子嗣,當然富貴人家一般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認為家裡的女子去餵食子嗣太過辛苦,讓乳孃餵食自己的子嗣可以讓家裡的女子更好的休息。
其次,既然古代擁有乳孃的家庭都是一些富貴人家,其自然是地位極高,身體也是嬌貴,對一些撫養子嗣的經驗也會有所欠缺,聘請乳孃可以更好的照顧和撫養自己的子嗣。皇室在古代是富貴權力為最高者,自然也是如此,況且古代妃子既然產下龍子,也勢必會受萬千寵愛與一身,作為帝王也不會讓自己寵愛的妃子起早貪黑的去撫養龍子。
再則,古代女子認為餵食孩子會影響自己的身材和容貌,富貴人家和皇室女眷都是把身材和容貌看的比較重要,為了維持自己的身體才聘請一些有著豐富育兒經驗的乳孃來幫助他們撫養子嗣。
除了以上之外,皇室有乳孃的存在政治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在歷史之中不乏出現一些後宮參政和外戚專權之事,大部分都是由於皇帝贏弱,後宮太過強勢和妃子與皇子關係過度親密導致。母子之間關係親密自然是好事,可在皇家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歷史之中的後宮參政和外戚專權都是讓王朝覆滅潛在的危險,古代帝王一般為了王朝社稷的穩定最終選擇讓皇子與妃子之間關係不在那麼親密,採用乳孃來哺育皇子。
古代皇室是為了皇子的安全也會選擇乳孃來哺育皇子,皇室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後宮爭寵更是一部宮斗大戲,這些妃子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甚至出現暗害皇子的事情。皇帝雖然在古代是權利第一人,也不能無時無刻的保護皇子的安全,相對來說讓乳孃哺育皇子可以讓皇子更加安全一些。
皇子健康與否關係著一個王朝的命運,用乳孃哺育皇子可以讓皇子更加健康的成長,有乳孃哺育皇子還能避免皇子因為其母妃的過於溺愛,養成一種任性的性格,對於皇子的成長都有莫大的好處。皇子畢竟有希望成為後世之君,性格決定皇子的能力,與自己母妃生活在一起,有可能因為其母妃的緣故成為一個平庸之人。
皇子一般在成年之後都會參與政事,倘若皇子一直與自己的母妃生活在一起,其母妃也會影響到皇子對待政事的態度,比如一個妃子因為爭寵遷怒於另一位妃子,勢必在皇子面前時常提起這位妃子的不是之處,皇子可能為了替母出頭做出可怕的事情,從而造成可怕的後果。
透過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皇宮裡乳孃的誕生,是有一部分原因為了政治目的的考慮,畢竟皇子關係著一個王朝的江山社稷,為了皇子自身的安全,為了王朝社稷的穩定,皇宮才出現乳孃這一職業。
-
5 # HuiNanHistory
乳孃這個職業,並不是只有古代的皇宮裡才有。一般的民間大戶,其實也會給家裡產子的媳婦準備乳孃,代替她們哺乳新生兒。
例如,在《禮記》中曾提到:“大夫之子有食母。” 可見先秦時期乳孃就存在了。
乳孃和政治一定是有關的嗎?
當然是不一定的。譬如北魏這種有“立子殺母”傳統的王朝,乳母是和政治掛鉤的。
按照北魏的祖宗家法,每當皇帝冊立太子時,都會賜死太子的生母。例如,“道武宣穆皇后劉氏,後生明元……後以舊法薨”,就是典型的悲劇。
相應地,乳母會替代孩子的生母,如果和太子感情好,還會因為哺育之功被冊封為保太后。
例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乳母惠太后竇氏,還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乳母昭太后常氏,這兩人後來都成為了皇太后。
但是,大部分的情況並不是這樣。
古代大戶人家和皇宮請乳孃的原因,是因為生母沒辦法親自照顧孩子。
首先,孩子要吃奶,需要充足的母乳量。
大戶人家的少奶奶、皇宮妃嬪,可能沒有足夠的乳量,這種情況當然要請乳孃。
其次,照顧孩子是體力活。
乳孃不只是要餵奶,還要照顧嬰兒的一切,這是非常累人的,當然不可能親力親為。
最後,親自哺乳耽誤繼續生孩子。
無論是皇宮還是大戶人家,都講究多子多福。如果讓生母照顧孩子,恐怕會被累死的,耽誤了繼續繁衍子孫。
總而言之,古代請乳孃是一種現實生活的需要,不要聯絡到政治。
-
6 # 歐洲軍武通訊
在古代倫理上皇后是皇子的親生母親。古代一些貴族人家的孩子除了親生母親外,他們還有自己的乳孃,這些貴族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乳孃哺乳長大的。
乳孃又稱乳母,從這一稱呼上,就可以看出古代對乳孃這一人物的尊重!所以,乳孃的地位一般都要高於下人,話語權僅次於主人。乳孃就是貴族人家孩子的半個娘,如果乳孃老了是不能驅趕出府的。乳孃是需要貴族人家贍養的,就算不養也需要給乳孃一大筆銀子安頓好。不然就會落下不孝,不記哺乳之恩的名聲。
