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葦禕禕

    1.本質邏輯是風險分散,因為沒人能準確預測當下時點是高點還是低點,定投是解決上述問題最合理的方案,理解成機率問題會好解釋些。

    2.定投的另外一個前提時,你根本就不懂如何投資。一個不想花時間精力去學習如何投資的人,定投當然是最簡單的好方法。同理,對於會投資掌握投資精髓的人,怎麼可能會定投,畢竟好機會,非常好的機會,壞機會,非常壞的機會,會分析決策,必然是集中資源下注最好的機會

  • 2 # 遠溯博索觀經濟

    1,買低賣高的點位並不容易判斷。

    2,類似自動化交易,節約時間成本。

    3,定投可在波動中仍舊實現盈利,因為高低點都存在買入,可以形成有效平滑。

    4,強制儲蓄。

    以上,待補充!祝好!

  • 3 # 鑫財經

    若以結果論,如果你在基金或股票最低點,一次性大量投入,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當然更好,可問題是你真的會“如有神助”的找準這個點嗎?事實上,很難做到,相反的,如果在一個相對高點一次性投入,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遭遇虧損,而定投,則可以分散投資規避風險。

    什麼是定投?

    定投,一般是指基金定投,是指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也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和頻率(比如每季度某日、每月某日或者每週某日)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同一的開放式基金中(封閉基金不可以,因為很可能哪一期買不上),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工薪階層理財、家庭教育金儲備、積攢養老金等都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工具和理財方法。

    舉個例子,你選定一隻基金,1月5日投入1000元,基金淨值1元可以買1000份,2月5日投入1000元,基金淨值0.5元可以買2000份,每個月5日都投入1000元,固定日期固定金額,這就叫定投,當然實際上不用自己這麼麻煩的記哪一天投多少錢,在基金公司或者銀行開通基金定投業務,每月會從你的銀行卡自動扣款了。

    理論上,股票也可以定投,比如每月投10000元買一隻股票,但是股票與基金相比,股價一般都是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購買份額必須是100股的整數倍數而不像基金那樣可以是小數,所以股票沒有辦法像基金那樣固定金額投入,投入的金額也較大,基金定投每月100元即可,100股股票卻要遠遠大於這個價格,所以這是有基金定投業務,卻沒有股票定投業務的原因。

    舉個具體的例子,你每月定投10000,基金淨值1元,你能買10000份,基金下個月跌到0.5元,你能買20000份,第三個月跌到0.2元,你能買50000份。最終你投了30000元,獲得了80000份基金,成本僅為0.375元,那麼只要基金淨值回升超過0.375您就賺了,而如果在基金淨值1元時一次性投入30000元,只有基金淨值回升超過1元才能賺錢,差距相當大。

    而如果市場一直上漲,基金定投當然也會隨著賺錢,你可以這麼理解,如果基金價格上漲,基金定投幫你賺錢,如果基金價格下跌,基金定投會幫你買入更多基金份額拉低成本,當基金價格回升時更快更容易賺錢。

    我們都知道,市場漲漲跌跌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走勢,一次性投入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基金定投能分散甚至對抗這種風險,所以當你不確定未來的走勢覺得一次性投入風險較大時,定投是個更好的選擇。

    如何科學的進行基金定投

    一、正確選擇基金型別

    首先在具體的基金選擇上,應該選擇指數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的優勢是克服人性,不用主動擇時和挑選,據統計70%左右的基金經理跑不過指數型基金。另外如果你特別相信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而買了某個基金,即使該基金經理一直會保持非常優秀沒有過差錯,也會有兩個隱患,一個是該基金經理跳槽,另一個是內部調動去管理其他基金。而指數基金不會有這些擔憂。

    指數基金的挑選主要是看

    1、最好選大公司推出的指數基金。

    2、所選的指數型基金規模儘量大一些,規模越大面對鉅額贖回壓力的能力越強,建議指數型基金規模在20億以上,因為如果規模太小隻有一兩個億,如果有一兩千萬的鉅額贖回,基金貼合指數的能力都會有影響。

