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哲昭

    儒家文化裡崇尚宗族傳承,尊老愛幼,所謂教育好一個孩子,幸福三代人,大致也脫離不了這個,優秀的孩子,一孝敬父母,二愛護妻子,三照顧孩子。優秀的孩子,知道疼惜自己父母,對父母的辛勞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成年後能儘自己所能反哺父母。優秀的孩子,能辯證的看待原生家庭,從父母哪裡汲取優秀的傳承,剔除不好的,愛護妻子,知道怎麼與妻子攜手並肩經營好家庭。優秀的孩子,知道透過自己孝敬父母,愛護妻子的言行去影響下一代,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好示範。父母,夫妻,孩子,三代人都因你而感受到溫馨與愛護,這就是我理解的,請指正!

  • 2 # 戴月歸來

    教育好一個孩子,幸福三代人,這是教育孩子成功的最現實的答案。

    往大了講,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是社會的未來,往小的方面講,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在一個家庭中,祖輩父輩的成功,他將隨著時間的划動慢慢的遠去,只有孩子的成功才是這個家庭最大希望。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恰恰反映了孩子教育的失敗,讓家庭發展走上了末路。所以古代的人都特別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孟母三遷,徐母明珠投暗,岳母刺字這些家庭教育故事家喻戶曉。這些深懂教育之道的母親不但把兒子教育成才,也使自己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教育孩子的典範。今天,香港的霍氏家族破解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才使得霍氏家族的商業發展越來越廣闊,這才是現代版的教育孩子真正成功的範例。

    反之,餘華《活著》中的富貴,就因為他的不學無術,他的奢侈好賭,才讓他父親辛辛苦苦攢下的萬貫家產化為灰燼,最後讓他的老子活活的氣死在床上,這樣的事例在中國數不勝數。所以人們常說,置辦萬貫家產,不如教育出一個出成功的孩子。孩子成才,他會讓你的家庭從無變到有。孩子教育失敗,你就是有萬貫家產也會被他吃光敗盡,給家庭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煩惱。

    在今天,啃老族肆意橫行,讓許多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深淵,甚至給這些家庭帶來了滅頂之災。所以每個家庭都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教育他們尊老愛幼,敢於面對困難與挫折,以Sunny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的孩子教育成功,比你個人的事業發展輝煌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毫不誇張的說,對孩子的教育才是你終身的事業,孩子的教育成功才是你此生最值得誇耀的最大的成就!

  • 3 # 夢宇聽書

    有人告訴我們,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是年輕媽媽們之間的競爭;有人告訴我們,推動搖籃的手推動世界;有人告訴我們,母親是人類的源頭,源頭汙染了,一切都汙染了;有人告訴我們,一個女人找錯老公她一輩子就毀了,而一個男人找錯太太,那他家三代都給毀了;有人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科技不發達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而如果這個國家社會風氣不好,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這一切好像都是真的,都應驗了。關鍵是很多的家庭,孩子的狀態讓很多父母40歲後,生不如死!

    如果真的是那樣,隨著時代的變革,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中國,進入到全球時代的中國,父親母親們到底要如何變革呢?家庭教育模式到底要如何變革呢?作為父親母親,特別是作為主要教育者的母親,到底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什麼樣的教育思想?要建立什麼樣的全球思維體系,才能防患於未然呢?今天我來教你幾招——

    二戰時期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他的成長背景中有一個環節,是成就戴高樂的關鍵環節。

    當他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他的媽媽總是摸著他的頭頂說:你的出現是讓法國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法國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法國更偉大的!

    這句被不斷重複的話,在戴高樂將軍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句話提升了孩子的精氣神。而我們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呢:“快把作業做完!”“快把這個雞腿吃掉!”“你看你沒出息的樣子!”等等,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只有對父母的冷漠,對生活的厭倦,對未來的迷茫。不妨從今天開始,你也學著戴高樂的母親,常常摸著孩子的頭頂說:你的出現是讓我們家庭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我們家族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我們這個城市變得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中華民族變得更偉大的!你的出現是讓世界變得更偉大的!