古代還為乳孃這個職業設立了相關的管理部門。據史料記載,招聘乳孃是按照季度來分的,每一個季度需要招聘40名乳孃,這些乳孃也被稱為“坐季奶子”;而且每一個季度還會招80名候補乳孃,她們被稱為“點卯奶子。”乳孃一般只有一些貴族人家才會招聘。貴族人家的女子在家族的影響下,當她們生完還在之後覺得哺乳很辛苦,所以嬌生慣養的她們都會找一些乳孃。而且在王公貴族等家庭中存在著很多權力鬥爭。有的女子因為地位底下沒有資格哺乳自己生的孩子,還有的貴族女子怕影響自己的身材等導致失寵所以她們會自動放棄哺乳自己孩子的機會。由於種種原因,所以貴族女子在生完孩子後都會聘請很多乳孃。除了以上幾種原因之外,招聘乳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據《本草綱目》和《紅樓夢》記載:在中國古代,當時的古代人認為喝母乳還能夠起美容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人乳和藥進食是十分補人的,所以乳孃不僅要給孩子哺乳,還要給大人喝人乳。所以,由於各種原因,使得古代的乳孃在當時是十分的興盛!她們不光給小孩提供母乳,還成為了成人日常的消費性飲品之一。
-
7 # 濤說精彩歷史
1、皇宮乳孃的“誕生最初”,並不是政治考量;只是慢慢演化到防範外戚。2、此外,防範外戚,還要加上“送到其他后妃撫養”這關鍵的一條(如雍正帝“乳母”為謝氏,“養母”為佟佳氏,“生母”為烏雅氏)”。
一、乳孃的奇葩作用
古代沒奶粉,殺菌措施不像現代發達,沒奶水的大戶喝人奶,只能找乳孃。時至今日,仍然有乳孃這個職業,山西大同就有個乳孃村。
人們讀史有時會過度解讀,一看到乳母就想到防止外戚;其實,乳母第一作用是喂嬰兒。當然還其他奇葩作用,比如:
喂老人。
據《史記》記載,漢景帝的丞相張蒼為人奢侈,妻妾達百人之多,且只要懷孕生育過的就不再親近。
(張蒼)
更奇葩的一件事,是他在免去丞相職務之後,年歲太大,嘴裡又沒牙齒,只能靠吃人奶度日,讓一些女人當他的乳孃。
有沒有想到很猥瑣的畫面。
我們只能說,有些封建地主太可惡了,您老沒牙想喝奶,完全可以喝牛奶、羊奶;實在想喝人奶,也可以接到碗裡喝;最後卻選擇了一種貽笑大方的“老人喝奶”。
二、回到很有水平的題目,乳孃的誕生最初,其實就是給嬰兒餵奶,哪怕在皇宮
《禮記》曾提到:“大夫之子有食母。”意思是先秦大夫的孩子有乳孃。其實不難上推,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就會有乳孃:比如母親不幸死亡,孩子出生後只能喝其他人奶或動物奶。
而皇宮如果真為了政治考量,還要加上殘忍的一條,在生母、乳母之外,設立養母。(不考慮殺死母親的情況)
我們以著名的雍正帝舉例,他的生母“烏雅氏”,養母“佟佳氏”,乳母是“謝氏”。
這其中,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於1660年;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但可惜的是,雍正與他親生母親的關係最不好。他剛一出生就抱給了乳母謝氏+養母佟佳氏。而烏雅氏因為父親只是三品官,生雍正的時候地位不高,無法與兒子見面。在康熙的四位皇后中,烏雅氏也是地位最低的一位,還是被追封的。
(雍正生母 烏雅氏 德妃時期)
乳母謝氏,與雍正感情親近。這裡面有一段傳說,說雍正生下來後一直哭鬧不止,不思飲食,直到喝了謝氏的奶才停哭鬧。因此,雍正對謝氏非常好,他即位後封謝氏為“恭勤夫人”,並在大興建立了規格豪華的奶媽墓。
(北京大興的奶媽墓——恭勤夫人墓)
養母佟佳氏,與雍正感情最好。雍正除了為謝氏餵養,便和佟佳氏一同生活,一直到他十一歲左右佟佳氏病逝。佟佳氏也是對雍正細心呵護,一天一天教育他長大。雍正的養母佟佳氏是大族出身,後來被封為皇后,地位尊崇。
(雍正養母佟佳氏)
現在問題說清了,如果只是有乳母,還不能徹底防止外戚專政;所以才有了像雍正一樣“生母+乳母+養母”的情況;只是這樣容易讓兒子與親生母親生分,所謂“生母沒有養母親”。
《雍正王朝》的電視劇中,親生母親烏雅氏沒少與雍正做對;史書中,1722年,烏雅氏成為皇太后,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她執意不允。
回覆列表
乳孃的誕生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這種髒活累活皇后跟妃子是肯定不會做的!因為她們要恢復身材,所以不會自己哺乳孩子的,她們最大得責任是要服侍皇帝。這是最基本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自古以來皇帝去世之後,皇子登位,因為新皇年齡小而被母親掌權的事例也很多,並且有的母親的家庭背景也是非常的強大,所以有的時候,朝堂的實際權力是落在太后和太后的孃家手裡的,而皇帝為了防止這件事情發生,往往在自己去世前,有的皇帝也會賜死即將要當新皇的母親。
而這個時候,如果新皇和母親的感情很深的話,就難辦了,所以從小讓新皇跟在乳孃的身邊,也能淡化新皇和其親生母親的感情,這也就是所謂的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