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進行親子之間智慧溝通?
7
回覆列表
  • 1 # 勻木教育

    親子溝通,考驗著大人的溝通技巧,但很多父母並沒有經過系統的溝通培訓。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教材級的溝通書---《溝通的藝術》,雖然不是專門的親子溝通書籍,但是其中所講的溝通技巧,是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以及親子溝通中都會遇到的。

    下面,是我寫的《溝通的藝術》一書的書評: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不管網際網路時代提供了多少溝通的便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是遙遙相望,而非“搭橋相連”,甚至因為溝通的便利,反而造成了更多的誤會與矛盾。每個人實際上還是一座孤島。

    我記得有一次寫了一個改革方案,順手就用QQ發給了領導,發出去後心裡忐忑不安,不知道領導會有什麼看法,但是轉念一想,這也說明我對工作認真,有進取心嘛。最後結果出來了:領導沒有迴應,沒有看法,領導壓根不理這茬!

    很顯然,領導對方案不認可,對這種溝通方式不認可,對我的上進心也不認可,所以才有這“泥牛入海”的情形,所以,溝通,不會因為便利而變得更加順暢,相反,如果不懂如何溝通,便利只能給自己惹來更多麻煩。

    那麼,學習一下溝通技巧吧!隨便一找,就發現關於溝通的書籍和課程滿天飛,好像人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這些道理又好像沒用,相關知識或者艱深難懂,或者過於繁瑣片面,總之,是學不下去,我對此類書的這種印象保持了很久,直到遇見《溝通的藝術》這本書。

    《溝通的藝術》的副標題是“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慣了吹牛的書籍宣傳標語,所以,一開始我對這句話不以為然:溝通就是溝通嘛,怎麼會扯到心理學上了?再一看書像一塊磚一樣的厚度,心裡就蹦出兩個字“說教”,不會又是教訓人的一本書吧?

    但是,真正閱讀這本書後,發現“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這句話真不是吹牛,也並非宣傳語,而是真正的溝通方法。你是否把說話不講情面當成耿直?你是否把說話含蓄委婉當成修養?你是否把合作不順利的原因歸結為對方合作意識差,而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溝通問題?這些情況與“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都有直接關係。

    《溝通的藝術》從內容方面來看,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個方面,分析了日常溝通中問題的本質,並透過詳細的案例和專業的分析,教我們如何透過掌握溝通技巧,來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溝通問題,而且,新版本新增了超過50部熱門美劇、電影和真人秀的分析,更讓我們能直接體驗溝通技巧帶來的巨大能量。

    《溝通的藝術》的作者有兩位,一位是羅納德•B•阿德勒(Ronald B. Adler),是溝通實踐專家,另一位是拉塞爾•F•普羅科特(Russell F. Proctor),是北肯塔基大學教授,當初,兩人就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出版專著,他們專業而豐富的經歷,讓《溝通的藝術》閱讀起來更加有趣而易於應用。

    我們平時有反覆介紹一件事情的習慣:對方越是聽不懂,我們就越是做介紹,結果往往是雙方都不耐煩,不歡而散。對於這種情形,《溝通的藝術》中明確指出,“溝通得越多不見得溝通的越好”這種沒有進展、沒有效果的溝通,本質是消極溝通,而“消極的溝通越多,帶來的消極結果也只會更多”,這也屬於沒有“看出人外”,缺乏對溝通技巧的重視,一味地表達自己,當然很難達到溝通的目的。

    溝通雖然是雙方的活動,但是起始基礎是自己,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自我概念是什麼樣的,決定了溝通的基調。很多人都有自己失敗經歷,這些經歷會影響自我概念,比如,失戀的人不再相信愛情,比賽失敗的人害怕再次挑戰等,這些的消極自我概念會加強個人的“孤島”效應,直接影響溝通效果。

    一些孩子在小時候有過被老師評價為“笨”的經歷,雖然那時候老師並非有意,也許只是一種激勵手段,但是,卻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消極的自我概念,降低自尊和自信,這類情況也是很多人溝通能力有問題的根源,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重塑自我概念,《溝通的藝術》裡有詳細的解決方法,這裡就不在贅述了。

    我們知道夫妻之間有“七年之癢”的說法,一般是指人們婚姻到了第七年,可能會因婚姻生活的平淡規律,感到無聊乏味,容易發生婚姻危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夫妻的溝通出了問題。