    不斷地重複。不管孩子什麼反應,你都不斷重複,重複很多年,直到他長大。

    比爾·蓋茨小時候跟著媽媽去聽演講,回家的路上,小比爾輕輕地嘟噥了一句:“長大了我也要像他一樣。”意思是像那個演講的老總一樣。

    媽媽馬上蹲下來看著小比爾的眼睛說:“小彼爾,你剛才說什麼?”

    比爾重複了一遍:“我長大了要像演講的叔叔一樣棒!”

    媽媽說:“對,你長大了一定比他更棒。可是,我們想一想,叔叔跟你一樣大的時候在做什麼呢?”

    小比爾想了想說:“他什麼都懂,一定看很多書,媽媽,明天陪我去書店買書好嗎!”

    所以,比爾·蓋茨在8歲的時候就把全美國各種版本的百科全書都讀完了。這樣,才有他後來因為知識淵博,看事物、看時機具有獨到眼光,而正是因為有獨到的眼光,讓他成為世界首富。

    那一年,比爾·蓋茨決定從哈佛退學,他的媽媽只問了他一句:“你將要去做的事情比上哈佛更重要,更有意義,對嗎?如果是這樣,儘快去做。”

    媽媽甚至沒有問他到底要去幹什麼!這真讓我們這些家長們覺得不可思議,我們認為完成學業是至高無上的,而對孩子心中的夢想和未來嗤之以鼻。最後孩子們機械地讀書,但不知道讀書為了什麼?

    那天晚上,因為聽了激動人心的演講,又被媽媽親切地鼓勵,比爾·蓋茨睡不著,半夜起來,端坐桌前,拿起筆,寫下一行字:“我應為王”。多年後他才知道,當時紮根在他心裡的這四個字的力量。那天晚上的決心是,今生無論做什麼,都要成為某一行業的“王”。結果大家都知道,他做到了。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本書,是一個去美國留學的華人寫的。當時作者去了美國卻又不想在美國久呆,想轉去日本,所以就在美國報了一個學日語的補習班。

    他發現班上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華裔老太太,她也報名學日語,按我們的想法,一定是這個老太太無事可幹,報個老年大學消磨時間打發日子。就如我們城市裡的老年大學、老幹部活動中心,為老年人開設書法班、鋼琴班、畫畫班、戲曲班等等。沒曾想這個老太太學得特別認真,從不缺課,並總是帶著樂趣去學,漸漸地班上的年輕人都佩服她。每到考試,老太太總考第一名,後來班上的年輕人因為缺課多,常常向老太太借筆記抄筆記。

    最後作者說:我雖然不知道這位老太太是誰,但我相信,她一定是一位優秀的母親,她一定有一群非常棒的孩子。

    果然,幾年以後,這位留學生髮現,美國總統小布什任命的勞工部長趙小蘭,就是這位老太太一群優秀的孩子中的一個,她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女部長。這一切,證實了他當初的猜想——如果她有孩子,一定非常優秀。

    教育其實很簡單,在中國的文字中,“教”的含義是,“上所行,下所效”,你怎麼做,孩子看著學著你做。育的含義是“使之作善!”教育孩子心地善良,不怕吃虧。

    二十多年前,我剛做媽媽的時候,還沒有從事教育培訓,經常也對孩子講:你看你沒出息的樣子,看你這個樣子,以後媽媽給你個籃子討飯去算了!