    3、看申購費率、贖回費率、管理費率、託管費率

    同樣的指數基金各家公司的費率可能不同,主要就體現這四個費率,可能各家差別會在0.5%—1%左右,別小瞧這1%左右的差距,複利常年累計也會讓你少賺不少錢的

    最後需要提醒,指數型基金可以配置兩到三隻,最好關聯性比較小即重疊度比較小的指數。比如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50等等。

    為什麼不建議買股票型基金呢,因為我們如果不選擇指數基金,一般是基於一個前提,就是認為自己選擇的基金或者說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能夠戰勝指數,股票型基金要求股票的配置比例不得低於80%,也就是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即使準確判斷出行情不好,也不能賣出大部分倉位。而混合型基金則靈活的多。

    混合型基金主要看

    1、近五年排名前100名的基金,再從裡面篩選出近三年、近兩年排名依然是前100名的基金。這就有點像看學習成績,好學生一般成績都是一直很好,不排除會有後起直追的黑馬,但是畢竟這種情況很少、而且穩定性也不好說。

    2、看基金公司的業績,長期業績好的大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相對能更強一些,基金的關注度高,流動性也會更高。

    3、看基金經理

    首先基金經理管理基金年限最好在8年以上,因為一方面如果從業時間太短、基金經理成績的長期穩定性評估比較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沒經歷過完整牛熊市,經驗可能比較欠缺。

    其次就是看基金經理歷史業績了,主要就是看該基金經理曾經管理的基金的長期業績如果,兩年以上的基金有幾隻?業績如何?分別是什麼主題基金等等。大部分的基金是否都排名前30%

    4、看申購費率、贖回費率、管理費率、託管費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指數型基金費率的比較是作為重要的挑選標準,但是作為混合型基金這個指標更多是一個輔助參考,因為你既然主動挑選了基金經理,也有可能會因為該基金經理非常優秀,能給客戶帶來超額回報的機率更大因此費率可能更高。

    最後需要提醒混合型基金也可以挑選不同的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經理,這樣既能分散基金公司研判方面出現重大失誤風險,也能分散基金經理的重大投資失誤導致的風險,此外也可以結合不同的行業進行配置。比如A基金公司的某優秀基金經理擅長醫藥主題,B基金公司的某優秀基金經理擅長科技類主題等等。再結合這個進行風險分散,理論上效果更佳。

    二、正確選擇定投日期

    如果是按周投,那每週四比較好,因為一般週四投比較好,因為週四無論是個股還是大盤表現都不是太好,正好是逢低介入的好時機,如果是按月投,可以考慮靠近月末,因為股指期貨結算日市場波動會比較大,再者大多數公司一般在月末發工資,可以保證扣款。

    總之,如果能選擇對合適的定投標的和定投日期,在市場出現波動時同樣的資金能擁有更多的投資份額,如果再能選擇合適的賣出時機,能獲取更大的收益,這樣一進一出,肯定能讓你的投資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當然,如果你如果堅定的相信市場會單邊上漲,不考慮市場波動風險,那麼一次性投入獲得的收益要比定投來的多,問題是你能保證買在最底部嗎?不能,就定投吧。

  • 4 # 財高八逗

    一次性投入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知道市場的最底部在哪裡,顯然誰也不知道這個大底在哪,知道的也不過是幸運猜中,否則誰不會在大底壓上所有身家!

    有的人說我不賺魚頭,我在底部區域買好了,可是這個底部區域都很大!就比如一個基金或者股票合理價位100元,那麼是不是90塊就可以買了?可是到了80呢?70呢?

    有人說那我等50再買,那如果跌到51到了最低點,那是不是完美踏空了呢?