    比如,老公連續幾天心情不好,妻子會怎麼說?問問老公不高興原因的,就算不錯了,有的妻子會因為工作勞累,回家還要面對老公的大長臉,不滿情緒逐漸堆積,最終,並應該的關心變成了抱怨:我每天累成狗,你擺張臭臉給誰看?老公心情本來就不好,一場“火併”在所難免。

    那面對日常這樣的情況怎麼溝通才會消除“危機”呢?《溝通的藝術》給出了“知覺檢核”的方法,具體說就是,首先,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其次,列出關於此行為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再次,請求對方對此行為詮釋作澄清。

    我們了看看這個方法應用在上面案例中的情形:

    妻子說:

    老公我感覺你這幾天情緒並不高,臉上沒什麼笑容(描述行為);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第一種詮釋);

    還是有工作上或人際關係上的事讓你心煩(第二種詮釋);

    到底是因為什麼?(請求澄清)。

    按照這個“知覺檢核”的程式走下來,我想,老公的就會感受到妻子的關懷,願意跟妻子溝通他的具體問題了,“危機”也就成了兩人增加情感的機會。

    但是,很多人遇到問題時,總是讓情緒左右自己,比如上面案例中妻子原來面對心情不好的老公,第一反應是煩惱,並作出抱怨,老公也很快接收到妻子的情緒,並作出了針鋒相對的情緒反應,矛盾就逐漸升級了,其實,兩人就是讓情緒控制了自己,導致後面的溝通無法正常進行。

    要解決情緒影響溝通的問題,我們就需要弄明白情緒是什麼?《溝通的藝術》對情緒做了總結:“情緒不僅僅包括生理的反應,還包括人們的非口語反應(如臉紅、皺眉等)、認知的解釋(認為你的心跳加速是因為激動還是害怕)、口語的表達。”案例中妻子的情緒反應是一種正常反應,但是,卻透過抱怨表達情緒,就讓老公產生誤會了,而且也讓溝通無法有效進行。

    但是,如果妻子換一種情緒表達:老公你怎麼了?我工作已經很累了,你這樣的情緒,也讓我很難受,能不能告訴我什麼事情讓你這麼不高興?老公會意識到自己影響到了妻子,妻子在關心自己,自己應該和妻子好好溝通一下,這樣,溝通就能順暢地進行了,兩夫妻也就避免了矛盾升級。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和別人打交道,溝通,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工具,很多時候,我們與親人感情更加濃厚,和戀人、朋友感情更加牢固,工作上更加順暢,都得益於良好的溝通,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正確使用這個工具的方法,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盡的煩惱,其實,是缺乏對自己來一次系統的溝通培訓,《溝通的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就起到了這個作用,它可以擔起溝通培訓的實用教材的責任。

  • 2 # 門童朱儁苗

    親子的溝通,要明白什麼是溝通,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世界,這個世界是有一個叫做主體性的東西,就像國與國之間的地盤一樣不容侵犯的,很多人就是侵犯了別人的主權,當侵犯到別人的主權的時候,孩子就會反抗來維護自己的主體性,一個智慧的家長,不會透過粗暴的干涉來操控孩子,而會透過很多問題來向孩子發問,讓孩子自主的選擇屬於她自己最好的結果,因為一般的發問是比較中立的,

  • 3 # 職場爸媽育兒手冊

    一般家長與孩子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有三種: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而這三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與後遺症,家長們需要好好了解與避免。

    指責型

    指責型父母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即使被證明犯錯也很難讓他們承認,甚至還要用各種理由來矮化對方、為自己辯解。

    指責型父母只會發現孩子的錯誤,並不斷地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覺得是自己對不起父母。

    指責型的父母經常使用的語言是:

    “你怎麼那麼笨呀?”

    “你是怎麼搞的,連這都不懂!”

    “我不是已經跟你講過了嗎?你要我講幾遍?”

    “再不用心點,看我怎麼修理你!”

    “你是要把我氣死你才甘心嗎?”

