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杏仁健康
-
2 # 我在草上飛啊
小明覺得得了癌症以後不做手術活的久。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會得癌症呢?還不是因為病人體質不好,身體抵抗力不好導致的,可是如果做手術就會更進一步的把病人的自我恢復能力和身體抵抗力降低,做手術雖然看上去是阻止癌症繼續惡化和擴散了,但是反而往往會讓病人更加的脆弱,本來不做手術的話,癌症腫瘤和身體機能保持平衡,就可以活上最後的幾個月或是幾年,可是一旦這個平衡被人為的手術打破了,反而會加速癌症的惡化。
進行手術之後,病人的臟器功能也不齊全了,可是又有很多的飲食禁忌,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身體無法得到能量供給,身體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也因為沒有能量無法自我修復,導致人體的抵抗力越來越差。
再說說手術之後的放化療,簡直是進一步摧殘人體免疫系統與食慾,再在癌症的精神壓力下,人體抵抗力走到盡頭,導致死亡,所以小明覺得,得了癌症以後還是不手術的好,至少活的久一點,去醫院化療簡直是找罪受。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癌症患者就是一位大叔,公司的高層人物,無奈得了癌症,可是他可以毅然決然的放棄手術,踏上了旅遊的路,他一輩子為了生活奔波,在死前決定做自己最想做的這件事,結果沒想到自己活了一年又一年,去醫院檢查驚喜的發現癌細胞消失了。
我覺得這件事更加說明了得癌症以後不做手術活的久,大家認為呢?
-
3 # 一節生薑張洪濤
這個問題屬於佛系問答,有點“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感覺。
既然是佛系問題,就需要佛系回答:做與不做,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活了很久,但是感覺還是很短,反之亦然。
之所以佛系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問得太泛泛,沒法具體答案。
比如說,如果是早期的癌症,手術是唯一能夠治癒的希望。我一個親戚,乳腺癌,發現得早,做了手術,快20年了,現在還是好好的;陳曉旭,林黛玉的演員,拒絕手術,結果不到一年就去世。
但是,如果到了癌症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擴散,做手術也切不乾淨,也就沒有必要做手術了,需要化療、靶向治療等其他辦法,透過血液迴圈到全身各處,殺手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的癌細胞。
所以,如果一個癌症患者想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手術,得去問自己的主治醫生。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正規的主治醫生會告訴一個最好、最理智的選擇。比如說,早期膽管癌肯定是最好能手術,但是不見得每個患者都適合下刀,所以必須就事論事。
如果只是在網上泛泛問一個這樣的問題,遇到有人隨便給一個做或者不做的答案,有可能就被誤導了!
-
4 # 頭號線上醫生
癌症做手術不一定好,癌症不做手術也不一定不好。
雖然手術是治療大部分癌症的第一選擇,但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也有病人手術後恢復不順利。雖然每個治療措施都有風險,但不可否認,手術的風險最大,是否手術,就看值得還是不值得了。
1、癌症的歷史悠久。
2、無菌術後外科手術歷史100餘年。
3、對於腫瘤的治療觀念改變:
從“單打獨鬥”到“多學科綜合治療”。
(1)單打獨鬥
對付腫瘤,剛開始的時候,能切就切,很好理解,任何治療都不如直接切除最簡單有效,所以,外科醫生的觀點就是:切!切!切!