    我們之所以這樣肆無忌彈、不動腦子、敢這樣瞎說,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些話給孩子留下什麼。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這些話將導致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孩子無價值感的表現是,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沒有上進心,得過且過,甚至有暴力傾向。

    正確的做法是,去感覺你說出的每一句話的能量,以及孩子聽了以後的心理反應。只有他快樂輕鬆才有好心情做事,有好心情才有幹勁,有好心情才有興致。

    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從今往後,只要你不希望在孩子身上發生的,都不要說出來。只要你希望孩子成就的,你就不斷重複地說。

    比如,你不希望他不聽話,你就千萬不能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比如,你不希望他丟三拉四,你就千萬不要說:“你怎麼這麼丟三拉四。”比如,你希望孩子越來越好,你就說:“孩子我發現你越來越棒了!”比如,你希望孩子關心別人,你去發現孩子的細節之處跟孩子說:“孩子我發現你越來越有愛心了!”比如,你希望兒子成為男子漢,你就說:“孩子我發現你越來越像男子漢了。”不是孩子做到了才說,而是經由你不斷地說,孩子越來越想做到,越來越能做到。

    我們都是偉大的母親,試試看!效果一定好!比你期待的更好!關鍵是沒看到結果時的堅持!堅持這樣做的話,40歲以後你就等著驕傲吧,你就等著享福吧!

  • 4 # 王淑俠

    教育好一個孩子幸福三代人生

    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我們想一想,把孩子教育好了,孩子按正確的人生軌道發展,將來一定有出息。孩子有出息了,不但孩子自己幸福,爸爸媽媽一定感到自己有成就,有面子,當然生活中就充滿了樂趣。物質生活和精神生話都是充實的,能不幸福嗎?再說教育好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品德好,有愛心,有出息,那一定會給他的下一代帶來好的影響。也就是說你的孩子的孩子一定優秀。這何止是幸福三代,那是幸福幾代人呢!

    例如:我家吧,父母從小教育我刻苦讀書,我出息了。我和同齡不好好讀書的人相比,我很幸福。我幸福了就有能力讓父母幸福,老媽臉上天天都是笑容。我的孩子也優秀。

    社會上例子太多了,我們都有目共暏,所以希望每個父母把教育孩子的事要看成最重要的事,把孩子教育好,你將成為幸福的人,子孫後代都受益。

  • 5 # 才瓜止僕

    其實,教育好一個孩子如其所望,那何止幸福三代人呢。

    從人類幾千年的記載和古今中外,這種例子還是很多可見的。只是近代從18世紀以來,全球各地域世事動盪頻繁,本來百世三代的自然和平年代續不上都無法能保障旺門興族,家世名門的維持均受到不太平影響,世界在風波里大浪淘沙波瀾無法保家。

    人們只能現身為國為首選,忠孝不能兩全。

    在近兩個世紀以來,尤其是18、19世紀之間,中華尤為大地戰亂頻發動蕩不止。亂世出英雄,個人的幸福都以以追求信仰為主,報效祖國為榮,放棄小家幸福換來祖國強大才是近代人類歷史的特徵。19世紀末後,華夏大地有了跨越半個世紀的和平年代,人們漸漸開始考慮旺盛名門以實現強大富國之夢。

    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只是上百年之後,人們多少生疏瞭如何增強家族的訓誡,望族對國家的強盛世界的和平局勢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動力和影響力,尚缺乏真摯。

    自從啟動了中華復興夢,人們真正寢思考慮這個問題的實質來。

    孔子世家

    如果想舉一些比較完整的例子來說明教育一個孩子的良好效果,那還得從歷史上相對太平的年代中舉出一些。我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家世。

    不說前面的,只說道孔子第75代嫡長孫孔祥楷——他是1938年生人,(1956~1961)畢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在新中國,他先後擔任多處要職,其中一個是孔廟南宗家廟管委會主任一職。延續了這麼長時間,雖然為聖人孔子其後裔深藏不漏,但也是可謂非孔子一人成就了儒家學說的延續,那是於個個不凡的時代,經歷了誰都繞不過去的時間和空間,令其思想輝煌了千年更長。

    據說,於2017年12月28日,有推薦孔祥楷加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的傳承人。

    曾國藩家訓

    曾國藩是清代人士。

    我們很容易從其家書千封了解他作為一位近代理學家和文學家,對家風家訓的重視程度。從多達1500餘封與父母長輩、先生摯友、夫人後輩的通訊中,我們更能發現,他的家族至少在四世空間裡度過了融融幸福世代的事實。