    甚至連“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都說得出口。

    指責型父母的情緒通常是憤怒的、冷漠的、不滿的、束縛的、猜疑的。通常他們很不容易快樂,孩子一點點小事都可能讓指責型父母勃然大怒。

    指責型父母的行為通常是否定的、批評的、挑剔的、攻擊的、打罵的、敵視的。

    因此孩子通常會對指責型父母採取逃避、表面配合、敷衍、說謊等行為,特別是孩子認為自己的表現無法讓父母滿意時,就會用這些行為來爭取一時的安全感,以避免受到父母的指責。

    指責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對他人說的話都是以“不同意”為基本模型,也就是用“否定別人”來撐起自己,處處質問責難他人,身體語言也會不由自主地擺出攻擊、責罵、批判的架勢,而其實他們的內心卻總是存在著不安全感、寂寞與無成就感。

    臺灣著名導演吳念真,曾以自己的父親為指令碼拍了一部名為《多桑》的電影,深刻詮釋了指責型父母的心態與行為。吳導演的爸爸是礦工,雖然是入贅的人,但是家裡的經濟靠他撐起,所以對待妻子、孩子總是盛氣凌人。

    礦工的家庭很辛苦,吳媽媽省吃儉用就為了養育孩子長大。而每次吳爸爸從礦井休假回到家,吳媽媽總是得把握機會跟吳爸爸要錢,否則等吳爸爸回礦井又要好幾天才能回來。

    只是吳爸爸很厭煩吳媽媽看到他就要錢的行為,這種厭煩的情緒不斷積蓄,逐漸發展成強烈的指責與批判。

    吳導演說他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每次跟爸爸要錢,都得采取很卑微的態度,先是把頭低下來,眼睛往上看著吳爸爸,語氣溫柔怯懦地說:“拿錢,家裡沒錢了。”

    接著就看到吳爸爸瞪大眼睛,很兇地看著吳媽媽說:“拿錢!一天到晚就知道拿錢,上次回來才拿了,這次又要拿,我又沒賺多少錢,一天到晚要錢,沒錢啦!”然後轉身就走了。到了晚些時候,他會從口袋掏出些錢拿給吳媽媽,依然是用很兇狠不耐煩的口吻說:“拿去!拿去!以後不要再拿了!”

    吳爸爸強勢的態度與表達方式讓孩子個個對他敬而遠之,加上吳爸爸長時間在礦井工作,回家的時間不多,因此跟孩子之間就形成了一種莫名的隔閡與距離,孩子不跟他說話,怕接近他。

    30 年的歲月就在無聲無息中飛速地過去了,孩子也都長大成人出外成家立業了,吳爸爸也早就從沒落的臺灣煤礦業退休許久。吳導演回顧說:打從吳爸爸退休回到家,加上孩子都能賺錢拿回家,吳爸爸長期被採礦摧殘的老邁身軀就不再有絕對的權威了。

    吳導演說,他們這些孩子每次回到家,總是把錢拿給母親,而他們竟然發現,30 年後家裡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變成了吳爸爸用卑微客氣的方式跟吳媽媽要錢,而吳媽媽一反年輕時的態度,反倒像極了吳爸爸年輕時的氣焰,提高音量對吳爸爸說:“拿錢!一天到晚就知道拿錢,上次才拿了,這次又要拿,我又沒有賺錢,一天到晚要錢,沒錢啦!”然後轉身就走了。

    到了晚些時候,吳媽媽會從皮包裡掏出些錢拿給吳爸爸,然後用兇狠不耐煩的口吻說:“拿去!拿去!以後不要再拿了!”這種變化讓他們這些孩子驚覺,真是 30 年風水輪流轉。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指責型的父母,請一定要提醒自己,指責型的方式在孩子還小時可能是見效最快的方式,但是孩子常常不是心甘情願地配合,只是迫於你的威懾而不得不順從。

    而一旦孩子的承受力到了極限,孩子就會逃避、說謊,甚至跟你對著幹。

    等到孩子不願再屈服,受傷的親子關係就很難被修復,有些孩子甚至一輩子跟父母沒話講,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這幾乎都是父母指責型的溝通方式造成的。

    討好型

    討好型父母將自己的地位放到最低,一切以孩子為重,甚至還會在行為中表現出懦弱、遲疑、自我貶抑,講通俗一點就是讓孩子爬到自己頭上去了。

    討好型的父母經常出現的語言是:“只要你開心就好了”“都是我一個人的錯,害你吃不少苦,真是對不起”“你不必做了,我來處理就好”“沒關係”“我就是為了你的幸福快樂而努力工作的”。