當然了,本來可以手術的腫瘤病人,遇到內科醫生,可能建議去化療。遇到放射科醫生,可能建議去放射治療,等等。(2)多學科綜合治療(MDT)
隨著基礎醫學、影像學、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甚至基因治療的不斷進展,現在發現,外科手術、內科化療、放療的單打獨鬥是遠遠不夠的,有些腫瘤經過影像學評估,可能手術根本切不乾淨,那麼手術就失去了絕大多數意義,有些腫瘤即使可以手術,但風險非常大,甚至存在生命危險,這個時候,是否手術就值得商榷了。現在的最新觀點:腫瘤治療的多學科診治(MDT),以病人為中心,集百家之所長,怎麼做對病人有利,就怎麼處理,所以,並不是每個癌症都適合手術,有時候非手術治療效果出奇的好。
一、早期癌症:第一選擇肯定是外科手術。
這點毋庸置疑,甚至有可能治癒。
二、中期癌症:常常手術為主。
但手術水平不同,手術效果也不同,因此,如果有條件,儘量去大型綜合醫院,或是大型腫瘤專科醫院。
手術固然重要,但不手術,結果不一定差。這是某位專家級別的醫生對一個肝癌治療: 先介入治療,再手術,切除標本化驗,竟然腫瘤完全壞死了,介入效果出奇的好!!!
三、晚期腫瘤:手術還是別的治療方法,就看你的主治醫生的看法了。
腫瘤侵犯重要血管,如果切除腫瘤就要損傷重要血管,而一旦重要血管損傷,病人必死無疑,這種情況下,可以定為晚期腫瘤,但高水平的醫院,即使重要血管一併切除,還可以人工血管替換,對這樣的醫院來講,手術仍然可行,就看手術後的效果怎麼樣了。
遠處轉移或是腹腔廣泛轉移也認為是晚期,不過,有的時候遠處轉移病灶在手術前很難發現,就比如說我的一個胃癌病人,術中才發現肝臟轉移瘤,胃癌和肝臟轉移瘤一併切除,經過術後化療、射頻消融等處理,現在已經活了6年多了,奇蹟??!!(詳見我的悟空問答:胃癌能活多久?)
四、終末期癌症,病人已經全身虛弱、惡液質了,別說手術,光光躺在那裡都活不了多久了,醫生還能做什麼呢?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100多年前的醫學格言,到了今天仍然適用。也許很多人疑問:100多年過去了,醫學就沒啥進步?有進步,但對於癌症的治療,仍然沒有太多有效辦法。
早期癌症,醫生可以有機會幫助治癒;
中晚期癌症,醫生可以幫助但效果不盡人意;
終末期癌症,醫生能做的,也就只有安慰了。
我回答這個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大體瞭解下目前癌症治療的基本策略,新的治療方法仍在研究中。
-
5 # 菲利普醫生
提到癌症,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手術。
但是手術並非癌症的唯一治療手段,甚至於有些癌症不適合手術治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上很多東西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沒有包治百病的藥物或者治療方法。
那麼哪些癌症不適合手術治療呢?
首先是非實體腫瘤比如白血病這種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因為沒有成形的實體腫瘤,完全沒有什麼可以切的“肉”,癌細胞遍佈骨髓和全身的血液,甚至在晚期會侵入各種組織,比如大腦、睪丸等。對於這種惡性疾病,化療或者靶向治療才能夠控制病情。如果有合適的骨髓配型,接受骨髓移植甚至可以根治。前段時間熱映的《我不是藥神》,其中的藥物格列衛就是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靶向治療藥物。雖然不能從根源上治癒,但是隻要保持服藥就完全跟正常人一樣,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其次是發生多處轉移的癌症很多癌症的發展過程後期都會發生遠處轉移。比如乳腺癌容易出現肺、骨、肝和腦轉移;肝癌容易出現肺、骨和腎上腺轉移;前列腺癌容易出現骨轉移......