    所以到了低估區域最好的方式是分批買入。

    分批買入也分兩種方式:

    定期定額和定期不定額。

    第一種好理解:就是每個月或者每週等等都可以,以固定金額買入基金。

    第二種方式是越跌買入的金額成比例增加。

    就比如前面的例子100元是合理價位。

    90元以下每個月投500

    80元以下每個月投1000

    70元以下每個月投2000

    ……

    當然比例還有檔位都可以自己去調整。

    還有不定期不定額,就是不同的價位不但金額不同,連投資頻率都變了,一般是越低價位投資頻率越高,因為出現歷史大底非常的難得,多投入當然是好的。

    分批投資是一個好方法,但是無論什麼好方法都要嚴守紀律,然後想好最壞的情況的應對措施,耐住寂寞,最後時間會給你回報!

  • 5 # 睿思天下

    朋友們好!

    一次性投入也挺好,定投也不錯,關鍵是要選好投資產品。如果選到一個很爛的股票或基金,那麼無論你定投也好,一次性投入也罷,基本上都是虧損。下面來分析一下。

    定投和一次性投入的區別

    定投和一次性投入都是一個投資方法,實際上本身沒有對錯之分。

    支援定投的人說,你不可能買到最低點的,因此,定投是最合理的。但是實際上定投隱含的假設條件是投資品都是上下波動的,如果採取定投可以平攤成本,儘可能低的壓低自己的投資成本。但是如果你趕上一個牛股,不回頭直線上揚,那麼你不就是少賺很多。還有,如果你趕上一個大熊股,直線從300元跌到幾塊錢,那麼你定投不也是輸的很慘。因此,定投只是一種操作方法而已,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一次性投入,也是一種投資方法,個人感覺也很不錯。如果是堅持價值投資的選股策略,堅持長期持有,筆者感覺一次性投入更加省心,而且心裡很坦然,也會感覺這個方法是相當不錯的方法。

    個人感覺,定投和一次性投入都是一種投資方法,沒法說哪個更好,哪個更對。投資的最關鍵的事情是找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和關鍵。

    選好投資產品才是關鍵

    在投資過程中,最關鍵的事情是要找到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如果你找到了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無論你採取定投,還是採取一次性投入,可能只是收益率有一些小小的差距,但是你都是會盈利的。

    比如你在茅臺上市的時候就開始一次性買入茅臺,長期持有到現在,已經翻了150多倍了。如果你在茅臺上市的時候就投入10萬元,現在妥妥的價值1500多萬了。即使你是定投,也能夠翻很多倍。

    但是如果你是高價買入的暴風科技,那麼最高價327元,現在價格4元左右,可以說無論你一次性投入也好,定投也罷,估計都難逃脫鉅額虧損的結局。

    因此,可以看出來,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只是一個操作方法,可以說各有好處。而在投資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具有投資價值的產品,只有你找到了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產品,那麼才能夠讓你獲利。

    綜上所述,定投和一次性投入都只是一個操作方法。而進行投資最關鍵的事情是選好投資產品,一定要選擇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這樣才能夠讓你盈利。

    感謝閱讀!

  • 6 # 凱恩斯

    定投的前提是承認市場的有效性。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如今的價格裡面已經包含了所有的預期,所以你買入賣出的行為,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股票的價值。比如說,暴風集團一上市36個漲停,你覺得這個股票有沒有因為其36個漲停而變得更有價值?實際上其價值還是在個比較基礎的水平線上。

    有效性理論認為價格隨機遊走和不可預測,並且價格如小狗一樣圍繞主人價值運動。也就是說,股價短期可能在實際價值之上,但是長期來看,其也可能跌入實際價值之下。但是有個問題,也就是股票的實際價值很難估測,那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比如精算師都不一定精確。但是介於其上下波動的可能性,將企業投資時間分散,可以獲得最接近於投資目標實際價值的成本。

    定投的核心是成本,一個是買入成本,一個是持有成本。所以在歐美,定投的目標很多時候是指數基金,比如標普指數的表現就一直不錯。由於標普500指數定期調整,而美國股市又有退市制度保證優勝劣汰。那麼對於市場來說,市值大的企業是好的企業,有價值的企業。因為美股是有效市場,價格反應了所有資訊,也接近於企業價值。所以當選擇標普500的時候,利用定投只是為了規避股價的隨機遊走。也就是,價格有可能在價值之上,也可能在價值之下,但是市場的有效性最終使得長期來看,資產的平均價格接近於難以量化估測的實際價值。