    討好型父母的情緒常是內疚的、自貶的、依賴的、無助的、擔心的、焦慮的。

    討好型父母的行為常是敏感的、乞求的、順從的、神經質的、取悅他人的。

    討好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常常是兩極化的:一種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要大家都順著他(她);另一種發現外面的世界不一樣,當別人不吃家裡那一套、自己不斷受挫後,演變成對自我的矮化,對人說的話常常會是“同意”,身體語言常擺出一副討好的姿態,內心深處卻想著“沒有人喜歡我”“我是沒有價值的”,總是表現出一種逢迎的方式,常常向人道歉,數落自己的不是,試著取悅他人。

    之前這樣一個網路貼圖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大馬路上一個男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緊緊勒住媽媽的脖子,只因為媽媽不買東西給他,而幾乎被勒得喘不過氣來的媽媽,最終還是妥協了,買了男孩子期盼的東西。

    就是這種一再的妥協,才讓孩子知道用這種方式能夠得逞;也就是一再地退讓,讓孩子認為家長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理所當然的。

    當有一天身為父母的你不去滿足時,孩子會認為你有問題,是你的不對。

    捨不得孩子不開心,怕孩子難過,這是很多討好型父母的通病,在中國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中,很多父母協同爺爺奶奶及外公外婆,聯手溺愛家裡的小皇帝或刁蠻公主,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討好型的父母,請一定要提醒自己,討好型的方式會在無形中建立起孩子錯誤的自我認知,也因此容易使孩子用錯誤的方式與態度對待別人。

    一旦孩子在現實社會中遭遇挫折或不如意,常常不能冷靜理智地處理人際關係,對他們的人生髮展與人際關係的建立,往往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家長寧可給孩子一定程度的挑戰甚至挫敗,也比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好。

    理智型

    理智型的父母喜歡講道理,採取固執的立場,缺少與孩子的親密交流,扮演冷靜、冷酷的角色,隨時保持理性以避免情緒化。

    理智型的父母經常出現的語言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你應該這樣做才對”“按照目前的資料來看,你最好那樣做”“我們要採取具有理論基礎的做法,這方面我有研究”“不要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來思考”。

    理智型父母的情緒常是固執的、強迫的、冷靜的、就事論事的,也是講理的、有原則的。

    理智型父母的行為常是權威的、獨斷的、規律的、操縱的、理性的、具有優越感的。

    理智型父母養育出來的子女,對他人說的話都是道理、邏輯和分析。其思維常表現出“我是穩定、冰冷與鎮靜的”,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語言單調、語意抽象。

    之前在重慶九龍坡區有一位媽媽,為了考驗五歲女兒的應變能力,到了公共場合故意躲起來讓孩子找不到。女孩足足號啕大哭了十分鐘,不僅沒達到訓練的效果,還可能造成孩子心靈的創傷。

    對於眾人的好心,這位媽媽卻氣急敗壞地認為大家破壞了她考驗孩子應變能力的計劃,這就是過度理智又自以為是的表現。

    很多時候,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過度的理智,忘記了孩子的理智發展尚未成熟,而一味以大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所以講出來的話與做出來的事都讓孩子難以理解,甚至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不愛他(她),這往往不是讓孩子快快長大,而是讓孩子建立對人或事錯誤的連結。

    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孩子畢竟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與孩子溝通,一定要進入孩子的思維與角度,否則就很容易在親子關係上讓孩子感到一種冷淡、無情。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理智型的父母,別忘了在跟孩子溝通時多一點溫情和情緒傳遞,少一點應該和理所當然,畢竟人是感覺的動物,一旦感覺不對,再好的出發點、再大的道理,也會讓孩子敬而遠之。

  • 4 # 艾琳不迷糊

    我們傳統的育兒模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溺愛,認為他們啥都不懂,啥都不能,代替包辦,把孩子養廢了。第二種是忽視,不管不顧,認為樹大自然直,讓他們自己自生自滅。

    作為父母也不要自以為是,需要學習的很多,只有與孩子相處融洽了,互相信任,平等相待,才能有效地溝通交流,否則,孩子會對父母產生牴觸,很難交心。

  • 5 # fefe喆媽

    親子之間的溝通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用心。

    如果想要擁有與孩子無時不刻的,無障礙溝通,就要任何時候都做孩子最忠實的聽眾、最能夠理解和接納孩子情緒的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面對愛哭的寶寶,有可能家長自身已經因為孩子哭鬧不止,而煩躁不安,卻因為打不得罵不得而煩躁不安。