如果全身多處轉移,縱使你手術切掉了原發部位的腫瘤,全身多處的轉移灶也不可能切乾淨。最後只能是給一斤很虛弱的患者增加一次手術創傷,造成患者生存時間的進一步壓縮。所以如果發現了多處的轉移,一般不會選擇手術。除非原發部位的巨大腫瘤造成了更嚴重的併發症。更多時候是選擇全身化療或者靶向治療。如果原發灶和轉移灶體積比較大,位置又很明確的,可以透過伽馬刀、介入化療或者栓塞,甚至是重粒子加速器,對這些轉移病灶進行精確打擊。
(這是羅馬林達大學醫學中心的質子加速器:目前,已有超過17000位病人在這裡接受了質子治療)
所以當不幸罹患癌症,為了是否做手術而左顧右盼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應該根據癌症型別和具體的發展階段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手術也好,保守治療也好,都是治療的手段,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之分。
-
6 # 且蘭醫者
自從現代醫學建立以來,‘癌症’註定是一個永痕的話題。因為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無法攻克這一難題。
臨床上對於患癌症的病人,治療方式無非是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具體哪種治療方式有利於延長生存期?其實這個概念比較模糊。沒有一個統一的界線。相同的手術方式,老年人5年生存率是比較高的。反而年輕的癌症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後,1-2內死亡的就很多。這就與癌細胞,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轉移速度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時候手術只是姑息治療。比如說‘腸癌’伴有梗阻及遠處轉移。手術治療只是為了緩解病人的症狀。
本人在臨床工作中,遇見過一個特殊病例。一箇中年婦女,3年前已經確診為‘乳腺癌’,由於畏懼‘乳腺癌根治術’的手術方式,索性死馬當活馬醫,選擇回家服用當地草藥治療。至今仍然健在。作為一名醫生,不是鼓吹癌症保守治療,服用草藥就一定能延長生存期。這只是特殊病例。
臨床上患癌症後,透過手術或者保守治療方式,獲得的延長生存期資料,是長期大量病例經過科學統計的結果。但是並不能說明哪一種方式就是最好的,這要根據病情、患者的身體條件、癌症的性質等多種因素來選擇。
-
7 # 不哈韓的小韓我覺得可以用來借鑑。1.心態一定要擺正
拿到癌症或者腫瘤的確診報告後,不要著急難過和沮喪。
其實,癌症除了特別嚴重和擴散多處的,就只是一種慢性病。這話絕不是在安慰人,因為我們不能盲從和恐懼,從心態和行動上去積極面對,很多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也能10年甚至更久和癌症相處。
2.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是的,雖然你未必懂醫學。但是除了醫院的檢查報告外,去感受頭暈、嘔吐、頭痛、視覺模糊、咳嗽等症狀。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請個長假,沒事自己看看柳葉刀的論文。
做到這點,你至少不會給醫生添亂。也不會花冤枉錢。
3.慢下來辭掉工作。去環境很好的地方住下來。然後每天慢走、游泳等等,恢復體力,是提高免疫力以及和癌症抗爭的不二法門!
而且,只有體力上去了,才有可能捱過後面的化療、放療、手術!
4.只關注自己的吃喝拉撒睡是的,每一點都有自己的學文在。早睡早起,找最靠譜的醫生。
5.做好以上4點,手術也選擇穩妥度最高的手術去做。 -
8 # 重慶戴紀剛
得了癌症,有些適宜手術,有些不能手術。根據每個個體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更有利於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到目前為止,手術還是很多類癌症獲得痊癒的唯一方法,但一般也只能針對早期癌以及少部分中期或區域性晚期患者。對於晚期(四期)反而不合適。
那麼如何正確治療癌症?
現有的治療手段有手術、放療和化療,還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生物靶向治療和微創治療以及中醫中藥。手段眾多,那麼到底你一種方法適合治療具體的一種癌症呢?這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問題。其實真正正確的癌症治療方法是“腫瘤多學科診療團隊”的正確指導,也就是國外所提倡的MDT。
合適的,個體化的治療方式,才是最好的!