    好了,更加直白的說法,可能更好理解。我們將利用歷史看未來的方法叫做“後視鏡投資”。我們可否透過觀察後視鏡來了解前方的路況,這當然不可能。我們應該是看預期的,但是未來,你又有幾分把握?實際上也沒有把握。所以長期投資者要做的,就是了解一個基本的經濟定理,就是經濟是有周期的,你雖然不知道週期的長度,但是你知道有低估,必有高峰,而且長期來看,經濟一定是向上發展的。

    所以,如果長期看市場一定向上,如果短期看週期必然物極必反,我們用時間來分散買入便十分有意義。實際上定投支撐了大部分的國際散戶投資。成熟市場的散戶都以定投方式實現人生規劃。諸如美國的401K。諸如大部分分期繳納的人壽保險。

  • 7 # 用心說交易

    一般說定投,我們都理解為基金等交易產品,我們這裡就以基金為例來作一個講解,定投和和一次性投入的區別吧,其實沒有一個非要定投的說法!

    首先講到兩者的區別,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說起吧。

    1.資金的規劃不同

    資金規劃其實也是區分定投和一次性投資的最直觀區別所在。要知道,我們當中大多數的理財人基本都是屬於工薪階層或中小白領,而做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的資金量一般都是不小的一筆數目,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門檻較高,這個時候定投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積小錢成大錢,不斷的堅持下就會擁有一筆非常不錯的投資金額,同時這個過程也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擾。對於小錢的定義:每個月結餘的閒錢可以成為定投的部分,工資的其餘規劃可以作為一部分,長期的趟銀行用不上的錢也可以作為一種規劃。

    2.投資的目標不同

    不同的資金做不同的事情,這是我們理財當中的基本常識,同樣是10萬的投資金額,定投和一次性買賣的理財目標當然也是有所不同的,定投更適用於長期,可以理解為一種長期的財務規劃,對於當前的人們來說就好比以後的養老、子女長大後的教育金費等。曾經看過一個賣保險的發過一條朋友圈很有道理,“一份為了孩子,讓孩子將來能夠一路深造;一份為了自己,以後老了還有陪老伴夕陽西下的機會。”而對於一次性投資就比較簡單粗暴了,儘可能不虧或則少虧的前提下,快進快出,利用中間的波動來賺取差價的投機行為。

    3.投資的紀律不同

    要想能夠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那麼投資紀律就會顯得格外的重要了。相比之下,一次性投資需要的是擇時,同時要控制好自己的風險,也就是一個止損的問題;而對於定投而言,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堅持,在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你的每一筆錢都是你的閒錢,資金量也並不大,什麼位置買對你來說並不那麼重要,短期的虧損對你也無關痛癢,因為你是長期不斷的在買入,有更低的價格對於你而言,反而還是一個好事情。其實很多說定投沒有賺到錢的朋友們,大多都是輸給了堅持,因為他們在熊市裡看著自己賬戶每天的虧損,受不了內心的折磨,從而選擇了終止定投,最終並沒能等待曙光初現,虧損離場罷了!

  • 8 # 馭龍階段分析法

    不管你定投還是一次性,

    剛接觸股市,虧錢的機率是90,要想持續賺錢你必須透過大量實踐以及大量虧錢的經歷,時間跨度大概15~20年才能做到!

    至於定投還是一次性,關鍵看你的資金量,如果你是一百萬以下,沒必要分開來,突破股票底部買入,設好止損,在接近頂部賣出平倉!(前提你能做得到)

  • 9 # 華夏基金

    最近市場又進入震盪節奏,相比勞心費神的短期操作,作為“懶人投資神器”的基金定投又成為大家的“心頭好”。很多專家也建議,如果擔心未來市場調整,可以透過分批加倉或定投的方式來降低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體》中最後宇宙有沒有因為那條魚而重啟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