    此時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去分析孩子哭鬧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愛哭的孩子本身氣質是以負面情緒為主,這裡說的氣質,也就是心理學上說的與生俱來的態度取向和性格偏好。以負面情緒為主是指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通常會以哭鬧和發脾氣等負面的情緒來表達。家長只有瞭解了孩子這一性格特徵,就不會跟孩子鬧脾氣,親子之間也會更容易溝通。

    其次,哭也是孩子情緒表達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當孩子內心感到害怕和無助時,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尚未發育完善,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此時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關心和撫慰,如果此時的父母因為孩子哭鬧,而煩躁的大聲訓斥或者打罵孩子,只能把孩子的心門關閉,更加不願與父母分享內心的感受。

    當孩子用哭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時,也是因為挫折而意識到自己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孩子會感受自己在挫折中恢復的成長體驗。如果此時我們去抑制孩子,就等於是剝奪了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機會。

    所以,允許和接納孩子哭泣,和理解與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一樣,是爸爸媽媽需要學習的一門課程。只有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發自內心的去感受和理解,並且能夠及時的引導孩子,才能算是智慧溝通。

  • 6 # 鈴鈴

    兒童是人,不是物,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獨立的人格,他們與父母處於平等地位。父母應該用平視的眼光與孩子交流,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朋友,充分尊重他們的各種權利,給予他們應有的自由。父母不應該高高在上,更不能採用極端的方式讓子女屈從、讓步。家長應重視幼兒的心理需求,儘可能地採用肯定、讚揚和鼓勵的方式對幼兒的言行進行積極評價。

    現在的資訊時代,人和人的交流越來越便捷,但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卻在玩手機。其實這是現在很多家長和孩子共同面臨的現狀,手機那麼好玩,就忽略了身邊的父母和孩子。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為什麼有的孩子非常喜歡自己的父母,而有的孩子經常躲著自己的父母,不願意主動交流呢?一下幾個方法,家長們應該嘗試一下。

    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絡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以一個成年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來衡量,可能在孩子看來只是不小心或者很小的一件事情,父母不要放大壞的影響。學會換位思考,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關鍵要素。

    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教育起孩子來,扒拉一堆,孩子一是聽不進去,二是孩子可能根本沒把那麼想過。

    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只有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才能引導他怎麼做。家長如果長期與孩子溝通不夠,會使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性格也會變得內向,與父母產生距離感,從此有話不願意對父母說。聽孩子說話,其實是能獲取很多樂趣的。童言無忌,他們說的話,很多都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傾聽他們說話,就能使自己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

    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讚美;不要經常否定、責罵孩子。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看到孩子不聽話,或者還沒的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是孩子做錯什麼事情的時候,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下子控制不住說出很多傷害孩子的話,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久而久之,孩子會更加不願意和父母交流,他們會覺得,在父母眼裡,他都是不好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好的,自己不如別人,父母甚至都不喜歡他等等。因此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 7 # 孕媽學堂

    首先,我們都知道保持親子的關係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如果有效的溝通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矛盾,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管是對將來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有很積極的作用。同時有智慧的溝通就顯得更加重要,寶寶會把很多的心事告訴你,並且把你當作最重要的夥伴喲。

    第一,作為父母要善於思考。

    如果寶寶遇到問題或者做錯什麼的話,我們在溝通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想一想怎麼說比較好,還要換位思考想一下寶寶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相比千萬不能一味的只是重複著詢問,然後質疑,批評,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很不舒服,同時也會對你有所隱瞞,接下來就會很難對你說些什麼,甚至減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

    第二,必要的時候傾聽比訴說更重要

    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些時候如果孩子遇到什麼問題,溝通也有一種方式是讓孩子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出來,從而讓自己的心理感到舒適,作為父母千萬不能一直追問,畢竟有時候孩子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一個傾聽的物件,而不是刨根問題的人。

    第三,適當的時候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我們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孩子也有一些不想分享的秘密,這個時候如果他們不想說的話千萬不能硬逼著,而是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空間,留有自己的秘密。當然,如果孩子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想要單獨相處,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非常理解媽媽們擔心寶寶的情緒,但是也要留給他們自己面對問題的機會,其他孩子跟我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在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他們也許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堅強一些喲。

  • 8 # 親子溝通如何說

    親子之間好的溝通非常重要,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但如題所述,溝通是需要智慧的。我們平日要怎樣與孩子智慧溝通呢?