MDT首先要求進行分期,在明確患者分期後,再按照臨床治療指南,結合病人的個體情況制定治療計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傳統的腫瘤治療模式和MDT模式是不同的,傳統模式是在通常的腫瘤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患者因為某些臨床症狀或體證前往醫院就醫,首診醫生給與一定的檢查後擬診為腫瘤,專科醫生根據所在專科的需要,仍需申請一些診斷檢查,已明確是否有本專科(外科)治療的指徵。如果不具備外科治療指徵,就會被介紹看其他專科(如腫瘤放射治療或腫瘤內科)。如此反覆,直到找到適合患者治療的專科後,才能獲得治療方案並接受治療。此間還可能有因不同學科間的意見不一致,使得患者對治療的選擇無所適從。
而MDT模式是患者經首診醫生擬診為腫瘤後,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患者被推薦到相應的MDT專業組(如呼吸系統腫瘤組,乳腺腫瘤組,消化系統腫瘤組等)。
MDT根據分期檢查的要求進行分期檢查,在明確患者治療前分期後,按照臨床治療指南或臨床研究方案,結合病人的個體情況制定治療計劃。例如某患者,胃部不適,先行胃鏡檢查,若明確診斷胃癌。MDT的流程則為:主要召集手術科與化療科、放療科、病理科、消化內鏡科、介入科、影像科的醫生對患者的術前病期的綜合評估後做出臨床診斷,作出短期治療計劃和長期治療計劃。不宜手術的患者,先由腫瘤科醫生實施藥物治療,並制訂複查與評估計劃。等到腫瘤縮小、便於手術時,及時進行手術。進行新輔助化療,而後施行手術,術後再進行輔助化療,根據病情調整方案,定期隨訪。適合手術的患者,先由外科醫生實施手術治療,再根據病理學檢查結果決定後續的綜合治療方案,最終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維持生活質量的目的。
MDT的優點是縮短了診斷到治療的時間,選擇了最恰當的治療方法。MDT中不同專科的醫生能夠在同一時間看到全部的臨床診斷資料;經過多學科的會診和討論,根據大家共同接受的治療原則和臨床指南,做出適合具體病人的個體化最佳的治療方案;透過具體病例會診和討論,進一步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流,增進對不同學科的瞭解,使得對腫瘤學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保障最佳治療方案的實施,以獲得高水平的醫療質量和治療療效,有利於臨床研究和基礎科研的開展,加快知識更新和確保在本學科處於領先地位,同時有利於獲得更多的研究經費和資助,獲得疾病治療的最佳價效比。從而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方案。
現在歐美國家多數已經將腫瘤多學科診療MDT,作為患者治療的必經階段,也就是列為一項法律條文,任何一個醫療單位都必須按照MDT的要求執行,否則你就是違法。現在在國內絕大多數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重慶和廣州的各大醫院都已建立了完善的各個癌種的MDT團隊,對於廣大的癌症患者來說確實是福音。
-
9 # 阿卡醬醫生
手術或不手術,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超早期原位癌,沒有遠處轉移的。選擇手術治療無疑是最好的,切完以後就是治癒。比如甲狀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當然也有部分患者有嚴重的基礎疾病加上年齡也大,比如90歲合併房顫心衰,這樣可能也不適合做手術了。
還有中晚期出現轉移的癌症,比如其他地方的癌症轉移到肺部,骨骼,這時候手術並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可能要加上放療、化療。還有血液系統的腫瘤,比如白血病,根本無處手術啊!所以癌症的治療手段≠手術。
所以癌症患者首先要做的是,根據癌症的部位、性質、有否轉移、基礎疾病史等做一個綜合的判斷,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手段,達到儘量延長生命的最終目的。
生命無常,心態有常。得了癌症後,也不要氣餒、沮喪、抑鬱、奔潰,即使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積極向上,這對身體也是一個正向的調節,有利於延長生存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設計到癌症治療方法的選擇,選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該怎麼選擇呢?
癌症患者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病情來決定,比如對於早期癌症,西醫主要是採用手術治療的方法來切除,而對於中期和晚期癌症西醫則是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這個主要是採用放療和化療等等。
具體來說早期癌症,手術後會獲得比較長的生存期,而中晚期癌症非手術治療則很難有比較長的生存期。
早期癌症手術切除後,定期複查,預防復發,可以獲得5-20餘年的生存期不等,每個個體情況有別,而中晚期癌症,目前普遍認為生存期在3-6個月左右。
所以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長短不是由治療方法決定的,而是由疾病的分期決定的,治療方法只是一種選擇,分期更重要一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