    曾國藩最為強調的持家教子,是責任重中之重於勤儉。他要後人努力治學;睦鄰友好;讀書明理等,主張貫通「勤、儉、謙」三個字於教子。

    在那個年代,他甚至主張不把財產留給子孫,以免門第太盛會出事端。

    劉墉育人

    從為知縣居官清廉的劉墉祖父,劉棨和劉墉其父劉統勳清廉正直、直諫統上頂為政四十餘載,直到劉墉本人三代家世,說明自幼家教良好的重要性。

    劉墉成長為相府名門世代為官,卻能謙恭黎庶,謹為百姓疾苦一生。他本人和時艱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在世間廣為流傳,得到縱然讚譽。

    劉墉的世代,就從其祖父劉棨起就大顯其家族教育的成功不平凡。

    劉棨博學多才,來自其父親劉必顯(1600~1692),也是清代初期官員為戶部廣西司員外郎。教子劉棨於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得舉薦曾任羌州知州。

    其典故運糧之法「使民赴府負糧,負一斗者給三升」廣為讚譽。

    尚有甚多佳傳。

  • 6 # 鈴蘭大人

    眾所周知孟母三遷的故事,發人深省。孟母為了給孩子良好環境的薰陶,舉家三遷。

    1、在孩子成長中,父母是內因,起主導作用,社會環境外因起決定作用。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係。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薰陶感染有很大關係。

    2、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來伴隨孩子的成長。

    在學校老師教孩子基礎文化知識。而孩子的人際關係、思維模式和生存能力都要靠家庭教育去養成,靠社會的檢驗。事實告訴我們,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孩子雖然學習好,但在其他方面卻有著讓人遺憾的缺陷。考上了名牌大學,生活卻不能自理,導致輟學、跳樓的悲劇。這樣的悲劇比比皆是,例如這兩天牽動了許許多多人的心,“人大商學女碩士失聯50小時後離世”24歲人民大學碩士畢業生王鈺敏,在11月19日晚在北京方莊失聯,家人全網尋人。哪知這一去,就不復返。有著淵博的知識卻找不到好工作,只因沒有好的職業操守,只會紙上談兵等等,這一系列問題不斷提醒我們,如何培養好教育好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好,不止只是學習好,而是面對挫折時,該如何面對,身為父母在孩子成長中也要學會挫折教育。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有些風雨還是讓孩子自己經歷。不要把孩子長期在你給他塑造的溫室裡成長,也要讓他經歷風霜,這樣才能茁壯的成長成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人生實苦,唯有自渡。家庭教育在當今的教育體系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3、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父母需要給孩子個人思維及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裡。但同時,也要教育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還有前段時間“雲南李心草溺亡”事件,也凸顯出父母在日常要教給孩子遇到事兒,如何處理,如何保命的法則。

    4、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隻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後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要老是指責孩子,孩子就是一面鏡子,如實的反應你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指望孩子自覺,那就是對孩子人生的不負責任。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就是年幼孩子“內驅力”的源頭。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懶,僅靠孩子的自覺性,就很容易失控。父母對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樹立起到積極作用。如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和知名歌唱家夢鴿之子李天一的輪姦刑事案件。孩子沒有教育好,也是父母一生的遺憾,其苦果只有自己默默吞下。

    我們一生中的教育體系有家庭教育、社會和學校教育。然而家庭教育伴隨我們一生,影響人的一生,也是對一個人成長成才至關重要。

    最近頻頻上熱搜的董卿,鏡頭前的董卿,身形苗條,氣質如蘭,談吐優雅,出口成章。董卿曾透露父母對他的教育十分嚴苛,才形成如今鏡頭前我們看到的這般從容優雅、富有智慧的董卿。在我們成長中,最初的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就是孩子最初的課堂。如董卿,父母把她教育的如此出色,無需再替她操心。董卿已經步入一個高層次的生活、精神層面,對下一代的教育也可以提供更好的環境及引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教育好孩子,幸福三代人生的經典案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心理學家說,一定要把孩子養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