    首先,最基本的,好父母要學會傾聽多於說教。當你耐心傾聽,孩子就願意說越多。在傾聽過程中,不要心不在焉、隨意打斷,妄加評論,或者直接對孩子敘述的某件事大發雷霆。不論孩子說的是什麼,哪怕是很嚴重的錯誤,能說出來,我們第一步就要表達感謝孩子的信任與勇氣,下一步,告訴孩子任何時候父母都是陪在他身邊的,有問題一起想辦法,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

    其次,當孩子深陷情緒中的時候,父母要學會“共情”,也就是客觀描述事情、幫助孩子說出他此刻的情緒與希望,並表示理解。比如說:“你想要買這個玩具,但是我沒有同意,你感到很傷心是嗎?你很想把它帶回家。”這麼說時,證明我們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不過,不用允許他所有的行為。

    接下來就需要表達我們自己的想法了,這時候可以使用“我句式”,顧名思義,就是以“我”為開頭,表達自己的感受、希望。在孩子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了之後,媽媽可以說:“看到你這麼傷心,我心裡也很不好受,我多想滿足你,讓你不再傷心,但又覺得這樣不對,因為家裡真的有很多同款的玩具……”

    最後,溝通意味著平等,遇到矛盾與孩子一起想辦法,而不是下規則強制孩子執行。還是上述例子,理解了孩子表達了自己之後,我們就可以丟擲問題:“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麼辦才好?”孩子想出的辦法越多越好,我們也可以補充,最後選取雙方都同意的解決方式。

    以上,大概能部分說明智慧溝通的大框架。當然還有很多小的細節需要注意,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本書《非暴力溝通》。

  • 9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親子溝通的質量不僅影響孩子的語言和智力發展,對親子關係的品質和孩子的心理情感發展也有重要影響。高水平溝通需要相互之間建立默契,而親子之間更重要的是先建立良好積極的溝通模式,智慧溝通還需要媽媽爸爸擁有智慧的心態和方法。

    良好積極的溝通模式至少包括幾個關鍵點:1、認真“傾聽”,2、積極迴應,3、及時修正,4、不斷深入。

    孩子跟家長溝通不僅依靠言語,很多時候情緒和動作包含著更加豐富和準確的內容,孩子越小越是如此,需要父母敏感地辨別,不僅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用心領會才行。

    孩子發出任何訊號,父母都能及時地積極迴應,也會引導著孩子養成積極的迴應習慣,假如孩子有需要時家長表現得遲鈍或者冷淡,將來他們不愛搭理父母,也只好自己去面壁反省了。

    溝通需要一個過程,各自的資訊都需要編碼、傳播、解碼再做出反應,任何一個環節都難免會出現偏差,所以及時發現問題並且進行修正非常重要,比如孩子不願意跟小夥伴分享玩具,家長簡單粗暴的提要求可能讓孩子誤解為自己不被重視、玩具會被剝奪,這時向孩子保證玩具只是短時出借,爸媽一定會幫他拿回來並且還會補償獎勵,孩子就容易打消顧慮而樂於響應了。

    溝通必須適應孩子當下的認知水平,內容太過複雜或者空談道理常常令孩子一頭霧水,所以要力求簡潔直接,然後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再步步深入地增加溝通的內容量和深度。

    智慧溝通的方式方法也非常重要,一是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二是要理解孩子的思維特點。比如3、4歲的孩子看到一件心儀的玩具很想買,家長覺得不適合或者不划算而拒絕就需要一點技巧,或許可以試試把所有的鈔票都翻出來,向孩子證明帶得錢不夠,只能買個小玩具或者到遊樂場玩一通,然後跟孩子商量請他自己選擇,如此既不生硬地把孩子的願望堵回去,又能夠讓他明白客觀條件會有所限制,因為這個年齡的小朋友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擺事實比講道理會有效得多。

    總之,懂得孩子,理解他們的心智特點,按照孩子能夠和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並且真心的願意體察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父母就能在親子交流中擁有真正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羅有沒有可能去湖人?